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豁然顿悟</p>
陈青兕漫步在怀远县的集市,程伯献好奇的左顾右盼。</p>
这位一辈子都没有出过京畿的贵公子,看什么都觉得新鲜。</p>
怀远县的集市并没有琳琅满目的货物,有的只是最常见的生活必需品,如竹木、染料、筋角、丹砂、帛絮、细布、皮革、药材等,而且多是量大管饱类型的。</p>
集市上的商人大多都是生活在漠南、漠北的游牧部落的商贩,他们往来采购一次少也要满足部落多个月的供给,场面有点类似后世北方的囤冬菜。</p>
但相比北方集市的和谐,这边的集市却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p>
唐朝这边的商人原来就是为了挣钱,想着的都是低买高卖,提高收益。而草原族部财产公有制,他们的商人大多是某个部落的长者,或者威望极高之人,他们带着全族人的期望来此地换取生活物资,也是锱铢必较。</p>
彼此本就没将对方视为自己人,相互间的讨价还价,如同吵架一样。</p>
尤其是绝大多数的草原人没有中原的通宝,交易的方式是以物易物,没有一个标准限额,双方你一句我一句,就想用气势让对方妥协。</p>
程伯献看着双方商人近乎武斗般的文斗,眼中闪着光彩,似有期待,一副打起来,自己好助拳的样子。</p>
陈青兕见此情此景,也知双方一直不睦的原因所在。</p>
交易过于松散,过于自由。</p>
唐朝商人为了赚钱并没有错,同样的草原商人为了多购买一些物资也没有错。</p>
就是因为这样,双方都觉得对方太贪,才会有日积月累的摩擦。</p>
陈青兕见此情形,意识到思结部的人的未必全部属实。</p>
毕竟处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对错是不一样的。</p>
见此情节,陈青兕暗暗思量:“若无好的办法,怀远县的县令真不好当。”</p>
冯阳能够干出这成绩已经不错了。</p>
倒是个人才,只是没走对路。</p>
陈青兕代入其中,如果自己是怀远县的县令应当如何?</p>
陈青兕想着解决之法:可以建造一个官方的供销社,由官方定价来收购游牧民族的皮革,让游牧民族以大唐的通宝在市场上明码标价的交易。</p>
如此可以提高通宝的使用率,让游牧民族接受大唐通宝的存在,也能够避免双方商人争辩得面红耳赤。</p>
陈青兕一边逛着市场,一边琢磨办法。</p>
到了午时,陈青兕随意找了一家店用膳。</p>
这一进门就有店二迎了上来。</p>
陈青兕出阔绰,装作是富商大贾模样。</p>
店二奔走趋奉,服侍殷勤。</p>
陈青兕先跟店二聊了一会儿风土人情,然后漫不经心的问着县里的情况。</p>
店二也不疑有他,着此地的情况,言语间充满了对冯阳这个县令的认可。</p>
陈青兕感慨道:“冯县令真了不得,怀远县四方来往的多是外地商人,可谓龙蛇混杂之地,能够将此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实在难得。”</p>
店二也是眉飞色舞,不吝啬溢美之词,道:“可不是”</p>
他左顾右盼低声道:“客官们是有所不知,冯县令来此担任县令之前,县里的情况可乱了,总有兵痞在县里作恶。冯县令来了以后,才有了现在的情况。”</p>
陈青兕知道问不出什么东西,却依然拉着他问东问西,直到店二隐隐有不耐烦之色,才停歇下来。</p>
陈青兕吃了饭,在县内闲逛。</p>
</p>
这里问问,那边看看,怎么看都不像是生意人。</p>
当天夜里,陈青兕便发现自己住的客店周边有多余的人逗留。</p>
&p;t;dvtentdv&p;gt;陈青兕将程伯献叫来,让他们明日分散了去玩,顺便打听一下县内的情况。</p>
陈青兕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打听出什么来,但只要将冯阳有限的人都吸引住,就能方便狄仁杰的行动。</p>
一连五日,皆是如此。</p>
第六日夜,周奎送来了狄仁杰的传递的消息。</p>
“精盐。”</p>
陈青兕看到这消息略微一怔。</p>
“确定这是真的?”</p>
陈青兕古怪的看着乔装打扮的周奎,有些不可置信。</p>
这不合道理。</p>
唐朝初期的盐价很低,李世民很关注民生,这个时期的盐,实行无税政策,而且允许私人贩盐。</p>
故而在大唐盐根本不是什么奢侈之物,即便是穷困人家都买的起。</p>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不缺盐。</p>
漠南漠北草原处在盐湖带上,有很多盐地。</p>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他们已经能够自主产盐。只是水平不怎么样,生产的食盐跟盐块一样,可维持生理上的日常所需是没有问题的。</p>
本来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活着就是为了生存,不比中原,遇到盛世,还能过上太平的日子。</p>
有自产盐块于他们而言,已经很不错了。</p>
精盐因为制作方法的缘故,价格不菲。</p>
但对于游牧民族来并非刚需,当然游牧民族也有贵族,他们为了享受高价收购精盐也在清理之中。</p>
可为此特地走私,有这必要吗?</p>
陈青兕持有怀疑态度。</p>
这一提走私,陈青兕最先想到的是粮食、是漆器、是铜铁。</p>
存储粮食能够巩固后勤,而漆器能够增加铠甲的防御力,一件普通的皮甲刷上厚厚的大漆,防御效果能够提升十倍。</p>
铜铁也不用,这类关于冶炼的东西,绝对禁止流向草原的。</p>
这些才是暴利。</p>
陈青兕一直以为是大案,结果来了一个走私精盐?</p>
这种走私,更像是逃税。</p>
真拿到账面上来,李治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真要斤斤计较,反而寒心。</p>
周奎道:“狄郎君不信,可他用了多种办法,结果都是私贩精盐。除了精盐,他寻不到其他的渠道。不过狄郎君还想到一个可能,私贩精盐也许是障眼法,为了掩盖真实贩卖的东西。他又提了两个猜想,一是对方的渠道隐秘,他未能洞察,需要时间。另一种就没有所谓的渠道,他们走私的东西,直接出至军营。以私贩精盐为由,将军营里的物资一并卖到草原。”</p>
陈青兕听到此话,豁然起身。</p>
他想到了自己穿越前本尊的遭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