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君买回到大寨,很愤慨的将自己发现的事情修书告之了位于南平寨的陈青兕,尤其是详细记载了王孝杰叛变一事。</p>
王孝杰是苏定方最喜欢的属下,为人也深谙人情世故,在军中很有人脉。</p>
席君买担心王孝杰的叛变会给战局带来影响。</p>
毕竟如果不是特别重视,王孝杰又怎会拥有如此强悍的护卫拼死相护?</p>
在决定撤退的时候,席君买顺道打扫了战场。</p>
我方阵亡的兵士自是好好收敛,敌方的兵士得将他们身上的铠甲兵器一并收缴。</p>
席君买也瞧见了敌方兵士罩袍下的铠甲,并不是他们常在战场上遇到的具装骑兵的甲胄,款式结构与东方的甲胄不一样。唐军的甲胄精细,都是一片片甲片组装缝制起来的。而对方的甲胄却是整块整块的铁片锻打而成。</p>
席君买对这种盔甲有一定印象,吐蕃军中有一支大食国的援兵,除了一群黑人军队以外,还有一支步骑结合的军队。战斗力特别强悍,他们的盔甲就是这样的。</p>
显然这支吐蕃的军队穿戴的铠甲来自于大食国。</p>
席君买对此也有几分重视,一并写给了陈青兕。</p>
在南平寨收到席君买书信之后,整个人懵懵的。</p>
“王孝杰?”</p>
“什么情况?”</p>
这逻辑完全不通</p>
王孝杰真被擒了,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p>
他真要投降,也不可能有这待遇?</p>
谁放心让一位降将统领精锐?</p>
王孝杰?</p>
陈青兕豁然起身,脱口而出:“那是吐蕃赞普!”</p>
他想起了王孝杰传奇的经历,不就是因为酷似芒松芒赞,从而被缺乏父爱的赤都松赞敬为上宾,在吐蕃横着走。</p>
不知道这内情,看到模样八九分相似的人,会有怀疑也在情理之中。</p>
吐蕃赞普!</p>
芒松芒赞!</p>
他突然来伏埃城干什么?</p>
陈青兕思绪飞转。</p>
因为接连战败,吐蕃内部的局势并不好。</p>
诸豪强各怀鬼胎,噶尔东赞在外领兵,芒松芒赞在后方看着,两人一内一外,才能稳住现在吐蕃的局面。</p>
芒松芒赞不坐镇逻些稳住大后方,却跑到伏埃城,这是为何?</p>
莫非?</p>
噶尔东赞出问题了?</p>
陈青兕眼中闪过一丝喜悦,芒松芒赞不可能无故离开逻些这大本营来伏埃城的。</p>
他既然来了,那就明了一件事,有必须他来的理由</p>
除了噶尔东赞出问题,陈青兕想不到第二个能够让芒松芒赞在这个节骨眼上抛下逻些,来到伏埃城的理由。</p>
想着这些日子,吐蕃军不出牌的举动,陈青兕完全有理由相信噶尔东赞是真出问题了。</p>
陈青兕情不自禁的来回走了两步,猛地站定,下定了决心。</p>
“来人,击鼓聚将。”</p>
“另外,传我将令,命程务挺、拓跋俊,留下一部分人守寨,其余人等皆出寨进兵十五里待命。”</p>
陈青兕的计划是不急于求成,以达到消耗大食国经济资源的目的。</p>
但现在情况有了转变,噶尔东赞身体出现了问题,可能死了,也可能不能理事,总之是无法镇住前线的这一群吐蕃贵族上的私兵。</p>
现在有一个问题,芒松芒赞来了?</p>
他就镇得住?</p>
陈青兕是报以怀疑态度,诚然芒松芒赞确实很出色,甚至超乎了陈青兕的预料。</p>
他在逻些的神操作,挽救了濒临崩溃的吐蕃,将吐蕃从深渊处拉了回来。</p>
这确实需要拥有超凡政治的段,但是政治的段归政治的段,在军方不见得好使。</p>
军方讲究两个字威望,你威望不够,</p>
芒松芒赞的履历很清爽,因父亲死的早,他幼年接替松赞干布的位子,成为了吐蕃的赞普。然后一直沦为噶尔东赞的傀儡,朝中之事皆由大论府敲定:是噶尔东赞亲自率兵征服洛沃、藏尔夏,完成了松赞干布并未完成的统一高原的大业,也是噶尔东赞率十二万大军攻灭白兰部,为吐蕃扩地千里,为攻打青海湖创造了条件。</p>
至于内政方面的建树,那就不了,噶尔东赞在吐蕃的地位真就等同蜀汉时期的诸葛亮,内政军政一把抓。</p>
而芒松芒赞只是负责祭祀,也只能负责祭祀。</p>
直到最近才因为论钦陵的大败,噶尔东赞年老,噶尔家实力大衰之际掌握了大权。可他更多的还是借用噶尔东赞的威势,狐假虎威。</p>
现在噶尔东赞出了问题,芒松芒赞还能如何?</p>
或许给他足够的时间,芒松芒赞能够通过自己的政治段稳住大局。</p>
可陈青兕为何要给他这个会?</p>
之所以选择耗,主要原因是没把握轻胜速胜,与其冒险跟已经半死的吐蕃拼个惨胜,不如掌握大局的主动,以结硬寨的方式耗赢吐蕃。</p>
现在能够用更轻松直接的方式打赢,何必大费周章?</p>
经过短时间的权衡考量,陈青兕决定改变自己的打法。</p>
不过他有些担心这是噶尔东赞的诡计,并没有直接四寨齐出,而是留下席君买最关键的橡皮寨,防备噶尔东赞还存有后。</p>
陈青兕聚兵点将,率部向伏埃城逼近。</p>
伏埃城。</p>
芒松芒赞看着面前已经断了气的老者,眼神中透露着几分复杂的神色,自他就被自己的祖父教导,要听噶尔东赞的话,将他视为自己的父亲一般对待。</p>
芒松芒赞当时还,不过七岁,真就将噶尔东赞视为自己的亲人。</p>
但是随着年岁越长,芒松芒赞越不服噶尔东赞,自己才是吐蕃的赞普,自己才是吐蕃的王,为什么所有人都尊敬噶尔东赞,都敬仰噶尔东赞,他这个赞普却只是一个傀儡。</p>
很长一段时间,芒松芒赞都想噶尔东赞死。</p>
直到论钦陵的阵亡,芒松芒赞这才敢于正视噶尔东赞的功劳。</p>
因为噶尔家族最出色的两位继承人都死了,噶尔氏无后了。</p>
这段时间,他得噶尔东赞鼎力相助,两人倾心交流。</p>
芒松芒赞也体会到面前这人有着山高海深的智慧,现在他死了,冰冷的躺在床榻之上。</p>
整个吐蕃的文化都无法形容芒松芒赞现在的心情。</p>
反倒是华夏文化里有一词很贴切山颓木坏。</p>
镇住吐蕃的大山倒塌了,支持吐蕃的梁木断裂了</p>
芒松芒赞突然问道:“大论,离去之前神志可还清醒!”</p>
</p>
站在他身后的赞婆道:“还算清醒。”</p>
“他”芒松芒赞有些慌张也有点惊恐,顿了顿,定了定神才道:“大论可有什么话留下?”</p>
赞婆摇了摇头道:“没有!”</p>
芒松芒赞嘴里苦涩,以噶尔东赞对吐蕃的热爱,如果他真有办法应对眼前的局面,就算只剩一口气,他也会留下计策应对。</p>
现在却是什么也没有,足以表明他已经无计可施了。</p>
“赞普,外边聚集了不少茹帅,大将。他们知道赞普来了,都赶来拜见。”</p>
芒松芒赞长吐了口气,道:“知道了!赞婆,你先去公布大论殁的消息,我随后即来。”</p>
赞婆躬身而去。</p>
芒松芒赞看着噶尔东赞的尸体良久,长叹道:“只剩下我一人了!”</p>
完转身离去。</p>
大堂内已经炸开了锅。</p>
各种不满的话声汇聚一堂。</p>
“赞婆,大论病故,那是一等一的大事。你竟将此事隐瞒,知不知道,这将会造成多可怕的结果?”</p>
“赞普何等尊贵?你竟然将他请到前线,还好他现在无恙,真要有个万一,我用你的脑袋祭祀赞普。”</p>
各种声音汇聚一处。</p>
很显然噶尔东赞的去世,对于伏埃城内的吐蕃豪强将官刺激极大。</p>
噶尔东赞的离世,意味着整个吐蕃军方将会是一次全新的洗牌。</p>
噶尔东赞控制吐蕃的段有二,一是利用吐蕃苯教以信仰治民,二、以绝对的威信掌控军队。</p>
军政在,噶尔东赞就是吐蕃的无冕之王。</p>
现在帮助噶尔东赞掌控军队的赞悉若、钦陵都死了,赞婆能力固然不错,却远没有达到支撑大局的地步,全靠噶尔东赞一人。</p>
噶尔东赞死了,正好是他们趁夺取噶尔氏上兵权的最好会。</p>
结果赞婆隐瞒了噶尔东赞的消息,将赞普从逻些请到了此处。</p>
完全不给他们操作的会。</p>
如何不气。</p>
“够了!”</p>
芒松芒赞走了出来,看着已经有些恼怒的赞婆,道:“一切都是本赞普的意思,大敌当前,怎么能让敌人知道前线少了主心骨?”</p>
芒松芒赞环顾四周,场面瞬间寂静。</p>
芒松芒赞是赞普,吐蕃的王。</p>
不管他当了几年的傀儡,王终究是王。</p>
就算背地里有人没有将他这个傀儡赞普看在眼里,明面上却不敢不敬。</p>
看着安抚的诸多贵族,芒松芒赞道:“唐廷欺辱我们太甚,已是不死不休之局,此战是关乎我吐蕃存亡之战,你们都是我吐蕃的忠臣,冒着生命危险与贼人作战。你们不怕死,朕也不怕死。朕不怕当亡国之君,只怕死得孤单,无人可陪。今来前线,就是于诸位一同对敌。生,肥沃的青海湖将会是所有立功之臣的奖励;死,吾与你等一起,共赴轮回。”</p>
芒松芒赞的激昂,赢得了不少人的共鸣。</p>
芒松芒赞这种态度,对于为吐蕃出生入死的将官来,还是很有感染力的。</p>
芒松芒赞道:“诸公暂且退下,莫要惊扰了逝者。一切行动,皆尊大论之前安排即可。待我处理好上的一切,再做安排。”</p>
一纵人见芒松芒赞尽显吐蕃赞普气度,也不敢不从,一并退去了。</p>
芒松芒赞见状长吐了口气,心中惊慌稍定,姑且糊弄过去了。</p>
芒松芒赞作为一个傀儡,他平时是接触不到政务军事的。</p>
政治谋略,芒松芒赞可以倚仗着赞普的身份慢慢学慢慢积累,但军事方面的知识,就不是芒松芒赞可以自行领悟的了。</p>
芒松芒赞在军事上的水平极其一般,真让他跟一众茹帅将官讨论当前局势,拟定战术战略,铁定露馅。</p>
噶尔东赞是当世少有的战略家,他的安排肯定没错。</p>
萧规曹随,怎么样也不至于失败。</p>
接下来得安定军心,拉拢值得信任的人,稳住内部情况。</p>
就在芒松芒赞思考怎么稳定内部局势的时候,原先离去的茹帅、将官又先后回来了。</p>
“赞普,不好了,唐军于大通山、南山、日月山三方面的军队纷纷前进十五里,离我们建立的防线,只有里许距离,似乎有进攻的意图。”</p>
芒松芒赞脸色微变,怎么会这样?</p>
唐军建四寨,明显是想与他们打消耗,怎么会突然亮刀?</p>
难道他们已经得知了大论去世的消息?</p>
改变了战略?</p>
芒松芒赞不动声色,心里万分焦急。</p>
“赞普,我观唐军此番来势汹汹,当如何应对。”</p>
芒松芒赞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即可。诸位且放心迎敌,我自于城头,为诸位助威。”</p>
芒松芒赞自己能一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p>
如何调度,他真是一窍不通。</p>
总之芒松芒赞还是相信一点,伏埃城的防守以及周边防线的布置都是出于噶尔东赞之。</p>
原本这些防线都是用来防御唐军的强攻,现在唐军即来攻击,那么依照原定计划防守,准是没错。</p>
从逻辑道理上来,这个理确实得过去。</p>
但是芒松芒赞忽视了一点:威望与人心。</p>
噶尔东赞上有兵,军中也有威望,他能镇住所有人。</p>
他知道下茹帅,将官中有多少朝廷的军队,有多少自己养的家族私兵,知道他们有多少战斗力。</p>
如果不好好表现,他有足够的威望实力严惩,甚至收缴他的兵马。</p>
而芒松芒赞这个赞普亲政不久,也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让他组建一支庞大的嫡系部队,也没有那个威望</p>
凭什么让贵族们为他效死?</p>
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候</p>
噶尔东赞上握有大军,赞婆没能力统率。</p>
归谁?</p>
上的兵马拼光了,靠什么来争取这肥美的蛋糕?</p>
负责驻守防线的吐蕃将官根本无心死战,他们让临时招募的新兵顶在前面,自己精锐的私兵保存实力。</p>
这仗完全就没的打。</p>
以唐军之雄壮,打一些训练都不到位的新兵,即便处于进攻劣势,那也是摧枯拉朽一般的局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