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又逢春 > 第79章 暗潮
    一回到府中, 赵恒就先吩咐:“去煮一碗汉宫棋来吧。”

    他看着月芙红扑扑的脸颊,想着她方才喝了酒,又补上一句:“再热些牛乳。”

    月芙也赶紧嘱咐:“要羊肉汤底的, 郎君喜欢。”

    “好, 好,都记着了。”桂娘看着两人的样子, 不由眉开眼笑,一边连声应着,一边将手里捧着的两件衣袍交给素秋, 自己亲自去后厨交代了。

    府里的下人们也都聚在后院的几间屋子里吃酒用饭, 闹腾不已。

    月芙换好衣裳,等着用饭的时候,又让长史给众人分了额外的赏钱。

    等做完这一切, 厨房的饭事也做好了,热腾腾一碗汉宫棋, 一碟白切羊肉, 一碟腌菹菜, 两碗热牛乳, 摆到食案上,顿时令人食指大动。

    月芙亲手舀了一碗汉宫棋递到赵恒的面前,又给他夹几块羊肉,道:“这么吃着,倒好像是在河西过的年节了。”

    府中的厨房照顾赵恒的喜好,做出来的菜式都有几分凉州到西域一带的风味。

    赵恒笑笑,将一碗牛乳推到她面前, 温声嘱咐:“先趁热喝了, 解解酒。”

    月芙眨眨眼, 捧着碗喝了两口,又道:“郎君,我没醉。”

    话虽如此,她本就泛红的脸颊却被屋里的炭火映得越发灿若桃花。

    赵恒忍不住伸手揉两下,又掐掐她的鼻尖,:“我知道,只是你身子弱,凡事都不能马虎。”

    两人吃完饭,各自沐浴、更衣,又坐到炭炉边。

    不知怎的,月芙就想起时候祖母还在世的那几年。

    她那时天真单纯,也是受家人呵护宠爱的贵族女郎,每到除夕夜,从宫中回来后,便是带着妹妹一道在祖母跟前守岁。

    祖母年岁大了,熬不住,便让身边的侍女带着她们两个坐在外间一边吃点心,一边笑。

    妹妹月蓉总是开始信誓旦旦一定要守到子时,可没一会儿便撑不住先睡过去。睡过去之前,又闹着要母亲,侍女便会将月蓉送去秦夫人的身边。

    而她,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有身为长姊的自觉,再困再累,都撑着眼睛直到后半夜。

    连侍女也撑不住,告诉她旁人都已睡下了,她这才回到祖母的身边,紧挨着睡下。

    想起旧事,月芙总觉得那时的自己仿佛是另一个人一般。

    譬如现在,她便不会再那样固执,而是乖乖地抱着赵恒的腰身,将脸靠在他的胸口,听他从前和苏家的两位兄长趁着年节守岁,一道猎了一头鹿,在后院里架着烤的事,分给府中亲卫们吃的事。

    他的胸口热烘烘的,又随着呼吸平缓地起伏,很快便让月芙昏昏欲睡起来。

    她心里胡乱地想,他一向寡言少语,从不见与人侃侃而谈的时候,如今在她的面前,话却是越来越多了。

    赵恒也不恼她听着听着便迷蒙地要睡去,只是轻轻将她抱起来,走到床边放下。

    “郎君……”朦胧之间,月芙半眯着眼,拉住他的衣袖。

    “我去把灯熄了,一会儿就来。”赵恒拍拍她的手背,轻言细语地解释。

    月芙这才放开手。

    灯很快熄灭,屋里陷入一片黑暗。

    赵恒掀开被衾躺下,将她抱紧,拍着她的后背轻声哄:“睡吧,睡吧,已到子时了。”

    月芙懒懒地应一声,仰头在他的嘴角亲两下,就要彻底睡去。

    赵恒跟过去亲了亲她的脖颈,低声道:“明日一早我出去一趟,你好好睡,走时,便不同你了。”

    月芙也没问他要去哪儿,放心地点头答应了。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赵恒果然已轻手轻脚爬起来,也不唤月芙,只帮她掖好被衾,便一个人出去了,连杨松也没带。

    月芙醒来的时候,已是日上三竿。

    她一一见过府里的下人们,再赏了一遍钱,又与长史一起处理年节上的各种帖子与礼单。

    长史处事一向周到,往年本就都是他在理这些,今年也早已将回礼都准备好了,只交给月芙一番过目,便能定下。唯有各府送来的帖子,需月芙亲自决定。

    月芙想到昨夜宴上的事,心里总还有些不踏实。

    赵恒虽没,今日到底出去做什么,但她下意识就觉得与东宫的事有关。

    她有种预感,整个京城之中,有一场变故正在悄悄酝酿,也许不久就要爆发。

    太子虽被禁足,可他和薛贵妃之间的私情,依然是个掩藏在平静表象之下的祸患,她不敢掉以轻心,面对各家的帖子,思来想去,到底还是全都推了。

    多事之秋,不宜频繁与外人交往。

    待她将这些琐事都处理完,便已到晌午,赵恒也恰好从外面回来。

    两人一道用饭、午休,相携着度过新年的第一日。

    接下来的几日,京中一反往常地平静不已。

    因太子被禁足,赵义显干脆命人取消了好几场宫中的年节仪程。

    太极宫中少了往年的人来人往,一时没太多消息传出来,反而让宫外的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纷纷猜测皇帝与太子之间到底出了什么事。

    宫内的气氛亦有些怪异。

    从除夕那日起,内侍省便在宫廷内外查起事情来,从东宫到内廷,无一遗漏。

    有数不清的人都被中御大监亲自命人押去审问过,可到底在查什么,除了中御大监,几乎没人知晓。

    如此,越发人心惶惶。宫里宫外,流言纷纷。

    起初的一两日,众人都道恐怕与太子的“私德”有关。毕竟,太子过去与属臣、宗亲们在东宫享乐,也并非被捂得严严实实。

    可不知怎的,只过了两三日,外面的流言便开始怪异起来。

    有人甚至猜测,太子玷污了太极宫的后妃、内侍,这才引得一向仁慈宽容的皇帝于除夕夜这样的日子大怒不已。

    这话传到甘露殿,听得赵义显一股怒气直窜颅顶。

    他抖着手端起一杯清茶,啜饮几口,待稍稍平静后,方让其他人都出去,只留大监一个在殿中。

    “查到什么了?那天太子到底为何那样反常?”

    大监还未回答,额角已经先渗出几滴汗珠。他不动声色地擦了擦,斟酌着字句,将这几日问出来的情况一一道来。

    “大家,奴已查问过那日备宴的太常寺官员和内侍,太子的饮食中未见异常。东宫的下人也都,太子以往不曾有过如此异常的症状。只有六局中一位宫女交代,太子用的那套金镶玉酒具,是被人单独拿去清洗过的。如今酒具已盛过不少酒,后又再清洗过,奴去查时,已查不出什么来了。只有那名负责清洗的侍女,是贵妃身边的一位宫女告诉她,用茶水浸泡酒具,再斟酒时,会有淡淡的香气,她听了此话,便将几套酒具分别在茶水中浸泡过。不但有太子的,连大家、太子妃、八王、八王妃等用的酒具,都是如此。”

    “贵妃……她不是病了?竟还会插手这些事。”赵义显听到这两个字,攥着隐囊边扶手的右手不由顿了一下,缓声道,“阿玉呢,她那日去哪儿了?”

    大监停了停,慢慢道:“太子妃那日晚归,是因半途改道,去淑景宫探望薛贵妃。”

    又是贵妃。

    赵义显动了动身子,目光望向案上那碗还剩了几口的参汤。

    那是薛贵妃每日都不忘嘱咐他用的补药,即便她病着,多日不曾来过甘露殿,也日日让人过来提醒他。

    他苍白虚弱的脸上闪过几分迟疑,可不过片刻,便恢复成阴沉冷漠的样子。

    “把淑景殿的宫女都带下去严审问,若还是什么都问不出来……就直接审贵妃。”

    儿子与宠妃,孰轻孰重,他甚至连一分犹豫都不需要。

    大监得了话,即刻应“喏”,当夜便带着人去了淑景殿,将所有宫女一个不落地带进内侍省,严加审问。

    ……

    这种异样的平静一直持续到上元节,始终没有消散。

    按照往年惯例,这日太极宫中也会设宴。可今年,帖子虽早早发下来了,临到这一日,宫中却一大早传来消息,称皇帝御体欠奉,无法列席,又念太子尚在禁足之中,心中忧思难解,只得罢宴。

    消息一出,朝野震惊,对这对天家父子之间复杂关系的各种猜测也越发甚嚣尘上。

    三省六部的诸位要员忧心皇帝的情况,不约而同来到太极宫,欲入内探望。

    可还未经过太极殿,便被中御大监亲自带着人挡了回去。

    大监语焉不详,对宫中情况一概不敢透露,只毕恭毕敬请朝臣们各自回府。

    众人无法,只得转头离去。

    事情至此,大臣们终于感到局势的错综复杂,唯恐将要天翻地覆,纷纷聚到王玄治等几位宰相的府邸外,流连不去。

    朝中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民间百姓对此却一无所知,仍如以往的几十年、数百年一样,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新年与上元。

    与除夕一样,上元是长安一年里仅有的不设宵禁的日子。

    这一日,民间屋舍大敞,街巷灯火辉煌,男女老幼穿戴一新,穿行在悬满花灯,亮如白昼的街头巷尾。

    夜幕降临,年轻男女相会在晴空朗月之下,文人墨客泼墨挥毫,赋诗作词,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绚烂多姿的夜色中。

    唯有各坊市之间巡守的金吾卫将士们时刻戒备着,不敢有半分松懈。

    宵禁一开,必会生事。

    大到有游手好闲者趁机寻衅滋事,花灯焰火不慎走水,到年轻男女相携私奔,孩童长辈迷路走失,都需金吾卫处置。

    可今年的戒备森严,又与往年不同。

    两万名金吾卫将士中,有一万余人并未被分派至各坊市巡守,而是都聚集在西北面的光化门附近,似乎在等待着某个时机。

    而在十几里外的太极宫中,父子之间的纷争终于彻底爆发。

    作者有话:

    还想今天把这段写完来着,结果头脑发昏,竟然才开了个头,明天应该能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