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 正文 20. 娱乐:趣味杂谈3 诗词文章串烧Ⅲ……
    明朝,嘉靖帝时期。

    朱厚熜看着天幕上的诗词,陷入了沉默。

    原句“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是朱厚熜写给将军毛伯温的。

    对方出征安南,只花了一年时间兵不血刃解决问题,加封了太子太保。这首词就是在他出征前,朱厚熜所作。

    本来是一首很正常的诗,还表达了他对毛将军的亲厚和看重。结果被人这么一改,别其他人了,朱厚熜自己看着都觉得怪怪的。

    幸好毛将军已经去世了,不会跑来质问他是不是真对人家有什么非分之想。而且他从几年前开始就不理朝政了,今晚也没有召集朝臣们一同观看天幕,不必面对他们的怀疑目光。

    但是朱厚熜不知道,人死了反而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因为死无对证,更容易让人遐想。

    朱厚熜根本不知道,他没召集群臣,替他处理朝政的严嵩召集了。

    于是,此刻的议事殿里众臣正议论纷纷。

    “咳,后世人就是爱乱来,陛下定然与毛将军清清白白!”

    严嵩出来打圆场,就是不知为什么听着有点欲盖弥彰。

    群臣低眉顺目:

    “严首辅的是。”

    至于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一定了。

    毕竟毛将军那次出征回来时明明荣宠加身,可才过去了短短四年,就遭到厌弃,被奸人害得病逝。

    陛下的态度反复无常,如今看来不准是求而不得,恼羞成怒了。

    要不怎么把人发放边疆之后,途中又改了主意赦免他,准其还乡呢?必然是舍不得下狠,又反悔了。

    唉,可怜毛将军忠肝义胆,生前竟遭人如此欺辱。

    被脑补的朱厚熜本人:???

    在嘉靖朝暗流涌动的时候,天幕已经丝滑地过了这一趴。

    除了将军之外,匈奴单于们也该警惕一点才是,毕竟有一句诗叫做:楚王好细腰,单于夜遁逃。2

    这一次的诗作者反应不大,倒是另外两类人摔了酒盏。

    楚王们:???

    是谁?是哪一任楚王这么重口味?!

    单于们:!!!

    嘶!楚王竟恐怖如斯!

    某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单于忍不住了,下意识询问周围人:

    “楚王真的有这种爱好吗?本王岂不是很危险?幸好我们与楚国还隔着赵魏韩”

    他们憨兮兮的儿子挠了挠头:

    “父王,您多虑了吧?人家楚王喜欢的是细腰,您看看您自己的腰细吗?”

    单于们低头审视自己。

    膀大腰圆、体格庞大,确实和细腰扯不上关系。放心了。

    儿子又:

    “再了,您这胡子拉碴的,楚王应该也看不上。”

    单于们:

    这谁家倒霉孩子,有这么埋汰亲爹的吗?

    刘邦看得拍腿大笑,笑到方圆十里的鸡跟着打鸣。

    没办法,只要他把楚王带入项羽、单于带入冒顿,他整个人就停不下来。

    这是他的两个死对头了,反正他也不顾及形象,当即就让史官把这句话记下了。并夹带私货地标注上项羽和冒顿的名字,指名道姓表示的他俩。

    史官:???

    史官拒绝了,他们坚决不干这种虚假记载的事情。

    刘邦循循善诱:

    “这怎么能算虚假记载呢?你想想,项羽是不是喜欢细腰的美人虞姬?这句话没毛病吧?”

    史官:

    “然后后半句,我不信冒顿那家伙一辈子没打过败仗。反正只要他打过了,夜里逃跑过,那这句就是真的。”

    史官:

    “所以朕只是把两个无关的事情拼在了一起,朕又没它们两个之间有因果关系,不算虚假记载。”

    史官:

    满朝叹为观止:论无耻还得是你啊,陛下!后世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流言蜚语,就是这么传出来的吧?

    汉初史官和皇帝正在极限拉扯,双方都想服对方,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结果。222听了一耳朵热闹,但这不影响它继续往下盘点。

    完单于,我们再皇帝。有一句叫做:后宫佳丽三千人,铁杵磨成绣花针。希望与君共勉。3

    皇帝们:?

    皇帝们:是我们想的那个意思吗?!

    白居易冷呵一声,对此没有任何表示。

    他就知道,他的长恨歌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出场。

    倒是李白叹为观止:

    “后人可真会编故事。”

    他从来没碰见过磨针的老婆婆,而且就算碰见了大概也不会感叹对方的持之以恒,只会觉得这人是不是年纪大了开始痴傻了。

    先不铁杵能不能磨成针,就算能,这么磨也太浪费了铁了。

    要知道古代铁可是稀缺资源,每家每户拥有铁器数量都是有规定的。

    不过没有人把重点放在故事上,大家都在讨论这句混搭诗是什么意思。

    “没看懂。”

    纯洁的人一头雾水。

    “我也没看懂。”

    老司假装自己一头雾水。

    于是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就这么达成了。

    不等没懂的人想通,书人已经进入了下一段。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不是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句,据这句的前后半句都是同一人所作,虽然这个传闻的可信度不高。1

    它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树梨花压海棠。4

    看完注解的苏轼:

    苏轼的心声震耳欲聋——这两句话是能随便乱搭配的吗?书人你不要脸老夫还要啊!

    还有,后半句真不是他写的!

    他现在没写过这首诗!以后也坚决不会去写!

    所以后人为什么要这首诗是他写的?

    “一树梨花压海棠是什么意思?”

    不识字的人看不懂天幕上的注解,着急地询问周围人。

    有人指着一个喇叭图案:

    “你看到这边有个图案了吗?点这个就能出声了。”

    “哪个哪个?”

    “就是这个啊,它开始发光了!”

    原来是222发现大家好像都没搞懂喇叭的用法,紧急加了一个演示程序。不仅教了点击喇叭自动念出声这个功能,还有很多人没学会的调节音量这个功能。

    大家跟着发光的地方点了点,果真听到了朗诵: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5

    并配有大白话的解释本。

    周围的百姓们:“哇!”

    这这这,这不就是老牛吃嫩草、老夫娶少妻吗?

    和前头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正好对上了,前面的自称也是老夫,后头的也是个老夫。

    百姓们兴奋得讨论起来,那位叫苏轼的大诗人怎么八十了还娶新媳妇,干得动吗?

    识字少年赶紧解释:

    “不是不是,娶年轻姑娘的不是那个苏先生,是苏先生的朋友!”

    天幕里解释了,苏先生是写了一首诗调侃他朋友一把年纪还纳妾的,但并不是这一首。后世出现了这首诗流传度更广,被人牵强附会成了苏先生的作品。

    现在两首拼在一起,就显得好像苏先生才是那个为老不羞纳妾的家伙,属实是飞来横祸。

    百姓们一听原来不是大文人自己纳妾,失望地叹息一声。

    不过文人的朋友应该也是大文人吧?所以一把年纪纳妾的还是文人老爷。

    想到这里,大家又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

    苏轼现在就是后悔,早知道他不写诗调侃友人了。谁能想到后世之人这么促狭,还玩诗词串烧这一套?

    年迈的苏轼还算好的,宋仁宗时期的年轻苏轼就傻眼了。

    这这这

    他弟弟苏辙差点笑死,他哥还没科举就靠这个出名了,以后走出门谁都知道他是“老夫聊发少年狂”那个。

    那画面,噫——

    兄长你好惨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轼:忍住,这是亲弟弟。

    诗词的串烧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明日白天放出的录播本,里面会有更多精彩搭配。

    接下来给大家文章的神奇串烧。

    是的,不止是诗词会被人拿来串,文章也会。不过这些文章词句被串在一起,倒不全是出于后人的恶趣味,有些纯粹是背着背着顺嘴就背岔了。

    康熙时期的学渣五阿哥胤祺对此深有同感,听得连连点头。

    可不是嘛!

    那些文章太难背了,正常人怎么可能全记清楚?记差了才是正常情况。

    然后他就迎来了老爹康熙的死亡凝视。

    浑子还敢点头?回去把书再抄一百遍!

    胤祺:tt

    经典的词句串烧有这样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而衰,三而竭。6

    汤显祖一口茶喷了出来,给后人这么一改,意思就全反了啊。

    左丘明无奈扶额,他该庆幸他的曹秽论战名传千古吗?

    还有这样的: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曰:“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再一次出场的左丘明:这什么东西?

    作为春秋时期的人,他不认识战国时期的邹忌,自然也没看过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本人看完之后眉头直皱。

    他原话明明是“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后世人这不只是背差了一个地方啊。

    以上两位谁也没考虑过曹刿本人的想法。

    曹刿:

    我曹刿,清清白白做人,从不和人比美!

    该事件的另一位主角鲁庄公:咳咳咳!

    忍住,不能笑!

    另外还有这样的:有朋自远方来,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鞭数十,驱之别院。

    孔子门生们下意识望向老师住的方向。

    可惜天色太晚,他们没去叨扰,看不到老师现在的表情。

    孔子的弟子看不到孔子的反应,孟子的弟子倒是看到孟子的反应。

    只见孟子捋着胡须连连点头:

    “很有趣。”

    弟子们不解,这样胡乱篡改圣贤之作,怎么还能称赞一句有趣?

    孟子却飒然一笑:

    “后世人人可习字读书,明文风之盛。做学问,就是要百花齐放才好。且,若非后世之人生活无忧,又哪会有闲心去折腾这些东西呢?这才是我等追求的‘天下大同’啊!”

    弟子这才恍然,纷纷起身作揖拜服。

    是他们境界还不够,思想还远远不如老师通透。

    圣贤们思想境界很高,可惜后世酸儒们做不到。把儒家经典孔孟奉为圭臬的酸腐儒生们差点被气死,指着天幕破口大骂。

    222不痛不痒,继续往下盘点。

    嗯?是不是漏了什么?

    最后两句的作者沈复:在圣贤面前,在下不配拥有姓名,请不要在意我。

    实际上有朋自远方来是串烧中的常客了,他还经常会搭配其他内容,诸如: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9

    汉家天子看着原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嘴角一抽。

    好端端增加他们汉朝气势的话语,怎么给人改成这样了?不过人家孔子都没发话,他们也不好提意见。

    算了算了。

    儒生们刚刚才气了一波,很快又开始第二波生气了。

    这个书人太过了,看他的穿着打扮显然也是读书人,怎么如此不尊重先贤典籍?更可恶的是他恐怕还是当着孔夫子的面的,不知道夫子会气成什么样。

    一米九的孔夫子本人现在在干什么呢?他在奋笔疾书把这些搭配抄下来。

    “明日拿去和弟子们赏析一番。”

    孔子对夫人道。

    夫人:“这有什么好赏析的?”

    孔子:“如此诙谐的词句,便于初学者记忆。若搭配文字教导他人,或许能使人记忆犹新,让授课成果事半功倍。”

    夫人恍然大悟。

    如果上面这几句还有可能是后人为了好玩硬凑的,那么下面这一句就绝对是背着背着不心给背混了,希望原作者们谅解——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0

    写出师表的诸葛丞相:

    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

    什么都没写却莫名其妙感觉自己被骂了的“先帝”刘备:

    尚未成就大业的刘备对着注解左看右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可他如今还没认识诸葛亮,也不知道自己会生个叫刘禅的儿子,所以也只能把疑惑压在心里。

    季汉后主刘禅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

    他昨天才拿到这封出师表,正是记忆最深刻的时候。顾不得别的,赶紧翻出来看了一眼,确定自己没有记错。

    刘禅的表情渐渐呆滞。

    我爹被骂了,我该怎么办?可是人家不是故意骂的,只是背书背岔了。

    咦,等一下,为什么后人要背出师表啊?

    好问题,孔明也想知道。

    他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别不是自己这次出征有去无回,所以一封表文成绝响吧?

    然而222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

    反正这些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有,自己看吧。虽然电视剧一旬才更新两集,要看完整部得42旬,也就是一年零两个月

    是时候让古人也体会一下追更的痛苦了!

    作为中学生必备古文,出师表和岳阳楼记还算好的。最容易记混的其实是白居易的大作琵琶行,学生们经常背着背着又背回了上一段,然后反复循环,怎么都背不完。

    白居易淡定地喝了一口茶:哦,这次换琵琶行了?

    喝完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大晚上喝茶干什么?不想睡觉了?赶紧又放下了。

    随即吩咐下人:

    “快去换白水来,晚上不要给我上茶。”

    自从茶圣陆羽发明了新的烹茶法之后,新法就在中上层阶级里流行起来。白居易恰好是这一时期的人,因而不用再忍受难吃的调味茶。

    看着天幕中长长长的琵琶行,白居易心情愉快地决定把之前写给友人的与元九书也拿出去传播传播。

    这首比琵琶行更长更难背,不定也有会上后世的那个什么“课本”呢?

    这都是他们乱改他诗作的代价,哼。

    完普普通通的串烧,我们来点和串烧不太一样却有异曲同工的东西。

    之前的那些已经够让人开眼的了,大家属实是想不出来还能又什么奇特的串烧模式。

    于是纷纷发出感慨:

    “后世人也太会玩了。”

    要是不乱改先贤的名言更好了。

    大家都看过庄子的逍遥游吗?后世人改编了一个很有趣的本——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装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

    着,还把烧烤架的动图贴在旁边,细心地解释了一下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

    百姓们:吸溜。

    那个烤鱼看上去好好吃,所以叫“鲲鹏”的东西是不是也很好吃?

    庄子:

    庄子掩住嘴轻咳一声,忍了又忍才没有笑出声来。

    有趣,太有趣了!

    这后世的人怎么看到什么都想着吃呢?连传中的生物都想尝尝味道,这可真是——不忘初心啊!

    毕竟大家的老祖宗也是这样的,不然又怎么会出现先秦著名菜谱之山海经?2

    庄子是高兴了,但是始皇不高兴。

    作为一个听过鲲鹏传还曾经信以为真的封建迷信受害者,始皇感觉到了冒犯。

    后世拿鲲鹏来取乐,不就显得他很傻吗?

    始皇忍不住问左右:

    “朕分明于海湾见过巨鲲”

    左右大臣:

    啊这个,陛下难道您没想过,那可能并不是巨鲲,只是单纯的海中有巨型兽类吗?

    鲸鱼探头:我吗?

    没看过海洋科普的始皇心里憋气,但始皇不。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2

    孟浩然顿了顿,沉痛点头:合理,太合理了!

    谁没被蚊子咬过呢?蚊子简直罪大恶极。

    插一句题外话,前段时间有一位科学家研究出了可以抗冻的蚊子。所以以后冬天也能被蚊子咬了呢,是不是很惊喜?

    所有人:

    后世人为什么要研究这种东西?!(超大声)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分享有趣的改编——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3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噗通!汪伦掉下去了。4

    李白又一次把酒喷了出来:噗。

    坐在对面的友人汪伦抹了把脸:“太白兄,你又喷到我了。”

    “抱歉抱歉。”

    李白连忙递出帕,心虚不已。

    汪伦调侃道:

    “后世人还是喜欢太白兄,这都第几首诗被改编了?太白兄竟也不生气。”

    李白洒脱一笑:

    “诗作能流传千古,已是幸事。这些诗能被人记住,总比失传要强。更何况,文焕你不也被调侃了吗?”

    汪伦哈哈大笑:

    “被调侃就被调侃吧,某能靠着太白兄的诗作名传千古,也算不枉此生了。”

    还别,李白这首赠汪伦一出,尤其是字标注里“这首诗是后世必背古诗词之一”,不知道有多少人跃跃欲试想去结识一番李白。

    没办法,这一会儿功夫李白的诗都出现几回了?而且回回都是“学生必备”“考试范围”。

    代换到当前唐朝,那就是科举要考默写李白诗作啊。这可是圣贤的待遇,毕竟一直到封建科举的最后时期,永恒不变的必考内容也只有四书五经罢了。

    被李白写过诗的稳坐钓鱼台,没被写过的现在急也没用。

    毕竟现在已经天宝十四年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没空想这些了。

    书人还在继续:

    孟子也是现代人改编的重灾区,例如:金钱,我所欲也;美女,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金钱而取美女者也。5

    孟子咦了一声:

    “这个好!雅俗共赏!这样庶民也能听懂了!鱼与熊掌,离庶民还是太远了些,只有王公贵族才能领会。”

    孟子门生:大可不必!

    老师你冷静一点,这样写太俗气了!您是一点形象都不要了吗?您不要我们也不允许您这么改!

    反正孟子里绝对不能出现金钱美女这样粗鄙的话!

    孟子惋惜:

    “教人道理的事情,怎么能在意形象?”

    弟子们望天望地,不为所动。

    还有更多的有趣改变和串烧,大家可以等白天看录播进行欣赏。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一种特殊情况,并非后人故意篡改诗文。

    没有信誉可言的书人这番话,得到的反馈寥寥。

    大家表面上不显,心里想的是:鬼才信。

    但这次222的是真话:

    后世的孩子们需要背诵古诗文,为了考验他们的背诵成果,师长们会出填空题让他们作答。只是孩子们的学问不太扎实,经常会闹出笑话。

    经典题目有:我劝天公重抖擞,请答出下一句。6

    这样的诗文背诵并不稀奇,无论是科举盛行还是科举没出现的年代,都有很多人无师自通尝试过。

    所以听过这首诗的人都下意识在心里作答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天幕又“孩子们学问不够扎实”,大家就好奇起来。这个“闹笑话”,具体是什么样的笑话?还能比诗文串烧改编更好笑?

    然后他们就看到屏幕中出现了一排歪歪扭扭的大字,显然是出自稚童之。

    虽然写的是简体字,不过旁边有系统自动翻译成诸位能看懂的对应文字,所以并没有理解上的困难。

    看不懂字的人,也可以点击喇叭播放语音:

    你劝地母轻摇晃。

    所有人:

    学渣胤祺倒抽一口凉气,这要是他写的,明天就能被皇阿玛打成半死。

    这还没完,很快大家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答案。

    君子成人之美,(人夺人所爱)。

    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

    (宽衣解带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妻妾成群)。

    英雄宝刀未老,(老娘丰韵尤存)。

    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六斗可以)。

    洛阳亲友如相问,(请你不要告诉他)。

    9

    知道全部正确答案的弘昼笑得想死,顶着他爹雍正的死亡视线也不管不顾,抱着肚子笑个不停。

    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展现出他不着调的一面了。

    弘历简直没眼看。

    他撇开脑袋,挪了挪身子,努力离蠢弟弟远一点。

    “弘昼。”

    雍正冷冷开口。

    “既然这么喜欢,回去把这些诗都抄一百遍。抄完再给朕背出正确本,若是你背错了,你知道后果的。”

    乐极生悲的弘昼:qaq

    光讲串烧大家是不是听腻了?

    众人:没有没有,再来点再来点。

    后世除了串烧之外,还有抡语哦。

    儒生们茫然:啥?

    论语哪里没有,这有什么值得特意拎出来的?难道——

    他们有了不好的预感。

    后人有时候会根据字面意思理解一些词句,最后解读出和原意完全不同的解释。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后世人中,实际上从书籍问世就开始了。

    不过当前节目我们先不聊一些儒生对经典的曲解,这一点在下个节目“名人访谈”中会专门探讨,到时候会邀请孔孟等先贤亲自讲解他们的语录。

    现在,我们先聊聊后世人为了有趣进行的曲解。没有不尊重经典的意思,只是丰富课余生活而已,请孔子不要介意。

    孔子捋了捋胡须:

    “无妨,但便是,老夫还没那么气。”

    好的,既然孔老夫子没有意见,那我们就开始了。此抡语非彼论语,而是抡你一巴掌的“抡”。

    儒生们:

    儒生们表情扭曲,想要斥责书人乱改,但是刚刚对方明显是得到了夫子本人的授权,他们又没办法指责。

    就很难受!夫子为什么要答应这种事情!

    孔子本人也很意外,但他依然下不停,拿起刀笔开始记录。

    孔夫人在旁边一副吃瓜脸,好奇地探头探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一字不差地被记下来了。

    书人已经开始了。

    一:朝闻道,夕死可矣。

    趣味释义:早上知道了去你家的道路,晚上就可以过去弄死你。20

    正确释义同样写在旁边供人观看。

    孔子:

    孔子拿笔的写不下去了。

    不是气得,是笑得整个臂都在抖,没办法写字。勉强下笔之后,歪歪扭扭糊成一团,根本不能看。

    孔子门生齐齐蚌住,而后拿帕的擦嘴的擦嘴,拍胸口顺气的顺气。生气老师话语被人曲解的人有,但是也有人觉得有趣。

    原来这句话还能这么理解?原来这句话竟能这么理解!

    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有你父母在,你休想跑得太远,跑了他们也有方法把你抓回来。2

    偷跑出去过的朱厚照太有同感了!

    虽然他不是被他父皇母后抓回来的,而是被朝中的臣子抓回来的。但是区别不大,都是他爹给他留的文武班子,代替他爹盯着呢他呢。

    “这书人简直是我的知己啊!”

    朱厚照十分感慨,恨不能进入天幕和书人促膝长谈。

    这一次,英国公一个眼神也没有给他。

    朱厚照还有点不习惯:

    “张公,您怎么不教育我了?”

    英国公垂眸看着茶盏:

    “老臣等着先帝,不,太上皇,等着太上皇来亲自教育您。”

    其他世界的先帝还活着,喊先帝不太好,还是叫太上皇吧。

    朱厚照:

    糟糕,忘了别的世界还有个老爹盯着了!

    三:子不语怪力乱神。

    释义:孔子不想和你话,直接用怪力把你打得神志混乱。22

    弟子们回想了一下老师身高九尺有余的庞大体格,竟下意识点了点头。

    以老师的力道,确实能一巴掌把他们这群弱鸡打得头脑恍惚。

    不对不对,不能被这些解释给洗脑!

    但是——

    四:君子不重则不威。

    释义:君子打人的时候下一定要重一些,不然就树立不了威信。23

    弟子们不由得再次回想起了老师那彪悍的体格。

    够了!不要再这么解释了!他们回不去了!以后看到老师真的会忍不住猜测他打人狠不狠!

    “老师应该下挺重的吧?毕竟周游列国路上很危险呢。”

    有个弟子忍不住声。

    其他弟子齐齐对他露出谴责的目光。

    那弟子心虚地缩了缩脑袋。

    但是过了片刻,又有第二人忍不住附和:

    “听老师亲自打过盗匪,当时打得可狠了。”

    众弟子:

    完了,这下彻底撇不清了。

    偏偏这个时候,书人还觉得不够似的,出现了第三个类似的释义——

    五: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释义:三个人同行时,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是我,那我的战斗力就相当于一个师。

    注:师为后世的军队编制,一个师内含有一万名士兵。24

    众弟子:不不不,我们老师还没有那么能打,太夸张了,他顶多相当于百分之一个师。

    孔子本人:???

    以一敌百难道就不夸张吗?

    抡语实在是博大精深,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因为节目时长有限不能一一列举。不过明日我都会以文字的形势补充在天幕中,大家可以自行翻阅。

    儒生们心情复杂:没想到这里也能用上“博大精深”这个词

    所以孔夫子您到底是怎么想的啊!痛心疾首!

    儒生们还是不能理解,儒生们现在只想去死一死。

    不过大家也不要以为只有论语才惨遭后世人的毒,但凡能拿来曲解的,他们就不会放过。

    此话一出,刚刚还在看乐子的文人们顿时笑不出来了。

    不是吧?他们这些平平无奇的人写的平平无奇的文章,何德何能可以与论语一样被后世拿来改编?

    咳,没有孔夫子的话语被篡改是应该的意思。他们确实是正经的儒家子弟,真的!

    大家纷纷在心中念叨“圣人勿怪”,然后紧张兮兮地等待起来。

    希望书人懂事一点,不要拿他们出来举例。

    但是也有人反而挺想听听自己的文章被曲解成了什么样的,远的不,能和论语一起被提及,哪怕是在这样的场合,也很光荣不是?

    对外还能自夸一句自己心胸宽广,紧跟孔夫子的步伐。夫子不在意这个,他们也不在意,不像某某某那么气(此处可以趁打压宿敌名声)。

    222:你们人类好鸡贼哇!

    222才不顺着他们呢,它决定只拎一两个人出来,别人就不提了。别想趁扬名,哼。

    首先出现的这句来自之前的那篇出师表,里面有一句“将军向宠,性情淑均”。25

    诸葛亮扇扇子的缓缓停住。

    聪明如他,已经猜到后人打算怎么解释这句话了。可是,“向宠”这是个人名啊!

    丞相以扇遮面,默默叹气,觉得自己有点点对不起向将军。

    向宠还在摸不着头脑:

    “这是丞相写的?里头为什么会有末将的名字啊?”

    定睛看了看旁边的注解,哦,这是夸他可以信赖,让陛下亲贤臣远人的时候可以多亲近亲近他。

    向宠受宠若惊,感动得热血沸腾。

    然后就被书人给浇灭了:

    这句话被解释成了卫青大将军向来受宠,因为他性格善良平和。

    卫青这次居然一点都没意外呢,可能是冷不丁打到他的次数太多了,都已经习惯了。

    而且“受宠”和“受宠”也是有区别的,他就当天幕是他在君臣关系里受到君王的信任恩宠了。

    刘彻则抱臂站在旁边,他倒要看看这种反复鞭尸还要来几次。

    他祖上确定没有得罪过这个书人吗?真的不是他祖宗造了孽让他来偿还的吗?

    刘邦刘恒刘启:???

    你可真是个好儿孙,这么会给祖宗扣锅。

    霍去病却在旁边语不惊人死不休:

    “那‘执子之与子偕老’是不是也能用在舅舅身上?这句写战友情的听上去也很暧昧啊!”

    卫青:???

    去病连你也开始看舅舅笑话了?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霍去病摸了摸心口,觉得不痛。

    反正关于他的部分已经没人提了,那这样的话舅舅的好戏不看白不看啊。

    卫青:这个外甥白疼了,但是又不能打,打坏了怎么办?

    刘彻:你就是仗着天幕预言你快没了,朕现在舍不得罚你,才敢乱的吧?

    不能罚他也不代表刘彻就什么都不能干了,他决定抛弃节操,和这些家伙对着比谁更骚。

    于是刘彻冷笑一声道:

    “冠军侯此言差矣,既然是战友情的诗歌,那朕不上战场,自然不到朕头上。倒是你和卫将军经常并肩作战,此诗应该赠与你二人才是。”

    没想到会把自己拖下水的霍去病:

    被迫成为双方共同受害者的卫青:

    卫青决定摆烂了,这世上没有只许他们伤害他,不让他伤害回去的道理。

    “听闻去病在大破匈奴之后写过一首琴歌,内有一句‘与天相保,永无疆兮’,虽是的祈求上天永远保佑人间。但陛下乃天子,代天巡狩,祈求上天保佑,自然也是祈求陛下保佑。你这是夸赞陛下英明神武,必然能保卫天下太平,果真父子情深。”26

    霍去病惊呆了,自己这首歌还能这么解读的吗?

    刘彻也惊呆了,大将军受刺激大发了,都开始主动提“父子情深”了。这是完全不顾去病在故事里的另一个父亲是他自己了吗?

    群臣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精彩,太精彩了!

    此生能看到卫大将军被逼到这个份上,真不算白活。

    陛下和冠军侯真的是太厉害了!

    因为现场吃瓜吃的太快乐,大家都没能听到天幕中书人讲的剩余内容。等到大戏落幕再回神,书人已经结束话题开始收尾了。

    最后,让我们以经典串烧歌曲自挂东南枝作为本期趣味杂谈的结尾。

    群臣:唉唉唉,我们错过了什么?

    感觉失去了一个亿,心痛!

    但是想想吃到了三位大佬互相伤害的瓜,又觉得很值。

    算了,明天再看一遍录播吧。

    天幕里,随着一声“少壮不努力,不如自挂东南枝”的念白,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曲便响在了所有人的耳畔。2

    歌曲中的rp念得很快,百姓们根本就跟不上。不过这个本来也是拿来调侃那些文人的,文人们看懂了字幕就行。

    实在的,自挂东南枝虽然充满了戏谑,但是其中有几段还是不太适合淳朴的老百姓听的,免得有人听了歌里的内容真跑去做点什么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事情。

    所以这首歌222是不会放在录播里仔细解析的。

    一首歌不过三四分钟,唱完之后文人墨客们的脑子嗡嗡的。

    后世人、后世人也太不着调了这种歌都能编得出来!

    今天这一个时辰,大家接受了太多的信息量,吃瓜吃了个爆,刺激也受了个饱。222体贴地给了他们几分钟时间缓一缓,正好还没到9点,不用着急进入下一个环节。

    几分钟后,大部分人都回神了。

    “接下来是什么节目来着?是不是叫‘名人专访’?”

    访是拜访之意吗?难道书人要亲自去拜访某位名人?

    而且刚刚书人是不是提过,在这个“名人专访”的节目中,它会邀请孔夫子作为嘉宾?他们没记错吧?

    众人疑惑地看向天幕。

    就见书人露出一个纯良的微笑:

    下面这个节目叫做名人专访,就是每期会挑选一个或者几个历史上出名的人物进行访谈。

    所谓访谈,便是在下与他们聊天交流,询问他们关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请他们畅所欲言,随意发言。

    发言内容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我们不会对这一点进行规范。不过大家最好不要乱,被人看出来在谎会很尴尬的,毕竟大家都看着呢。

    理解了访谈节目意思的众人顿时觉得这个节目有点坑。

    被邀请了倒是可以迅速扬名,但是上去发言还得注意一下言行举止,免得社死。

    最关键的是,这个节目请的是“名人”,却没是什么方面的名人。万一是做了什么贻笑千古的事情才出名,上去多尴尬?

    尴尬还是其次的,就怕自己干的坏事被揭穿,让敌人知道了,以后命不保。

    一时之间,心里有鬼的人们都头大如斗,不住祈祷自己那点子破事千万别流传到后世去了。

    宁可不要千古留名,也不能留恶名啊。

    还有人则心怀奢望:

    “可以拒绝采访,不参加这个节目吗?”

    222答道:

    受邀嘉宾可以拒绝发言的,在下誓死捍卫所有人沉默的权利。不过在这个采访的环节里,我们会对嘉宾进行直播哦,如果你不回答的话,就要一直沉默很久了。

    什么叫进行直播?

    这个词这些天大家经常听到,但是还没有完全理解它的含义。

    222非常贴心地又解释了一通,最后向众人展示了一下访谈节目的直播方式。

    就是届时天幕会分成至少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主持人所在的演播室,另一个部分是接受访谈的嘉宾现场。

    要是同时有两个嘉宾,那就是分成三个部分。如果嫌弃画面看不清楚,也可以随时切换直播间,或者缩放任意分屏。

    所有人摸索了片刻,大致弄懂了操作方式。

    那么,我们今天的访谈受邀嘉宾都是谁呢?

    222顿了顿,卖了个关子,然后才接着开口。

    今天有三位受邀嘉宾,第一位嘉宾是摘桃大师司马懿,第二位嘉宾是孔老夫子,第三位则是乾隆皇帝。

    现在先有请第一位嘉宾出场,大家欢迎!

    着,天幕画面果真一分为二,一半没有变,只是左右宽度窄了一半。空出来的那部分画面里,则出现了一个发须皆白的老将军的上半身影像。

    老年司马懿下意识皱了皱眉,结果发现画面里的人也跟着一起皱眉。

    糟糕。

    他意识到了不妙。

    自己的模样就这么被放到了天幕上,而且主持人知道他过去做过什么、未来还打算做什么。如今还想当着所有人的面好好探讨一番,那其他时空的他岂不是要倒大霉?

    司马懿人老成精,表面倒是不动声色,可他的心已经沉了下去。

    他们司马家如今已经有了不臣之心,日后定会做出一些曹家无法接受的事情。而其他世界必然有还活着的曹操等人在观看,局势对他非常不利。

    事实也确实如此。

    虽然还不知道摘桃大师的称号含义,但人精们基本都敏锐地意识到了什么。其他时空的司马懿额头冷汗唰地就冒了出来,攥紧心,努力告诉自己要镇定。

    222热心肠地安慰道:

    司马将军不要害怕,现在是你的单人采访时间。虽然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会随时请其他特邀嘉宾出场,但是我们节目组一定会在采访期间保证您的人身安全,所以您暂时不会有危险!

    司马懿:

    暂时安全有什么用?而且还只保证他本人的安全,不包括他的亲朋好友。

    以及,这个特邀嘉宾又是个什么鬼东西?

    不祥的预感更浓了。

    那么我们接下来开始第一个问题。

    请问司马懿先生:

    史书记载,您曾因为看不上曹操,不想为他所用,假装自己有风痹症推拒入仕。

    由于后人对风痹症这个疾病古称的了解比较片面,误以为您当时假装的是中风(即脑卒中),在艺术加工时,他们曾编造过您当时装作半身瘫痪、口歪眼斜、涎水直流。

    对于这一点,您有什么想的吗?是很生气吗?有没有后悔过装病呢?您真的看不上曹操吗?那现在改变看法了吗?还是您现在依然看不上呢?您到底是哪里看不上曹操呢?曹操难道对您还不够礼遇吗?如果您觉得什么地方不够礼遇的话,具体是哪方面呢?能不能详细一?

    一连串问题砸下来,砸得司马懿脸颊抽搐。

    这就是你的“第一个问题”?这都几个问题了,你不会数数吗?!

    更糟糕的是,随着问题的问出,特邀嘉宾也出现了。天幕中分出了第三个屏幕,屏幕后面出现了曹操的身影。

    #危司马懿危#

    当然,您也可以选择沉默,我们会平等地捍卫你沉默的权利。

    主持人马后炮地补充道。

    司马懿:

    敢情保持沉默是这个沉默法,对着直播屏幕缄口不言,还不如畅所欲言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