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四百零八章 舌战群王
    萧风忽然放缓了语气:

    王爷们一致同意萧风的意见,一把把战败的主辩扯回队伍中,把二辩庆王推出去。

    庆王虽然不如周王老辣,但正当盛年,头脑灵活,至少不会犯下这种可能满门抄斩的大错。

    庆王为了挽回王爷们的颓势,上来就先声夺人。

    萧风,你修改祖宗之法中的错误是大孝,这个事儿就算你得对。

    但你必须首先证明,太祖指定的宗室之法有错误。有错才改,没错改什么?

    漂亮!你萧风不是要掰扯天子修改祖宗之法没问题吗,那我们就跟你掰扯祖宗之法究竟有啥错。

    这个宗室之法,站在百姓的角度,甚至朝廷的角度,那浑身都是错。

    但要站在封建社会统治者家天下的角度,它就没啥错,这是见仁见智的东西。

    这事儿要想掰扯明白了,难!庆王就是要挑一个掰扯不清的事,浑水摸鱼,搅黄这次朝堂辩论。

    只要辩论不了了之,那就只能一切照旧。这个战术就像对打游戏一样,我血条长,耗完时间就赢了!

    萧风点点头,沉痛地表示:其实太祖定宗室之法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法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瑕疵。

    太祖高瞻远瞩,其实已经给后人留下了修改的启示,可惜后人未能理解太祖的深意啊。

    嗯?太祖这么聪明的吗?王爷们纷纷表示不可思议,要求萧风拿出证据来。

    萧风笑道:

    王爷们纷纷点头,自己的地就是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这个肯定是对的。

    萧风又道:

    王爷们再次点头附议,这是必然的嘛,王爷的儿子中,一个继承亲王位,剩下的封为郡王嘛,谁叫咱们爸爸的爸爸叫皇帝呢!

    这个没啥可抬杠的,没错!王爷们集体点头。

    嗯?王爷们这次不点头了。

    庆王想了想:

    萧风笑了笑:

    这次王爷们学聪明了,头点得飞快,生怕被认为有诅咒大明亡国之嫌。

    庆王终于忍不住了:

    萧风点点头:

    王爷们点头,这个必须对,得承认一切利益来自于当家人,否则就会被认为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这不是废话吗?肯定是的呀!点头点头。

    王爷越

    来越多,土地和城池都不够用了,封地自然会越来越。

    宗室人口越来越多,钱财和粮食都不够用了,俸禄自然会越来越少,对吗?

    庆王愣了一下:

    萧风微笑道:

    庆王又愣了一下:

    萧风耐心的再给他解释一遍:封地是宗室之法中确定的,俸禄也是;

    封地是万岁对宗室的赏赐,俸禄也是;封地会随着人多而变,俸禄自然会随着人多而变少。

    这么简单的道理,庆王都想不明白吗?或者庆王有什么别的道理,不妨来听听?

    庆王没有道理,但他实在是不服,凭什么我们宗室子弟的铁杆庄稼,被你三言两语就给少了呢?

    庆王忽然灵一动,他激动地喊起来:你刚才的这些道理,其实都是胡扯!听我的道理!

    王爷多了,大明只要开疆拓土就可以不减少封地!宗室多了,大明只要获得更多财富,就可以不减少俸禄!

    你等身为朝臣,不知道辅佐万岁开疆拓土,富强大明,而是斤斤计较宗室碗里的几粒米,意欲何为?

    王爷们本来都已经被萧风的道理给得垂头丧气了,想不到庆王忽然灵光一闪,人品爆发,出了如此绝妙的道理!

    这道理不但打破了萧风的资源有限论,还牢牢地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让萧风都无法反驳!

    ()(e)  你敢开疆拓土不对?还是敢强盛大明不对?

    赵文华心服口服地看向干爹:干爹呀,确实是厉害啊,这些王爷真没有一个白给的呀!

    严嵩低着头,心里十分得意。这些王爷虽无实权,却有面子,只要萧风败在他们上,以后在朝堂上就必然弱势了!

    因此严嵩咳嗽一声,趁补刀:

    萧风看看严嵩,看看庆王,缓缓摇头,表情十分沉痛,就好像自己的儿子变成了败家子一样。

    想不到啊,想不到,你们你们

    万岁殚精竭虑,为求大明昌盛,不但操劳国事,还要修道为国家祈福,哪个皇帝当得像他这么累过?

    你们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知道要吃要喝,全然不顾当家人都快累死了!

    开疆拓土那么容易?富强大明那么简单?你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话就出口了,全然不顾当家人死活!

    别万岁了,就是我,管着一个的不能再的萧府,也是难得要命啊。

    我家的旺财!每天屁事不干,只知道追着叫着要骨头,啃完骨头还嫌没肉!

    除了吃就只想着下半身的事儿!只要是柱子形状的东西,就没有它不搂的!连马腿它都不放过,狗胆包天不要命!

    一席话,得王爷和严嵩齐齐变色,萧风虽然是话分两段的,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他是在指桑骂槐。

    可他们却没有暴怒而起,因为他们被萧风一掰扯,才忽然发现,自己刚才的那些屁话,好像真是如萧风所啊!

    嘉靖也是面沉似水,微微抬起眼皮,眼中的寒光扫向王爷们。

    怎么的,你们的人多了,老子就得给你们抢地盘去,好给你们分?

    你们他妈的不知道打仗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吗?你们是嫌朕活得太长了是吗?

    老子去年刚刚御驾亲征不知道吗?

    富强大明,得轻巧,你们一帮酒囊饭袋,凭什么跟朕富强大明?朕有多难?你们懂

    个屁!

    等等,他们是不是在暗示朕是庸才呀!好大的胆子!

    嘉靖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冷冷地哼了一声。

    大殿虽大,此时却是一片寂静,嘉靖这一声冷哼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严嵩第一个反应过来,赶紧往回圆:万岁,万岁殚精竭虑,高瞻远瞩,人所共知。大明疆域广大,国富民强,此皆万岁圣明所致。

    是老臣无能,虽然辅佐明君,却不让大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臣惭愧!

    庆王也吓得跪了下来:

    萧风叹完气,还假装抹了抹不存在的眼泪,长吁短叹地问道。

    王爷们咬着牙点头,因为点头太频繁,已经有人出现晕车迹象了,张着嘴干呕了两下。

    王爷们木然点头,不敢不认可。

    王爷们暂停了片刻,面面相觑,最后终于无奈地点头了。

    道理不过人家,总不能在朝堂上直接耍无赖吧,众目睽睽,这无赖是那么好耍的吗?

    庆王咬着牙,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萧风笑了笑:

    庆王直觉这子没憋好屁,他咬着牙道:

    萧风淡淡的:不按人头,按配额。亲王的儿子中,一个世子继承王位,再封一个郡王,其余儿子没有爵位,由王爷自行抚养。

    以此类推,郡王的儿子中,一个世子继承王位,再封一个镇国将军。其余各自无爵位,由郡王抚养。

    镇国将军的儿子,一个继承镇国将军,一个封辅国将军

    萧风还没等类推完,那些王爷们一起暴跳,挥拳高呼,有几个还跪下来向嘉靖哭喊。

    嘉靖深吸一口气,口气平淡地:今日开朝议事,万事还未定论,各位王爷不用着急。

    ()(e)  自古道,有理不怕辩,萧风自然需要把道理讲清楚,各位王爷也可以据理力争,无需如此。

    黄锦撇撇嘴,想用群情激奋来吓唬万岁?你们咋想的?当年大礼议,比这群情激奋多了,万岁怕了吗?

    王爷们一看群情激奋这一招对嘉靖不太管用,只好重新将矛头对准萧风。

    周王不顾自己已经从主辩降级,急不可待的重新上场,和庆王一二对一,指着萧风怒斥。

    萧风断然摇头,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认这种罪名呢?

    王爷危言耸听了吧?一个王爷一年俸禄一万石,要养几个儿子养不了呢?何况国家还帮你养着两个呢!

    朝中各位大人,像严首辅的俸禄是最高的,也不过一千石,其余各位大人都是几百石,都没人喊要断子绝孙,何以王爷就不行了?

    难道王爷是想以此威胁万岁,万岁如果对宗室之法进行变动,王爷就要绝育不生了吗?

    周王气得直哆嗦,他这岁数,别削减俸禄,就是嘉靖给他加一倍的俸禄,估计也是生不出来了。

    但庆王

    人到中年,正是勤劳播种的时候,对此自然更有发言权,他咬牙切齿地指着萧风。

    萧风微笑看着庆王,忽然问道:

    双方剑拔弩张之时,萧风忽然变得如此彬彬有礼,庆王顿时提高了警惕,沉稳地回答。

    p

    萧风点点头:

    庆王一愣,回头看看其他王爷,王爷们都满脸懵逼,不知道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见亲友团无法支持,庆王只得以攻为守:

    萧风笑了笑:王爷贵为亲王,已经是仅次于万岁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

    如此洪福还嫌不够?还要多子多福?王爷是想要什么样的福,以至于这么努力地多生儿子呢?

    庆王恨不得扑上去捂住萧风的嘴,妈的怎么老子不管干什么,你看起来都像是要谋逆呢?

    萧风觉得像谋逆不可怕,问题是龙椅上坐着的嘉靖,会不会有那么一丢丢的想法?

    对于皇帝来,一丢丢的想法就足够了!

    萧风点点头:

    庆王正在狂喷口水表达忠心,被萧风这一肯定差点咬伤了舌头,吸着凉气狐疑地看着萧风。

    萧风点点头:我相信你。既然你想要多子多福,但又对万岁忠心耿耿,那明你想要更多的福不是来自万岁。

    啊,我懂了,庆王想要的更多福气,是来自于其他王爷的。庆王莫不是想要兼并其他王爷的封地?

    这倒是有可能的啊,万一哪个王爷倒霉被除国了,而庆王你的福气大,没准万岁就能把封地给你呢!

    庆王缓缓回头,看向自己的兄弟们,兄弟们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不会吧不会吧,你不会真有这个想法吧,本来我们是绝对不相信的,可现在看着你的表情好心虚啊!

    庆王声嘶力竭地表白:

    萧风苦恼地挠挠头:王爷啊,你实在是把我给弄糊涂了。

    你的福气已经到顶了,除非谋逆或是吞并其他王爷的封地,否则不可能有更大更多的福气了。

    那你还孜孜以求多子多福,究竟是追求什么福呢?

    庆王落泪了,他擦擦眼泪,屈辱地承认自己错了,没有什么多子多福,自己从没想过多子多福这回事。

    虽然承认自己错了很屈辱,但总比承认自己想要谋逆强,退一步,也比承认自己惦记偷兄弟们的家要强。

    萧风笑眯眯地看着他: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