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将陈慕雄所交代的那份26人名单发给刘翰洋,柯斐尔还犹豫了一阵,因为名单上人的归属部门着实令他不安。</p>
柯斐尔怎么都想不到,这26人中,他所负责的警侦处包括陈慕雄在内的人数竟然有4人之多,而且个个都是他十分器重且能冲锋陷阵的得力干将。</p>
思前想后,柯斐尔最终还是决定将那份26人名单发给刘翰洋,因为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嫌。</p>
殊不知,早在他把名单发给刘翰洋前,刘翰洋早已通过詹屹对他所实施的监控得到了该名单。</p>
刘翰洋在收到那份名单后并没有点破,也没有对名单上的人发表个人见解,展现出的仍旧是一幅忙碌于“白云”计划的精神状态,这让忐忑不安的柯斐尔多少松了一口气。</p>
不过,短暂的轻松之后,柯斐尔的表情随即又收紧起来,他隐约地预感到一场围绕着这份26人名单的大风暴很快就会席卷整个舰队。</p>
果不其然,30分钟后,詹屹根据该名单在全舰队范围内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拉式大搜捕。</p>
3个时后,名单上的26人被全部缉拿归案,然后被立即投入了大牢,等待他们的将是严酷的审讯和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p>
完成搜捕后,詹屹立即返回了刘翰洋的舱室并向其复命,刘翰洋肯定了他的工作效率,但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人的问题上,刘翰洋有些犹豫不定。</p>
毕竟,这26人只是威尔顿所布设的那张内应大的几处关键节点,如果深挖下去,绝不仅仅只是26个人那么简单,不定会揪出成千上万人。</p>
如何处置这么多人是一件非常棘的难题,因为这些人分布在舰队内的各个岗位上,有些可能还是无法替代的关键岗。</p>
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不好会动摇舰队的整个防务和作战体系。</p>
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能草率行事。</p>
“这26个人编织的是一张巨大的,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置他们?”刘翰洋一脸严肃地问詹屹。</p>
詹屹想了想,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您是问我包含这26人在内的所有骨干,还是骨干背后的那张内应大?”</p>
“先谈谈骨干背后的那张内应大吧。”</p>
“分化安抚、恩威并重、继续留用。”</p>
詹屹的回答贴合了刘翰洋的内心所想,但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只见他冷笑一声问道:“理由?”</p>
“这些人都是舰队的中坚力量,处罚得轻不仅起不到震慑的作用,还会导致他们继续与我们进行对抗,届时,我们就会被他们无情地反噬掉,更会为今后埋下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大雷。”</p>
刘翰洋点点头,认为詹屹的分析不仅十分精准,而且还切中要害。</p>
“那处罚得重呢?”他淡笑着追问道。</p>
“处罚的重不仅会影响舰队的整体防务和作战体系,还会搞得人心惶惶,严重的话恐怕恐怕会引起哗变!”</p>
“嗯嗯分化安抚、恩威并重、继续留用的策略的确是上策。”</p>
刘翰洋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顿感轻松了许多。</p>
在这个棘而关键的问题上,詹屹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那犹豫不定的思绪有了定力和行之有效的对策。</p>
“那26人,还有从他们嘴里撬出的其他重要骨干呢?这些人该如何处置?”</p>
刘翰洋话音没落,詹屹就抬起右、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脸上的表情更是凶狠无比。</p>
刹那间,刘翰洋就感觉到一股冷煞的杀气充满了整个舱室</p>
让他犹豫不定的其实就是这部分人,但他们的数值绝不会停留在26上。</p>
也许是260,也是60。</p>
一下子杀这么多人,对舰队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承受之重。</p>
“200人以内的损失,舰队都能承受,除掉这些人能从根本上将威尔顿布设的那张内应大彻底摧毁。”詹屹进一步解释道。</p>
</p>
“嗯”刘翰洋若有所思地点头道。</p>
此时,刘翰洋的表情变得轻松起来,似乎如释重负了,他肯定了詹屹的想法和策略:除掉骨干中的骨干,其他人分化安抚、恩威并重,继续留用。</p>
也就是,无论威尔顿所布设的那张涉及多少人,只对那200人的绝对骨干痛下杀。</p>
此举,不仅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和杀鸡儆猴之效,还会为后续的分化安抚、恩威并重创造有利条件,更能从根本上彻底摧毁那张大。</p>
詹屹领命离开后就按照刘翰洋之前所吩咐的事及刚刚商讨的策略开始着准备起来,他要做的总共有两点。</p>
一是两天后,刘翰洋将柯斐尔的各项参数代入r全息影像再建系统后,该系统一旦坐实了柯斐尔就是与威尔顿密谋的那个神秘人,他就迅速带领一队特战士兵逮捕他。</p>
二是现在就立即着对那份26人名单进行深挖,挖出所有的骨干力量后,只对其中200人的绝对骨干予以公开处决。</p>
一切部署停当之后,詹屹总算有了短暂的闲暇时间,尽管他已尽量放空了大脑,可一条有关那份26人名单的思绪又冷不丁地跳了出来。</p>
围绕着那份名单又让他陷入到了思考之中</p>
他忽然觉得这份26人名单似乎并不那么简单。</p>
根据柯斐尔与陈慕雄的交易,该名单只是相当于两人之间的一个“订金”而已,只有等到后天陈慕雄与王筱洁会面后,陈慕雄才会供出更多的人。</p>
所以,这份名单的分量值得商榷,名单上的人或许不是那么重要,或许真假参半、轻重有别,也只有等到陈慕雄与王筱洁成功会面后,陈慕雄才会供出更有分量的人。</p>
此外,如果r系统坐实了柯斐尔就是那个神秘人,那这份26人名单也存在虚假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注水严重。</p>
也就是,这26个人很可能是柯斐尔与陈慕雄两人心照不宣、共同实施的障眼法,或者这些人与陈慕雄一样都是为保护柯斐尔而必须牺牲的一颗颗棋子。</p>
当然,这些棋子一定不是骨干力量,只是无关痛痒的牺牲品而已,如此,才能保证整个内应络的完整性。</p>
所以,围绕着这份26人名单的真假或分量问题,最终会落到r系统对柯斐尔真实身份的核实结果上,这才是整个案件的关键所在。</p>
假如r系统坐实了柯斐尔就是那个神秘人,那随后针对他的审讯就会挖出更有分量的内应,与之相比,那这份26人名单就显得无足轻重了。</p>
想到这里,詹屹的思绪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对柯斐尔与陈慕雄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那份26人名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预测。</p>
詹屹立即致电刘翰洋,将他的分析和思考进行了一番详细的阐述,之后又提议将那份26人名单的深挖工作推迟两天,也就是等待陈慕雄与王筱洁成功会面后再进行。</p>
刘翰洋听罢觉得詹屹的分析有理有据,最后采纳了他的建议。</p>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两天时间已过,可让刘翰洋万分期待的r系统却未能如期修好,系统中损坏的影像光谱仪还未从修理舱转运过来。</p>
刘翰洋焦急如焚,他希望赶在陈慕雄与王筱洁会面前就完成r系统的修复,如此就可及时完成对柯斐尔真实身份的验证。</p>
假如柯斐尔真是与威尔顿密谋的那个神秘人,那詹屹的推测就是正确的,即陈慕雄的确是内应中的一员,同时也是柯斐尔随时可以利用和牺牲的棋子。</p>
那份26人名单有可能是假的,也可能存在着严重水分,故而,名单就是障眼法。</p>
那接下来与王筱洁会面完的陈慕雄,他所交代的名单也会是假的或注水严重,不定他还会包藏祸心、陷害无辜的人。</p>
所以,梳理完所有线索,刘翰洋认为柯斐尔才是整个案件的关键人物。</p>
在刘翰洋的极力催促下,个时后,r系统终于修复完毕并投入了运行,只比陈慕雄与王筱洁的会面时间迟了5分钟。</p>
此刻,柯斐尔正静静地坐在监控屏幕前,屏幕里实时播放的是陈慕雄与王筱洁会见的监控画面</p>
也正在此刻,詹屹带领着一队全副武装的特战士兵正向柯斐尔所在的舱室快速奔来</p>
突然,詹屹腕上的通讯环响起,随着他的指在环上轻轻一按,一条信息立即弹了出来。</p>
信息是刘翰洋发来的:r系统已完成了对柯斐尔相关参数的代入,验证结果出来了</p>
詹屹看罢,心里一惊,立即加快了步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