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时分,少阳院外庭一间客舍内,鹿栖云独立窗前、眉头微蹙,竟是极少见地将心绪表露在了脸上。
他也是今日才知道,大周储君所居少阳院有内外之分,其中外庭乃世子日常理事之所,是可以留宿外客的。
世子殿下已经三日不曾理事,驴皮取下之后立刻就要忙碌起来,只嘱咐夏大伴将鹿卿带到外庭客舍将息一晚,明日再一同面见国主,便匆匆而去。
王室酬功是题中应有之义,鹿栖云烦恼的自然不是这个,而是在看到那张黑色驴皮后心里莫名生出的繁杂纷乱念头。
就好像自己忘记了什么极重要的人和事,只差一点儿就能记起,偏又隔着一重帘幕,无法窥见真容。
这种感受鹿栖云此生从未有过,却又如此真实不虚,怎能不让他心生疑窦?
就在这时,安静的客舍内忽然响起一个稚童的声音:
鹿栖云悚然而惊,立刻回身环顾,却没瞧见半个人影。
随着方才那个声音再次响起,鹿栖云一双森寒眸子猛地盯住了客舍中央的方桌。
桌面上除了茶具和烛台,便只有传自罗真人的那个皮匣子。
少年道士面色一沉,快步走到桌边,伸死死按住匣盖,冷声问道:
下一刻,先前的话声果然自匣内传出:
听到这个名字,先前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触再次于鹿栖云心底滋生。
少年道士的眸子里登时寒芒闪烁,脸上更浮现冷冽笑容:
罢,他抓起皮匣子,猛地掀开匣盖,同时腕一翻,将皮匣子上下倒置,狠狠向着下方一倒!
随着一声惊呼,一个不过食指长短的人儿从皮匣子里掉了出来,啪的一声摔在了桌面上。
鹿栖云凝神看去,见这人生得唇红齿白,头顶光秃秃的像是个和尚,身上的衣裳也是僧衣样式,却是由一块斑斓虎皮制成,毛茸茸、肥嘟嘟,瞧着颇有些不伦不类。
()(e) 见状,鹿栖云心里不由暗道:
自称齐虎禅的和尚似乎摔得不轻,呲牙咧嘴地揉着屁股爬起来,站在桌子上远没有一旁的烛台高,只得使劲儿仰着头望向桌边的鹿栖云,瞪着眼睛埋怨道:
鹿栖云见这和尚虽然生得奇特,言行举止倒也不像是什么凶恶妖魔,语气便略有缓和:
他一面问一面去看里的皮匣子,装在里头的工具各自有夹层和绑带固定,此时皆各安其位,的确只有剃头刀所在的位置是空的。
和尚反倒迷糊起来,脸上更露出了狐疑之色。
他抓挠着自己瓦光锃亮的脑壳,自顾自在桌子上来回踱步,绕着少年道士左看看、右看看,嘴里还声嘀咕道:中文網
和尚的嘀咕并未避人,鹿栖云听在耳中,脸色又显凝重,摇头道:
齐虎禅愈发疑惑,眼珠转了转,忽然没头没脑地大声道:
罢,立在桌上的和尚忽然抬起一只白白嫩嫩的,指着少年道士喝问道:
鹿栖云才听到第一句时,耳边就仿佛有滚滚惊雷炸响,眼前更是天地倒置、万物旋转,哪里还听得清齐虎禅后续了什么。
他只当自己着了这和尚的道,当即闭目守心、隔绝内外,待稍稍缓过一口气,便循着先前记忆,将常年握刀的右猛地探出,攥住齐虎禅狠狠一捏!
和尚发出一声尖叫,身上登时冒起一道雪亮寒光。
鹿栖云猝不及防,只觉掌上传来一阵剧痛,下意识松开了五指。
啪嗒一声,齐虎禅的身躯再次摔在了桌面上。
鹿栖云猛地缩,睁开眼睛低头一看,只见掌指之间竟已是鲜血淋漓。
他死死盯着正撅着屁股、趴在桌上一动不动的和尚,咬牙切齿问道:
()(e) 闻言,齐虎禅慢吞吞地从桌上爬起,眼神如同看傻子一般,直勾勾盯了鹿栖云半晌,忽然就垂头丧气起来,喃喃自语道:
罢,和尚耷拉着脑袋扭头就走。
鹿栖云已经吃了大亏,此时哪里肯放,当即冷笑一声,抓着皮匣子便朝着和尚兜头罩下,将这个由剃头刀化生的精怪扣在了匣子里。
所谓一物降一物,这个皮匣子是剃头刀实质上的刀鞘,和尚的刀锋再利,谅也逃不出来。
齐虎禅果然极为老实,丝毫不曾挣扎,只是隔着皮匣子闷声道:
这和尚在皮匣子里碎碎念,鹿栖云虽然愈发糊涂,却仍是耐着性子听了半晌。
当听到所谓逍遥自在的大志向时,这个少年道士便忍不住嗤笑了一声,心中越发觉得这和尚是认错了人,对他嘴里的那个大兄亦是颇为不屑。
齐虎禅自顾自嘀咕了一会儿,忽地想起方才匣外的嗤笑声,颇为疑惑地问道:
这话时,鹿栖云缓缓环顾周遭,脸上神情很是复杂。
此处虽只是大内少阳院外庭的一间寻常客舍,内外一应陈设布置却不知比他在白云观里的那间狭道舍强出多少!
更别提他在白云观中,不过是寄人篱下、乞食苟活而已!观中大道士只在需要剃发修面时才会记起他这个罗师傅!
想到这里,少年道士语声铿锵:
闻言,皮匣子里的和尚似是呆住了,反应了好一会儿才闷闷道: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