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917 药?不,是保健品
    潮阳。

    研究所外,一群人围绕着一台器左右看着,不时上前摸摸这,敲敲那。

    “老师,这就是杨老师的,的那脱粒?”

    余华在一旁声问着,指在器上摩挲着,神情很是好奇。

    上次接到杨涛的电话,除了要来,还提起过这脱粒。

    起初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啥玩意。

    后来找了些报纸资料,这才清楚脱粒是啥东西。

    这玩意,在北方打麦可是顶顶的厉害,一台器顶得上数十个劳力啊。

    而据,这器除了可以打麦,还能打水稻。

    若真如此,那他们收获的时候,可就省老劲了。

    “对,应该是,这就是杨老师的,脱粒。”

    袁老师张大嘴巴,看着面前的器,同样震撼不已。

    如果探讨水稻育种的事,他还能个一二三,可论到器研究上,那可真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啊。

    不过又想到这器是杨涛做出来的,心里又有些佩服。

    人家那真是全才啊。

    “老师,杨老师到底啥时候来啊。我都迫不及待想要看看了。”

    旁边安然也在打量着脱粒。

    这年头,一个村里有台拖拉就是了不得的,现在镇上特意送来一台脱粒。

    还是杨老师送来的。

    哪能让他们不开心?

    就是实验田周围的村民听了,也都在路上看着。

    据送来的时候,一路上可是夹道欢迎啊。

    多少人听了,恨不得将这器拉回村里呢。

    “对啊,老师,杨老师到底到哪了?”

    余华在一旁问着,身边的其他人也竖起耳朵听着。

    现在地里的稻子已经成熟,随时可以收割。

    而且据他们的经验来看,这次实验田里水稻,产量绝对超过一般的水稻产量。

    具体多少还得收获上称才知道。

    但这实验,他们敢,成功了一大半。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袁老师无奈的着。

    现在不止是他想知道杨涛去哪里了,就是四九城那边也想找到他。

    还了,如果见到杨涛,一定要让他回个电话。

    显然,四九城那里也有事要找杨涛。

    南下的火车上。

    杨涛坐在靠窗的位置上翻看着书页,整个人如同陷入其中,对其他事情充耳不闻!

    对面,波靠着窗户打着瞌睡,目光却是扫过周围,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危险。

    至于王浩跟郝平川,此刻正在两人不远处的座位上半躺着。

    没办法,坐这趟火车的人不多,整个车厢也就十来个人。

    大片的空坐让两人有充裕的地方休息。

    尤其是郝平川,这会儿更是轻轻的打起了鼾。

    “杨总,您要不要休息休息?”

    “这一路上一直看书,现在马上到站了,休息下吧。”

    波着,杨涛却当没听到似的,继续看着上的孙子兵法。

    波见了也没办法,只好起身拿起水壶前去打水。

    等波离开后,杨涛一旁的口袋里冒出一个脑袋,随后飞到窗户旁边,接受着南方的炽热阳光。

    即便如此,薇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

    显然,在金陵学院的时候,消耗了不少能量。

    没错,杨涛在见到老人的时候,就让薇帮忙,将一部分能量度给老人。

    如果没见到也就罢了。

    这次好容易见到,要是不尽力帮一把,他心里的那道坎也过不去。

    杨涛也清楚,这种帮忙治标不治本。

    但能帮一点是一点。

    “主人,这里好热啊。”

    薇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正在看书的杨涛将书页合上,看着窗外舒缓眼睛。

    “对啊,这里是南方,正是热的时候。”

    “喜欢吗?”

    “喜欢!”

    “那就在这多待一会儿。”

    “咻咻”

    薇笑着在半空中转圈,随后落到杨涛的口袋里。

    不远处,波拎着水壶走过来。

    “杨总,还有半时就到湄洲站了,车子会停留三分钟。”

    “等下了火车,咱们还要开车两个多时才能到潮州。”

    杨涛点点头,上次来的时候就是走的这条线,所以对行程不算陌生。

    一旁的郝平川听到动静坐起来,摇了摇脑袋,随后道,“要是有直达的火车就好了,也不用这么麻烦。”

    波听了点点头,“这两年国内火车发展挺快的,不过,还是不够快。”

    “建设火车线路可是需要钢铁的,咱们的钢铁产量上不去,火车就发展不起来。”

    杨涛在一旁着,两人听了点点头。

    随后波道,“地方上已经提前打好招呼了,等下了火车,会安排车辆接送我们。”

    “那就好。”

    杨涛了句,随后想到什么,“能安排下打个电话吗?”

    “提前跟潮阳那边一声。”

    “没问题。”

    波着,随后四人将东西收拾下,准备下车。

    “各位旅客同志请注意,下一站湄洲站就要到了,请下车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

    随着服务员的声音传出,车厢里有人开始起身准备。

    等车子停稳后,杨涛四人立刻下车。

    刚下车,就感觉到周围湿漉漉的闷热,哪怕头顶上太阳还在照着,依旧觉得不舒服。

    周围上车的人不多,下车的也没多少。

    看得出,这是个站。

    “这天气,感觉像是进了蒸汽房,难受。”

    郝平川在一旁抹了把汗水抱怨着,不过目光却是扫视着周围,保持警惕。

    王浩也是差不多情况,习惯了北方的气候,乍一来这潮湿的环境中,肯定有些适应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波看了眼头上的标识,“我们这边走。”

    随后往车站办公室走去。

    一行人跟着来到候车室,出示身份,很快就有车站的车子将四人送到目的地。

    等车子停下,杨涛看了眼,来的地方很普通,周围一片民房。

    随后在波的带领下走进来,这才发现,里面是别有洞天。

    来来往往的人,忙活着各自的事情。

    待负责人过来看了波的证件,两人客气一番,这才带着他们来到通讯处。

    随后杨涛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没一会儿,电话拨通,里面传出袁老师的声音。

    “杨老师,是你啊,你到了哪里?”

    “袁老师,我们到湄洲了,估计再有两三个时就到了。”

    杨涛着,袁老师的笑声立马传来,“需要我们去接你吗?”

    “不用,当地的同志会安排车辆的”

    “好,那我带人去镇上接你们。”

    “行,那就有劳了。”

    “啥客气话”

    两人简单交流一会儿,杨涛打电话的目的只是汇报下行程,毕竟离开金陵的时候没有一声。

    袁老师见杨涛完后,便想起四九城的事情,忙道,“杨老师,你们械厂的同志打过来好几次电话,是问你到没到,到了给他们回个电话。”

    “我看出来,他们是有急事找你。”

    杨涛刚要挂断电话,听到袁老师这样,心下一沉。

    一般情况下,自己出差械厂的人很少主动找自己。

    这次竟然多次询问自己的情况,估计是有什么事发生,拿不定主意了。

    当下便回道,“行,我一会儿给他们回个电话。”

    挂断电话,杨涛沉思片刻,想了下先跟刘怀民打过去。

    另一边,刘怀民正埋头处理文件,屋子里娄晓娥坐在一旁,等着批完后拿走文件。

    这时候桌上的电话响起,刘怀民停笔拿起电话。

    “喂,老刘,我杨涛啊。”

    电话里传来杨涛的声音,刘怀民神情陡然变得激动。

    “你终于有信了啊,这几天跑哪去了你。”

    “我”

    “行了,去哪儿等会再,有件事你帮忙参谋参谋。”

    杨涛刚要话,就被刘怀民打断,心里清楚这肯定是大事。

    然后就听刘怀民起制药厂的事情。

    “情况就是这样子,具体为啥要按照要求来,我也不知道。”

    “现在陈老的意思是,要按照标准来,给出一份测估报告,还要能够符合国外的标准。”

    “我跟白厂长交流过来,除非将国外的所有标准研究透彻了,不然根本没啥用。”

    刘怀民简单明情况,杨涛听得却是直皱眉头。

    直觉告诉他,这背后肯定有人在作祟。

    但要让陈老都无能为力,那肯定不是一般人。

    “你先等会,我跟陈老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还有,我马上就到潮州了,如果有事,直接打潮州研究所的电话联系。”

    “好!”

    电话挂断,杨涛并没有急着拨打,而是坐在凳子上沉思。

    协会?

    啥时候蹦出来这么个玩意。

    还有,考虑人家的标准,这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嘛。

    人家都未必会管这些。

    可这件事跟刘怀民的那样,上面的要求不能不做。

    否则就是把柄。

    但要做的话,可不好做。

    估计就是内审部也不敢保证做出来。

    这样,时间拖得长了,就容易错失先。

    甚至制药厂也会遭到打击。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杨涛指头交叉在一起,眉头紧锁。

    “药,药酒,酒!!!”

    下一秒,杨涛突然想到什么,双一拍,露出笑容。

    拿起电话拨打出去,电话响了好久一直没有人接,杨涛只好挂断。

    过了三分钟,杨涛再次拨打过去,这次有人接起电话。

    “你好,我是杨涛。”

    电话里传来一道女声,杨涛知道应该是陈老的女秘书,忙开口表明身份。

    “你好,杨涛同志,您有什么事吗?”

    “你好,我想要找下首长。”

    “好,稍等。”

    电话里没了声音,杨涛臂握着电话等了有五六分钟,那边传来声响,连忙清了下嗓子。

    “喂,杨涛吗?”

    “是,首长是我。”

    “嗯,你打电话来,肯定有事,你直。”

    陈老显然有点急,上来就直接进入主题。

    见此,杨涛也不啰嗦。

    “首长,我听了制药厂的事情。”

    “这背后到底怎么了?”

    陈老沉默片刻,随后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的出口产品遭”

    “种种原因,才有此考虑,不能授人以柄”

    随着陈老的诉,杨涛终于明白个中缘由。

    只要不是国内的人扯后腿,杨涛心里就好受一些。

    对待自己人跟对待外人,那是两种不同的感触。

    “首长,我这里有个主意,您听听行不行。”

    “你。”

    陈老的声音一成不变,实际上这段时间为了保持经济发展,他可是好几天没睡个囫囵觉了。

    好容易有个发展势头,又要被打断,他不甘心啊。

    “是这样的,我觉得,咱们这药酒吧,他不是药。”

    杨涛完,陈老皱眉,“不是药?不是药是啥?总不能是酒吧。”

    “那不行,酒里可没这么多好东西。”

    “你别打哑谜,你想啥?”

    杨涛听了随即笑道,“首长,这东西不是药,是保健品。”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