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清穿之佟皇贵妃 > 第144章
    古往今来有多少王侯将相想要长生不老, 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是一个人都逃脱不了生老病死,无论多么英明的帝王, 将来总有糊涂的时候。

    康熙一直担心自己将来糊涂了怎么办?

    难不成要发生一些以前史书上发生过的事?

    康熙这个人也是饱读诗书的, 不管是正史野史,他了解的都比较透彻。

    传暴君隋炀帝当年为了获得太子之位,陷害了兄长。随后又在其父隋文帝晚年的时候, 荒淫无度□□宫室,这种法的最终结局就是隋炀帝把他父亲隋文帝活活气死在病床上。

    再往前一段时间,春秋战国那会儿, 哪怕只是王位,只要在权力更迭的时候, 总是免不了伴随着杀戮。哪怕那个时候大敌在前, 那些公子们也要争权夺利。

    所以继承人们在帝王晚年的时候, 总是免不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般的厮杀, 关于这些记录下来的历史, 康熙以前读史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叹息,可是临到头了,自己经历了, 才觉得触目惊心。

    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走上邪路,也为了避免自己临到老了被史书上记下了一笔。被人当做笑料在几百年后互相嚼舌头。

    他这个时候萌生了一种大胆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他随即就反驳了。

    不能这么做, 绝对不能这么做。

    然而除了这个办法,更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式,所以康熙这个时候暴躁了。

    这表明最近一段时间皇上的心情不好看,谁都不顺眼。用太医的话来, 那就是肝火太旺。

    以前这些皇子们有事没事还跑到宫里或者园子里蹭吃蹭喝,还能在各自的额娘跟前撒撒娇,这一段时间大家能不进宫就不进宫,能不往园子里面来就不往园子里面来。

    尽管这样,总有一些大事儿发生,这些皇子们不管如何都要到园子里面来的。

    而康熙又不得不面对这些儿子们,康熙讨厌看见他们,他们又畏惧于皇父,如此循环之下,父子之间更没话。

    他们不得不进园子的理由是太后最近一段时间病了,老太太病了之后,特别想念这些辈儿的皇子,她总担心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康熙又把某个人给关了起来,所以病倒了之后她对其他的没什么执念,唯独对于见到皇子们执念特别深。

    于是这些皇子们不得不下了朝之后结伴来到太后跟前,先是请个安陪着会儿话才能离开。陪着话的原因是因为老太太最近一段时间眼睛不行了,看人已经看得模糊了。哪怕是有人站在她跟前,除非话,要不然的话她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孙子。

    而宫中的这些后妃们也开始轮番伺候着老太太。

    每当这些年轻皇子们过来的时候,宫中的年轻嫔妃们都要躲一躲,但是上了年纪的不用躲着。

    于是在夏季末秋季初的一天,这些皇子们穿着朝服过来的时候,这些年轻的嫔妃们都纷纷躲到偏殿去了,田蜜和荣妃宜妃坐在这里。

    这个时候太后正在喝粥,听见外边的脚步声,赶快转头向外面看了看,她的眼睛看东西已经是模模糊糊了,只能看到门口走进来几个人影。

    忍不住把手伸出去抓了一把,“是谁来了?”

    老三跑几步,浑身肥肉颤巍巍的,一把握住了太后的手,“是孙子带着弟弟们来看你来了。”

    “是老三啊。老四在那儿呢?”

    四阿哥握住太后的另外一只手,“孙儿在这儿呢。”

    老五赶快上前一步跟在老四身后,“太后娘娘,孙儿也来了。”

    “是老五呀。”太后的脸上带着笑容,朝着话的地方看了过去,快活的和老五聊天:“你媳妇儿最近在家忙不忙啊?你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过来呀?最近几天我做梦老是梦见你……”

    老五是太后养大的,所以和太后亲近,这个时候老五忍不住眼睛一酸,老三和老四让开,老五跪在脚踏上,让太后的手放到自己的光脑门上摩挲了几下。

    “是孙儿治家不严,您病着呢,就应该让福晋他们过来伺候着……”

    话还没完,太后摇了摇头,“你这孩子,跟你了多少遍了,是我不让他们来,我这里又不缺伺候的人,你皇额娘他们天天在这里陪着我话,你们家又一摊子事儿,家里面离不开你媳妇儿,让你媳妇儿过来干嘛?只要你们一家人过得好好的,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了。”

    老五偷偷的把眼泪擦了一下,老七这个时候已经走过来了,“太后娘娘,孙儿给您请安了,您别光顾着和五哥话,也理一理孙子……”

    太后听完之后,脸笑得跟朵菊花似的,“你个猴,就你急,你六哥还没给我请安呢,你抢什么呀?”

    这话一完,在场的人忍不住脸上表情一变,整个宫殿里面的气氛变得凝重了起来。

    刚刚从蒙古草原上回来的老九和老十忍不住互相对视一眼。老十的大嗓门已经嚷嚷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老太太也就是眼睛看不清楚了,怎么脑子都乱了?”

    后面的这些年轻皇子们都挤了过来,大家把病床前围得水泄不通,坐在床沿上的田蜜和坐在凳子上的三位妃子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见了眼中的无奈。

    这是到年纪了,人已经糊涂了。

    太后听见十阿哥的话,忍不住对着话的地方瞪了一眼,然而她的眼睛已经有了白内障,明明是很生气的瞪了一眼,但这个时候一点都不明显。

    “这不是十阿哥吗?你个猴到现在都没学会规矩,你哥哥们都没话呢,你怎么先了?老六呢?让老六到我跟前来,我怎么记得这几天都没有看见他。”

    完之后把手伸出来,虚空抓了两下,四阿哥赶快握住太后的手,仓促之间,他决定装一回老六。

    “太后,”四阿哥压低了声音,“我在呢,这几天一直都来,您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太后听完之后,另外一只手对着四阿哥的手背拍了一下,“老四,你是不是觉得我看不见了就过来糊弄我呢,装什么老六啊,你就是捏着嗓子我也能听得出来你是老四!”

    就在这个时候兄弟几个赶快对视了一眼,在最外围的杨丹被老九拉了一把,老九拉着杨丹把他推到了床边儿,“太后,六哥在这儿呢。”

    杨丹张嘴想话,被众人纷纷用眼神警告,杨丹只好咳嗽了一声,握住太后的另外一只手,斟酌着语气:“还是您想着孙子,刚才几个兄弟把孙儿挤到外面去了………”

    太后果然高兴起来,“你身子骨就强壮,怎么还被他们挤出去了?是不是他们几个合起来欺负你了?”

    “没有的事儿,就是刚才进门的时候晚了他们一步……”杨丹着,抬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大家的表情都特别凝重。刚才也就是怀疑老太太是不是糊涂了,如今看来是真的糊涂了。

    十一挤了过来,问老太太:“你老人家还记得杨丹不?”

    太后听了之后努力的回想了一会儿,“这名儿仿佛是在什么地方听过,哪个亲戚家的孩子呀?”

    这么一,大家都愣了。

    十九阿哥才七岁,田蜜对着他招了招手,把这孩子抱在怀里,在他耳朵边了几句话,孩子点了点头,从哥哥身边挤出去拔腿往清溪书屋跑。

    太后仍然在想杨丹是谁?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寻思着应该是蒙古草原上的亲戚,“杨丹是哪个部落的?你们哪个姑妈家的孩子?不应该是你们姑妈家的孩子呀,是不是外边王府格格生的孩子?”

    老三刚张嘴,老七一把将他的嘴捂住了,随后老七就解释,“是外蒙的一个王子,前一段儿来拜见过您。”

    “哦,我呢,要是咱们的亲戚,我应该记得才是。对了,刚才跟我话的那个子是谁呀?”

    大家纷纷看向十一,十一赶快半跪在脚踏上,两只胳膊撑着床沿儿,“太后娘娘,您刚才的是孙儿吗?我是十一呀。”

    太后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十一?十一不是夭折了吗?”

    这话刚完,宜妃娘娘的脸就扭曲了一下。

    自己的儿子明明好好的,能吃能喝能跑能跳,虽然跟纸糊的一样风吹就倒,但是风不吹的时候也是一个好孩子。养这么大不容易,太后一张嘴就把这孩子夭折了。宜妃听了心里面当然不痛快,尽管不痛快,这会儿也不敢什么,跟一个糊涂的老太太没法计较,跟一个是太后的糊涂老太太更没法计较。

    这一下大家都忍不住了,开始议论了起来,老五忍不住纠正太后,“您记错了,十一弟好着呢。”

    太后不相信,“你哄我呢,我记得可清楚,十一生下来没多久就夭折了。”完之后把脸板了起来,“吧,你们这会儿哄我是什么意思?”

    田蜜赶快岔,“您记错了,咱们家的孩子都好好的呢。”

    “我没记错。我还记得老大老二那一对冤家被关着呢。”完之后,朝向皇子那边儿,伸出手去开始重新握孙子们的手。

    “从头来,老大和老二不在,老三再来跟我两句话。”

    老三赶快上前握住太后的一只手,了两句吉祥话就轮到了老四,老四完之后轮到了老五,老五完之后杨丹顶上去成了老六。

    紧接着是老七,老七跳过去老八轮到老九。到这个时候,太后的表情有些凝重,“老八呢?老八今天没来吗?”

    大家又对视了几眼,良妃这个时候站起来,“太后娘娘,您别惦记那不争气的了,他前阵子被皇上圈禁了,您忘了吗?”

    太后听了之后,脸上的表情已经特别难看了,“老八这孩子被圈禁了吗?这……你是谁呀?”

    良妃刚才明明陪着一块话呢,老太太这一转眼把她给忘了,田蜜就赶快介绍良妃,“这是良妃啊,刚才陪您话呢”。

    “怎么会有一个良妃呢?我记得有惠妃荣妃,宜妃,德妃,就是不记得有良妃”!

    太后忘的东西倒是挺多的,一下子忘了几十年。

    田蜜这个时候坐不住了,赶快让宫女把太医叫过来给太后看看。

    太医和康熙在门口相遇,康熙急不可耐地冲了进来,这些皇子们让开道路,让康熙长驱直入来到了床前。

    康熙先是看了看太后的表情,又瞧了瞧田蜜,田蜜轻微的点了点头。

    康熙就问:“皇额娘觉得今日怎么样?”

    “今天呀,今天吃得好睡得好。你怎么来了呀?前面忙不忙啊?”

    “不是很忙,所以儿子陪您话。”

    宫女端了一个绣墩过来,摆在脚踏前面,康熙坐了下来。

    田蜜用勺子搅了碗里面的粥,舀了一勺喂到太后嘴边,“咱还有半碗粥呢,一边话一边吃吧。”

    太后听话的张大了嘴,田蜜喂了她一勺,她美滋滋的吃了下去。

    如果她不话,光看这个样子,看不出来已经有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康熙在她吃东西的时候和太后聊了聊,发现太后也就是记忆紊乱,思维还算是清晰。

    心里面想着这可能是糊涂了,但是糊涂的不太严重。把太医叫了进来,太医又是问问题又是请脉,忙了一通告诉康熙,这种病人力不可扭转,只能好好的照顾了。

    然而过了几天,太后的病情更严重了,田蜜陪着太后话的时候,她非要下床,下床之后自己也不让人扶,伸着两手在屋子里面摸索了一会儿,凭着对光线的把握,出门去了。

    田蜜只能带着宫女太监在后面追,追上了就问她要去干嘛。

    太后带着天真浪漫的表情和语气,告诉田蜜:“这会儿该吃饭了,我回我家了,你回你家去吧。要是回去的晚了,你额娘担心你”。

    太后完之后蹦蹦跳跳的走了,然而他的眼睛看不清楚,刚蹦了几下就蹦到了路边的花花草草里面,被宫女们赶快扶着扶出来。

    完蛋了,这下是真的老年痴呆了。

    好在太后的奴才特别多,就算是太后一刻都闲不住,后面总有一群人跟着她,几十双眼睛盯着她,不会让她出什么问题。

    然而这种事实快速而又残忍的将一个人的老年生活展现到了家人跟前。

    康熙每天晚上来看望太后都忍不住叹息。等到他和田蜜一块儿回凝春堂的时候,两个人在河堤下走着,奴才们远远的跟在后面,田蜜提着灯笼,和康熙两个人手拉着手,一边走一边太后的情况。

    “光看这个样子,也不知道幸还是不幸”。康熙心中感慨了一声,对于太后来这或许是一种幸福,但是对于自己绝对是一种不幸。

    如果一个帝王最后变得老年痴呆,不管是对于帝王,对于皇室,对于江山都是一种不幸。

    然而田蜜心里面想的和别人的不一样,田蜜就想着假如先帝活到了这个岁数,他昔日宠爱的董鄂妃变得和太后一样垂垂老矣,甚至是老年痴呆。他们两个还爱的死去活来吗?

    想到这里就转头看了看康熙的侧脸,不知道他这会儿在想什么,脸绷得犹如刀刻出来的一般,表情特别的冷峻。

    康熙感觉到田蜜转头看自己,忍不住带着疑问的看向田蜜:“瞧什么呢?朕脸上有花?”

    “可不是有花吗?表哥你再过几十年我变成了太后这个样子,孩子们会不会嫌弃我?”

    “他们要是敢嫌弃你,朕把他们统统得皮开肉绽,都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作为人总不能比畜牲还不如。”

    他这话出来是给田蜜听的,其实也是给自己听的。将来的事情谁都不准,假如这几个孩子不孝顺呢。自己一代帝王最后变得跟傻子一样,已经是一种不幸了,再碰见这一群不孝顺的孩子,不定自己的结局让人笑掉大牙。

    所以对将来康熙畏惧了起来。

    哪怕这个时候,这一群孽障们争权夺利,能被自己玩弄于鼓掌之间。但是自己再怎么英明神武,也抵不过时间带来的摧残。

    他心中的那个念头又迸发了出来,这个时候站在河堤上,被初秋的风一吹,只觉得凉气从头吹到心中。吹得他心中冷静了起来。

    “表妹,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

    “就是,就是关于将来的……算了,这种事儿我自己都不确定,先不跟你,等到什么时候我想明白了再跟你吧。”

    其实是事关重大,康熙并不愿意把这种事告诉给表妹,再把她拉进旋涡里面。

    如今的局势已经够乱的了,要是再把他拉进来,不定将来自己可能会后悔。

    他这个想法已经萌生出好几天了,那就是退位!

    自己退位,在这些儿子当中择一个有担当的挑起重担。让年轻力壮的儿子接着自己的路往下走。避免自己将来因为生老病死而对这个国家产生影响。到时候自己可以毫无愧疚的,自己的这个决定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子孙。也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不过儿子挺多的,大部分都有本事,谁适合当皇帝呢?如果在这件事情上做错了,极有可能会步赵武灵王的后尘。

    两个人沿着河堤慢慢的走着,田蜜觉得心中宁静,但是康熙的心情无论如何都宁静不下来。

    等到慢悠悠的回到了寝宫之后,两个人梳洗躺下。田蜜很快睡着了,康熙翻来覆去都睡不着。

    以至于睁着眼睛一觉到天亮,第二天醒过来之后有着浓重的黑眼圈,再加上也不年轻了,熬了一夜有些受不了,所以显得精神萎靡。

    精神不好的康熙第二天快速的结束了大朝会,在书房里了一会儿盹儿,算是补眠了。

    等到他醒过来之后就问身边的魏珠,“诸位皇子进园子了没有?”

    刚才大朝会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已经走了。前一段时间是因为太后她老人家还能记得清楚,所以诸位皇子在朝会结束之后给太后娘娘请安,如今太后娘娘人糊涂了,这几位皇子去了也知道没法和太后娘娘话,所以也就不往后边去了,让各府的福晋去问安。

    康熙就让人听这些皇子们都在外边干嘛。

    很快消息送了过来,老三回家歇着去了,老四去衙门里折腾去了。

    前一段时间太后娘娘十一已经夭折了,让宜妃心里面很惦记着十一的安全,所以宜妃就把老五,十一和老九兄弟仨赶到寺庙里给十一祈福去了。

    老七去了京城,十阿哥在家哄孩子,十二据在家闭门读书,十三正在炮制药酒,唯独十四,据让京城的药铺找了不少好药材,正在家中挑选,准备给太后送过来。

    十五这孩子和十六仍然在尚书房读书,只不过别人读书,他哥俩是在睡觉。十七也在读书,嘴中读着手中玩着其他东西。

    这三个不长进的东西,聪明是真聪明,但是聪明从来没有用对地方,师傅们也不管他们,在康熙看来,朕的儿子不学是他们的事儿,你们做师父的不管就是你们的失职。心里面已经暗戳戳的决定把这几个人削成白板,一把撸到底,让他们回家啃自己去。

    十八乖巧,十九也认真,然而这俩年纪有些,没法跟哥哥们竞争。后边的那些还穿开裆裤的就更别提了。

    就目前来看这几个儿子都挺好,然而表现最出众的还是十四。只不过传位这种事儿不能凭借这一次的观察就下定决心,还要多瞧瞧才行。

    畅春园里面也是有寺庙的,康熙决定到寺庙里走一走,毕竟寺庙里比较安静,在安静的环境里思考有助于放松身心,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他来到寺庙里的时候,就发现门口停了几台轿子,根本不需要康熙多问,就有人主动上来告诉他这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是太后娘娘想到这里玩耍,后妃们陪着一块来了。

    寺庙里面的泥胎雕塑都显得凶巴巴的,太后进来的时候本来特别欢脱,看到这些泥胎雕塑之后就吓得老实了起来,拉着田蜜的手,让田蜜一定要听话一些。

    “……你要乖你要听话,要不然菩萨就要降一道雷下来劈了你……”

    田蜜嘴中答应着,心想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让菩萨这么惦记自己。

    然而忘了很多事情的太后对礼佛这种事还是记得比较牢的,规规矩矩的磕了几个头上了香,嘴中念念有词地祈祷着。

    等到结束了之后,婆媳两个从大殿里出来,田蜜就问,“皇额娘,您刚才向菩萨求了什么?”

    “没什么,我就求菩萨保佑我阿玛额娘平安。”

    田蜜的表情差点维持不住,太后娘娘的父母早就去世了。早些年的时候太后还惦记着娘家,自从父母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惦记过,很少提起了。

    他们俩出来的时候,正巧碰上康熙带着人进来。

    而太后的病情更严重了,她看见康熙之后吓得立即躲在了田蜜背后,嘴中念念有词,“我没有骂皇贵妃,别骂我,别骂我……”

    康熙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太后这是想起她年轻的时候了。

    田蜜回身搂着太后,“咱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看见,咱们从旁边那个门回去,咱不从这里过了。”

    完之后对着康熙眨了眨眼,康熙点了点头,看着田蜜搂着太后的肩膀把人哄走了,便抬腿向着大殿方向走了过去。

    就有太监拿了三炷香过来,在蜡烛上点燃了之后,双手捧着给了康熙,康熙举起三根香,默默的祝祷了一会儿又递给了太监,太监拿了插进香炉里。

    康熙转身出了大殿,在这寺院中散起步来。

    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冬天,白雪纷飞,忙了许久的田蜜也没能闲下来,太后虽然不出门玩耍了,但是因为感染了风寒反而卧床不起,田蜜每到冬天也是一个病秧子。

    但是太后毕竟是长辈,田蜜无论如何也要强撑着在太后跟前尽孝。好在太后这里不缺炭火,田蜜在这里也没有表现的病情复发,所以婆媳两个人就捂在太后的寝宫里面养起了病。

    随着太后卧床的日子越来越久,太医的脸色就越来越差。

    太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身体的各项机能已经开始衰退,这就是所谓的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她的白内障非常严重,再加上老年痴呆,又因为风寒,引得头昏眼花耳鸣目眩,以至于太后一下子一病不起。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不管是康熙还是诸位皇子,亦或者是宫外的那些宗亲们都有心理准备。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是康熙却难以接受这样的一个结果,他这一年来脸上的表情就从来没高兴怀过。太后病情加重,康熙脸上的表情反而更加凝重。

    为了讨康熙的欢心,也为了表现得孝顺,这些皇子们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各个地方祈福,并且是光明正大,就怕别人不知道。

    老三甚至来找康熙,和康熙商量着要不然找个地方建一座石窟。

    在一处崖边,让工匠将崖边的石头雕刻成佛像,这是一种积德的好事儿。不定佛祖菩萨看在大家诚心的份上,让太后他老人家转危为安,并且身体能恢复到当年。

    假如要是内务府或者国库承担不起这个银子的话,他老三愿意自掏腰包。

    他这个提议提出来之后,各位皇子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怎么呢?约定俗成,也只有皇帝可以下令开石窟,而且一般是后代给前一代祈福。

    如果是康熙下令雕琢佛像祈求上天保佑太后,完全得过去。如果老三出面出钱,那么这就表明老三有野心想要染指皇位。

    大家伙一时弄不明白,老三究竟明白不明白这个道理,按道理来,老三读了这么多书,应该对这种约定俗成的事情理解的很透彻,但是老三的脑袋和一般人不一样,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权谋,但是在老三看来权谋太麻烦了,老三就是那种不靠谱的人,常常把大家约定俗成的事情办得让人哭笑不得。

    四阿哥就在一边张了张嘴,想劝老三别白费力气了。四阿哥是最虔诚信佛的人,但是他觉得弘扬佛法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没必要开山凿石。而且这么做与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办法是不可取的。

    四阿哥的话还没出来,十四就跳了出来,十四表示老三可以去开凿石窟,他自己已经决定要刺血写血经了。

    这兄弟俩一个比一个拼,一个是出钱出力,另外一个是出血。

    这么一来,就表现的其他兄弟对于太后的病情就极为不上心。

    有了这样的衬托组,让大家这个时候都不出话来。这群人不怕出头,就怕落后。大家赶快把二十四孝的故事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想要从中借鉴一些办法,但是发现根本没法借鉴。

    比如老九在心里面想着二十四孝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郭巨埋儿!这是多傻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儿子埋了,换成自己,别儿子了,就是家里面的那些丫头片子自己都舍不得埋了。

    眼神往右瞟了瞟,发现老三已经筹谋着出钱了。眼神儿往左瞟了瞟,发现老十四已经决定了要写血经。

    右边挨着的是老七一脸正气,左边挨着的是老十,和十阿哥一起长大,老九就知道,十阿哥这个时候是魂游天外,根本就是最不积极的那个。

    眼看着过了一会儿,其他儿子表情变了又变,但是都没有一个出来表态,康熙摆手让他们退下了。

    刚才那俩办法,皇上没行也没不行,所以一群人出来之后大家都在想:老爷子究竟的是什么主意。

    康熙对于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并不是特别热衷。他这一辈子也不是没有过病急乱投医的经历。他也特别相信某些时候天地之间自有福气庇护着自己。

    可是他对于那些长生烧香甚至是其他的手段表现得不屑一顾。他之所以对这件事不表态,就是要看看这一些孩子们都有什么样的招数。

    有些人不,但是有些人心里面已经有了计较。

    果然,当天晚上老五就把自己的铺盖搬了过来,他告诉康熙自己是太后养大的,无论如何自己这个时候就要尽孝了。

    老五的情深意重,又点出来了田蜜身体不好,也在养病的事实,是平时已经辛苦田蜜了,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更不能退却,要亲自守护着祖母,让嫡母多多休息。

    康熙点头,就让人把田蜜叫了回来,让老五在太后的病床前面地铺。

    不知道太后什么时候病好,反正老五不是一天两天能脱身的。

    老四这个人就比较拧巴,他悄悄的做好事,比如施米铺路修桥,把这种事儿做出来之后,还要保证自己不传出去,让别人慢慢发现。

    力求这件事做得自然无痕迹,一定要让这个消息传到皇父耳朵里的时候,不会让皇父想起自己是沽名钓誉,故意邀买名声。

    然而大家都知道彼此是个什么样的角色,老九就对四阿哥的事儿在家里面骂骂咧咧讥讽了几句,“他这是什么?这分明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十阿哥就劝他:“你别这么,心祸从口出,四哥的心眼儿不大,他要是知道了,能记你好几年。”

    老九不在乎的哼了一声。

    十阿哥就提醒他:“你别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咱们怎么办呀?眼看着各位兄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咱们也不能落了人后呀。”

    老九忍不住用眼睛斜着看了一眼十阿哥,你这个时候着急了,你比其他人都乐意拖后腿儿,这个时候倒是显得积极起来了。

    “这事跟咱们没关系,咱们不跟着他们一块凑热闹了。”

    十阿哥摇了摇头,“九哥,话不是这么的,咱们自然是不愿意跟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别苗头。白了,他们这个时候表现的积极是表现给皇阿玛他老人家看的,让皇阿玛他老人家觉得他们都是好孩子。咱们这个时候积极,也是为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不只是把五哥养大了,当初我也被太后娘娘养过。要是不做点什么,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老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觉得十阿哥这话的也对。

    兄弟俩就坐下来好好商量了一番,他们俩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四阿哥的耳朵里,四阿哥听了老九和老十的谈话,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这俩东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谁当了婊.子又立牌坊?!就许他们俩为太后娘娘着想,难不成爷就不管太后娘娘了?”

    四阿哥觉得自己甚是委屈,自己是真金白银花出去了,不只是在京城为太后娘娘祈福,往南边几个省,自己也是做了很多好事,修桥铺路舍米舍粥。

    自己也是用心做事了的,为什么不能让皇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