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 第1266章 办展才不亏
    徐达和徐磊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爷俩也很感慨,突然就聊起当年考试的事儿来了,很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

    不过张大夫是个无情的女子,问他俩,到底怎么考的童生,心里没点儿数吗?

    “咳咳咳……”徐达尴尬的咳了两声,“那什么,三山书院,重开了吗?”

    徐磊立刻答道:“开了,山长还是陈家的,前两年招的学生也不多,去年开始吧,咱们沛丰县里头又热闹了,招的学生就多了。”

    “庭姐姐那庄子,咱们不是以前搞的摘星阁吗?我们现在也准备在那儿开个女校。对了,英子,苏先生那儿答应了吗?”春丫问正跟着佛保佑忙进忙出的徐英。

    徐英站稳身子,点了点头,“苏先生一听就应了,本来她也在找女先生的活。听一年五十两,还管吃管住,立刻就应了。

    对了,康表哥来,三山书院那儿的先生也好了,陈山长听是郡主要办学,立刻定了两位和气的老先生,是愿意教女学子。”

    春丫双手一拍,“挺好挺好,那改天咱们就可以贴招贴了,过了年,就能开学了。”

    “啊?”张大夫一脸茫然,“你要办女学,怎么一点儿没听你起?”

    “嘿嘿嘿,紧跟娘亲的步伐嘛。咱们以后家里,就搞个徐氏教育集团,是不是挺好?”春丫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妙得很。

    “好是好,就是容易亏钱。”徐磊不得不泼下冷水。

    娘亲那医学院,要不是因为捐助多,按照娘对器具,药材,名医导师的要求,那妥妥是要亏的。

    “嗯……大哥的有道理……”

    春丫摸着自己的下巴道。

    “想什么?!别想别想!!”徐英非常敏锐的发现了春丫的不对劲。

    “嘿嘿……”春丫被自家姐妹逗笑了,“我没想啥呀,你不要紧张。”

    “我没紧张啊……”徐英嘴硬道:“走了,我正好给徐敏送饭,你也去一起去呗?她这几天都在跟廖师傅熬百毒散,都三天没回来了,咱们给她送点儿吃的去。”

    “什么是百毒散?”春丫问张大夫。

    张大夫:“是齐大夫鲁大夫,按照他们师傅留下的手记,整理出的药方。这个百毒散,据对各种痈疽疮症效果很好,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去,我看了方子,里头用到的毒物,可不仅仅只是什么蜈蚣蝎子。”

    听张大夫这么,春丫立刻嚷道:“走走走,瞧瞧去!开开眼!”完,就扯着徐英往外走。

    “啊呀!姑奶奶,急什么,拿饭拿饭……”徐英的声音,很快就被扯远了。

    一直坐在门口,借着夕阳看书的徐三火突然开口道:“大伯母,您下次记得,千万不能这么,您想要春丫姐姐不去,只能,不过就是那些蜈蚣啥的,都看多了,没啥意思。”

    “欸,大伯母知道了,下回一定改正哈。不过你为啥坐在门口看书,不怕吵吗?”

    “我想先锻炼起来,听张家旺他们,考棚里头也不怎么安静,扰人心神的声音很多。”

    “行……乖孩子,那什么,大伯母觉得,咱们家如果只能出一个读书人,那一定就是你,你好好念。”

    “嗯……”徐焱认真的点了点头,“大伯母,我会的。”

    完,便别过了身,又默默的看起了书。

    待春丫和徐英从仁济堂送饭回来,考试的那两位大爷,也差不多跟先生和关慕青讨论完了卷子了。

    晚饭的时候,张家人也来了,他们倒也不敢直接问张家旺考的如何,就怕万一考的一般,再刺激了这个宝贝蛋。

    只有文外婆旁敲侧击的问张家旺,需不需要准备点儿棉服啥的,毕竟听蔡奶奶,京城早春还挺冷的。

    不过徐达就没啥不敢问的了,他直接问关慕青和西席先生,这两人,算是有戏还是没戏?

    过了年,他就要进京述职,到时候如果这俩宝货能去京城赶考,他就带着他们一起去。

    如果不能……那……就算了。

    反正徐达这种写字都要皇帝督促的人,也没资格骂孩子考学没考好。

    先生的比较含蓄,是世子年纪些,答的有些错漏也很正常,张家旺基础虽然一般吧,但是脑子还不错,希望还是有的。

    “我怎么听着,好像两个都不咋样啊。”春丫蹙眉道。

    不过这事儿关慕青还是比较乐观的,“判卷还是得看考官,我倒是觉得这回皇上派来的主考官,还是比较开放的,相对来,更愿意接受一定程度内的,不一样的想法观点。

    现在也不用想那么多,能不能去京城,下月放榜就知道了。如果不行,下回再来嘛,反正也就等个一年多。”

    春丫也:“人生在世,失败是常事,你们瞧我那玉米土豆种成那样,我都没在意,你们也别想那么多。反正……你们俩到底有没有听人话?!”

    正在低头闷吃的两兄弟抬起头来,嗯嗯嗯个不停,是知道啦,大家赶紧吃饭吧,不用为他们担心,他们自己也不怎么担心哈!

    行吧,只要他们自己心够大,那老徐家里的人,也没空操心他们,孩子大了,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

    不过老张家的人,却紧张的很,还想要拉着关慕青多问几句,却被文外婆喊回了家,是问来问去那几句,还不如让关好好跟俩孩子会试的注意事项。

    被文外婆这么一,老张家的人拔腿就走,反正耽误啥,都不能耽误人家辅导他们的宝贝蛋。

    接下去的日子,俩考生基本还是按部就班,该吃饭吃饭,该念书念书,全当自己过了乡试,过了年就要进京赶考。

    而春丫和张大夫则举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募捐活动,钱不要,就要粮。

    稻子麦子,豆子高粱,番薯南瓜,反正只要可以吃,可以种的,那都可以捐上来。

    牧春庄捐了五千斤的番薯,二十石的稻,大衍庄同捐。

    董家的庄子,捐的是麦种豆种和高粱,各二十石,裴家同捐。

    另外还有些员外富农,官家文人,等等之类,多少也捐了点,加在一起倒也有不老少。

    当然,这事儿徐达肯定是先报备了皇帝的,找的理由是,既然他提出让琉球开府,别的他也做不了啥,但是去开荒的农人要给的粮和种,扬州府的善人们,多少自发捐助了些。

    皇帝对此事,倒也没什么大的看法。

    要这粮食吧,值钱,倒也还好,不值钱吧,首批报了名去开荒的,也有近千户人家,多少也是得花些钱的。

    既然扬州府都捐了,那皇帝倒也不习惯不要。

    再,这回他们捐的粮食,除了吃,还能种,一个番薯恨不能分出能种一分地的藤来,那明年的粮,不也有了吗?

    于是皇帝亲自调了批人手,直接去扬州收了粮,送去了泉州,然后再转船送往了琉球。

    事后,张大夫得到皇帝御笔一幅,上书:厚德载物。

    搞的春丫直嚷嚷,非给皇帝办个字画特展,收了门票,才算他们老徐家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