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77章 失宠?
    韦氏气得浑身颤抖,看着不争气的丈夫,眼中皆是不忿。</p>

    杨弘武微微皱眉,轻声细语的道:“英雄不问出身,夫人这是何必”</p>

    “你懂什么,你自己没出息,难道还想让自己的儿子,孙子同你一样?”</p>

    韦氏半点不给自己丈夫面子,现在她已经不指望自己的丈夫能干什么大事情了,只想着抓住这最后的会,给自己的儿子谋个前程。</p>

    韦氏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让他们考进士,肯定没戏,只能走荫官之路。</p>

    侍郎子嗣的待遇,与宰相子嗣的待遇天差地别。</p>

    杨弘武只要当过宰相,哪怕只干了十天半个月,待遇都大不一样。</p>

    韦氏出身高门,眼界太高,不指望无能的丈夫,能够干什么大事,只能将一切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几个儿子身上。</p>

    杨弘武气道:“我不与伱多,此事已经定了,再吼也是无用。我去书房睡”</p>

    他知道最近一段时间,自己是没资格睡正房了,索性直接去书房,维护自己所剩不多的男子尊严。</p>

    韦氏指着杨弘武一阵叫骂。</p>

    杨弘武早已习惯充耳不闻,身影消失在韦氏的视线。</p>

    韦氏叫骂了一阵,无人回应,也是没趣。</p>

    但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想着自己几位还在胥吏混迹的儿子,甚是心疼,她的几位堂姐妹都嫁了好人家,子女也很有出息,受到男女双方家族势力的扶持,不是在外地当任地方官,就是于朝中六部中关键位置任职。</p>

    就是因为自己这个废物丈夫不争气,自己在妻族面前抬不起头,子嗣亦得不到支持。</p>

    回想当年,自己嫁入杨家的时候,可是让人羡慕,有杨素这靠山,加上韦氏的支持,家族兴盛,岂在话下。</p>

    现在?</p>

    想着平常相聚,堂姐妹看自己的眼神,自己甚至都不敢走在她们前面。</p>

    韦氏越想越气。</p>

    不行,老家伙即将到致仕之龄,这是唯一的会。</p>

    真让陈青兕这田家汉继承了来济的政治遗产,就以陈青兕的才略年纪,怎么也轮不到老家伙了。</p>

    韦氏想着自己的儿子,想着自己受到的白眼,将心一横,老家伙不顶用,那就自己来。</p>

    她知自己男人的脾性,这种大是大非上是不会跟自己妥协的。</p>

    韦氏并没有找杨弘武,而是让儿子杨元祎将自己的侄儿韦弘英叫来。</p>

    “侄儿见过姑母!”</p>

    韦弘英现在在太常寺挂一个闲职,时间很是充足,只是一声呼唤,应邀而来。</p>

    “二郎,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p>

    韦氏笑着让韦弘英入座。</p>

    “最近如何?”</p>

    韦氏看似很随意的询问。</p>

    韦弘英道:“一切都好,谢姑母挂念。”</p>

    “一切都好?”韦氏的言语中带着几分质疑,轻笑:“二郎未免强颜欢笑了,听三郎都去周王府任职了,二郎却还在太常寺挂闲职,作为嫡长,真就不觉得憋闷?”</p>

    韦弘英闻言,脸色一僵,</p>

    他出身京兆韦氏西眷房,在家里排行老二,因上面的老大早夭,故而是家族中的嫡长子,在喜好学习,因成绩优异而得到韦氏重点培养。</p>

    </p>

    与韦弘敏这个弟弟相比,韦弘英相对平凡的多,自就在与弟弟的对比中长大。</p>

    京兆韦氏这样的家族过于庞大,组定竞争激烈,好的资源自然分配给更优秀的存在。</p>

    故而韦弘英虽是嫡长,却只是得到了一个闲职,而韦弘敏却直接进入了周王府。</p>

    周王是皇帝李治与武皇后的</p>

    韦弘敏入周王府地位是不高,可却是实权职位,管理着一位亲王的封地。</p>

    这类王府幕僚是最容易得到重用的。</p>

    毫无疑问,他父亲将所有资源都倾注于自己的弟弟身上了。</p>

    “姑母,这是何意?”</p>

    韦弘英语气中充满了不痛快。</p>

    韦氏沉声道:“二郎,不必如此,你不痛快,姑母这里又何尝痛快?是你我处境相同,这才将二郎请来,相互扶持一把。”</p>

    韦弘英带着几分警惕的道:“请姑母直言。”</p>

    韦氏道:“二郎应该知道,你叔父与来公、刘公等人相交莫逆。此番来公、刘公外放,京中之事,本应托付你叔父才是。”</p>

    韦弘英官职低微,但出身豪门,对于京中局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p>

    来济为官清廉方正,在他的感召下,刘仁轨、杨弘武等人汇聚一处,形成了一个声誉极好的政治群体。</p>

    随着他们的外放,似乎也只有杨弘武能够当得起这个重担了。</p>

    韦弘英点了点头。</p>

    他不是清流圈子的人,并不知道细节,但也觉得非自己的叔父不可,只是听自己那个叔父并不能服众,已经有人转投许圉师了。</p>

    韦氏愤恨道:“可是来公却将后事托付给了陈青兕。”</p>

    “啊!”韦弘英低呼出声,正想他才进京多久。</p>

    可转念一想,却又不出话来。确实陈青兕进京没几年,可他干的事情,所立之功,已经超过许多人半一辈子的功劳。</p>

    只是韦弘英心里略微不舒服,如他们这样出身高贵之人,对于寒门庶族是看不起的,自身有着先天的优越感。</p>

    陈青兕的崛起,却仿佛给了他们一个耳光,告诉他们,他们所引以为傲的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p>

    不过韦弘英也体会到了韦氏那句“处境相同”的意思了。</p>

    确实有点像</p>

    韦弘英依旧保持警惕,道:“姑母打算何为?”</p>

    韦氏低声道:“帮你叔父夺回属于他的东西,只要事成,你叔父便可在庙堂上站稳脚跟,届时提拔你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p>

    韦弘英怦然心动。</p>

    如果是陈青兕北上之前,韦弘英想都不敢想,陈青兕太得宠了。</p>

    但是此番北上归来,陈青兕身兼数功,却受冷落,明升暗降。此事早已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p>

    有功而不赏,只能是陈青兕自己问题。</p>

    陈青兕此番北上,多立功勋,表现无可挑剔。</p>

    如果真要找问题,那就是僭越。</p>

    这意味着陈青兕失宠了。</p>

    不少人都在看笑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