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成吕布女儿的我太难了[三国] > 正文 第128章 见龙在田80
    虽然年纪不大,阅历有限,但双方视线相对的一瞬间,诸葛亮神奇地理解了吕昭想让他教孩们读书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意。

    细细算来,诸葛亮跟随在吕昭身边的时间,比某些真正为她效力的谋士武将都要多,如果要评选最受吕昭信任的心腹,榜单前三名高低得有他一个位置,剩下的其他人打破头争去吧。

    看得多了,了解得多了,聪慧的天才少年自然能心领神会一些吕昭从未言明的东西,比如她对士族的态度一直是警惕而忌惮的,除了荀氏,她没有重用过任何一个已经成了气候的士族,她身边的重要职位很少由士族子弟担任;她颁布的每一项关于民生的政令中都隐藏着削弱士族在民间影响力的目的。

    而现在,她开始计划着釜底抽薪了——从培养一批基本与士族无关的知识分子,并在他们成年后,将他们安插到基层的各个岗位上去。

    胜任这些岗位并不需要有多高的才干,很多工作钱少事多活儿还累,唯一的优点是离家近,在多数士族子弟眼中都是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他们出仕的起点大多比鸡肋高,即使倒霉摊上了鸡肋,也只会把它当成跳板,干一段时间刷刷业绩,很快就能走人了。

    但对曾经连官僚体系的影子都摸不着的普通人来,鸡肋瞬间成了香饽饽,他们渴求一切能当官的会,哪怕只是的一百石。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却是维持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不可或缺的基石。

    就拿税收来举例,东汉主管国家财政的官员是大司农,国家最昌盛的时期,天下十三州九十九郡,每个郡又包含着大大的县,加在一块的数量庞大的难以想象,别大司农一个人,就算其麾下属官集体出动,也不能做到亲自去每个县收取税收。

    这跟个人的工作热情和身体素质无关,即使真有个挥洒不完精力的牛x铁人,也没那个时间去给他折腾,只能是中央将命令传达给郡国,郡国再往下层层通传,最终由亭长、乡长之类的官协助完成,再将数据汇总上报,提交至中央。

    三公九卿频繁更换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大吗?大,但不至于彻底崩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中央塌了,也不妨碍割据一方的豪强继续把持自己的地盘,对他们而言,别换三公九卿,哪怕换皇帝,只要能摆出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将关卡封锁,照样能在境内能过自己的日子。

    反倒是底层官吏集体罢工、开始磨洋工拖进度时,能对地方政事造成不少实打实的伤害。

    在这些岗位任职的官们,基本都是依附本地士族而活的,士族培养他们,提拔他们,给予他们金钱和受教育的会,甚至还能给他们打开一些上升的渠道,作为报答,他们会遵循士族的意志执行任务。

    作为在一片土地上扎根经营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名门望族,他们对本地政局的影响力是十分恐怖的。

    数秒钟内,诸葛亮的脑子里转过了许多念头,他的眼神一变再变,最终归于平静。

    身为士族的一员——尽管是已经没落的士族——诸葛亮对其中的弯弯绕绕再清楚不过,他明白吕昭才是对的,一旦让士族彻底垄断上升渠道,统治阶层将因为失去鲜活血液的补充而逐渐腐朽,即使一时能巩固住权力,也终将迎来毁灭。

    四百年前,被沉重徭役压迫的百姓们高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打响了毁灭庞大秦帝国的第一枪;

    四百年后,被天灾**折磨的百姓们系上黄|色头巾,跟随大贤良师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悍然无畏地发动起|义,揭开了东汉王朝覆灭的序幕。

    历史无数次证明,被压迫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是会站起来反抗的。

    他们反抗秦的暴|政,反抗汉的腐朽,同样也会反抗士族的榨取。

    是选择光耀门楣,维护整个阶层的利益,延续旧日的荣光,还是选择彻底扫清汉廷累积四百年的冗余,从头建立一套更符合时代、能造福天下苍生的新制度?

    诸葛亮以为自己会犹豫,但提问题的那一刻,他的心已经给出了答案。

    十二岁的诸葛亮和十七岁的吕昭在梦中默契地达成一致,他们想要做的事,想要完成的目标,也遥远飘渺如梦一般。

    可谁能断言梦一定没有实现的一天呢?

    *

    诸葛亮端坐在讲席前,腰背挺得板板正正,甚至过于僵硬了,“我我真的可以吗?”

    荀爽开坛讲学,教化民众,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皆可来听课。

    诸葛亮跟随荀爽做学问,自然会受到老师的耳濡目染,效仿老师的一言一行。

    况且当今学子,哪一位研习的不是儒家经典、孔子之道?既然接受了圣人的传承,就当以古代先贤的言行准则来要求自己,继承其有教无类的观点,以泽被苍生为己任。

    这个口号喊出来,哪怕士族们心里再不情愿,也不敢公开反对,谁反对谁就是数典忘祖,再无颜面立足于世上。

    因此诸葛亮对于教孩读书这件事本身并无疑虑,他只是担忧自己的学识和德行都不够,贸然授课会误人子弟。

    只有像蔡公、荀公那样的大儒才有资格成为别人的老师,我不过一总角稚子,有幸得名师指点,从经文中得到了一些粗浅的见解,何德何能但此重任?

    吕昭看出了诸葛亮的紧张,她坐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稚嫩的肩膀,安慰道:“在读书做学问方面,你的水平远远胜过我。”

    这是真心诚意的大实话,吕昭的确不擅长做学问,哪怕一百个她捆在一起,也不敢自己的文学造诣能比肩诸葛亮。

    那可是诸葛亮啊!一连串闪亮亮的头衔里有一个就是文学家!他写的出师表在后世的中学课本里要求全篇背诵的!

    话这个本的亮亮是不是已经不具备写出出师表的历史背景了?日后人们岂不是失去了一篇永远流传的经典

    蔡琰身上也有同样的问题,胡笳十八拍没有了呀!

    吕昭的思维发散得有点远,所幸诸葛亮的问题及时把她的注意力拽了回来。

    尽管还处在自我怀疑中,诸葛亮仍然准确地抓住了重点,一阵见血地:“所以您没有读完五经。”

    吕昭狡黠地眨眨眼睛,“读完了,我观其大略,都能背诵。”

    只是不太明白其中有些内容的含义而已,但这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多少人穷尽一生研究一本典籍,才能有所收获呢。

    听到自己曾经的建议被吕昭用作回答,诸葛亮有种被噎住的感觉。但经过打岔,他紧张的情绪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吕昭继续开导:“如果你能把你学的东西教给那些孩子们,于你而言是一种德行的修炼,于他们而言则可能是此生唯一一条与知识接触的途径。没有你,他们就没有学习的会,连学习的会都没有,又何谈误入歧途呢?”

    “我不指望这些孩子们将来能在儒学上有多少成就,不指望他们精通属文,出口成章,下笔如神,作赋言诗。并非是看不起他们,而是客观条件摆在那儿,实在是太难了。”

    吕昭拿起摆放在桌案上的仓颉篇,翻开看了看。

    此书是怡然书局去年年末出的开蒙教程之一,由蔡邕和荀爽共同撰写雕刻蓝本。蔡邕写了仓颉篇和急就篇,荀爽写了论语。

    “普通百姓们暂时也没有心思去追求那些。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得先给他们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才能有心思追求更高的目标。”

    “但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我需要你的帮助,也需要他们抓住会,自己努力。”

    认真思索后,诸葛亮终于摒弃掉担忧,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双拍了拍脸颊,深吸一口气,正色道:“我准备好了!他们在哪儿呢?”

    吕昭笑着挥了挥。

    迷雾散去,视野骤然扩大,诸葛亮和诸葛均惊讶地发现,此处的建筑并非只有一间讲堂,而是一座华贵的仙宫!

    瀑布自九天飞流而下,坠入波光粼粼的天河,河底涌起狂澜,玄武漆黑的背壳一闪而过。

    奔腾的天河化为氤氲的云霞,缭绕的仙雾,滋养着四周数不清的琼花玉树。

    半空飘浮着着一盏盏雕琢精美的水晶灯,五彩缤纷的鸟儿在火红朱雀的带领下展翅掠过晴空,清丽的鸣叫声响彻云霄,闻之令人心情舒畅。

    巍峨庞大的建筑群坐落在袅袅云层之上,大大的宫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由丝绸般婉转萦回的走廊相连,朱红墙壁,天青琉璃瓦,金黄梁柱,极尽富丽堂皇。

    仙宫最中央是讲堂,讲堂房顶上盘踞着一条青鳞熠辉的巨龙,龙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吞吐的气息卷起一阵风,吹落漫天花雨。

    身着华美衣衫,头戴璀璨珠宝,披帛随风浮动,持玉如意的仙子们成群结队,沿着玉石铺成的道路分花拂柳,聘婷而来,她们在天桥边驻足,列成两支并不整齐的松散队伍,探头笑道:

    “帝君请的客人们来了!”

    “终于来啦!已经等很久了!”

    “快迎进来!快迎进来!”

    “”

    娇俏的欢声笑语中,趴在天桥边的白虎睁开朦胧的睡眼,仰头长啸一声,激起波浪滔天,飞溅的水沫泼在仙子们轻盈的裙摆上。

    被入梦之术打通梦境,牵引至此处的孩子们见到这幅尘世不存在的奇景,全都傻眼了。

    而被吕昭开了上帝视角,从高处俯瞰全宫的诸葛亮和诸葛均也没能保持淡定,嘴巴一个比一个张得大,眼睛一个比一个瞪得圆。

    “这这这这是什么!”诸葛均震惊得结结巴巴。他虽然来得早,但一直以为只有一间讲堂,哪想到周围藏了这么大的玄。

    “这是我在天上的居所。”吕昭单托腮,笑眯眯地骗孩,“寒舍虽简陋,所幸地方宽敞,勉强能装下得你们,先凑活着用吧,等我再恢复点力量,再把这里修一修。”

    诸葛亮和诸葛均:“”

    这都能叫寒舍?我们读书少,你别骗人!差不多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