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森顺着台阶走了下去,装作去大厅的会客区的桌子上拿旅游指南,他听到那个男人对前台的服务员:“是的,我刚从那边赶过来没想到竟然会在这儿没错,确实挺有趣的”</p>
因为科尔森离的有点远,对方话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但是能够从为数不多的词汇的发声方式听出,对方可能是个英国人或者学习的是英式英语,而且很有可能是个学者。</p>
这会是镇请来的专业人士吗?</p>
不过也不是非常奇怪,加拿大毕竟是英联邦国家,虽然从地理位置上来是美国的后花园,但是在英国有亲戚的人也不少。</p>
很多加拿大人因为自身高纬度的环境比较寒冷,非常向往欧洲温暖的海洋气候,会定时去欧洲留学、度假,甚至去欧洲定居,在那边有朋友和同学。</p>
科尔森听到那边传来了服务员的轻笑声,就知道他们聊得很愉快,为了弄清楚目前是什么情况,科尔森决定凑近一点听。</p>
当然这种凑近不是特工式的,大厅本来就不大,也遮掩不了身形,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走过去交谈,科尔森对自己的亲和力很有信心。</p>
“你好,先生,我也刚到,冒昧问一下,您是从纽约来吗?”科尔森走到了前台,转过身侧倚在前台旁边,笑了笑。</p>
“是的,我刚下飞。”这个男人也对科尔森笑了笑,他:“我刚在香港那边参加完一个会议急匆匆的就过来了,这边的天气还挺冷的,对吧?”</p>
“就快要入冬了。”男服务生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微笑着:“您的这身衣服只适合在南方活动,或许是加利福尼亚州,但肯定不是安大略省,这里的冬天可不好过。”</p>
“我以为纽约够冷的了。”科尔森装作愁闷的叹了口气:“可车才刚刚过了国境线,我就觉得路上刮的风好像是刀子。”</p>
“美国人?好吧,我所认识的每一个美国人都在抱怨这里有多冷。”男服务生耸了耸肩:“如果你们愿意脱掉你们的花外套和沙滩短裤的话,或许会好一点,这里可不是夏威夷。”</p>
科尔森看到对面的黑发男人轻笑了起来,这是一种旁观者的笑,这明他既不是个美国人,也不是个加拿大人,在感受到两方微妙的对峙气氛的时候觉得很有趣。</p>
科尔森立刻借坡下驴,装作不满的敲了敲桌子:“这里可是加拿大的南方,旅游指南上你们这里是加拿大的夏威夷!”</p>
服务生和站在后面的几个女客房服务员都笑了起来,其中一个棕色头发的女服务生走上来:“扔了你里的旅游指南吧,美国佬,那上面还写纽芬兰是美洲希腊呢。”</p>
“如果你追求温暖的话,或许可以去纬度更低一点的地方,中国南方、新加坡、马来西亚。”科尔森听到那个男人开口。</p>
“抱歉,菲尔科尔森。”科尔森朝着他伸出了,非常自然的报出了自己的名字。</p>
“索希普,谢谢。”那个男人伸出和科尔森握了握,科尔森能够感觉到他的指尖格外的冰凉,指枯瘦的像是树枝。</p>
这种感觉传来的时候,科尔森本能地低头看了一眼,男人的劲瘦且干燥,骨骼和血管清晰可见,中指之上带着一个复古的粗银质戒圈,最中央有奇异的花纹。</p>
“博士?”科尔森试探着问道。</p>
男人点了点头,又握了一下科尔森的:“历史学,对于人类学和民俗学也有些研究。”</p>
科尔森刚想继续问些什么,他就听到这个叫做索希普的男人:“看起来你度过了糟糕的一天,我想你应该早点去休息。”</p>
完他就拎起了他的提箱,拿上了服务生递给他的房门钥匙,顺着楼梯朝着楼上走去。</p>
科尔森转头看向他,当他走到二楼天井上方的时候,回头对科尔森露出了一个微笑。</p>
“做个好梦。”科尔森听到他这样。</p>
在他离开之后,科尔森微微皱起眉,他觉得这位索希普博士的最后一句话意有所指。</p>
首先科尔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负面情绪,甚至表现得像个兴致勃勃的来加拿大度假的游客,那么“度过糟糕的一天”这个法听起来就很像是一种诅咒,这可不太像是人文学家会采用的社交方式。</p>
科尔森毕竟是个工作了有些年头的优秀特工,他和各种各样的专家打过交道,虽然有点刻板印象,但是确实是理工科方面的专家,会表现得害羞、腼腆、不善言辞,偶尔有一些也称得上是社交不良,而人文社科方面的专家则大多较为温和、开朗、幽默,比较善于社交。</p>
如果非要科尔森评价这个叫做索希普的历史学家,他会用的词应该是神秘又古怪。</p>
他的每句话里面好像都隐藏着一些暗喻,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没什么能抓得住的线索。</p>
或许他的那句糟糕的一天只是指旅途漫长带来的奔波劳累,这也不是完全不通。</p>
</p>
一场旅行当中最令人疲惫的部分就是赶路,得知科尔森刚到,他在抵达这里的过程当中经历了糟糕的一天也不是不行。</p>
至于好好休息和做个好梦,就更是常见的客套祝福语了,但科尔森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p>
就在这时,科尔森想到,他刚刚自己对于什么学科还有研究来着,民俗学和人类学?</p>
实话,即使在科尔森漫长的神盾局特工生涯里,他也从来没见过这两个领域的学者,到底有谁会去学一门名为人类学的学科?这学科除了成为人类学家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吗?</p>
胡思乱想了一会,科尔森开始和服务生闲聊,目的是了解周围的情况,看看能不能获得什么有关灵异现象的情报。</p>
闲扯了大概半时,看着天色不早了,科尔森借口上楼休息,在脑中整理着刚才与服务生聊天得到的信息。</p>
从理论上来,一个地区爆出灵异事件,其实是有利于旅游业的,因为这会吸引许多灵异现象爱好者来这里探险,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会因为出名的灵异事件而获得大众关注,也不乏有政客借此名利双收。</p>
但尼亚加拉大瀑布本身就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不但能吸引加拿大和美国的游客,还有不少亚洲和欧洲的游客不远万里来此观光,本身就不缺人流量。</p>
这次的灵异事件性质特殊,表现为雾气的状态,而雾气会极大地影响能见度,这几天连续起雾,不光是来到了枫叶季末期的枫叶大道上的游客怨声载道,根本就看不见远方的景色,已经亲赴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游客也景色不如以往。</p>
谁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变成长期的气候变化,那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自然美景的名声可就算是砸了。</p>
毕竟加拿大地广人稀,这里没什么当地人,最近的游客也来自纽约,人家开了几个时的车来这里,可不是为了看一片雾气的,就更别提那些坐飞来的游客会如何的失望了。</p>
科尔森刚一进他们订的房间,就发现其他几人正围坐在床边看着电视,电视上播放的是典型的双方采访新闻节目。</p>
也就是屏幕被分为三个框,正中间是坐在演播室的主持人,左侧是镇的镇长,右侧则是气候学的专家。</p>
西蒙斯给科尔森递了一瓶矿泉水,她摇了摇头:“没什么有用的信息,专家这是短期的气候变化,可镇长询问变化什么时候能过去的时候,专家也给不出肯定的答案,只或许在下一次降温的时候会有好转。”</p>
当地市民的采访的五花八门,有人在雾里看到了鬼影,有人看到了高的像座大山一样的怪物,还有人这雾气是周围工厂排放弄出来的废气,也有人是海底文明重返陆地的前奏曲。</p>
“刚刚还采访了一个灵异爱好者。”菲兹补充道:“他这种雾气是灵异的场域,是来自千年前印第安人的诅咒。”</p>
“好吧,又是印第安人。”梅摇了摇头:“你们美洲大陆上发生的一切灵异事件全都怪印第安人,我能这是做贼心虚吗?”</p>
“别太尖锐了,梅。”科尔森坐在了房间当中的椅子上并:“你们听过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吗?”</p>
“什么?”菲兹有些疑惑的。</p>
“我对人类学有所耳闻。”西蒙斯点了点头:“这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很多门类,包括社会学、心理学及其他人文方面的学科知识,对了,也包括考古学。”</p>
“你是心理学博士,对吧?”科尔森问道。</p>
西蒙斯点了点头:“我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双博士学位,不过真的,人文类的学科互相交织和包含的程度很高,几乎没人研究孤立学科。”</p>
“那么民俗学呢?”</p>
“我听过,但不认识相关从业者。”西蒙斯耸了耸肩:“但估计也是社会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下辖门类,找社会学家就行。”</p>
“你想找这方面的专家吗?”梅问道。</p>
科尔森立刻看向她,梅耸了耸肩:“你忘了吗?我妈妈是香港大学的教授,香港大学的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很有名,更重要的是我妈妈有个同事专门研究东亚民俗,我记得上次聚会讲鬼故事的时候,我告诉过你们的。”</p>
科尔森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他记得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然后他想起那个叫做索希普的博士自己刚从香港来。</p>
“你能联系上你认识的那个民俗学家吗?”</p>
“我可以打电话给我妈妈问问,但我不确定他对美洲的民俗历史有所了解,而且他年龄很大了,恐怕无法过来参与实地调查。”</p>
“你帮我问问。”科尔森一只撑在床上,身体前倾道:“他认不认识一个叫做索希普的历史学家。”</p>
梅点了点头,拿出想要打电话,可就在这时房间内的几人发现,窗外起雾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