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886 我对你有信心
    第二天,杨涛来到械厂,先来到刘怀民办公室,将昨天七部合作的事情了下。

    对此刘怀民早就习惯了,并没有什么意外。

    至于械厂又多了两个人,这点完全不是问题。

    现如今,械厂扩招的人多了去了,这俩人算啥?

    至于每个月的五万块钱投入,这点也不算事。

    械厂每个月的收入除了上级的任务安排,还涉及很多其他收入。

    就像现在的鼹鼠装甲车,每辆五千块钱,本身就是一笔额外收入。

    当然,这也是上级首长对械厂的钟爱,要是换成其他工厂,能够给你任务就不错了,还敢奢求回报?

    况且这事是杨涛自己笼络的,虽然不知道这家伙要干啥,但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这家伙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只要是他做的事情,最后都会有用。

    或许,这家伙是在布局。

    未来的事情,谁也拿不准。

    刘怀民这里搞定,杨涛便再次起南下的事情。

    顺便决定去一趟金陵。

    对于杨涛的安排,刘怀民心里面其实是拒绝的。

    眼下械厂事情繁多,不仅要生产装甲车,还有发动任务,还有床任务。

    更有扩招后面临的问题,他这个时候离开,只会让剩下的人肩头担子更重。

    但了解情况的他也明白,南边潮阳的稻田同样重要。

    甚至在杨涛口中,那些研究出来的杂交水稻比起杂交玉米还重要。

    这件事他们没法阻止。

    “你还要去金陵啊,时间上来得及吗?”

    杨涛点头,“应该没问题,提前出发的话,去金陵待个两三天,不耽误事。”

    “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不过要是去金陵的话,要提前打电话报备,你自己搞定啊。”

    “这个放心,一个电话的事。”

    “那好吧,啥时候走,我跟老杨给你送行。”

    “好,到时候就去我家。”

    两人将事情讨论完,杨涛这便离开回到办公室中。

    屋子里,娄晓娥刚刚整理完昨天参加制药厂末次会议的报告。

    按理杨涛会找沈荣他们了解情况,可作为一名秘书,提前准备好材料是她的本职。

    于是早上一来就开始整理起来。

    好在会议内容不少,但都是内审部提前整理过的,她直接拿来用就行。

    当然,报告上也要有她的工作体现,不然让人看了自己去啥事没做啊。

    杨涛走进来的时候,娄晓娥也将材料归置好。

    “杨总,这是内审部关于制药厂的相关资料。”

    娄晓娥将材料放在桌上,杨涛见了坐在一旁,随拿起来,“有什么大的问题吗?”

    “有三个,都在最上面。”

    “开会的时候,沈主任跟白厂长都交流好了,会在月底前整改完毕。”

    娄晓娥着,杨涛翻开最上面的不符合项目报告。

    仔细看了会儿,杨涛将报告放在一旁,随后拿起电话,拨通一个号码。

    那是金陵航空学院的电话。

    等了好一会儿,在几次转线后,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你好,我这里是金陵航空学院办公室,请问您是谁?”

    “你好,同志。”

    “我这里是四九城红星械厂,上次我们接到贵方的邀请”

    杨涛在电话中将情况简单了下,那头沉默片刻,随后女人继续道,“您好,同志。”

    “刚才确认了一下,确实给贵厂发了邀请,那么需要确定一下,此次研究会时间从八月十五号开始,持续到月底八月三十一号。”

    “请问您什么时候前来,几个人前来,还有将来人的相关信息用电报的方式提前发送给我们”

    女人尽职尽责的着,杨涛在心里思索一番,现在距离十五号还差三天,要想赶过去,今天就得启程。

    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道,“您好,我们械厂这里会出两名人员,具体时间我们可能会晚一些,应该是十六七号到吧,毕竟火车有些慢了。”

    “好的,这个晚一两天没有问题,我们在金陵学院,欢迎贵方人员的到来。”

    两人交换完信息,随即结束电话。

    杨涛随即对娄晓娥道,“一会儿你去准备两份材料。”

    “一份是我的,一份是陈冲汉的,将材料准备好后,发给金陵航空学院”

    娄晓娥在一旁有些愣神,不过听到杨涛的吩咐后,还是立马回过神来,顺便记下对方信息、地址。

    杨涛之所以带着陈冲汉,除了陈冲汉在发动上有不俗的见解经验外,还因为对方曾经在金陵生活工作过。

    有这个本地人带着,办起事来也方便。

    此外陈冲汉的家属都在金陵那里,上次起过想要将家人搬到四九城来。

    只是那边有些事还没处理好,这次正好带他回去看看。

    到时候就留下他在金陵处理完,再带着家人回来。

    而他则是继续坐车前往潮阳。

    娄晓娥将事情记下,杨涛这便离开办公室,“我去趟内审,有什么事去那里找我。”

    娄晓娥点头,随后准备两个人的材料。

    杨涛离开办公室径直往训练基地走去。

    械厂保卫处的基地紧挨着内审部。

    杨涛没急着进内审部,而是来到训练基地中,找到正嘶哑着嗓子怒吼的梁作新。

    “老梁!”

    杨涛走到跟前,梁作新看了眼然后点头,又对着后面的人喊了两声,“这新来的菜鸟,不练练不成器。”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杨涛点头,械厂的保卫处现在也加人了。

    而且因为延州三厂的建立,保卫处的规模还要扩建,派出去的人也多了,也更需要独当一面的人。

    这次延州分厂的保卫科科长就是个难题。

    最后还是梁作新拍板,将原先的突击队b组全部调到三厂去,组长方亮担任保卫科科长。

    对此方亮没有意见,他的年纪不过三十而已,家里面也有了老婆孩子,正是个报效国家的时候,为了革命建设哪会拒绝?

    所以特战队少了一组人,梁作新自然要从剩下的里面补全了!

    这段时间就是选拔的时候。

    “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梁作新好奇问着,“听你跟七部合作搞项目?”

    “对,搞了一个计算器的活!”

    “你可得长点心眼,王首长可不是好相与的!”

    显然,梁作新对王老还是了解的。

    杨涛点头,王老的本事他早就领教过了,而且王老的背景也不简单。

    起码冶金的老大王军红就是他的人。

    “这次来下,我要离开四九城一段时间!”

    杨涛着从口袋里拿出烟来,梁作新接过一支点上,随口问道,“去南边?”

    对于杨涛要去南方的事情械厂的高层早就知道,只是一直没有定下来罢了。

    “对,顺道去一趟金陵,那边是有一架缴获的直升飞,想要找人去研究,咱们械厂也收到了邀请,我寻思着不去的话不太好,正好顺道就过去看看。”

    杨涛将烟圈吐出来,在薇的几次提醒下,每次吸烟都尽量克制往肺里面吸,杨涛也是个听劝的人,尤其是薇的话,基本都会照常做。

    梁作新听到杨涛的话却是将重点放在直升飞上。

    他可是一直心心念念将保卫处发展壮大的。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步兵,虽然也有大炮关枪的,但起来,还真没有械厂保卫科的武器齐全。

    而且这里面用的也都是先进武器。

    尤其是装甲车,二代夔牛用上了防护装甲还有夜视仪,不好听的,就是比起九五坦克也不差。

    此外就是组建的快反中队和特战队,这两支利器可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而为了这两支队伍更好的成长,他恨不得将所有的好装备都给弄上。

    现在这路上跑的他很满足了,接下来就是天上飞的跟水里游的了。

    眼下,这飞他是不敢想了,械厂也不可能搞出一个飞场,没那么大的场地,上级也不会批准。

    可这直升飞可以试试啊,想到特战队乘坐直升飞从空中进行打击,想想快反中队可以更快更迅速

    梁作新觉得有必要跟杨涛提一提。

    于是一支烟很快吸完后,就对杨涛道,“你这次去金陵要不多待几天?”

    “咋了?有什么事?”

    杨涛诧异问道,还以为是帮他做点事情,哪知梁作新开口笑着,“你多呆两天,将那直升飞研究明白了,回头回来咱们厂也做出来个。”

    闻言杨涛立马给个白眼。

    “大哥,你以为我是神啊。”

    “还研究明白,那玩意可不是拖拉,随便设计下就能做出来。”

    “那可是直升飞啊。”

    杨涛真不知道这家伙哪来的自信,让他去研究直升飞,他连飞的发动都还没做出来呢。

    况且,直升飞的发动跟飞的发动完全不同啊。

    除此之外,还有里面的元件布局,还要考虑到动力学,还有

    杨涛觉得将这些出来,他也不懂,干脆给个你厉害的眼神。

    哪知梁作新根本没听进去,而是一个劲的看着杨涛。

    “不是,你别这样看我。”

    杨涛感觉后背有些发凉,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一步。

    见此梁作新轻咳一声,“那个,不就是直升飞嘛,那啥床不也做出来了,这有现成的样品,你还做不出来?”

    “你想想,这东西要是在咱们械厂做出来,那轰动,那贡献,不是海了去了?”

    “就是咱们械厂的保卫力量也是直线上升啊。”

    “再了,这东西再难,还能比造飞难?”

    “发动你都快造出来了,直升飞算啥。”

    “我对你有信心。”

    完梁作新对杨涛点点头,很是肯定的模样。

    “我对自己没信心。”

    杨涛根本不吃这一波饼,自己啥本事自己清楚。

    要是没有系统在,别这飞的发动了,就是飞的翅膀他都不敢想。

    “你继续训练吧,对了这次一定要严格些。”

    杨涛岔开话题,梁作新很是疑惑,“为啥严格一些?现在还不严格吗?”

    杨涛轻轻摇头,“老梁,不要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历史的潮流是不断前进的,咱们也要与时进步,也要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呃,你这样,倒是有些道理。”

    梁作新不明觉厉的着,心里头琢磨着如何增加点强度。

    “这种事,最好是亲身经历才行,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入了解,才能训练出更好的队伍”

    杨涛在一旁解释一番,随后潇洒离开。

    梁作新在原地琢磨了好久,最后还是烟屁股烫着了才反应过来,看着身边没了杨涛的影子,不禁笑骂道,“这家伙,不就是了两句嘛,用得着给我找事干?”

    不过目光再次看向训练场的菜鸟时,眼睛里多了一分狡黠。

    “菜鸟们,这可是,杨副队的主意啊。”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