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玄幻奇幻 > 满级影后穿成女配O > 正文 第39章 长公主和戏子
    傅笙吹干了头发来到片场,昨晚先是到处奔波求医,后来又被向晚折腾,她精神不太好,但好在,今天基本上没有她的戏,她只是来观摩向晚和其他老师拍戏的。

    傅笙不是天赋异禀选,她总走到这一步全靠努力罢了。

    今天这场戏,是长公主从方巧荷的只言片语中推测出了皇帝的阴谋,她打算先发制人,把矛盾提前激化。

    a!

    消息最早从茶楼酒肆里传出来,书人哗众取宠,把听众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鞑子要求娶光风霁月的长公主。

    敢这种书的人被人一口茶水喷在脑门上,从茶楼里轰了出去,长公主的德行有目共睹,谁能接受一个书的红口白牙污蔑她?

    但后来,不光是坊间,连书院里也隐隐有人议论。

    街面上交头接耳,消息像长了腿一样四处传播。

    人人都,皇帝有意要将长公主嫁去鞑子的部落和亲。

    “有辱斯文!”

    “丧权辱国!”

    书院里的学子慷激昂,骂得吐沫星子乱飞。

    “长公主殿下自愿守节,竟被人逼迫改嫁,世间竟有如此道理?”

    “李相大人鞠躬尽瘁,满门清流,晚年竟落得如此下场吗?”

    不知道从哪个人开始,学子们议论的主角,从长公主偏离到了当朝宰相身上。

    李相,就是长公主的夫家,长公主能在民间赚得这么贤良的名声,离不开嫁入宰相这个清流世家。

    李相少年成名,文动京城,在权力中枢做了一辈子官,桃李满天下。天下文人没有没听过李相大名的,那些学生的文章若是能得到李相的一句点评,那便是祖坟冒青烟的福分。

    皇上让宰相府守节的长公主再嫁他人,还是嫁给鞑子,这无异于是给天下文人和他们尊了一辈子的礼教一记响亮的耳光。

    文坛震动。

    有人生怕街面上以讹传讹,到宰相府下拜帖旁敲侧击,结果鞑子的话题还没聊两句,李相爷就长叹一声,拂袖离去。

    宰相的态度,坐定这件荒谬之事竟然是真的。

    礼崩乐坏,昏君当道,官宦消声,学子奋强!

    他们以笔为刀,誓要重振礼法纲常。

    京城街面上一间茶楼,坐落在观星台边上,自顶楼包间眺望,能把全京城的胜景尽收眼底。

    眼下,整个茶楼都被人一掷千金包下,金主正坐在顶楼包间的临窗的那张桌前,捧着一杯香茗轻嗅。

    斗笠遮面,细软的宫纱垂下,让人看不清阵容,但从披风里伸出来的那只,纤细柔白,一看就是个养尊处优的主。

    “殿下,你这是鼓动他们造反啊。”

    坐在贵妇对面的,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他捋一把胡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他就是楼下学子心中的文坛领袖李相爷,而能被宰相称为殿下的,自然是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刮了刮茶水上面的浮沫,啜饮一口,望着下面激昂奔走的学子,露处了一抹嘲讽的笑。

    “到底是年轻人啊,就是容易被煽动。”

    只要学生中间有人振臂一呼,他们就自发地行动起来,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别人计划之中的马前卒。

    “大人的,好像是我挑唆了她们一样,好没道理。”长公主笑道。

    “明明天下学子,都为李先生的马首是瞻。”长公主停顿在这里,给了对面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

    没错,外面的风声都是长公主和宰相放出来的,这种惊世骇俗的事,就是要在尘埃落定之前闹得沸沸扬扬才好,若是等到圣旨已下,她们便回天乏术了。

    学生们在京城官道上集会,拉扯出横幅,讨伐那个在皇上身边进谗言祸乱朝纲的监臣。

    虽然人人都知道朝中无人能左右皇上的想法,但平头百姓总不能指着皇上的鼻子骂,难道还怕城门上吊死的无名尸不够多吗?

    所以只能拉出个奸臣来痛骂,不管这人到底是不是确有其人。

    “这还只是第一步。”长公主轻笑。

    天子脚下,学生闹事官府必然不能不管,端坐在高楼上的长公主和宰相,眼见着街角上冲出来一队带着杀威棒的衙役,他们和学生争执起来,后面逐渐演变为府衙队学生的单方面殴打。

    日薄西山,闹剧散场,闹事的学生被关进大牢,只留下一地狼藉。

    “接下来,就仰仗宰相大人了。”长公主冲李相微微点头,宰相忙站起来还礼。

    坐了一下午,长公主也乏了,她伸了个懒腰,出门扶着贴身嬷嬷的臂,钻进了回宫的轿子。

    宰相恭送着长公主离去的方向,浑浊的双目越发阴沉。

    早在长公主要求他立刻放出消息的时候,他就过问过那个给长公主做事的戏子,当时他问:

    “殿下就这样直接出,皇上会不会觉察到方姑娘走漏了风声?”

    毕竟皇帝和大将军密谋的时候,只有方巧荷一个人在场,她虽答应了皇上倒戈去那边,可皇帝到底应该是防备着她的。

    当时长公主只停顿了一瞬间,抑或那一瞬间的停顿都只是宰相的错觉,她:“巧巧不是一直在被皇兄怀疑吗?多一分少一分的,又有什么相干?”

    那个戏子豁出命来提醒长公主,结果长公主转头就把人卖了,这样的人让李相浑身发凉,好像对于长公主来,成大事的路上抛下个把人,根本想都不用想。

    ct!

    这个场景的戏拍完,场务忙着布置下一场,向晚注意到傅笙就坐在场面,又拿着本子埋头写写画画。

    向晚抿唇一笑,施施然走过去,上场戏是长公主私服出宫,她穿着窄裙披了个斗篷,走起路来还有几分飒爽。

    “姐姐在写什么?”向晚问。

    “整个片场,也就你和谢编喜欢边看别人演戏边写东西。”

    “在写长公主真不是个好玩意儿。”傅笙从膝头的本子里抬起头,目光对上对面的向晚,兴许是眼球没能瞬间调整好焦距,她的目光显得格外温柔。

    “像你这样的坏人居然能当主角,真是奇怪。”傅笙拿笔点了点本子上记录的长公主故事线,揶揄道。

    向晚耸肩:“谁知道呢,可能是写我这个人物就是专门用来批判的吧?”

    “不过你也真的很厉害,长公主这个角色半点也不像你,亏你驾驭得这么好。”傅笙难得地赞叹道。

    傅笙是个努力家,她对于向晚这种天才的感情一直很复杂,她一边羡慕着这种人,一边又看不上这种人。

    傅笙总觉得如果易地而处,她绝对能比那些号称天才的做得更好。

    遇上向晚,她才意识到,原来人的天赋真的有壁,她房间里厚厚的几大叠都是人物传剧情分析和表演专业书,而向晚的房间里,空空如也。

    她根本用不着努力,导演一喊开她就天生知道该怎么演。

    “向老师!”向晚的助理飞快地跑过来。

    “快去换装,下一场戏马上就开拍了。”助理催促着。

    傅笙和那助理视线相接,认出她就是头一天跟着向晚闯进化妆间的那位,后来报警善后,都是她一处理的。

    傅笙微笑着向她点点头,那助理一愣,突然给傅笙鞠了个躬。

    傅笙:“?”

    “别丢人了。”向晚一把拉起助理,给傅笙比了个再见的势,抓着人就跑。

    陪傅笙洗过标记之后,向晚和傅笙两个人经历的秘密又多了一件,每一个秘密就像是一道绳索,把两个人缠得越来越近。向晚好像终于找到了最舒适的相处方式,不是故作亲昵,也不是诚惶诚恐地讨好,因为她们现在真的很亲近。

    傅笙望着向晚离开的方向,不自觉勾起嘴角。

    她之前总觉得向晚心思深,做什么都好像时刻准备着给人下套,甚至因为她有感情诈骗犯的嫌疑,傅笙还有意疏远过她。

    那几天,向晚真是肉眼可见的低落。

    现在,傅笙已经调整好心情了,向晚这孩儿,拿她当个靠谱的朋友还不错。

    很快下一场戏就布置好了,是一场朝堂群像戏,长公主并不在其中,但处处都有长公主的影子。

    次日大朝,百官列席。

    有人当堂出列,怒斥京城学子目无法纪,在天子脚下聚众闹事。

    那人话音一落,另一派就有人站了出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书生议政乃是古训,府衙不分青红皂白抓人,甚至还打伤了好几个学生,这罪责不能全归到学生头上。

    两拨人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直接把皇上想压制的流言抖落在了明面上。

    毕竟既提到了学子闹事,那总归有个闹事的缘由,缘由就是坊间传闻天家有意让守寡的长公主再嫁于蛮族和亲。

    “都是一派胡言,陛下该把造谣污蔑皇室和宰相大人的无耻人统统发落下狱。”先前第一个出头的官员义愤填膺。

    他这话得很有技巧,直接把皇上架到了火上烤。

    皇上若是处置了学生,那便相当于亲口承认学生造谣污蔑,日后他再下旨让长公主和亲,便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可他若是不处置那些学生,就好像是传递出消息,那些传闻确有其事。

    本来皇上打算先捂着操作,然后一道圣旨尘埃落定,给长公主身上扣上为国为民的大帽子,这样宰相府也不好什么。

    但现在,消息走漏得太快,而且舆论明显朝着对皇家不利的方向去了,长公主在民间的威望高涨,此时再把她捧上为国献身的高位,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皇上明白,这是有人故意害他。

    “区区民间闲言碎语,也值得拉到朝堂上争辩?”皇上佯作大怒。

    众大臣都知道皇上的脾气,见龙颜大怒,纷纷跪下请罪,只有宰相仍立在堂下,拱向皇上请罪。

    “老臣只有一个儿子,他丧期未过,坊间就有这样的传闻,老臣”李相着,竟然哽咽了。

    “那些贼人真当臣一把老骨头入土了不成?请陛下为老臣主持公道!”宰相着,冲着皇上行了跪拜大礼。

    皇帝上的青筋都爆起来了。

    这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他都能杀,唯独这个又臭又硬的宰相老头他动不了,这人若是死了,那些个酸腐文人非要造反不可。

    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现在的问题是,武将之中也有不少和那些文臣同气连枝,能保证皇权的绝对力量,其实掌握在镇远将军这个背景干净的年轻人上。

    而这个镇远将军,才是一力主推长公主外嫁的人。

    皇上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一一划过,最后落在年轻的镇远将军身上,他不怕李相领着人反了,但将军才是这朝局中最大的变数。

    顷刻之间,皇上心里有了决断。

    “蛮族确有求和之意向。”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皇上身上,他难道要承认了吗?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