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望帝春心 >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章 信任与戒备
    上官瑜抬眸,这样的角度正好能看到他俊逸分明的下巴,还有因着笑意浅浅隐现的梨涡,她微微恍了下神,赶紧偏了视线,开口转移自己注意力:“殿下铺垫了这么多,可是顺理成章提及了废除丞相制度?”

    萧衍低首含笑亲了亲她额头,算作默认。

    “父皇一定很讶异。”上官瑜感受到额头传来温温软软的触觉,心口像似有什么撞了一下,不受控制的跳动起来,她赶忙敛了心神,继续道,“旁人都是争先恐后的要同他推举人选,生怕被人捷足先登,你却反其道而行之,要他废了那位置!最关键的是此话正中他下怀。”

    萧衍很享受这样抱着她闲聊的时光,那种他什么她都懂的感觉极好。

    他故意考问道:“那瑜儿倒是猜猜看,父皇除了讶异,还会作何反应?”

    “嗯”上官瑜清眸晶亮亮的闪过皎洁的光,拖长了音好似在思虑,最后却道,“这样算不算非议父皇?届时若传到他耳朵里,被治个大不敬之罪,挨板子的是我,殿下莫要欺我年少无知。”

    萧衍被逗笑了:“年少?无知?”他伸挑起她下巴,让她正脸仰视着他,黑眸灼灼笑凝着她,“瑜儿莫不是忘了雨夜诱拐为夫娶你之事?”

    上官瑜眼神闪了闪,故作镇定道:“谁拐谁还不知道呢。”

    萧衍挑眉,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慢慢俯低。

    上官瑜抬赶紧去捂着他嘴:“殿下,正事呢。”

    萧衍无辜:“是正事啊,不然瑜儿以为要干嘛?”因为被捂着,声音透着一丝沉闷。

    一张一合间,难免要触及到捂着的心,上官瑜能明显感觉到他微微上扬的弧度,心中气恼,佯装镇定道:“殿下靠的太近,影响我话了。”然后略微使力推开了他一些。

    萧衍倒也配合,毕竟猫惹急炸毛了,难受的是自己。

    上官瑜见他没再使坏,试探的慢慢松开了捂着他嘴的。

    萧衍悠悠开口,意味深长道:“夫妻秘语,怎会传至他人耳中,瑜儿莫不是对为夫不信任?”

    上官瑜闻言,视线下意识偏了下。

    萧衍神色一凝,眸中的笑意瞬间淡了。

    上官瑜心中一沉,立刻挽救般道:“自然不是。”

    即便心中对于萧衍始终存了戒备,也不会傻到自寻麻烦去承认此事。

    她知道是自己的问题,她与萧衍就算不是权宜合谋的结合,哪怕就是两情相悦,她也已做不到完全信任,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上一世在婚姻里遭遇的种种算计和悲剧,她不想再重蹈覆辙,她想尽可能的将一切掌控在自己中,哪怕是不由自主的喜欢,也只要一点点就好,克制着,清醒着,她能随时抽离,决不会让自己伤的体无完肤。

    她轻了轻喉咙,扯唇笑道:“只许殿下调戏,就不准瑜儿开个玩笑?殿下这是学那田登作郡所为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萧衍黑眸沉沉凝视了她好一会,一直盯得上官瑜心里七上八下,才唇角一勾,笑道:“好啊,居然暗讽夫君,这回女德女戒礼数教条不搬出来了?”着作势哈她痒。

    上官瑜吓得赶忙伸去挡:“殿下!殿下——瑜儿失言,瑜儿同您赔不是还不行嘛。”她从到大就最怕痒,尤其腋窝处特别敏感,他现下都还没碰到,她全身已无意识的开始紧绷发痒。

    萧衍也就逗弄吓吓,并没有动真格,否则以上官瑜的力气哪能挡得了他,不过被这般一闹,刚刚突然弥漫在两人之间的那抹沉郁古怪的气氛瞬间就消散了下去。

    上官瑜抓握住他两只,将其搁在自己腿上以防他继续造次,然后赶紧倒回正题,道:“殿下刚刚不是问瑜儿,父皇会作何反应?瑜儿想了想,父皇心中虽因着你与他不谋而合的理念而欣喜,但面上肯定会丝毫不显,甚至还会装模作样呵斥你几句。”

    萧衍露出赞许的眸光,双被她青葱白玉的抓着,其实只要稍稍挣扎就能反握住,但他什么都没做,眼下这般好似被她捧在掌心,倒别有一番滋味,他笑睨着她,低沉道:“继续。”

    “殿下定是以退为进了。”

    “毕竟此刻父皇的心里可是比谁都焦急,难得殿下出他心声,岂会轻易放你离开。”

    “训诫过后,他会主动问及你对此事是何看法,有没有想好后续的替代之法。”

    “殿下可不就‘被逼着’出了早已想好的策略。”上官瑜语带揶揄,顿了顿,又道,“只是恕瑜儿才疏,猜不到父皇最后是否有同意殿下提出的拟定人选。”

    萧衍笑道:“瑜儿过谦了,毕竟可是瑜儿告诉为夫,‘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之法。”

    上官瑜眸色一亮:“所以父皇同意了?”

    萧衍道:“算是吧。”

    上官瑜挑眉。

    萧衍笑睨了她眼:“父皇宣召了荣太傅,将我提出的免权不免职之法同荣太傅简要明,美其名曰想听听他意见。荣太傅那只老狐狸,常伴父皇身侧,怎会看不出父皇心思,自是一阵吹嘘应好。”

    “所以废除丞相制度,解散中书省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并初步确定以七人为组,成了内阁,代替原丞相所需处理政务。”

    上官瑜听完,沉吟了下,道:“但人选却并不完全如我们所愿?”

    萧衍就知道她定会一点即透,唇角不觉勾了勾,却故作哀伤叹了口气:“本来父皇心里也是认为从翰林院选人最为合适,可惜荣太傅觉得不妥,在他看来翰林院庶吉士人品学识自是没问题,但官阶太低,又都不是世家出生,只怕此提案一出,立即会招来群臣反对。”

    “他提出内阁既然为七人,不一定全部要从翰林院选取,世家大族或者上了品阶的官员都可以竞选,但为了避免内阁重走丞相集权的老路,多数人还是定为翰林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