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137 棘手的任务
    “还是让二车间加大床生产力度,半自动车床不是设计出来了吗?”

    “让他们全力支持车间生产,这什么大架子,完全可以用车床了、冲床加工出来,这样能省一半的人力。”

    “再让钢铁厂按照尺寸设计模具,生产出来的钢铁就这大,也方便加工”

    “至于其他配件,还是要让上级来协调!”

    杨涛着自己的建议,身后娄晓娥迅速记下。

    几人一边着,这边三轮车已经安装完毕。

    杨涛几人走上前查看!

    “车斗用的还是木头的?”

    “是。”

    “若是出口的话,就改成铁的,最好刷一层漆。”

    “还有前面的大灯也太了,我记得设计的时候,不是这样的。”

    王法看了眼杨佑宁,杨涛心领神会,没有继续。

    “座椅不是了用皮革的吗?”

    看着木头座椅,杨涛回头询问,然后王法又使了使眼色。

    杨涛立马回头,“这木头挺结实的,嗯,这个,皮革的夏天烫屁股,冬天扎屁股,还不如木头的呢,不错!”

    “不错。”

    “咳咳!”

    杨涛轻咳一声,赶紧转移话题,“那个,车轮检验过了?”

    “轴承轮毂都是上好材料,没问题的!”

    “不过,这样一辆三轮车,用料都赶上两辆拖拉了!”

    一旁王法感慨着,杨涛点头,“要不三轮车不好弄嘛!”

    几人在一旁看了会儿,这边安装的也差不多了。

    “杨****厂长,车子已经安装好了,柴油和水也准备完了,接下来就是试车了!”

    “这个我熟!”

    “我来!”

    王法刚完,杨涛就将事情应下,随拉开车门,从里面拿出一根一米长的摇把子。

    “这摇把子一个都能做撒拖拉把子了!”

    杨佑宁在一旁撇嘴着。

    杨涛将摇把子对准缺口,卡住后,用力摇了两下,三轮车下方的柴油发动立马运作起来,后面的烟筒突突冒着黑烟。

    这台柴油发动,早就实验过了,正式没有问题,才会安装在车上。

    杨涛将摇把子扔到一旁,自己跳进驾驶位上,副驾驶杨佑宁上来。

    他要亲自试试,到底值不值!

    杨涛并没有急着挂档,而是打量一番,随后开始检查各项功能。

    在三轮车发动的时候,周围不少工人聚过来看热闹,下一秒就看到左边前后的灯一闪一闪的,杨涛伸出头,“亮没亮?”

    下面立刻有人喊着,“亮了!”

    然后又是右边两个灯。

    这会儿不用问就喊着亮了。

    杨涛在车里面试验一番,杨佑宁在一旁看着新奇。

    “这跟吉普车差不多啊!”

    “这比吉普车可实用多了!”

    杨涛在一旁搭话,杨佑宁点头。

    这三轮车看这样子,人在里面跟吉普车一样不用风吹雨淋,而且后面还能拉货。

    简直就是吉普车与卡车的中间型。

    而且因为三个轮子,比起四轮的卡车要轻快,一些路啥的也能跑,非常适合农村乡镇。

    当然,这只是想想,具体如何还得试试才行。

    “坐好了,咱们出去兜兜风。”

    杨涛着,已经踩下离合,挂上了一档。

    变速箱发出的声音,心传来的力度,让杨涛很是满意。

    车斗里,跳上来几个人,都想着坐坐这第一辆三轮车。

    哒哒哒

    随着油门踏板踩动,三轮车慢慢向前跑去。

    杨涛握紧方向盘,在液压辅助系统的带动下,轻而易举的将车子拐个弯,顺着车间门口就跑出去。

    三轮车一共四个前进档,一个后退档,在厂区里开着,杨涛一直用二档,一来熟悉车子离合油门的深浅,二来让车子活动起来。

    不过,即便是用二档,这速度也超过了扶拖拉。

    一旁坐在副驾驶的杨佑宁拉下玻璃,看着遇到的工人面色诧异,脸上挂起笑容。

    车子出了大门,杨涛就开始加速,直接用三档跑,速度达到六十多,等上了大路没人的地方,直接四档能够跑到八十左右。

    当然,再快也不是不可以,但车子轻了,跑起来有点飘。

    车子沿着最初红星拖拉跑的路线跑了一圈,杨涛不忘从四合院的胡同口里跑过。

    这一次,因为三轮车跑的太快,大街上不少人见到了也只是对着后面指点一番。

    跑了一会儿,直接倒车拐弯,顺着原路返回。

    等杨涛跑回械厂的时候,杨佑宁这才放下旁边的扶。

    不过,脸上的激动却是按耐不住。

    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这么好的车,必须起个好听霸气的名字。

    “飞天?不行。”

    “神舟?不,太俗了。”

    “东风?算了吧”

    想了几个,杨佑宁都不满意,随即不再多想,等回办公室再想。

    车子停下,周围响起一片掌声。

    车斗里的几个也跳下车,虽然冻的脸都发青,却是吆喝着多快多猛,兴奋不减。

    周围没能搭上车的人都有些后悔。

    “速度不错,跑起来能比得上吉普了!坐着也挺好”

    杨佑宁下来笑着一阵夸赞,先前的那些意见统统抛到脑后。

    杨涛也下来,“减震还是不行,弹簧钢还得加快研究。”

    “靠椅要是能调节高度更好”

    杨涛数着缺点,距离自己的预期还是很远的,

    “得了吧,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别吹毛求疵!”

    杨佑宁瞥了一眼杨涛,对着王法等人,“你们接着测试。”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另外做好生产准备,这么好的车,要是看不上,咱们就自己用。”

    “老刘,咱们商量下,跟首长报喜去。”

    刘怀民点头,叫上杨涛三人往办公室走去。

    等下班时候,械厂造出三轮车的消息就已经传开。

    一部夏老听后,从忙碌中起身来到黄老办公室里。

    两人在屋里交流一番,然后夏老笑着出门。

    而此时,在西北的钱书记放下电话,脸上兴奋一闪而逝。

    接下拿起电话拨打出去,“老王。”

    “械厂那里已经做出三轮车了,性能不错,过两天会送一台过来让咱们试试。”

    “好,这边我会尽快安排,年后就开干!”

    “你那边怎样?”

    电话那头,王胡子摸了下又长长的胡须,刚才因为三轮车而兴奋的脸上陡然垮塌,“怎样?”

    “唉!老子当初就不该听老陈的,这都是什么事啊!”

    电话里钱书记笑起来,“没事,你慢慢来,这边不用你操心。”

    挂断电话,王胡子看着面上的文件,真想一把将这些扔到炉子里去。

    “狗日的!拖了这么久!”

    “大不了,老子不用你们了。”

    想到这里,王胡子目中精光一闪,拿起电话,“喂,徐多余,你们上次的演武场还在不?”

    腊月二十七

    就在杨涛跟杨佑宁督促车间生产拖拉时,一个电话,将两人叫到了一部。

    来到一部中,杨涛三人被刘主任请到会议室中,屋子里黄老跟夏老早已经等待。

    三人落座,黄老看了几人一眼,满意点头,“你们做的三轮车,数据性能不错。西北那边已经着联系,这几天你们辛苦点,尽量将样车做好,到时候送过去。”

    杨佑宁点头,“首长放心,我们已经开始动,很快就能做出来。”

    “不过,我们打算等拖拉组装好后,再一起发到西北。”

    杨涛在一旁补充着,夏老看过来,“你们自己把握好时间,商部那边已经催促了,最好不要耽误对方的春耕。”

    “明白。”

    三人应下,然后黄老轻咳一声,脸上严肃,“这次叫你们过来,是有件事跟你们一下。”

    “先前三部老章那里,接到一项运输车的任务,你们也听过吧。”

    杨涛听了点头,“您的是步兵运输车?我听郑主任起过,他们来械厂学习就是为了研发四缸柴油发动,也是为这个做准备的。”

    “对,就是这个。”

    “上面已经将其命名装甲车。”

    黄老端起缸子喝口水,“先前这个任务是他们三部的。”

    “你们也知道,他们现在承接不少军方的任务,除了这些,还有其他械生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航空领域。”

    “航空?那不是七部的事吗?”

    因为冉父在七部,杨涛对这些算是了解。

    夏老听了解释道,“你的没错,航空航天,听起来差不多,但其实七部更多的还是侧重航天。”

    “三部这是负责航空。”

    杨涛点头,夏老拿起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现在的国际形势,但有一点,我相信大家都知道。”

    “群狼环伺。”

    “没有打狗棒,只会成为狼嘴里的肉。”

    刘怀民拿起文件看了下,上面正是关于装甲运输车的要求资料。

    “现在三部要全力配合后勤处攻克飞技术,尽快完成新飞的研发调整。”

    “这件事,上面决定交给我们一部来做。”

    黄老接过话题,“让你们来做,我估摸着是上面看重你们的研发能力,双缸发动都可以做出来,我想四缸的应该不难。”

    “加上这次三轮车的制造,也明你们的能力。”

    “所以,这次任务,我们商量一番,决定交给你们。”

    刘怀民跟杨佑宁对视一眼,然后都看向杨涛。

    屋子里,杨涛接过文件,仔细看了军方对装甲车的要求,并没有急着回答。

    “首长,这装甲车跟三轮车可不一样,咱们自己焊个铁架子,往里面放点东西就行。”

    “这装甲车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根本就没经验。”

    夏老点头,“我们知道你们的难处,所以上面答应派遣十名军工专家前来帮忙。”

    屋子里再次安静。

    几人都清楚,三部都没做出来的事,绝不是这么简单。

    这,就是个烫山芋。

    良久,杨佑宁才放下文件,郑重开口,“首长,这是上面的任务吗?”

    夏老点头。

    然后三人对视一眼,也都明白,既然是任务,哪怕是烫山芋,也得接着。

    “什么时候完成?”

    杨涛更关心时间。

    “明年六月份前拿出样。”

    “半年吗?”

    杨涛自言自语着,随后点头。

    一旁刘怀民见此,立刻起身,“请首长放心,我们械厂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杨涛也起身,刚才心里考虑着要不要将系统空间里面的八缸柴油发动图纸拿出来,直接一步到位,连坦克也造出来得了。

    不过眼下不是这些的时候,还要回去考虑考虑。

    “保证完成任务。”

    杨佑宁跟着起身喊道,随后三人离开办公室,坐车回到械厂。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