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如遇狼君 > 第101章 要求
    不出苏绾意料,苏大太太也往慈静庵捐了好大一笔香油钱。

    自此之后,三不五时苏大太太借着上香的名义来慈静安看苏绣,对外只这里香火灵验。

    苏绣的事虽没刻意隐瞒,但毕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苏大太太巴不得别人不问,怎么可能宣扬的人尽皆知?

    可她时常往慈静庵跑,总得有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可不就得夸慈静庵菩萨灵验。

    好些人信以为实,尤其闺阁妇人最是信重这些,一来二去,慈静庵的名声渐渐显扬起来。

    腊月的时候,大雪压塌了附近几个村子里几十户人家的房子。

    慈静庵专门收容了二十多个无家可归的妇人和孩子。

    苏绾将自己庄里的粮食拿出来赈灾,还自己出钱买了好些药材,由慈静庵熬好了,让乡民们自己来取,为的是防止有更多的人因病而亡。

    苏绣冷嘲热讽:“你你图什么?又掏钱又出力,到最后好名声都落到主持头上了。”

    她如今日子很好过。

    慈静庵虽破,空房子却有,因萧家和苏家给的“香油钱”十分丰厚,主持也就大方的给苏绣一住独门院。

    苏大太太送了几个丫鬟婆子照顾苏绣的饮食起居。

    她虽顶着修行的名义,却一点儿都不清苦,隔三岔五桌上还有荤腥。

    只要她不妨碍到庵里的尼姑,主持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看不见。

    也所以她才有闲心看苏绾的热闹。

    苏绾什么都不图。

    从前不信因果轮回,可跟着众师姐妹读《地藏经》读得多了,她也大受影响。

    倒不至于多笃信不疑,可她不免会想:如果,只是如果,如果她积些功德,哪怕再,一件一件累积起来,到底也是功德。

    若当真功德积累的够足,老天会不会将萧衡身上的杀孽减损一点儿呢?

    每次在菩萨跟前念经的时候,苏绾想的都不是自己。

    她念两世的父母,希望他们真的能得以超脱。

    她念萧衡,哪怕他伤了残了,甚至是不记得她了,只要他在这世上某一个地方,平平安安的活着就好,哪怕她再也见不了他的面,哪怕她就终其一生,都在菩萨跟前侍奉。

    ………………

    来年三月,百花盛开,来慈静庵踏青、游春、上香的人越来越多。

    受人指点,附近乡民便在慈静庵门外的路两旁摆起了摊,卖香或者是各种菩萨摆件。

    主持师傅对苏绾道:“你当初发的弘愿,怕是要实现了。”

    苏绾轻“啊”了一声。

    主持师傅向来不喜形于色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的表情,道:“可以给正殿的菩萨重塑金身了。”

    苏绾道:“这是好事啊。”

    她真的帮庵里赚了这么多钱?

    主持师傅道:“倒也不全是,还有一位老檀越愿意舍一部□□家,为菩萨重塑金身。”

    到底,不是苏绾把慈静庵推出去,庵里也不会和这位檀越结缘。

    万事有因有果,苏绾可当首功。

    苏绾倒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功可不敢当,是静安痴心妄想,胆大妄为,若不是主持宽弘大度,慈静庵哪儿有今日?”便是她再有想法,也得主持师傅肯纵容才行。

    主持师傅倒是颇为感慨,她问苏绾:“贫尼心里有数,倒是你,可有什么要求?”

    不能她要把苏绾高高供起来,但苏绾年纪轻轻,却要长年累月的待在这里,不免有点儿暴殄天物的意思。

    如果她想改善现在的生活条件,也是人之常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持师傅愿意给她破个例。

    就像苏绣一样,顶着修行的名义,在慈静庵里自成一统,远离世事喧嚣,同样能达到她保全自身的目的,又能保障她的衣食无忧,未尝不是两全其美。

    苏绾却摇头:“没有。”

    日子怎么过都是过,便是天天山珍海味,她不也就一天三顿饭吗?便是再高床锦卧,她不也就只能睡一张床吗?

    庵里清苦,可也清净,师姐妹们性情简单、淳朴,苏绾觉得这里挺安心的。

    对于主持师傅拿苏绣比方,苏绾也只是笑笑,还是摇头,她道:“当初我来慈静庵,百般相求,才蒙师傅允肯,许我在庵里侍奉菩萨。彼时师傅怀疑我的诚心、真心,如今是拿这话来试探我吗?”

    主持师傅摇头:“自然不是,昔年贫尼太过拘泥,其实凡事都有可解决的方法,不必非得走极端。”

    苏绾笑笑,道:“多谢师傅体谅,可我当真觉得现在这样,我更踏心,也更安心,如果师傅非要问我有什么要求,还真有。”

    “是什么?”

    “师傅,我想学着给女人和孩子看病。”

    主持师傅一怔,瞬间慈悲心起,念了声“阿弥托佛”,道:“静安,你能有如此悲悯心肠,倒的确是贫尼从前错看了你。”

    苏绾羞赧的笑笑,道:“师傅您别高抬静安了,我真的没有什么特别弘伟的心愿,不过是遇到什么就是什么。我没那么高尚,只是于心不忍罢了。”

    从前养在深闺,所见所闻,不过是苏府后院那些长辈和婢仆,距离这真正的尘世隔着十万八千里,她再饱尝人情冷暖,又何尝真懂得世间艰辛?

    不过是到了慈静庵,和附近乡民们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她才明白“苦”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滋味。

    她自认天分不足,也未必能够做到救苦救难的程度,可她就是想利用自己的一点点儿能量,哪怕救一个人?哪怕治好一个孩子?这也算是她人生里称之为意义的一道光。

    苏绾道:“我还想发动乡民们采摘药材,若我不能诊脉看病,便是帮着分拨、处理药材也好。”

    届时让林檎和山矾将药材售到城里各药铺,也能给乡民们多添一点儿收入。

    主持师傅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道:“就按你的办。”

    佛总要普渡众生,可其实这个“渡”,真的不只是让谁逃脱苦厄,得道成佛的,而是就化在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苏绾自谦没什么弘伟之心,可她能够体尝民间疾若,愿意尽绵薄之力解百姓困厄,就远比那些只知在寺庙庵堂里吃斋念佛,一辈子坐念经的出家人强出太多。

    主持师傅面露凝重,道:“我有位师叔,法号澄心,昔年曾是杏林之家,后来入了空门,你若真想学,便和我这位师叔学吧。”

    苏绾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便利条件,本来她想着,要不去哪儿找个郎中,她不要工钱,只做学徒行不行?她也不学什么医术,就只跟着学认药材,帮着做些粗活。

    既然有了澄心师祖,那可就太好了。

    她问:“澄心师祖在哪儿清修?我可以去找她。”

    主持师傅笑了笑,道:“那倒不必,澄心师叔年纪只比我大个十一二岁,为人极是洒脱,最喜游方,遍览美好河山。听去年在中州落脚……我去封信问问,她可愿意来京城慈静庵落脚么?”

    ………………

    事情特别顺利,信发出去不足两月,澄心法师便来了慈静庵。

    她的形象和苏绾预想中的大不一样。尽管有主持师傅所的“洒脱”之语,真见了人,才发现难以用言语形容澄心法师性情的一二。

    澄心法师也不过才四十出头,可是皮肤紧致,容貌端正,若不是剃了发,她是哪家闺秀也有人肯信。

    她不是那种温婉、安静的性子,眼里虽有慈悲和圣洁,但却不似主持师傅那样严肃、古板和寂寞。

    她眼里有光,有神彩,是那种心性坚定,却始终追逐阳光和温暖的人。

    她身着洗得发旧的缁衣,脚上一双半旧的布鞋,背后只背了一个不大的包袱,可她神态从容,唇角似乎含着一缕若隐若现的微笑,倒真的像一路欣赏着好山好水过来的。

    澄心法师见到苏绾,上下量了一回,道:“你就是静安?”

    苏绾规规矩矩的行礼:“静安见过师祖。”

    澄心法师笑出声,道:“一声‘师祖’,把我叫成老妖怪了,行了,都已经入了空门,还讲什么俗世里的辈份?在菩萨跟前,你我都是她老人家的弟子,无贵无贱,无高无低,你只叫我澄心就是了。”

    苏绾喏喏,没敢应。

    澄心法师又道:“倒也真是奇怪,你分明不是佛门弟子。”

    但却心性澄静,竟是个有大机缘的,还真是奇哉怪哉。

    啊?苏绾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她知道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往往方丈或是主持会一声“你尘缘未灭,非我门弟子”,便能将人阻拦到寺庙门外。

    她已经在慈静庵待了这么长时间了,自认侍奉菩萨十分尽心,不管是读书还是参禅,都很虔诚,也从未有过还俗之心,怎么还得这么个评语?

    这是澄心师祖看出她俗心未泯,拿她当成了钻进钱眼儿里的钱串子,看不上她这些低俗行径,想把她撵走吗?

    苏绾到底年轻,心里一慌,眼里就带了惊疑的神色。

    可她很快就自嘲着安定下来。

    她确实俗之又俗的一个人,当初一意要在慈静庵出家,为的也不过是寻方净土,以求谋存。可这天地之广,人情之厚,靠山之固,于个人来却是那样的脆弱,不知什么时候,会无立锥之地,人情会变薄,靠山会倒,所以仍需自立自强。

    若不能自立,净土也难容身,可若能自立,便是重归尘世,继续与人勾心斗角,她也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