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血之孙吴 > 第1484章 五雷轰顶
    另一边,远在临湘的孙权突然接到了调令——举家迁移往西陵!</p>

    甫一收到调令,孙权的心中还有一丝忐忑,但在家人的劝解下便是一阵狂喜。</p>

    自从临湘之战后,伪楚覆灭,孙权也得到了我的赦免。</p>

    之后,孙权担任长沙太守,这一干就是两年!</p>

    这两年来,孙权一直在任上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丝毫不敢懈怠。</p>

    按照孙权的资历、能力、功劳、威望来,正常早该担任一州刺史了,只可惜他犯过原则性错误。</p>

    若非我宽宏大度,又念在孙权人才难得,恐怕孙权早就已经死了。</p>

    因此,孙权这两年来一直在“赎罪”,对官位的擢升更是丝毫没有念想。</p>

    原以为一纸调令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家人却不管这么多,反正劝孙权应该立即前往。</p>

    毕竟我要杀孙权的话,早就杀了,何必留到现在?</p>

    既然不会杀,去西陵也想不到有什么别的事,那一定是要安排在幕府任职了。</p>

    孙权的家人都是这么想的,孙权在短暂地犹豫之后,想来想去也觉得没什么问题。</p>

    于是乎,孙权下令立即收拾出发,准备举家前往西陵。</p>

    在孙权卸任后,长沙太守将由原先的郡丞—潘浚担任,这对潘浚来绝对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好事。</p>

    潘濬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p>

    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p>

    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p>

    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县长而闻名。</p>

    建安十六年(2年),刘备入蜀,授潘濬为荆州治中从事,典理州事。</p>

    但他素来与守臣—关羽不睦,到建安二十四年(29年)孙权袭取荆州后,在孙权的亲自劝下,潘濬才归降于他。</p>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拜潘濬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又改太常。</p>

    黄龙三年(23年),授假节,与吕岱率军五万平五溪蛮夷叛乱,经三年而斩获数万,使得一方宁静。</p>

    在此期间,长期与上大将军—陆逊屯驻武昌,管理荆州事务。</p>

    在吕壹弄权时,屡请孙权将其诛杀;甚至想亲击杀吕壹,使吕壹对他非常畏惧。</p>

    赤乌二年(239年),潘濬去世。</p>

    潘濬为人刚正不阿,在吴国两次出讨五溪蛮,镇守武昌,屡次劝谏孙权,被时人称誉为“心膂股肱,社稷之臣”。</p>

    后世虽对其降臣身份颇有微辞,但仍肯定他“方严疾恶,义形于色,梗梗有大节”,是“有吴之栋石也”。</p>

    </p>

    一路无话,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孙权一家便抵达了西陵。</p>

    收拾一番,再从临湘到湘水渡口花了两天,之后沿湘水、长江抵达夏口又花了一天。</p>

    由此可见,水上交通确实方便,至少从湘州过来非常之便捷。</p>

    孙权怀揣着激动的心情,阔别数年,没想到还能再临西陵!</p>

    之后,一家人前往幕府求见于我,结果却是吃了闭门羹。</p>

    “轰隆——!”</p>

    一瞬间,孙权只觉得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在摇摇欲坠。</p>

    “兄长居然不愿见我,却把我一家召来,莫非还要杀我?”孙权的心里如此想到。</p>

    </p>

    此时,孙权的妻子—步夫人同样也脸色不太好看,心中对自己的夫君满是担忧。</p>

    自从孙权反叛过以后,孙权一家受尽冷眼,就连孙权的大舅子—步骘也因此受到了牵连。</p>

    若非如此,孙权身为主公之弟又怎么会只担任区区一郡太守?步骘又怎么会从淮州刺史的任上被调到偏远的珠州担任刺史呢?</p>

    想到这里,孙权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只觉得自己还是太天真了。</p>

    看来谋反之罪确实罪不容诛,哪怕孙权早已经洗心革面,可兄长还是不会轻饶!</p>

    可孙权想不通,明明兄长当初已经放过了自己,如今为何还要?</p>

    “哟,二公子!”</p>

    就在这时,糜竺、刘巴正好经过,见到是孙权就上前施礼道。</p>

    真的,孙权对他两不太熟悉,只知道是自家兄长底下的重臣。</p>

    因此,孙权十分礼貌地回礼,同时也想到了要找二位打听一二。</p>

    “二位大人,不知此次主公召权前来,所为何事啊?”孙权连忙询问道。</p>

    糜竺、刘巴不禁对视了一眼,他们当然知道这事,毕竟当初也是在堂下的。</p>

    可正因为知道,二人才不好多,生怕得罪了眼前的“二公子”!</p>

    “这”糜竺欲言又止,倒是刘巴干脆利落地道:“二公子,主公奉天子诏,准备送公子前往邺都任职!”</p>

    “轰隆——!”</p>

    闻言,孙权整个人都麻了,步夫人更是脸色变得煞白。</p>

    谁人不知如今的天子就是刘裕?兄长竟然要把自己送到许都去,这不是借刀杀人吗?</p>

    想到这里,孙权不禁鼻子一酸,差一点就要哭出来了。</p>

    “夫君—!”步夫人不禁呼唤了一声,随即就摊软在了孙权的怀里。</p>

    此时,孙权的脸色十分不好看,心里更是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十分难受。</p>

    虽然他曾经背叛过自己的兄长,但毕竟这事情只有高层知道,只要在南方他就还是孙家的二公子!</p>

    可一旦孙权到了邺都,那就啥也不是了,做个屁的京官啊?</p>

    毕竟现在的天下早就不是大汉一家之天下,南方孙策实为独立之国,北方的北周更是分疆裂土。</p>

    区区大汉朝廷,治下不过三州之地,天子的号令甚至到不了昔日之雍凉!</p>

    要换了以前,前往京城当官肯定是好事,可现在算个屁啊?</p>

    屁都不是,啥也不是,这让孙权去邺都肯定没好事!</p>

    因此,孙权断定要么是要被借刀杀人,要么就是去当人质!</p>

    想到这里,孙权不由得感到了无奈,如今这个局面已经成死局了。</p>

    如果是被兄长借刀杀人,他要是敢抗命,搞不好当场就得被格杀!</p>

    自己死了不要紧,可老婆孩子也必定会受到牵连,那就不好了。</p>

    因此,孙权只能乖乖听命,从而前往邺都听候发落。</p>

    如果真要死,在去的路上兴许还有逃跑的会;</p>

    如果不死,那去邺都当人质好像也不坏?</p>

    反正他现在的处境和人质也没什么区别了,只不过是即将换一个地方和环境,而且听并州就要打仗了?</p>

    到时候北方兵荒马乱的,孙权只要不死,那以后就有的是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