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二十五章 二嬢
    吃过午饭,周至带着教父和卫非,回到了家中。</p>

    卫非是非常想要留在周至家吃饭的,无奈自家大姐下了严命,拿到收音,必须立即返回。</p>

    因此只好回去,临走只拿了四个苹果。</p>

    周至则去做饭。</p>

    到了下班时间,老妈先回来了,见饭已经快要做好,便上楼顶去收菜。</p>

    宿舍楼顶是一片空地,好些家在上头围了菜园子,摆了鸡笼子,在上头种花浇菜养鸡。</p>

    当时周至偷窥冯雪珊约会,就是在楼顶南瓜棚下,暴露不了。</p>

    这个时候电话响了,周至关火回到客厅接起来:“喂?”</p>

    “至儿啊”</p>

    亲戚里边,只有大嬢二嬢会这样叫自己,周至一下就听出来了:“二嬢?你跟姨伯还好吧?”</p>

    “嗯,我们都好。”</p>

    “你这是要找老妈?她上楼收菜去了,我去给你叫她?你先跟外婆聊聊?”</p>

    “先别急,二嬢先跟你聊聊。”</p>

    “啊好。”</p>

    “至儿啦,二嬢问你啊,你最近是不是给巴蜀文学投过稿子?”</p>

    “是,二嬢,那就我投着玩的。”</p>

    “好!可真是我们家的秀才!这都投稿到省级文学刊物上去了!”</p>

    “二嬢,谁都可以投的!”周至哭笑不得:“至于人家收不收,上不上,是另外一回事儿。”</p>

    “对了二嬢,你怎么知道这事儿的?”这事儿前世好像没发生过,周至忍不住好奇。</p>

    动静整得有点大,怎么都出省了?</p>

    “今天接到省文联那边的电话,是巴蜀文学打来的。我打过去一问,听他们,是你写了一篇关于外婆的稿子?”</p>

    “对,其实就是把外婆平时告诉我的一些故事,还有你们平时聊天聊到那些过去的事情,整理成了一篇文章。他们怎么给你打电话呀?”</p>

    “巴蜀文学的编辑同志还是很负责的。”二嬢语气里喜滋滋的:“询问核实了关于外婆的一些情况。”</p>

    “我就将外婆送我上学的事情讲了,然后还了她支持我们几姊妹上学的事情,编辑部那边的同志很高兴,是要上刊。”</p>

    “至儿好样的!你是我们家第一个能将作品登上省刊的人!这笔杆子,可把全家人都比下去了!”</p>

    “他们同意登了?”</p>

    “同意了!但是!你——”</p>

    周至已经脑补出下一句是什么了。</p>

    “不能骄傲!”</p>

    看吧,我二嬢果然还是我二嬢!</p>

    “至儿啊,成绩和荣誉,都只能明过去。你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用的人,知道吗?”</p>

    “二嬢,都还没登呐,稿费也没有发,这‘现在’都还没到,你老人家就给我支到‘过去’切了啊?”</p>

    “臭子!这是稿费的事儿吗?!二嬢是做妇女儿童思想教育工作的,现在这就是在对你做思想教育工作!怕你翘了尾巴!”</p>

    “是是是我这也没尾巴可翘啊还有稿费当然也重要哇,因为我给幺舅定了一根拐杖,爸妈就要扣我压岁钱,这还紧等着找补呢”</p>

    “那你去跟他们,就二嬢的,不准扣!二嬢还要奖励你,稿费下来是多少,二嬢这里,同样奖励你多少!”</p>

    “哎哟是吗那太好了!谢谢二嬢!您可真是我好二嬢!”周至这下可开心坏了。</p>

    “你爸妈回来了吗?”</p>

    这时候周至就见老爸已经到门口了:“我爸刚回来,妈还在楼上呢。”</p>

    “嗯,把电话给你爸,你去楼上叫你妈,还有外婆在旁边吗?让她也听听好消息,还有这边组织有点事情”</p>

    “诶!外婆听到我喊二嬢她就已经过来了,那我开免提了啊”周至将免提按开,对老爸道:“二嬢来的电话,我上楼去叫妈下来。”</p>

    “去吧。”老爸进屋拉了一把椅子放在电话旁边,扶着外婆坐下,一边对着电话喊:“二姐啊,还挺好的哈?”</p>

    </p>

    </p>

    听二嬢来电话母亲就直接下楼了,等到周至收好了莴苣叶子,端着簸箕走下四楼,就见到关婷婷正在阳台上练嗓子。</p>

    姑娘咪咪咪嘛嘛嘛地唱着,见到周至就眼珠子乱转比划势,意思是她妈在现在刚开始不能停下来改天再聊。</p>

    周至也笑着跟她打势,还端着簸箕听了一回儿,又打势表示唱得好值得表扬没事儿下楼玩儿,之后才回到家里。</p>

    回到家中,菜已经摆好了,老爸虽然端着冷静,但是主动给周至盛饭的行为,本身就已经出卖了脆弱的内心:“听二嬢,你给巴蜀杂志投稿了?”</p>

    </p>

    “嗯。”</p>

    “原稿呢?一会儿给我看看。”</p>

    “什么原稿?”</p>

    “你投稿之前没有重新誊录?寄出去的是第二份,原稿都要留上的啊?”</p>

    “还有这法?我本来没怎么改动,所以直接就寄了啊?”</p>

    这是周至前世写文留下的习惯,读者们都跟你老人家身份对等,催起来动不动就喊着寄刀片,可不敢奢望生产队的驴那福气。</p>

    从来都是边写边发不带存稿,最多回头看看书友提醒,改改错别字。</p>

    原来写还要留原稿的?!</p>

    “你!”老爸愣了一下,突然迁怒:“怎么还等我给你盛饭?自己舀!”</p>

    “我也没敢让你给我舀,是你自己一直占着饭勺不放”周至偷偷嘀咕。</p>

    “听你二嬢那语气,编辑部那边是要准备给你上刊了,但你”</p>

    “不能骄傲是吧?二嬢教育过我了。”</p>

    “不是,我是想,以后再要投稿,底稿一定要留下。”</p>

    “为啥?”</p>

    “不然路上被谁劫了,是他写的,你都没证据!”</p>

    “没关系,劫了劫了吧,反正两三万字的东西而已。”</p>

    “”</p>

    前世两本书加起来七八百万字,水还不是就水出来了?因此这两篇东西,周至真没放心上。</p>

    倒是想到一个问题:“对了,爸啊,我怎么觉得你对这些挺熟悉的?”</p>

    “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老妈一边给外婆盛汤,一边瞪周至,果断出维护老爸的尊严:“我看你就是骄傲了!不知道你爸也喜欢写东西?”</p>

    老爸就看向老妈,目光里充满哀伤。</p>

    果然,伤害自己最深的,往往就是自己最深爱的人。</p>

    “刚刚就听了个半囫囵。”老妈喜滋滋地给老爸也添汤,都不知道自己刚刚已经扎人家心了:“一会儿我给你干爹打电话,问问这巴蜀文学到底啥级别,都没正经听过呢。”</p>

    “那可是”老爸刚想介绍一下这个刊物,突然想到自己的老同学,立即住嘴了。</p>

    文学这玩意儿吧有点灵性的东西在里头,灵均老哥收集整理博闻强记,编县志那是一把好,但是省刊他不是也没上过!</p>

    嗯,总不能光自己一个人受伤害,得让老哥也体验一下晚辈对长辈的打击伤害!</p>

    干儿,那也是儿!</p>

    周至也理解不了长辈们心中这些暗战,他只关心一个问题:“爸,第一篇差不多三千字,你省刊能给多少稿费?”</p>

    “我怎么知道?!”“啥第一篇?!”老爸和老妈的声音同时脱口而出。</p>

    老爸道:“二姐周至给出社投了两篇稿件,一篇随笔,一篇。”</p>

    “随笔那篇出社肯定要发的,那篇还有些地方要确认一下。”</p>

    “真的?”老妈眼里开始冒星星:“我儿还会写?!啥样的?”</p>

    “不是你想象那样的。”周至夹起一筷子韭菜炒鸡蛋,直接浇灭老妈的幻想:“和人民文学,十月里面那种短篇差不多的体裁。”</p>

    “哦。”老妈直接没啥兴趣了:“吃饭吃饭,两三千字好上,两三万字,上不上还不一定呢。”</p>

    “刚刚好像还听到二姐提组织上”老妈夹了一口菜,又问道:“那又是啥事儿?”</p>

    “还不是你儿子的惹起来的?”</p>

    老妈大吃一惊,脑子里边顿时脑补出无数熟悉的情景:“周至他惹祸了?怎么写个组织还过问?”</p>

    “想什么呢!这都什么年月了?”老爸一边夹菜一边道:“二姐是黔省那边有一个老同志,对于自己的党龄认定问题,向组织提出了申诉,因为以前一直是单线,所以到现在没有确认结果。”</p>

    “根据那名老同志,他是在联合特支时入的党,后来队伍失散了,他的上线联络同志也牺牲了,在川北赶上部队后,又重新宣誓了一次。”</p>

    “这老同志认为他的党龄应该从二九年算起,而不是三八年,这中间,差了整九年时间呢!”</p>

    “那怎么又和周至的扯上关系了?”老妈奇怪。</p>

    “因为我的,写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情啊。”周至一边努力刨饭一边回答。</p>

    终于可以吃饭了</p>

    老妈这才发现这娃在狂造,赶紧将周至的碗给端走:“你还不能吃太多。明白,咋回事儿?”</p>

    “怎么还不让乖孙吃饭了啊?”外婆见老妈把周至的碗端开,先就不乐意了。</p>

    “妈!医生他刚刚恢复,现在不能吃太多!”</p>

    “我喝汤我喝汤。”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