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ref="ttp://trget="blnk">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4章四款轻
四款枪型号摆在面前,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众人,选谁?
对当前军工局而言,没有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同时研制四款枪进行实际比拼,唯有尽可能站在客观角度,去选择最适合八路军的枪型号。<ref="ttp://qgeet="blnk">qge00
德制武器风靡中华,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接触过拥有德国血统的毛瑟96枪,这款颜值一般的枪,在无数次战斗之中证明了自己,稳定,可靠,火力猛,这是所有连排级指挥员梦寐以求的枪。
如果不知道选谁,那么,选择毛瑟96绝对没错。
对于同有德国血统的鲁格p0和苏制转轮枪,众人似乎并不感冒。
至于局长李强个人推荐的9勃朗宁枪,由于从未接触过该枪,众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鲁格p0枪结构复杂,加工繁琐,仿制难度高且没有进口原装枪,逆向工程困难,我不推荐,转轮枪不适合前线部队激烈的作战需要,完装填子弹很慢,我不推荐。而剩下的9和毛瑟枪我都接触过,单从感和性能讲,9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好枪,但这并不能毛瑟枪就很差,其20发弹匣本和全自动功能设计,可以短时间内倾泻大量子弹,增强火力,而且,站在军工局角度讲,毛瑟枪的仿制工作最为简单。”
庄前鼎发言给出自己的看法:“我个人的话更喜欢9,但作为最高科学组负责人,我推荐毛瑟枪,这款枪可以短时间内完成仿制工作投入量产,综合性能均可满足连排级指挥员所有的作战需要。”
花里胡哨的款式不需要,结构复杂的更不需要,前线部队需要的就是一把任何环境都能稳定工作发射子弹的枪,而军工局则需要结构简单加工轻松的枪。
毛瑟96用无数次战斗证明了自己,它是最适合和最值得选择的对象。
“我推荐毛瑟枪。”余华举给出态度,他同样喜欢9勃朗宁,但还是盒子炮最适合现在的八路军。
还是那句话,先解决没有的问题,再去追求先进。
毛瑟造价便宜,稳定可靠,性能够用,还要什么自行车?
“庄教授和余华一票当两票,盒子炮共计4票。”李强正声道。
见到两位最高科学组正副组长的选择,很快,枪型号选择的场面顿时呈现一边倒,五个部门负责人和最高科学组剩余两人全都举投票站在毛瑟96这边。
:。
9落选,毛瑟96以压倒性优势胜出,成为军工局轻武器生产体系正式仿制枪型号。
“好,枪型号确定为毛瑟96。”对于众人的选择李强并不意外,采纳票数正式确定型号,而后目光投向庄前鼎,询问道:“庄教授,毛瑟枪我们选择什么本,是半自动还是全自动,63毫米口径还是9毫米口径,弹仓是0发子弹还是20发子弹?”
毛瑟96本较多,想要定型量产成为八路军标准制式枪,必须确定一系列设计参数规格。
“我在清华园授课之时,曾用闲暇时间基于毛瑟96原型做了一些改动设计,大家先听听。”
庄前鼎笑了笑,道:“全自动设计,具备单发和连发功能,采用63毫米口径,弹仓下方开口采用弹匣供弹,30发弹匣,子弹完立即更换弹匣,无须使用传统弹夹供弹压入弹仓的方式,减少火力空窗期。试想一下,你和敌人短兵遭遇,大家都没有子弹,他慌忙使用弹夹供弹,时间需要十秒,你直接用弹匣换弹,三秒换好,最终结果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
“30发弹匣”李强顿时眼前一亮,如此改动甚妙。
从弹夹供弹转变为弹匣供弹,看似没什么,实际上节省了一倍以上的换弹耗时,减少火力空窗期,而且,三十发子弹数量可以大幅度提升火力持续性,两者一增一减之间,变相提高了前线部队战士的战斗力。
不愧是清华大教授,妙。——余华脑海已然呈现新款毛瑟枪的改动,对于这些改动设计,他毫不犹豫送上自己的夸赞。
“庄教授这些改动设计很好,我支持。”朱睿破会议至今的沉默,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余人互相对视,纷纷点头,在场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正儿八经的战斗,他们深知减少火力空窗期和提高火力持续性的重要性。
“我有个问题,虽然我们觉得这些改动设计非常好,但不知道前线战士们是否习惯这种新式盒子炮。”工务科负责人赵书道。
“这个好解决,口径统一为63毫米,研制两个本,一个20发弹仓半自动的经典型号,一个新式30发弹匣全自动的改进型号,两个本型号规模生产200支,后续根据部队使用反馈和实战表现调整产量。”李强闻言迅速给出解决办法:“庄教授,您觉得怎么样?”
“经典型和改进型内部结构相同,改变不大,同时生产没问题。”庄前鼎肯定道,他对于风靡中华的盒子炮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李强看向众人:“大家觉得呢?”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异议。
“好,枪型号初步定下,接下来选择班用轻枪型号,国内轻枪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子弹口径各不通用,我们要从中选择最适合我军部队的班用轻。”
李强翻开笔记本写下毛瑟96和两个本的文字,接着迅速进入下一阶段,给出轻枪型号选择的基本要求:“先要求,综合性能要超越日军的大正十一年式轻枪,有效射程00米,设计上要做到零件通用,重量轻,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满足单兵动性和火力持续能力,最后,弹药口径方面必须和中正式步枪统一,即采用92x5毫米尖头弹。”
子弹口径和规格统一,这个要求至关重要,一边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后勤压力,保障前线部队的弹药补给和供应,一边非常适合后方兵工厂大规模生产弹药。
听到关于班用轻枪型号的选择要求,众人纷纷点头认可。
“还是老样子,我先大致列举四款轻,大家举表决,如有更好选择也可推荐。”李强看向众人,认真道。
“麦德森轻,原厂口径65毫米,使用65x55毫米尖头步枪弹,德制口径92毫米,发射92x5毫米尖头弹,30发弹匣,火力凶猛且持续性强,尽管诞生于902年,综合性能依旧超越日军大正十一式轻,90年,广东制造军械总厂开始仿制,巩县兵工厂后续也有仿制型号,数量不多,缺点为内部结构相对复杂,零件公差要求严格,仿制难度高,我们暂无该枪,可通过外界购买国内仿制品进行测绘仿制。”
“刘易斯轻,英制,口径毫米,使用毫米x56毫米尖头步枪弹,4发弹鼓供弹,优点在于火力持续性强,有效射程00米以上,缺点在于因弹鼓供弹导致枪结构复杂,且加工相对困难,冬季低温易产生冻结失灵的故障,我军在长征期间缴获部分该枪,基本为进口枪械,可测绘仿制改动为92毫米口径。”
“捷克式zb-26轻,捷克制造,口径92毫米,发射92x5毫米尖头弹,20发弹匣供弹,优点在于杀伤性大,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综合性能优秀,不易出现卡弹等故障,缺点在于火力持续性不足,且加工相对费时,其枪需要一整块优质钢铁铣削而成,无法采用主流的冲压工艺,我们没有进口原厂货,部队拥有大量国内仿制型号。”
“dp-2‘捷格加廖夫’轻,苏制,口径62毫米,发射莫辛纳甘62x54毫米步枪弹,4发圆形弹盘供弹,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火力持续性强,缺点为火力空窗期较长,弹盘更换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供弹故障,该枪我在苏联接触过,内部结构简单,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加工要求最高的零件为枪,适合大量生产,如果改进弹盘结构的话,是一把好枪,可以测绘仿制改动为92毫米口径,我们没有该枪,只能通过组织途径获取,如果幸运的话,甚至可以得到该枪的完整图纸。”
李强不快不慢给出四款较为适合当前环境的班用轻,针对每款轻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大致介绍。
众人议论纷纷,针对四款轻声讨论,不断思考。
“局长,你接触过德国最新研发的g-34通用枪吗?”这时,朱睿忽然出声道:“我听这款通用枪性能非常优秀,射速极快,达到每分钟200发—500发。”
“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实物,但大致了解,这款枪是德国最新研制的新式枪,兼顾轻重枪的需求,自身较轻,可以单兵携带随班组移动,架起三角后构成稳定射击的基础,成为重枪。”李强文言点头回应道:“综合性能非常优秀,算得上世界前二,但是这款枪不适合我们,结构复杂且射速过快,弹药消耗量是传统轻枪的两三倍,我们既无法获得原型枪测绘仿制,也根本用不起。”
g-34通,这玩意儿好不好?
当然好,没得。
李强虽然没接触过实物,但通过道听途也能敏锐感知到这款枪的性能有多么优秀。
然而,根据地用不起,真的用不起。
“我个人推荐捷克式轻,麦德森我接触过实物,械架构复杂,如果不心进水进沙,很容易出现供弹故障。”庄前鼎缓缓道,给出自己的态度:“捷克式轻最大的缺点是火力持续性不足,我们可以针对其缺点进行改进。”
听到庄前鼎的话音,众人顿时起精神,抬头望向前方,目光凝聚于庄教授身上。
“教授,如何改进?”李强面露喜色,立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