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垂花门,杨涛几人来到院子前。
老金同志看着左右八间房子,还有前面整理出来的菜园子,虽然冬天没啥东西,但看那修正出来的田地土垄就知道,这院里种了不少东西。
“这院不啊!”
“嗯,以前是的王爷的住处,占地比好几个大杂院都大。”
“这中院又是正房,自然更加恢宏。只不过这几年没人打理,倒是少了往昔的气派,多了点市井气。”
杨涛在一旁解释着。
“那边的原先是陈大爷家的,后来去了沪上,就半卖半送给了我。”
杨涛指着东边的房子,老金同志点头。
陈大爷的事他也了解,只是这房子,真不错。
在这里住着,既方便,又有人间烟火气,还能享受田园的乐趣,怪不得这子宁愿跟人住在院里,也不去安排的公寓呢。
要他选,他也愿意住在这里。
“那边是啥情况?怎么还贴了封条?”
崔女士看到正房处,房门上的封条,还有些年岁了开口询问。
冉秋叶听了走到身边解释起来,崔女士眼眸一亮,随即道,“既然收回去了,我看涛你去,上面不是没给你分房子了吗?”
“干脆要这正房算了,不然等孩子们大了,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还有啊,你们要是再生几个男孩,以后结婚都得用到房子。”
“要是去沪上,我们那倒是有,但在四九城,你可得提前准备着。”
“我看这正房就不错,你跟街道”
杨涛听了愣在一旁,就是冉秋叶也没想过这事。
要不然,这房子封了这么久,也不会没人来。
以前没觉得啥,但现在崔女士这么一,杨涛倒是有些心动。
至于傻柱的意见,他能有啥意见?
这房子,现在跟他没半毛钱关系。
“咱们先进屋。”
老金同志看了眼隔壁房子,只是点头。
杨涛领着几人往里面走,一旁旺财领着旺旺和黑妞凑候上来,老金同志又是好奇一阵。
心里琢磨着,要不要家里养条狗,到时候老伴唠叨了,他也能找个倾吐的对象。
来到家里,杨涛带着在家里转了下,看了一圈。
见杨涛家里,三转一响凑齐了,家具橱子柜子也全都齐全了。
还有许多人家里都没有的电视,电风扇,老两口看在眼里都是欣慰。
他们可是清楚,这可都是杨涛挣下来的家业。
比起那些靠祖上的强多了。
屋子里,冉秋叶陪着崔女士在客厅坐着,一旁端午仨跟在张清身边转悠,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
杨涛则是跟老金同志进了书房。
坐在杨涛原本的位子上,老金同志看着左右满架子的书籍,颇有些感慨。
“都诗书传家远,耕读继世长。老祖宗传下来的话,没有错!”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你要传下去,好好的传下去啊!”
老金同志扶着椅子感慨着,杨涛听了,默默的点头。
要以前杨涛读书是为了学分,为了系统任务。
但这些年下来,读书看书,陶冶情操也成了杨涛生活中的一部分。
他已经喜欢上这种感觉,看书的感觉。
两人坐在书房里闲聊着,起生活,老金同志的退休日子很是乏味,在家里动不动就跟崔女士拌嘴,偏他又不过,有时候只能生闷气,出去散心。
可到工作上,老金同志的兴趣明显更高。
沪上汽车厂生产的烈马摩托车很受国外欢迎,不过因为国外疫病的影响,最近的订单下滑很厉害。
现在汽车厂接了国内的订单,正在设计一款偏三轮,进展还不错。
杨涛听了,对沪上汽车厂的行为没有干预,毕竟每个工厂都有自己走的路。
正是走的路多了,才有了更多的选择。
最后老金同志便问起四九城发生的事情,“你这边闹腾的挺厉害的,对你有没有问题。”
杨涛摇头,“问题不大,该处理的都处理了,该做的也都做了。”
“现在事过去了,反正械厂这边是没事了!”
老金同志听了也没多问,杨涛没事那就没事。
“如果有问题就去沪上,我在那里还是有些颜面的。”
杨涛抬头笑了笑,“行,真要出了问题,我就去投奔您!”
“你这子,什么投奔,那叫回家。”
老金不悦的着。
他这辈子女儿的走失成了他最大的遗憾,现在女儿的儿子找到了,他就想将这份补偿放在杨涛身上。
杨涛见老头子不悦连忙笑着点点头,“对,回家。”
“对了,外公,您什么时候去见那个江,江伯父?”
“我听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你要有空的话,我陪你一块儿去。”
老金同志听了,想了想,“不急,这个明天再。”
随后又笑道,“今天咱们好好聊聊!”
“行,您高兴就行!”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杨涛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就见前院的阎解旷跑过来,是大门口外来了一群人,里面还有仨外国人,是找他的!
杨涛一愣,随即想到什么,赶紧带着冉秋叶出门迎接。
四合院外,莫西多夫笑着站在一旁,看着儿子包裹的跟只骆驼似的,在大门口走走跳跳,不时捧起墙角的一团雪放里揉捏着,心里头畅快的很。
再次看到儿子能下床走路,他心中的执着已经放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什么礼仪,什么规矩,什么仪容,都是狗屁。
当死亡来临时候,这些都是狗屁,一点用没有。
只有活着,才能守规矩。
“涛哥!”
旁边传来儿子的呼喊,莫西多夫抬头,就看到杨涛大步往这边走过来。
阿尔法特这时候,已经冲上前去。
两人拥抱在一起。
“好了?”
杨涛拍拍阿尔法特的肩膀,开口问着。
“好了,全都好了。”
阿尔法特笑着道,还不忘拍拍自己的胳膊,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杨涛看得出,这孩子瘦了不少,但精神头还是不错。
“莫西多夫先生。”
莫西多夫也上前见过,杨涛赶紧伸,两人紧紧握住。
“杨先生,我们昨天就想来的,结果械厂的同志您不在家,只好今天找了过来!”
“这次是我的私人拜访,冒昧前来拜访,还请见谅。”
莫西多夫诚恳着,身后的管家对着杨涛笑着,然后上前将准备好的礼物递上去。
两个大箱子,杨涛客气的接过,分量挺重的,随后笑着,“您能来,我们是蓬荜生辉啊!”
“这位是我的妻子,冉秋叶!”
“这位是莫西多夫先生,这是他儿子阿尔法特!”
莫西多夫知道唐明月的身份,倒是阿尔法特有些狐疑,却也没多问。
冉秋叶上前,“你好莫西多夫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莫西多夫见冉秋叶落落大方,心里不自觉的跟唐明月比起来,却发现两人各有千秋。
几人简单认识后,杨涛便请两人进了四合院。
至于一起来的警卫则是留在外面,杨涛也没多。
前院众人看着杨涛将两个外国人给迎入院子里,顿时炸了锅,议论着双方什么关系。
这年头,四九城的外国人不少,但能来胡同的,还真是头一个。
今后在胡同里出去,那也是倍有面子的事。
众人来到屋子里,莫西多夫看着一群人聚在一起,杨涛忙上前介绍。
当莫西多夫进来的时候,屋里的老金同志就站了起来。
“外公外婆,这位是莫西多夫先生,这是他的儿子,阿尔伯特,我的兄弟。”
随后又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外公,外婆。”
听到杨涛的介绍,莫西多夫很是震惊,对两位老人很是恭敬。
而得知莫西多夫的背景,别俩老了,就是有心理准备的冉秋叶也被吓了一跳。
好在莫西多夫表现得足够和蔼,这才没让氛围凝固。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莫西多夫先生,正好尝尝我们华夏的美食。”
杨涛热情邀请着,莫西多夫笑着,“客随主便。”
“诶,这就对了。”
着杨涛让莫西多夫坐在自己位置上,靠着金老爷子,自己靠边,然后开始宣酒。
另一边,阿尔法特发现张清竟然会英语,便高兴的交流起来。
张清也是有会表现下,很是开心,虽然的英语,大部分都听不懂
“嫂子,阿尔法特问,端午多大了?”
冉秋叶几人正看着两人交流,跟崔女士眼光交流着什么,突然听到张清问话,忙将一旁略显拘谨的端午拍了拍,“他?”
“嗯!”
“快四岁了,咋了?”
张清用有些蹩脚的英语回了下,阿尔法特很是震惊的睁大眼睛,到时让桌上的几人很是好奇。
“嫂子,他,端午喜欢船吗?”
“应该喜欢吧。”
想到儿子啥都能玩,冉秋叶不确定的回答着,张清便点头肯定,两人又是一阵叽里呱啦。
“他端午这么就能拆卸模型,太厉害了。”
“还,他将来一定是个了不得的械师。”
一旁的崔女士声问道,“械师是干啥的?”
“应该是工程师吧。”
冉秋叶声着,崔女士立马笑起来,在她眼里,工程师可是很厉害的。
端午成为工程师,也是子承父业啊。
“这娃会话。”
“快,给他夹块红烧排骨,这孩子瘦的,得多吃肉才行啊。”
张清听了在一旁心的翻译着,有些词还得琢磨着。
不过对于崔女士的关心阿尔法特还是能感受到的,内心涌起一股感动,拿起冉秋叶夹起的排骨,口啃着。
这段时间也没少吃西餐,但这次吃的好像,比以前的好吃啊。
见阿尔法特很快吃完,冉秋叶赶紧又多夹了几块。
一旁的莫西多夫见了,很是开心。
果然,只要阿尔法特开心就能多吃饭,多吃饭才能好的快啊。
阿尔法特吃了会儿,然后看着端午,露出和蔼的笑容,端午也不怕事,对着阿尔法特笑着,心里却是想着一会儿拿什么玩具一起分享。
“杨先生,我真心感谢您,要不是您的帮忙,我已经失去了阿尔法特。”
“真心感谢您。”
莫西多夫对着杨涛感谢着,杨涛用波斯语回道,“您太客气了,阿尔法特既然认我这个大哥,那就是我兄弟。”
“我们华夏有句老话,就是谚语。”
“叫,兄弟有难两肋插刀!”
杨涛着比划着自己的肋部,“意思就是为了帮兄弟,插两刀也没啥犹豫的。”
起初莫西多夫还不理解,可听了杨涛的解释后,立马眼中泪光闪烁。
他为阿尔法特拥有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
“既然你是阿尔法特的大哥,按照你们华夏人的习俗,你就是我的侄子,对吧。”
杨涛没在意这些称呼,只是笑着点头,“对,论辈分,是这样的。”
莫西多夫听了,却是开心的笑起来,“阿尔法特,今后,杨就是你的大哥了。”
声音很大,正在跟张清聊天的阿尔法特听了一愣,随后对着杨涛使劲点头,很是正经的喊着,“是的,大哥!”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