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 > 正文 第405章 建设杭州
    苏轼认真道:“好!待我任职期满,就请禅师与我同去东京。”

    佛印双合十:“无量寿佛!”

    苏辙再次翻身上马,对着众人挥告别。

    官道上,苏辙一行人走了好远都还能听见孩子的哭喊声。

    马背上的男子们红了眼眶,马车里,文姬和莫愁暗暗垂泪。

    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亦是为了天下百姓。

    苏家的财富来自于民,站在财富的最顶端,又是大宋士大夫,苏辙、苏轼、沈括肩上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送走弟弟,苏轼便开始遍访民情,几乎走遍了杭州的每一寸土地。

    他修建农田水利,灌溉田地,出钱鼓励无地的农人开垦荒地。

    苏轼把已经试种成功的占城稻在杭州推广,不仅免费发放稻种,还每亩给予一吊钱的补贴。

    本来还犹犹豫豫的农人,为了补贴争先恐后来领稻种。

    西湖上,苏轼又修建了好几条堤坝,岸边遍种垂柳,百姓们亲切地给堤坝取名“苏堤”。

    修建堤坝需要大量的工人,苏轼优先选用的是流浪者、穷困者,让他们有事做,有饭吃,有钱挣。

    蜀商会大部分的船只都集中在福建泉州,只有三条远洋船停泊在杭州码头。

    三条远洋船来往于扶桑、高丽,把大宋的丝绸、瓷器和铁器运出去,把扶桑和高丽的金银铜源源不断挣回大宋。

    商人都是逐利的,见到海运有钱挣,更多的船只在港口建设,下海,出发。

    繁荣的海运助推杭州的经济发展,占城稻的丰收让杭州人口不断增加。

    在苏轼的治理下,杭州政通人和,欣欣向荣。

    周边的州县不断有逃难的百姓涌入杭州,苏轼也来者不拒,就在城门外建立的临时的避难所。

    杭州城外十里地,三个瘦削的人影蹒跚走在路上。

    这是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十八岁的儿子。

    他们本是镇江人,因为还不出青苗贷款,害怕被鞭笞进大牢,所以一家三口连夜逃亡。

    听杭州的苏太守清正廉洁,一家人跋涉几百里地从镇江前往杭州。

    一路上,干粮吃完了,他们就刨树根吃,终于离杭州城只有十里之遥。

    忽的,母亲摔倒在地上,父亲和儿子急忙上前查看。

    母亲口干舌燥,饿得头晕眼花,有气无力道:“你们走罢,不要管我。我这条命注定活不下去了。杭州城就在前方,你们扔了我这个包袱还能有条命在!”

    儿子哽咽道:“娘!儿子什么也不能扔下您!”

    父亲也道:“老婆子,咱们一家要死一块儿死,要活一起活!”

    着,儿子固执地背起了母亲,尽管他已经瘦得皮包骨,全靠着活着的信念往前走。

    一步两步、十里、九里、八里二里,一里

    一家三口终于看到了城门,可他们又累又饿晕倒在了城门前。

    等他们再次睁开眼,他们正躺在城外的临时避难所里。

    有人给他们送来了水和粥,就像饿死鬼一样,一家三口饱餐了一顿。

    他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谁知还能捡回一条命。し

    刚吃完饭,避难所外就吵吵嚷嚷起来,原来是城里的商户前来聘用伙计、工人。

    避难所的管事进来喊道:“大家快出来!”

    避难所的人不明就里,年轻的刚出去就被商户们抢了个空,剩下些年老的也慢慢被挑完。

    一个经营杂货的商户来晚了,懊丧道:“你们就不能给我留几个嘛!”

    避难所的管事道:“这位爷莫急,明天请早便是!”

    商户无奈叹气:“只能如此了!”

    这时,逃难的一家三口才男吞吞地走出来,商户见了他们几乎是两眼放光:“你们愿不愿意去我家做工?”

    儿子道:“当然愿意!只要老爷能给我们一口饭吃就成!”

    商人道:“那可不行!你为我做工,我就该给你们工钱。你们远道而来,吃住都包在我身上!”

    管事解释道:“商户要是不给工钱,是要被官府罚银钱的!”

    商人并非人人都是善良无私,能规范他们的只能是明确的法度。

    一听有吃有住还能有工钱,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忽的,儿子蹙眉:“老爷,我们一家人不能分开,您能发发慈悲,让我带着爹娘一起吗?”

    商人道:“那是自然!你就去码头替我卸货,你爹就在店铺里打杂,你娘可以在后厨帮忙给伙计做饭!”

    一家人像是地狱里的苦鬼一下子升到九重天上了。

    儿子问道:“老爷,不知一月工钱有多少?”

    商户道:“你年轻力壮,每月一吊钱,你爹娘每月半吊钱。”

    老婆子惊讶极了:“这样一来,咱们一家一月就有两吊钱!”

    两吊钱,在他们老家镇江一年也见不到这么多钱。

    这时,一个做丝绸生意的商人道:“伙子,我每月给你们一家三吊钱,可愿到我家去做工?”

    杂货铺商人不满道:“你怎么能抢人呢?”

    丝绸商人道:“就像买卖一样,谁家便宜客人就去哪里买。聘用伙计也是,谁家给的工钱多就去谁家。咱们就是去了衙门也是这个道理!”

    杂货铺太缺人,商人一咬牙道:“我也给你们三吊钱一月,你们赶紧跟我走,码头和店铺都缺人呢!”

    于是,头一日还濒临死亡的一家人,立刻就欢欢喜喜跟着杂货铺商人走了。

    离乡背井本是苦事,可每个逃难到杭州的百姓都很欢喜。

    若得安稳日,他乡亦故乡。

    原来,在蜀商会的带领下,杭州的工商业越来越发达,各种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

    这些作坊存在着扰民,火灾等隐患,苏轼很是头疼,把这些情况通通都写信告诉了弟弟苏辙。

    苏辙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单独圈出一大片土地,用作工业厂房建设,把工业和民居分开。

    在给哥哥的回信中,还附上了沈括画的规划图。

    沈括就是杭州本地人,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十分清楚。

    工业用地选址、设计以及用水、排污、消防都在规划图里清清晰晰。

    甚至沈括还特意写了规划明,方便执行。

    当然,苏辙也写了完整的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