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听到水师能够让吐蕃、大食如鲠在喉,这才真正重视起来,暗自分析着其中利弊。</p>
李治很重视陈青兕的意见,但也有自己的主见。</p>
陈青兕所言的水师之利,李治已经听明白了。</p>
组建水师,制霸岭南海,从而逐步掌控南海,从大食上将海上之利抢夺过来,将会是未来大唐未来的方略之一。</p>
只是李治并没有立刻行动的打算。</p>
毕竟吐蕃、大食国的威胁已经摆在了眼前,朝廷现在的心思都用在对付他们身上。</p>
一支水师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组建的,所需要的花费远胜步卒,甚至超过了骑兵。</p>
其中的花费不</p>
与其分神去搞什么水师,不如将力量集中在西方。</p>
等到眼前的祸患除去,再来考虑水师的问题。</p>
直到听到最后,李治听出了水师能够在对吐蕃、大食国造成影响,这才真正重视起这个问题。</p>
陈青兕看出了李治的犹豫,继续道:“朝廷与大食国之间的战争什么时候爆发,谁也不准。西方的制度与我们有很大区别,他们的商人地位极高,尤其是能够出海远洋的商人,要不是人脉关系庞大,要不就是直接受命地方总督,甚至国王,为地方、国家赚取钱财。”</p>
“未来,朝廷与大食的关系会越来越微妙。这些商人会提前得到消息,作出对应的措施。那个时候,我们想要干些什么一切都晚了。”</p>
航海最关键的是什么?</p>
能够抵御风浪的海船以及标注各处补给点的海图!</p>
然后才是人。</p>
在茫茫大海上,要是没有能够抵御风浪的海船,要是没有不知哪里可以补充食物淡水,不知道哪里能够躲避大风暴雨的港湾,就跟找死没有区别。</p>
大食商人最懂得做生意,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大食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经商范围从东南的泉州广州,还有室利佛逝、南亚的天竺,再到西南欧的西班牙、北非摩洛哥,甚至北欧波罗的海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p>
广州、泉州、扬州等地聚居着大批穆斯林商人。华夏的丝绸、瓷器,天竺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染料、蔗糖,中亚的宝石,东非的象牙、金砂,北欧和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等都是大食商人经营的商品。</p>
他们在远洋经商的时候累积了航海所必需的地理知识,在长期的航行过程中,研究和详细记述了印度洋上的季风,并且在航行中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季风从而大大缩短了航行所需的时间。</p>
这一些都是需要切身体会无数次的经验累积出来的东西,甚至于就算大食国自己内部的船队掌握的消息情报都不一样。</p>
现在趁着他们不备,将他们一打尽,整合他们的经验心得,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掌控岭南海乃至于南海。</p>
李治双一合,道:“水师之事,容朕再细细思量。至于爱卿所的问题,这个简单。广州那边远离朝廷,很多时候,朝廷鞭长莫及。那边的的情况,想来不会很清明。尤其是那么多商人,朕不信,这世上有不偷腥的猫。”</p>
“那些商人真要细究起来,没有一个逃得了。朕随后就安排大理寺南下,将那些奸商一打尽。”</p>
李治从来不是讲道理的皇帝,他对自己人都这样,何况是外人?</p>
整治的段,一套套根本用不完。</p>
不动,并不是他一无所知,而是不想打破平衡,得过且过。</p>
毕竟那么大的构,真要事事都弄的很清,反而会有各种问题。</p>
等真要到动的时候,李治不会眨一下眼睛。</p>
至于水师再议之事,陈青兕并不着急,也不再劝,而是作揖听命。</p>
与李治相识多年,陈青兕对于这位大唐天子的判断力,抱有一定的信心。</p>
李治是担心新建水师开支太大,会影响到朝廷的财政,影响到对付吐蕃、大食国的战事。</p>
但其实受时代的局限影响,朝廷并不了解海运带来的巨大利益,并不清楚相比陆上的丝绸之路,海上的丝绸之路牟利更大更多。</p>
只要深入调查,陈青兕相信以李治的政治水平能够作出最正确的判断。</p>
陈青兕正打算告辞离去。</p>
李治突然道:“对了,爱卿可记得赤玛洛?”</p>
陈青兕当然记得。</p>
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细细想了片刻,道:“名字有些耳熟哦,臣记起来了,就是吐蕃那個未来的王妃?”</p>
赤玛洛自从得救之后,就不归陈青兕负责了。</p>
陈青兕深谙为官之道,也没有过问了解,一直以来都未有关注,只是知道她在弘文馆里学习华夏文化。</p>
至于细节什么的,便不清楚了。</p>
“就是她!”</p>
李治道:“当初救下赤玛洛之后,朕便觉得此人的身份可以大用。吐蕃大论在高原上施行霸道,为了与我们争锋,他整合了吐蕃所有的力量。他的行为打破了原本多部共治的情况。其他豪绅心怀不满是必然的,只是噶尔东赞段过于高明,一直压着众人,镇住了局面。”</p>
“吐蕃现在的情况,内靠噶尔东赞,外倚仗论钦陵。他们两人只要有一个出现意外,吐蕃现在的局势,必然崩溃。这些年,朕一直让裴爱卿负责帮助赤玛洛联系高原上的贵族。”</p>
“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有噶尔东赞在,吐蕃诸多贵族都不敢妄动赤玛洛这个女子不简单,很有野心。对于我们是否能从内部攻破吐蕃,能起到一定作用,对于局势应该有不的帮助。”</p>
“你若有空,可以与她多多联系,相互配合。”</p>
陈青兕道:“臣遵旨。”</p>
陈青兕并没有立即去找赤玛洛。</p>
赤玛洛是一计妙招,在未来会有奇效,但陈青兕更清楚,只要噶尔东赞在一日,赤玛洛的存在全无作用。</p>
在她身上多费心力,不如好好完善为论钦陵准备杀局。</p>
当夜,陈青兕回到了陈家宅邸。</p>
镜镜中握着木剑跟着李红清练习剑术。</p>
陈青兕明显察觉到李红清的心情有些不佳,有些颓废。</p>
陈青兕疑问的看了萧妙宸一眼。</p>
萧妙宸却是浅浅一笑,示意等会再。</p>
陈青兕心领神会,暂不过问,去书房处理了生活中的琐事,到了用膳时间,聚在一起吃了晚膳。</p>
李红清只是略微吃了一些,便闷闷的告辞去客房了。</p>
一家人吃个饭,镜镜拉着浅言、晴空一起帮忙给他的马驹洗澡刷毛。</p>
家伙对它的爱驹宝贝的紧,都要让陈青兕、萧妙宸吃醋了。</p>
“李家娘子,这是怎么了?”</p>
萧妙宸轻哼道:“妾身欺负她了。”</p>
陈青兕赔笑上前给她揉着肩,道:“夫人才不会呢。”</p>
萧妙宸道:“是她自己入障了!”</p>
“障?”陈青兕问了一句。</p>
萧妙宸颔首道:“李家娘子对郎君确实有意,她并没有与妾争之心,只是时不时的透露一些比较的心思。多半是放不下,自我寻些安慰。只是她是洒脱之人,与妾的活法完全不一样。”</p>
“身为萧家人,妾自便过着囚笼一样的生活,自就如笼中雀,学习各种技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礼仪女工,乃至于为人处世,执掌中馈。”</p>
</p>
“妾家族中许多姻亲姐妹,乃至于诸多堂嫂、表嫂,便如行尸走肉一样,就好像编织的娃娃,都是一个样。”</p>
“妾得天眷顾,幸运的遇到了郎君,有郎君宠爱尊重,才有今日自由自主。”</p>
“而李家娘子想要在这方面与妾相比,岂不自寻烦恼?”</p>
“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解李家娘子的心结,唯有郎君亲自出马方可这几日与李娘子相处,也了解了她的性格,并不介意与她成为姐妹。”</p>
萧妙宸的思想里就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概念,尤其是陈青兕一脉单传,更是需要多生子嗣方能维系家族荣光。</p>
她只是反对并嫡,不想有人威胁到她自己,威胁到镜镜</p>
但经过与李红清的相处,萧妙宸发现对方完全就不是那种后宅女人,不存在任何威胁,相反自家郎君地位越来越高,时刻会遭遇威胁,便如百济大街上的刺杀,有一个如此武艺高强的夫人跟着左右,可以确保自家郎君万全。</p>
一举多得。</p>
陈青兕道:“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p>
萧妙宸掩嘴轻笑:“自是从郎君那里学来的。”</p>
正如萧妙宸的那样,李红清是自己入障了。</p>
李红清并不愿与萧妙宸争,只是心存不舍,一时无法割断,尤其是她父亲那边有认可她为妾的心思,还她当不了陈家大妇。</p>
陈家大妇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可以胜任的。</p>
李红清自是不服,觉得如果与心上人不是有缘无份,自己绝不会比萧妙宸差。</p>
然后不由自主的代入其中</p>
结果自是越比越自卑。</p>
这完全就是用自己的短处去碰瓷人家最擅长的领域,不存在任何的可比性。</p>
只是她自己本人没有察觉,就觉得父亲的对,萧妙宸才是最合适的陈家大妇,她就如高山一样,自己只能仰视。</p>
自艾自怜,弱无助。</p>
突然,一道声音传来:“我们好久没有比试了,让我感受一下红女侠的剑法可有精进。”</p>
陈青兕着,中的唐刀力劈而下,那是半点的不留情。</p>
李红清正陷入自我封闭中,还未回过神来,陈青兕的刀已经落下,只惊得本能的向边上一滚,颇为狼狈。</p>
陈青兕倒也没有追击,只是将自己送的唐刀横在前胸,岳峙渊渟,颇有大家风范。</p>
李红清气得凤眉直竖,自己这般委屈是为谁,心中的烦闷好似找到了宣泄口,道:“既有良人,何来惹我!”</p>
中长剑出鞘,一剑刺出,寒光骤现。</p>
三尺青锋在月光烛火的映照下若流星飞过。</p>
陈青兕极少在人前展露武艺,但在私底下他从不懈怠。</p>
面对李红清气势如虹的长剑,他毫不避让的挥刀而上。</p>
刀剑毫无悬念的架在了一处</p>
百炼钢打造的刀剑相撞,碰出了星星火光。</p>
李红清竟被陈青兕一刀劈退了两步。</p>
李红清嘴里着狠话,但中却不自觉的留有余地,毕竟她知自己剑术今非昔比,万一不心伤了对方可是不妙。</p>
陈青兕却不一样,他知自己固然勤练不辍,但终究只是副业,对付大多人可以,对上真正的高,还是逊色几分的。</p>
李红清自在其列。</p>
他万全不留情,全力施为。</p>
一刀快过一刀,时而单连斩,时而双猛劈,将唐刀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p>
李红清一时失去先,竟难以寻得反击的会,不免心惊愕然,难怪祖父若他一心习武,前途不可限量。</p>
她也不在留,全力以对,刀剑交错。</p>
直至八十余招,李红清才搬回劣势。</p>
陈青兕勉力守了二十余合,最终不敌。</p>
“我输了!”</p>
陈青兕缴械投降。</p>
李红清也一扫心中烦闷,只觉得之前的自己都不是自己了。</p>
她潇洒的甩了一个剑花道:“我决定了!你的功夫这般差,在遇到百济的事情如何应对。不管为奴为婢,我我就跟着你了。”</p>
陈青兕一时失神。</p>
李红清道:“你,你怎不回话?”</p>
陈青兕立刻道:“在想给岳父大人准备什么聘礼,三书六聘,不能少。”</p>
李红清顿了顿道:“那,那你好好想吧,我睡觉去了。”</p>
李红清并没有落荒而逃,而是很镇定的一步一步的走了。</p>
陈青兕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开始憧憬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p>
那禄驿</p>
论钦陵看着一片狼藉的战场,看着已经被摧垮的两座碉楼。</p>
“撤!”</p>
论钦陵下达了撤退的命令。</p>
失去支援的碉楼,已经没有任何防守的价值了。</p>
两座碉楼,守了五个月。</p>
论钦陵已经尽力</p>
吐蕃军在论钦陵的亲自调度下,徐徐而退。</p>
唐军方面第一时间收到了吐蕃撤退的消息。</p>
“要不要追击?”</p>
王孝杰第一个跳了出来一脸的兴奋。</p>
苏定方深深的望着远处的高山,道:“撤!”</p>
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体力追击了,这一点对方知道。</p>
(本章完)</p>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