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杨涛是真吃饱了。
不仅羊肉吃了很多,锅里面还有豆腐土豆白菜的,杨涛是来者不拒。
只要能吃的,都能进嘴。
就是火锅里面的底汤,杨涛都喝了一碗。
整个饭局持续了半时,但这半时却是让三人对杨涛有了自己的感官。
而三人共同的感官就是,幽默,能吃,学识宽泛,不拘节。
幽默是因为杨涛的心很大,话的时候总能让人生不起厌恶感,很有情商。
即便是涉及自己的糗事,起来也不会难堪。
反而能够引起众人哄笑。
最起码,首长就没有生气,反而有种邻家爷爷般的慈祥。
能吃这是有目共睹,不过杨涛的能吃还有他知识渊博的一面,什么菜用什么搭配,什么菜什么季节吃对身体好,肉要怎么切,汤要如何煲,等等等等,这家伙要是不当工人,绝对是个好厨子。
学识宽泛也是真的。
饭桌上首长也会不着痕迹的抛出几个话题,每一个杨涛都能听进去,虽然每一个都的不多,但总有那么一两句话,切中要害。
就比如跟北边的冲突,杨涛就来了一句,打了就知道疼了。
这跟平时首长过的,很是相似。
大的战役不会出现,但局部冲突难免。
所以要打疼了,才会赢得安稳。
最后是不拘节。
这吃饭的时候,虽然看上去斯文,但吃饭的速度啊,快的不行。
就是高教官这样的高,在吃饭上,也被杨涛抢过肉。
除了首长那边的肉,他们两人都没少被‘欺负’。
当然,三人观察杨涛的时候,杨涛也在打量着三人。
右边的郭秘书,不愧是秘书。
生活起居,工作都是一把好。
想想自家的女秘书,貌似除了性别这方面没法比较,其他的都不是对。
左边的高教官。
粗人一个,但做事情有板有眼。
筷子对的整齐,用完后,嘴里嚼东西时,就放在原位,身前也是最干净的。
这家伙绝对是个自律的人,也是个内秀的人。
否则,能够成为首长的身边人?
最后是首长。
杨涛注意了下,老人一共吃了五片羊肉,喝了一点汤。
其他的就是吃点应季的蔬菜,饭量也不多。
三人吃饭的表情杨涛也都收在眼里,知道在打量自己,他也没有刻意做作,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一顿饭吃完,杨涛帮着将饭碗收拾好,然后再次来到客厅坐下。
屋子里有股淡淡的茶香,老人在一旁笑着,“这茶应该是刚采摘下来的新茶,色泽气味,都是上上之选啊。”
“这吃完肉,就得喝点茶解解腻。”
老人着,将倒好的茶杯送到杨涛跟前。
杨涛接过拿起来尝了一口,嘴里吧唧两下,看三人都瞅着他,随后感慨一番,“这茶叶固然是好茶,但也得有泡茶的人啊。”
“就跟千里马跟伯乐一样的关系。”
郭秘书听了笑着看向老人,杨涛这一记马屁拍的,可谓是恰到好处啊。
“好了,坐下咱们会话。”
老人开口着,杨涛连忙将茶水放下,然后拿起一旁的茶壶,先给老人倒上,然后又匀了一圈。
“涛,这次让你来,确实有点事,咱们私下里聊一聊。”
老人沉默片刻,随后斟酌着道。
“首长,您。”
老人摆摆,“私下里不用这么称呼,我比你大伯大几岁,你跟着称呼就行。”
“上次我们通话的时候,他还提起过你,半岛医院的开展,你这算是劳苦功高啊。”
杨涛立马笑道,“好的,大伯。”
“我那些工作都是嘴上,真正做的,还是大伯他们。”
“嗯,他们那边工作不好做,不过比起先前的境况要好很多,毕竟这扇窗户打开了,咱们表明态度了嘛。”
两人这番对话,一旁的高教官心里陡然一惊。
旁边的郭秘书也是看过来,两人对视一眼,很是吃惊。
他们在首长跟前这么久了,还真没听过杨涛。
现在好了,终于知道杨涛背后的靠山了。
不过想到那位首长跟这位的关系,那不是一家嘛。
就是一家人啊。
这也是杨涛的心里话。
想当年,这两位在一起合作,下精兵强将,那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啊。
甭管是日子还是常大队长,都是被他们耍着转的份。
这一刻,杨涛突然觉得,自己的背景靠山,也很足嘛。
正得意幻想的时候,老人的话再次传来,“我从老陈那里听些事情。”
“关于对待安南那边的事情,你的想法跟我的不谋而合啊。”
老人这话的时候,杨涛就知道了这次让自己来的缘由。
然后就听到对方的询问,“我想知道,你在四九城的械厂里,没有前线的具体情况,没有充足的情报信息,是怎么做出这一系列判断的。”
杨涛心道果然如此。
当初他跟陈老的那些理由、办法,在陈老眼中没有问题。
但拿到专业军事人员眼中,就是漏洞百出。
更不用眼前的这位了。
只要有点瑕疵,就会被他抓住,从而以点破面,无法招架。
好在杨涛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也有过这方面的心理建设。
端起桌上水杯喝了一口这才道。
“大伯,我能够做出这种判断,是有三方面原因。”
“哦,三个,你。”
老人听了立马露出欣喜的神色,好奇的等着杨涛开口。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一旁的高教官也是双放在膝盖上,神情专注。
“第一个,从地理位置上。”
杨涛将安南的地形了下,老人听了点头。
“那边的雨林、高山确实限制了械化,拉近了双方间的差距。”
随后老人开口,“这算是天时和地利。”
杨涛笑着点头,“您老的对,在那种天气里,对后勤的转运工作尤其考验,以当年在高丽的战争来看,敌人靠的就是庞大的后勤支援。”
“而在这种气候、地形下,想要获得充裕的支援,非常困难。”
“不过,首长,您了天时和地理,那我就下人和。”
老人笑着端起茶杯,让杨涛赶紧。
“国外的情况我从药品支出上了解一些。”
“这连续两次的疫情,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南亚地区,受到的损失非常严重”
“人民是祈求和平的,是反对战斗的。”
“所以这场战斗注定是局部的战斗,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随后杨涛将自己对国外的局势分析出来,老人欣慰的点头。
“最后一点,就是我的联盟的支援,还有国内的支援。”
“有我们双方在后面全力输血供应,对方只要坚持住,只要将战斗拖延下去,对方即便后勤能力再强,也有拖垮的一天。”
杨涛将这三个理由了下,最后老人只是轻轻点头。
杨涛清楚,他提出的是‘有限度的支援’。
所以对方在等待这方面的论证。
杨涛并没有急着,而在等老人询问。
“我想知道,你如何觉得,在有限度的支援下,对方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老人认真的问着,虽然他有自己的理解,但还是想听听杨涛的见解。
沉默片刻后,杨涛再次开口,“其实,上面三点只是大的方针,想要取得胜利,就需要搭配适合的战术。”
“适合的战术?”
“特种作战?”
老人立马反应过来,随即询问道。
杨涛点头。
“对!”
“大伯曾经组建过一支特殊队伍,队长叫做杨智。”
杨涛开始起特种作战的情况,还将在波斯那里的遭遇了一下。
“当时我们在人数占据劣势的情况下,凭借突然爆发的高火力,高精度,将追来的数倍敌人全歼。”
“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在敌后的战场上,有这么一支精悍的队,再配合游击战的精髓,专门破坏补给线,攻击地方重要人员,破坏通讯设施等等。”
“不需要多了,只要三支,就能将敌人后方搅乱。”
杨涛结合自身的情况完,屋子里一片寂静。
而此时,高教官的脸上尤其兴奋。
此时此刻,老人也笑着点头。
“你对特种作战的认识。”
刹那间,杨涛好像明白什么。
安南那边的事情,只不过是个引子,而主题就是眼下的‘特种作战’。
“大伯,我对特种作战的认知并不多。”
虽然后世看过很多特种兵的题材,但那都是经过编剧加工出来的,像什么冲锋号一吹,所有人都呼啦的起来往前冲。
那不是给人家重枪当靶子嘛。
纯粹的屏幕效果。
实际上,冲锋也是讲究策略的,白了就是大的三三制套在的三三制上。
该怎么冲,往哪里冲,后面怎么掩护,都是有安排分工的。
反正上过战场的人下来了,该趴在的时候,脑袋绝不露头。
所以,屏幕上学来的东西糊弄一下其他人还行,可眼前的这位可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还是别拿出来打自己的脸了。
杨涛知道理论上了没用,干脆打算从力所能及的地方展开。
老人拿起水壶给杨涛倒了一杯,然后旁边的郭秘书将暖瓶打开,继续添水。
“不瞒你,最近学院里正在对这件事展开讨论。”
老人完看向一旁的高教官,“高,你来一下。”
高教官点头,随即将情况简述起来。
杨涛也知道了,军事学院想要将特种作战作为一项研究课题,简单就是成为学院的新科目。
对此有人持肯定态度,觉得这是一种新的战法。
也有人觉得在大兵团作战中效果不大,而且觉得特种战斗的资源消耗是普通士兵的三五倍,而效果却未必有三五倍士兵获得的多。
双方都有自己的见解,一时间争论不休,最后连老人都被惊动。
于是在一番了解后,恰好知道杨涛来到了金陵,故此老人让人将他找了,想要听听杨涛的意见。
听完高教官的话,杨涛不自觉的撇撇嘴,这一幕被老人看到后,立马笑道,“怎么了,你是有啥觉得不对的?”
杨涛忙摇头,“不不,我不是觉得不对,而是吧”
“是什么!”
“这个,就是觉得你们认为特种部队的消耗是普通队伍的三五倍,有点,有点算错账了。”
“哪里算错了?”
高教官皱起眉头,右已经离开了膝盖,就要将自己等人的测算出来,却听到杨涛开口道,“对,就是算错了。”
“要是按照正常的训练要求,这特种部队的消耗,哪是什么三五倍啊,最少加个零才行。”
啪嗒
一旁郭秘书喝完水正在放下,听到杨涛这样,不自主的一抖杯子磕碰在桌子上,好在杯子里的水不多,晃出来一点。
但郭秘书完全没有放在这上面,而是看着杨涛,神情格外凝重。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