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青春言情 > 男配重生守则 > 第109章 古穿文中的皇帝
    明知况太后下手害了皇后, 以后还会害凤宝,谢奉盈根本就不想看到她。

    现在还容她蹦跶,只不过还没找到证据罢了!

    前世关于皇后被害之事的证据不多, 而且出现的蹊跷,大多都是谋害凤宝的,所以现在还需要派人去寻找。

    谢奉盈略略动了几筷, 就放下了,让人拿薄荷水漱口。

    “太后找朕过来, 是有什么事吗?”

    况太后脸色一僵,之前她不信婢女的话, 虽然皇帝同她不怎么亲近,但该有的尊敬还是有的。

    如今观其态度, 她不得不信。

    从前,陛下一直是叫她母妃、母后的,何曾这样生疏的喊过太后?

    “皇儿这话得,母亲就一定要有事情,才会找你?”

    “难道不是吗?”谢奉盈反问, 这么没有自知之明,真不愧是况家人。

    “皇儿你可还记得, 你这个皇位是怎么来的吗?要不是你的两个舅舅帮着,你怎会这么顺利成为太子, 变成如今的皇帝?”

    “如今,你成皇帝了, 哀家不求你倚重况家,但你如此冷待, 容易让臣子寒心啊。”况太后语重心长的道。

    谢奉盈听到这话, 差点笑出声:“太后, 你这是在什么玩笑话,他们没扯朕后腿,就算有功了。”

    “这皇位,是朕用功苦读、去北地赈灾,为百姓殚思竭虑,做了好些实事,才让父皇刮目相看,得封太子。”

    “朝堂上的事,太后也已知道,朕也不是不讲理的,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知两位舅舅有何功?能封到侯爵之位?晋升阶品?”

    这话里面对况家的轻视,着实刺伤了况太后的心,没想到皇帝居然如此看待况家。

    “就算没功劳,那也有苦劳吧?要是没有你两个舅舅,你能不能出生都不一定。”

    “可不是,一出生就被父皇厌弃的皇子,也就朕一个了,太后,你还记得你为什么会被父皇厌弃吗?”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那一日后你就被父皇厌弃,是肚子里的孩子,给了你进宫的机会。朕的出身,让你得以在先帝后宫苟活。”

    “若非祖母抚养,现在朕只会是个落魄郡王罢了,至于况家,别助力,绊脚石还差不多。你能成为太后,除了因为你是朕生身母亲外,更是因为朕不喜欢有异心的太后,你可别让朕后悔。”

    况太后气得浑身发抖,他这是把她脸上的遮羞布扯下,当着所有人的面凌辱,他怎么能?!

    “皇帝你别忘了,我是你母亲!”

    “朕知道,所以你才能成为太后,住在含寿宫不是吗?所以安分点,记住你现在的尊荣是朕给你的,不是况家。”

    “也别想用孝道来威胁朕,朝会上的事情你也听了,朕不怕留下一个忤逆不孝的名声。”

    谢奉盈神情冷淡,他会过来,就是想让况太后安分点,没事别出现在他眼前。

    等他走远后,含寿宫里的侍从才敢慢慢靠近呆坐着的况太后,本以为成为太后,她就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但皇帝狠狠碎了她的以为。

    这个居然是她生下的孩子?不顾亲情,把自己的母亲贬低的一无是处。

    是,她是爬了先帝的床,但这也是没办法啊,那时候况家的地位已经摇摇欲坠,只有再出个后妃,才能维持住体面。

    正好那时候先帝看望老臣,况家也应邀去了那老臣家。

    两个兄弟为她遮掩,她才会大着胆子爬了床,她自恃美貌,先帝又是个风流爱女色的,不会在意。

    结果先帝偏偏在意了,只是没想到她运气那么好,只这一次就有了身孕,让况家的体面得以延续。

    这也是况家人自认为的,殊不知况家的体面早已在女儿爬床的时候,就付之一炬了。

    只是她生下皇子,别人面上不得不敬上几分,暗地里谁不笑上几声。

    当然也有不少人羡慕况家这运道,成为皇子外家不稀奇,但皇帝的外家那就稀奇了。

    在谢奉盈成为太子后,自然没有人在她面前提起这些往事,如今这些的居然是她的亲儿子。

    况太后慢慢站起身,不行,她不能就这么放弃,皇帝这么,只是还没意识到外戚的用处,只要他在朝政上碰到困难了,他肯定会想到自家人的。

    至于本来想抚养两个孩子的事情,自然被搁置了,当初她想要养两个孩子,就是想让孙子亲近况家。

    现在两个孩子都在皇帝地方,与其在他们身上浪费心力,还不如想想办法,让况家女儿入宫,生下一个皇子,再想办法除去那个孩子。

    别怪她心狠,谁让他有这样一个忤逆不孝的爹。

    谢奉盈带着人回到宣室殿,两个家伙还没睡,这是他们第一次和阿爹一个寝宫,自然兴奋不已。

    “你们两个还不睡?”

    “孩儿给阿爹请安!”凰女拉着弟弟行礼。

    凤宝看着阿爹,直接起来,扑到他身上,笑的嘴巴都合不拢,经过这一天的相处,他很喜欢阿爹。

    当然阿爹不要一直捏他就更好了。

    之前谢华明和谢华月是跟着皇后住在椒房殿的,如今皇后一去,一时半会儿没人顾得上他们,两人依然住在椒房殿。

    凤宝不像凰女,年纪,对于长年忙碌的阿爹印象不深,还记得要行礼已经不得了了。

    经过这一天的相处,凤宝的胆子变大了不少,当然,本来也不便是。

    “宣室殿两边的侧殿已经收拾出来了,你们晚上就睡那里知道吗?”谢奉盈道,他没想过让两个几岁的孩子去睡陌生的侧殿这事合不合理。

    “凤宝想和阿爹睡。”谢华明不太乐意。

    “凰女也不喜欢一个人睡。”

    “那这样,凰女你带着凤宝一起睡,凰女已经五岁了,不适合跟阿爹一起睡。”中午那次算是破例了。

    至于凤宝,他倒是可以,但是一个可以一个不可以,反而不妥,还不如两个都不可以的好。

    姐弟两个互相看了一眼,觉得也不是不能接受。

    “走吧,阿爹跟你们一起过去,等你们睡着后再走,如何?”谢奉盈拉过两个孩子,看着他们委屈的样子,心就软了,决定陪他们入睡。

    “阿爹,凤宝要听故事,阿娘和嬷嬷都会讲的。”凤宝完后,乖乖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谢奉盈不知道这事,倒是一旁的嬷嬷见了,连忙把书本送过来,挑来挑去都看不过眼,也不要书了,他直接讲。

    既然是故事,那么承国开国的故事也算。

    只是没一会儿,谢奉盈就吃不消了,讲一句“饥荒遍地”,孩子会问“什么是饥荒?”知道后接着问:“为什么他们没东西吃?那些人为什么要抢东西?”

    一句话能引出十句为什么,最后谢奉盈默默地拿起旁边的书本,一字一句念总没错了。

    将两人哄睡后,谢奉盈就回了正殿,养孩不易,以前真是难为皇后了!

    “郑立,你去慎刑司,找秦中郎,让他派人到宫外,多讲几个母‘慈’子‘孝’的故事,最好激起百姓和书生的谈论,要是能有口舌之争最好。”

    谢奉盈翻着书,他可不是站着挨骂的人,谣言的作用,前世他比谁都清楚。

    从一开始的被谣言所迫,到后来自己让人造谣,掌握百姓口舌,况家那些人还真教了他一些东西。

    一旦他的话流传到民间,并且朝廷放松对“孝”的要求,不定他能提前见到邵卿他们了。

    承国嘉元年间的君臣,君王是对母不孝,首辅是不认生父的不孝子,次辅是不听父母言、被赶出家门的逆子,阁臣是对弟妹不悌的长兄,还有不喜宗族的尚书、无视生母的侍郎……

    以后承国的名声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

    邵卿就是那个次辅,后来的首辅。

    被父母赶出家门,因为不孝的名声差点剥夺功名,虽然最后因为知府惜才的原因,功名得以保留,但也因此,无法参与恩科。

    直到两年后,谢奉盈不“孝”之名传遍承国,陛下都是个不“孝”的人,那些考官自然不能因为不“孝”禁止学子参加科举。

    自那之后,承国对于不孝的定义严格了很多,父母子女不孝,必须拿出确切证据,然后由官府判定,其它口头上的官府一概不认,自然无法影响到他们的功名。

    现在嘛,这个情况应该会提早,借这件事也可以让乡绅、学子、百姓来辨别何为孝。

    承国三日一朝会,后期被谢奉盈改为每日朝会了,这一世谢奉盈不算改了,他觉得要对自己和诸卿好一点。

    特别是孩子,前世他没教养好,致使后面发生六王之乱,今生一定要好好培养他们,不然现在再忙碌也没用。

    虽然朝会没了,但宣政殿就是一个朝会,要是有政事,谢奉盈就会让相关的人来宣政殿,共同商讨朝政。

    奏章之事很快就通过了,主要还是接下来恩科的事情,科举是为朝廷选士,恩科除了选士之外,更是为陛下选长久的心腹。

    恩科出身的官员,会有更长的时间为陛下做事,会更得陛下信任。贾存章就算再厉害,也不得不承认他年事已高。

    谢奉盈要是知道贾阁老的想法,怕是会对这个占据首辅之位二十年的老者投以深切的目光。

    五十二岁成为首辅,在位二十年,活的比谁都长,对了,贾阁老现在五十。

    前世这一次恩科并未选出什么人才,嘉元帝的肱股之臣都是在嘉元三年的科举出现的,嘉元帝那时也没想到背上不孝之名后,能引出这么多能臣……

    所以这次,他直接放松了参加科举的要求,不仅是被名声所累的,还有被无辜牵连的,不拘一格用人才。

    除了恩科外还有各处税收,现在已经是六月,承国二十四省的税收要上交了,这些需要户部给出章程。

    “本次税收,户部和刑部定要严查,查的不是漏税,而是粮价,要是有商户肆意压低粮价,直接捉拿。”

    “陛下?”

    “承国赋税一改旧制,直接收银钱,但这也给了这些粮商可乘之机。在秋收时压低粮价,在朝廷采购军粮和赈灾粮时抬高粮价,这些奸猾之人,是该给个教训了。”

    “这消息你们传出去也可,收敛些,若是还不改的话,朝廷出面管控粮价。”谢奉盈道。

    “陛下,是要一点利都不给留还是留几成?”贾存章眯着眼睛道。

    不愧是能在他身边待二十年的人,这反应、这手段,真的很合谢奉盈的心意。

    “查清当下和往年的粮价,收购时最多低去年的均价二成,朝廷插手后,上下起伏就由户部定。”

    “陛下,粮商收粮运粮为的是利,如此一来,粮食怕是会无法流通各处!”王首辅沉吟道。

    “朕非商贾,却也知道,粮食是薄利多销的东西,要是再这样下去,你们是要让百姓少吃粮,国库多用钱?”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这样一来,商贾们定会有怨言。”

    “那就要看诸卿的良策了?”

    “平衡粮价一事可缓缓图之,传出风声,让商贾知道朝廷的不满,可夸大些,再下发平缓些的政策,想必粮商们也能接受。”贾存章建议道。

    “还有良种,若是能有好的粮食种子,产量提升,那么粮价自然会降下。”工部尚书康岚对此颇有体会。

    “良种是长远计,平粮价是现在所需,双管齐下,先平价。”

    完粮食国库,特别是各省税收,这里面能动的手脚多,几个人必须对着奏章,再商议一番,查漏补缺。

    在阿爹和几位老爷爷的谈话声中,凤宝了个哈欠,酣然入睡。

    等到午时,君臣几人连带着凤宝一起吃饭,看了回狸奴追食的稀奇。

    吃完后,凤宝午睡,其他人继续商议,一次税收,那是要用一年的。

    八位阁老离去后,谢奉盈将奏章放在一边,阁老中不乏有私心的人,谢奉盈必须分辨,他们的话哪些是利民哪些是利己,然后再定。

    国家大了,用钱的地方多,这次平粮价是一次试探,商业才是大头。

    谢奉盈想要凭物定税,不用太细,但也要分为几等,如此一来,承国的国库能满一些。

    不管是帝王本纪还是那些评判之语,都了“商”的作用,特别是揽钱这块。

    可惜后面有一部分内容想不起来了,看来是涉及到了一些东西。

    虽然忘了,但大体的印象还在,他是皇帝不需要面面俱到,有的是人帮他想。

    再不济,不是还有那个后世孤魂吗?让人实话的办法,多得是。

    谢奉盈把主意到况园园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