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429 少打主意
    就在杨涛心里琢磨着今后如何‘合作’的时候,一旁的韩三凤见杨涛这幅模样,心里也是暗暗警惕。

    没别的,杨涛这眼神,就跟他们七部老大‘算计’时候,一模一样。

    杨涛看着两人,露出和蔼的笑容,“我还以为要很久呢,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给解出来了啊,”

    “感谢,太感谢了。”

    着,杨涛从口袋里取出两张票,然后看向两人,“这样,我代表械厂,对于二位给予的帮助,表示郑重的感谢。”

    “这两张自行车票,你俩收下。”

    着杨涛就将两张自行车票塞到两人里,“票你们先拿着,等回头我让人将证明给你们送过来。”

    两人目瞪口呆的拿着自行车票,还是没反应过来。

    这么豪爽吗?

    他们不就算了三道题嘛?

    两人反应过来,连忙推脱,“杨总您太客气了,这东西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别看杨涛平常又是摩托车,又是吉普车的,平常自行车都骑得少了。

    可不代表着自行车在这时的魅力。

    跟平常工人比起来,自行车作为三转一响,仍是普通人家的‘奢侈品’。

    “没事,你们不清楚,这要是做出来,对于整个械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拿着就行。”

    “至于买车的钱”

    杨涛刚要开口,一旁看出不对劲的韩三凤忙上前开口,“既然杨总给你们的你们就收下。”

    “至于买车的钱嘛,部门这边马上发工资了,你俩攒一攒,年前也能凑齐,到时候找个对象也容易。”

    韩三凤着,两人脸色都是一红,却是没有反对。

    见韩三凤这样,杨涛只能在一旁干笑着。

    “行了,回去忙吧。”

    “这次挣了好处,可别骄傲啊。”

    两人笑笑,“杨总,我们先去忙了。”

    “好,好,下次再见。”

    等两人离开,韩三凤立马看着杨涛,“你这家伙,主意都打到我这里了,行啊你。”

    “哎哎,韩叔,你这可就是冤枉我了啊。”

    “我打什么主意了,我们那干什么的你又不知不知道,要真的打,那也得是打您的主意啊。”

    “你少跟我来,刚才你那表情,跟我们老大一个模样。”

    “有吗?韩叔你可不能乱啊,我这没啥,要是让王老听到了,可不好。”

    韩三凤撇撇嘴,“我们老大是啥人七部又不是秘密,放心,他老人家宽心着呢。”

    杨涛无语,王老这人品,也是没谁了。

    见韩三凤又看过来,杨涛赶紧开口,“韩叔,我就是想打好关系,这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真没别的意思。”

    “行了,下次你子要是再敢动歪心思,可别进这来啊。”

    “是是是,绝对不动歪心思。”

    心里却是想着,这下面走不通,不是还有上面嘛。

    再了,研究所那里可是有七部的一份子,就是这王老啊,太能糊弄人了。

    这么优秀的人才不送过去,回去一定要跟黄老道道,让王老出点血。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杨涛拿着结果告辞。

    韩三凤将杨涛送出大门,看着离去的吉普车,轻轻点头。

    别的不,杨涛能够想到这种办法来测算金属合金配比,就已经不容易了。

    “但愿,早点做出来。”

    呢喃一句,韩三凤回头往工厂走去。

    杨涛离开七部,顺道去了钢铁厂。

    来到联合之星研究所,刚进门就看到李磊和李俊明俩人抱着一堆东西往外跑,见到杨涛俩忙停下,“所长,您来了?”

    “啊,你们这是?”

    “钢铁厂要建新锅炉,我们给安总打下。”

    “哦,去吧。”

    让两人去忙,杨涛来到办公室,敲门走进去。

    老道正跟徐宁几人商量着马口铁的事情,并没有发现杨涛过来。

    等几人商量差不多了,然后才有人发现杨涛。

    “所长。”

    “组长!”

    “杨总。”

    一瞬间,一群人打着招呼,五花八门的,杨涛一一应下。

    “你们先去忙吧。”

    杨涛让几人出去忙活,自己走到一旁坐下。

    “我你这家伙,这研发组的组长可是你啊,结果你倒好,一天到晚不见人,动不动就出差一两个月。”

    老道在一旁唠叨起来。

    “你不是副组长嘛,这组长有事不在,就得你上了。”

    杨涛笑着,毫不在意。

    老道冷哼一声。

    心里没,脸上却是不乐意。

    “对了,上次你那山羊角,做啥用了?”

    到这个,老道脸上就激动起来,他可是记得,杨涛里还有两根更大的呢。

    “嘿,我跟你啊,这东西可是好东西。”

    “能止血、镇静,退热,明目,还能治儿的惊痫,头痛呢。”

    “对了,你那根可别弄丢了。”

    杨涛听了立马点头,然后到,“我那根留在家里也没用,要不给你算了。”

    “给我?”

    老道没想到杨涛这么敞亮了,有些怀疑他的动。

    “嗯,给你。”

    再次得到杨涛的确定,老道立马从座椅上站起来,然后围绕着杨涛左右看看,“不对劲,你这家伙,突然间对我这么好,是不是有所企图。”

    “赶紧,是不是打我的主意?”

    杨涛翻个白眼,“嘿,我老道,什么叫突然间对你这么好,以前对你不好吗?”

    “哼哼,以前对我好,那是贪图我的才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恶心吧你。”

    杨涛瞬间无语,今天他确实动了‘爱才之心’,但那是对这老道嘛,这话的有些恶心。

    “你赶紧,到底打什么主意?”

    老道还是警惕着,然后问起正事。

    见此,杨涛也不再多,将演出来的数据拍在桌子上。

    “你去哪搞来的数据?”

    老道看着杨涛拿出来的纸条,看一眼就明白,这是上次杨涛拿出来的。

    只是这次,后面多了一些数据。

    这数,可不是随便就能按上的,要知道他们搞钨合金的时候,可是费老心思了。

    可最后,还是没找到正确配比,以至于现在研究所还在试探着。

    费时费力,还讨不找好。

    “这个啊,我去找场外人事帮忙,将数据算了出来。”

    “不过,这里面有好几组,需要你们测试一下,找出最好的一组。”

    “对了,具体的工艺还要你们自己摸索,我估计跟铝合金的工艺差不多,这些就靠你们的了。”

    杨涛了一通,老道闭上嘴,终于明白这家伙为什么好话,还要送他山羊角了。

    原来是在这等着他呢。

    至于找事帮忙,已经不重要了。

    “老道,这三样东西就是生产床的材料,你这上上心。”

    老道深吸一口气,“我啊,当初就不该听你的,搞得自己刚出狼窝又进虎穴啊。”

    杨涛看他模样,乐呵的笑着,“得了吧,真要你在大街上戴个红箍打扫卫生,你受得了?”

    “好了啊,赶紧安排下,我这还得回械厂,唉,一堆事。”

    完,老道撇嘴,拿起纸张研究起来。

    “咱们研究所人有点紧张,这东西一样一样来吧。”

    “你自己看着办,我先走了,晚上回去喝酒啊。”

    完,杨涛就拍拍屁股走出办公室,老道在后面捏着胡子,无奈摇头。

    这样甩掌柜的组长,估计也就杨涛一个了吧。

    离开钢铁厂,杨涛回到械厂后,就听娄晓娥,后面的梁队派人来找他,什么研究有了进展,杨涛听后立马前往训练基地。

    训练场上杨涛跟梁作新打过招呼,然后前往新成立的‘后勤组’。

    这个组就是杨涛为包一斤特意成立的,除了包一斤外,还有三个人,都是械厂里平常玩炸药的人,他们有跟梁作新一起的,也有以前的保卫科科员。

    而且,有包一斤这样的先例在,梁作新也有了私心。

    尤其是听现在的研发处,以前轧钢厂的研发科的人,都是杨涛从各个车间,甚至其他工厂挖来的人才后,梁作新确定杨涛是那种‘求才若渴’的人。

    于是将一些自己了解的‘人才’告诉杨涛,后者欣然同意,并且了,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到械厂,待遇跟包一斤一样。

    于是,梁作新再三思索后,拿起笔一连写了七八封信,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后勤组里的人会更多。

    走进屋子里,杨涛就看到包一斤正跟人在摩挲着上次被子弹引爆的铁盒子。

    “还在看呢!”

    “杨队。”

    杨涛走进来,包一斤几人立马起身迎接。

    “坐坐!”

    杨涛看着爆开的豁口,仔细观察一会儿,“有什么进展?”

    “杨队,这应该是穿透了,子弹打进去了造成的爆炸。”

    包一斤开口着,“您看,这些子弹也钻进去了,却没有发生爆炸,明这盒子还是有用的!”

    杨涛又看向其他铁盒子,大都被子弹撞击的坑坑洼洼,还有不少子弹头镶嵌其中。

    包一斤听了点头,“这处爆炸,应该是子弹头碰撞时候,摩擦起火,引爆了里面的炸药,才造成爆炸的!”

    “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加厚铁皮,也不用全部,就外层的加厚就行。”

    “这是个办法。”

    听到包一斤的建议,杨涛点头,却又提出新的问题,“但这样一来,装甲的份量就会增加,相应的需要的炸药也会增加。”

    包一斤听了点头,若是如此的话,那还不如直接装上一块后钢板呢。

    不过这事并不是他们的最终方案。

    “对,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我们想出另外的办法。”

    “什么办法?”

    包一斤将上的盒子递给杨涛,“杨队,您看,这里面我们稍稍增加了厚度,多出来的空间我们增加了一个夹层,夹层外面装着沙子,夹层里面是惰性火药”

    杨涛将盒子看了又看,别的不,这办法确实不错。

    “试验过了吗?”

    包一斤点头,“子弹扫过,近距离内,重枪2毫米以下的口径,没有问题。”

    “那就好,等明天,咱们再试试。”

    杨涛看看时间,已经五点多了,杨涛便将实验放在明天里。

    包一斤点头,“行,那就明天试。”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