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545 破土而出
    “十送红军?”

    半上午的时候,冉秋叶来到书房,就看到杨涛正拿着纸笔在桌上写着,一旁有几段歌词。

    杨涛正在写着旁白,看上去比歌词还多,甚至占了一整页。

    听到冉秋叶的声音,杨涛微微点头。

    这时候冉秋叶才发现杨涛的眼睛竟然是红的。

    没有打扰杨涛,冉秋叶就这样站在一旁,看着杨涛写的旁白,慢慢的代入其中。

    杨涛在书房里想了好久,这才决定,将这首歌写出来。

    选择这首歌的理由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杨涛内心的选择。

    那段岁月,那段历程,那段听着眼泪就忍不住流出来的旋律,那看着心就被揪住的画面,让他没得选择。

    或许,在这个时候将这首歌拿出来有些不符合主题,但话回来,什么又是主题呢?

    工人,也是红军的一部分啊。

    而且,不仅是这首歌,杨涛还想将其变成舞台剧,通过表演一起展现出来。

    他更想要给那些还没老去的英雄听一听,看一看。

    他们当初为之奋斗努力的新世界,就在当下。

    杨涛笔尖下,一个个故事迅速成型,一个个画面也出现在冉秋叶眼前。

    她终于知道杨涛为何会眼眶通红了。

    等杨涛将旁白写完,冉秋叶才心的上前,双搭在杨涛的肩膀上,身体靠在后背。

    两人就这样靠在一起,缓解着沉重的心情。

    “这是一首赣西民歌,让她们了解下。”

    “还有,若是合唱的话,这男声、女声我都标好了,配乐简单点就行,二胡唢呐的,不用太多。”

    “主要是,这表演的人,要上心。”

    杨涛叮嘱着,冉秋叶轻轻点头。

    “我唱一遍,你听听。”

    杨涛拿起歌词,冉秋叶点头,然后走到桌前蹲下,双搭在桌上,然后顶着下颌,大眼睛看着杨涛。

    这是她第一次认真听杨涛唱歌,专门唱给她听。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声音响起,冉秋叶静静的听着,脑海中浮现出八个儿子跪在母亲面前磕头的场景,八个孩子戴着八角形帽子,身上的衣服打着补丁

    那一刻,父送子、妻送郎,父子一同上战场的画面交替出现。

    而不知何时,张清扶着崔女士出现在门口,崔女士已经哽咽,却是捂着嘴。

    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端午也认真的听着,这歌,仿佛有种魔力,让人沉浸其中。

    唱完歌曲,杨涛洗了把脸,随后在张清那眼中冒着星星的目光中,离开四合院,开车赶往杨家庄。

    路上,窗户打开,冷风吹着脸颊,杨涛的心情慢慢平复。

    “我们当年的那些梦想实现了吗?”

    “人民当家作主了吗?”

    想起那些问题,杨涛突然自己笑了。

    因为他,好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这些问题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只是这过程,充满坎坷荆棘,需要前赴后继的人去奋斗,去争。

    更需要有人,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而他现在做的,就是在这条路上,站出来,朝着认定的方向,走下去。

    车子加速,一直停在大棚外。

    下车,侯丽晶跟王浩就迎了上来。

    “杨队,这是昨晚上检测的结果。”

    侯丽晶将一份数据交给杨涛,打眼看了下,随后点头,“不错,基本都能控制住温度。”

    “有没有问题,需要改进的?”

    侯丽晶摇头,倒是王浩欲言又止,杨涛看过来,王浩鼓起勇气道,“杨总,这晚上值班的人太冷了,里面又不能生炉子,这时间长了,同志们吃不消的。”

    “这话的好,有问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要有顾虑。”

    杨涛对王浩表示肯定,然后又道,“这样,每次值夜的同志准备两件大衣,还有,晚上十二点做一顿热饭。”

    “对了,晚上太冷的话,就将一些石头烧热放在铁盆里,盖上细沙,放脚下。这样温度可以维持几个时,省的冻脚。”

    王浩听了忙点头,其实两件大衣已经不错了,一件铺着坐着,一件捂着。

    但杨涛都这样吩咐了,他照做就是了。

    “侯队长,白天你们负责记录数据的同志也要注意下,大棚里热,外面冷,一进一出冷热交替,很容易感冒,要做好防范。”

    “是,队长。”

    让两人继续忙活,杨涛却是赶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

    杨大壮等人正忙活着砌墙。

    有了前面的经验,后续大棚的建设也变得顺利许多。

    一旁杨太爷跟老金边聊天边帮忙,杨涛上前了两句后,便上前帮忙。

    若是找的合适的环境,确定后,就要大规模进行种植。

    到时候,大棚的数量,将制约着草药的规模。

    就在杨涛与杨家庄跟众人一起忙碌的时候,冉秋叶骑着自行车来到械厂。

    原本冉秋叶想着等娄晓娥有空的时候去四合院拿的,但想了下还是送来的好。

    主要是,想让娄晓娥他们早点做准备。

    毕竟,这是一首好歌。

    她不想让自家男人的创作,因为准备不足,造成缺憾。

    看守大门的警卫见是冉秋叶,在问清楚情况后,警卫给了杨涛办公室打电话,没多久娄晓娥就跑出来,然后带着冉秋叶进了械厂。

    来到办公室,冉秋叶将稿子拿出来递给娄晓娥。

    得知是杨涛的新作,娄晓娥立马将刘丽雪找来。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随后,三女在办公室里待了一上午,直到中午吃饭时候,冉秋叶才离开办公室。

    而娄晓娥两人出门的时候,眼眶发红。

    随后的几天,杨涛就在杨家庄待着等着查看种子的培育情况。

    其中,在第三天的时候,杨涛就已经将薇祭出,在各个大棚中查看种子的生长状况。

    只是这时间尚短,加上这咩咩蒿的种子蕴含的能量太少,彼此之间的差别微乎其微,薇的探查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不过在第四天的时候,薇传来消息,三号棚中种子体内的能量活动比其他四个大棚的要强。

    得知这消息,杨涛就让薇重点观察三号棚的种子,争取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

    同时,按照三号棚的温度温差,杨涛再次调解相邻两个大棚的温度。

    侯丽晶和王浩等人虽然不清楚为什么,却也没有询问。

    只是按照杨涛的要求来办。

    白天,众人将草帘子拉起来,往上再放下。

    温度不够,还要拿火盆升温。

    连续的重复,枯燥的工作,磨炼着众人的意志。

    就在杨涛觉得可能还需要几天的时候,结果第六天,薇就了,四号棚的种子跟三号棚的一样,也有了萌芽的迹象。

    杨涛虽然明面上没有表现出来,心里却是将三号棚与四号棚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来,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个范围的温度、温差,就是咩咩蒿适宜生长的温度。

    等时间来到第七天时,薇再次传来好消息。

    三号棚中,第359到363号盆里的种子形状发生变化了。

    杨涛立马记下土壤的编号,然后查阅一番,将土壤中的基本配比确定下来。

    同时,杨涛让薇检查四号棚中相同土壤编号里的种子,得出的答案,也是比寻常的种子好一些。

    这让杨涛心中的石头落下来。

    不过杨涛并没有让薇立马行动,而是想找出最适宜的温度,那样才能缩短萌芽期,加快生长速度。

    于是第九天,杨涛让薇探查三号棚与四号棚相同土壤中种子的生长速度。

    而且,按照薇的理解,再有三四天,两个棚里的就都能破土冒出芽了。

    很快薇便有了结果,四号棚的种子虽然晚一些,但生长的速度明显比三号棚的要快。

    这明,四号棚的温度温差,更接近最适宜温度。

    这样温度、温差和土壤的基本条件都找出来了。

    那接下来就是等着冒芽长叶了。

    这也代表着,种植成功了啊。

    既然如此,杨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已经确定了,那就没必要再浪费三四天了。

    早一天育种成功,早一天移栽,就能早一天完成任务。

    于是在晚上,杨涛就让薇出,将三号棚与四号棚中适宜的种子进行催熟。

    清晨。

    杨涛起床后,就带着宿舍的男生去村里吃饭。

    然后就看到王浩从村外大步的跑来,一边跑还一边挥舞着臂,同时大声呼喊着。

    众人都是好奇的看着,只有杨涛心里清楚,肯定是昨晚上薇做的事被发现了。

    “杨队,杨队,快,三号棚,四号棚有情况。”

    王浩大口喘着气,这一趟真是一口气跑过来的啊。

    “走,去看看。”

    杨涛没多问,直接带人往大棚里冲去。

    众人立马跟上,王浩却是找个地方坐下,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脸上乐呵着。

    迄今为止,他们可没听一梯队、二梯队的消息,也就是,他们三梯队走到了前头啊。

    休息了一会儿,王浩这才站起来一步步走向大棚。

    他要去将土壤的配比确定下来,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大干一场了。

    杨涛快步来到大棚的时候,周围已经站满了人。

    原本在这里帮忙收草帘子的村民听有情况,也都聚在大棚外。

    大棚里面他们是不敢进去的,不然人一多,棚内的温度就不好控制了。

    “杨队,我们今早长查棚的时候,就发现这里的草种子冒芽了。”

    侯丽晶忍着内心的激动着,然后又补充道,“刚才又传来消息,隔壁四号棚里也发现了有草种子冒芽了”

    杨涛听到后故作镇定的走上前,然后看着冒出一点点芽的木盆子,随后对着侯丽晶等人道,“我要这些全部资料。”

    侯丽晶立马跑出去,然后又跑进来,上拿着一叠资料。

    上面明确标识了每时的监控温度,还有当时的天气情况,用的什么水

    每一项都都有详细记录。

    这次,杨涛倒是看的仔细,然后又跑到四号棚里面去看了会儿,最后才面带微笑的看向身旁众人。

    “同志们,咱们,成功了。”

    嗷嗷啊

    啪啪啪

    刹那间,欢呼声,掌声,吆喝声从大棚中响起,仿佛要将大棚给掀开似的。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