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 1983 地大物博也有缺
    七部,计算研究基地。

    杨涛在联系上韩三凤后,便被人带进来。

    一路上杨涛看着左右情况,跟上次来这里看到的场景进行比较。

    看得出,比之前多了许多器,还多了不少人。

    而且这里的人,好多都是稚嫩面孔。

    应该是新招收来的大学生吧。

    杨涛心里也在琢磨着,要不要跟陈老提一下,给械厂多些大学生名额,实在不行,高中生也行啊。

    跟着工作人员来到地下,还是上次的地方,杨涛看到了韩三凤。

    “韩叔,好久不见啊。”

    面前的韩三凤有些胡子拉碴的,看样子就像是好长时间没有打理个人卫生似的。

    不止是他,就是在这里工作的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女工作者还好一些,知道打理下头发,男的嘛,估计洗把脸就算是洗漱了。

    当然,在这种环境下,让杨涛第一印象想到的是,前世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工作。

    程序猿!

    嗯,起来,这些人也算是第一代程序猿了吧。

    “好久不见,你这次是来?”

    韩三凤看到杨涛头,心头隐隐有些不安。

    没办法,当初械厂给七部送来的东西,一部分被王老给截胡了,干啥了他也知道,但没办法。

    剩下的一部分被他补贴到了计算研究中,毕竟,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总不能制造差距,出现对立吧。

    所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只是现在看到人家的‘雇主’了,心里难免有些发虚。

    “韩叔,我这不是去了趟金陵嘛,回来了正好过来看看计算器的研究进展咋样了。”

    杨涛出目的,韩三凤点头。

    “王坤他们俩就在下面,我让人给你找来。”

    “好,那麻烦了啊!”

    韩三凤摇头,让门口的工作人员去找人。

    杨涛便在一旁跟韩三凤闲聊起来。

    当然,两人聊得最多的还是计算。

    韩三凤他们已经开始着于集成电路的研究,只是这种技术需要多方面的投入支持,到这里,不由得看了眼杨涛。

    如果让械厂全力支持的话,他有信心在三年内取得突破。

    可惜,这只是想想罢了。

    “对了,韩叔,国外计算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杨涛突然好奇起来。

    貌似国外的发展非常迅速啊。

    好像苹果还没有出现吧。

    合众国那里也才进入集成电路的研究,等超大规模的使用,估计得等个十来年吧。

    杨涛想着事情,韩三凤却是从一旁的文件堆里找出一份文件,然后递给杨涛。

    “这东西,在国外是绝密,我们了解的不多。”

    “这些资料还是从报纸上获得的。”

    杨涛看了眼,果然都是裁剪下来的报纸,而且还都是英文的。

    好在杨涛的英文得到了系统的加强,倒是能够看明白。

    “看来他们发展的挺快啊。”

    “集成电路都公布出来了,估计实际研究比报道的还要快吧。”

    韩三凤点头,以国人的思维来考虑,肯定是将好东西藏起来,这公布的都是过时的。

    所以韩三凤才有种莫名的迫切感。

    “还有这份。”

    韩三凤又将一份资料拿出来,杨涛接过后却发现这份资料比上一份的要厚许多。

    打开后,却发现这里面不是英文,而是,联盟文。

    “这是联盟那边的研究情况。”

    着,杨涛打开。

    只见这里面的资料比较全,而且还介绍了一款叫做“箭”的计算。

    整个计算由六千多根真空管和六万多根半导体二极管组成,能够达到每秒能运算三千次。

    看着眼前的数据,杨涛抬头诧异问道,“每秒三千次,咱们能做到吗?”

    韩三凤摇头。

    “咱们最早的只有每秒三十次,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堪堪达到了每秒八千次的水准。”

    “不过,这款计算是联盟十年前的产物了。”

    “十年前,就是百倍的差距,现在,还不知道差了多少呢。”

    韩三凤有些颓废的着,杨涛却是笑了起来。

    “这难,万一人家懒惰了呢?”

    “就像是花猫钓鱼那样,钓一会儿玩一会儿,不正好给咱们超过的会嘛。”

    韩三凤听了哈哈笑起来,“那就借你吉言了。”

    杨涛笑着,“我的一般都很准的。”

    “只要咱们将集成电路搞起来,搞成功了,咱们搞不好会实现弯道超车呢。”

    韩三凤点头,“这也是我想要做的。”

    两人聊了一会儿,门外传来敲门声,接着就看到王坤跟刘永强走进来。

    “主任。”

    “杨总!”

    两人打过招呼,随后上前见过。

    “行了,你们自己聊,我先去忙了。”

    韩三凤起身将办公室留给三人。

    杨涛等韩三凤离开后,便跟两人聊了起来。

    “中秋月饼收到没?”

    靠在桌子上,杨涛让两人坐下,随后拿出烟来放在桌上。

    虽然这里不让吸烟,但不妨碍两人携带。

    何况,在这种环境下,压力不。

    回到住处,跟同事抽抽烟,也能缓解下紧张神经,还能拉近双方的关系。

    “收到了,五仁的跟冰糖的,一个都半斤呢。”

    “真大,这里的同志都羡慕呢。”

    王坤开口笑着,一旁的刘永强点头,“我们都拿出来跟同志们分了。”

    “分了就分了,吃独食容易挨揍的。”

    杨涛笑着,两人也跟着笑起来。

    虽然分出去大半,但换来的却是被人羡慕的神情。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甚至还有人问,这什么计算器的研究所还要不要人,他们也想搞一份‘兼职’呢。

    两人自然不敢答应,毕竟他们只是给人打工的。

    将事情一,杨涛考虑下还是摇头拒绝,毕竟这是在人家地盘上,要是挖墙脚可不好。

    “对了,杨总,我们这段时间做了不少调查”

    王坤开始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杨涛打起精神来听着。

    “沪上计算研究所那边有我的同学,我听他们,他们那的显示屏已经做出来了,只不过用在计算上,我觉得可以联系下”

    王坤将情况了下,杨涛这才知道,这样的计算研究中心,国内不止一处。

    也不止是七部有,像一些大学、研究学院也都有开设。

    想到后世的第一部计算器好像就是从沪上那里做出来的。

    “这件事你写个报告,回头我让械厂的人去联系。”

    “好。”

    王坤神情激动,如果显示屏解决了,以他们的研究能力,电路设置不是问题。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就能拿出样进行检验了。

    这样,他们也算是没有辜负械厂的大量投入,也对得起杨总的看重。

    随后两人又了一些关于计算器的设想,还将一些运算原理给杨涛讲解着。

    对此,杨涛只能捂着脑门生硬的记录下来。

    天知道这些数学问题有多难啊。

    他宁愿去做一个八级部件,也不想费这么多脑细胞。

    “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

    就在刘永强想要拿出纸笔给杨涛演示一遍的时候,杨涛连忙打断开口道。

    同事,从背包里拿出一张纸。

    两人一看,登时明白自己要干嘛了。

    随后便是一阵激动。

    因为这事对他们两人来,实在是太简单了。

    不就是测算金属的组成可能嘛。

    菜一碟。

    而且回报可是不少呢。

    上次因为帮了忙,听做出来了合金材料,就给他们好多奖励。

    如果这次能够做出来,以他们对杨涛的了解,奖励肯定不少。

    “这是我去金陵出差的时候,从航空学院得到的一份数据。”

    “应该跟上次的钛合金差不多,不过却是多了一种材料,叫铼,应该是一种主要材料。”

    你们帮忙看看,能不能帮忙算出来。

    “没问题。”

    王坤立马保证道,“铼这种金属我了解过,当时大学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就是研究金属的,其中铼的研究是主要课题。”

    杨涛听后立马来了兴趣,“是吗,一。”

    一旁的刘永强却是拿着纸张走到隔壁开始演算起来。

    王坤随后想了下,便道,“咱们都知道,纯粹的金属做成的部件,存在诸多问题,就像生锈、韧性不足容易脆、强度不足容易断,诸如此类的问题,才会出现合金这种材料。”

    “而铼就是一种非常好用的金属‘添加剂’,我的老师过,这种金属具有则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加工成各种结构材料,而且还保持高硬度、高强度和耐高温等特性。”

    “是吗?”

    杨涛有些激动,如果真如此的话,那这合金材料还真得做出来呢。

    又想到这玩意是从烧毁的直升飞上搞下来的,而且还是合众国那里的,可以肯定,这铼合金绝对是好东西。

    王坤听到杨涛的询问只是挠挠头,“这个,我老师是这样的。”

    “你那位老师呢?”

    杨涛赶紧询问,这样的人才,最适合他们械厂了。

    可王坤听到这话后,神情有些萎靡,“老师,因为,因为一些问题,心里承受不住压力,选择了”

    杨涛听后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种事情,何其多也

    “可惜了!”

    王坤点点头,随后回到先前的话题,“我老师还了,这种金属铼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就是,就是价格有点贵,他在研究的时候,整个学校里也就二十克左右。”

    “那时候,是用一点就少一点啊。”

    “铼这种东西很少吗?”

    杨涛突然意识到一个难题。

    华夏虽是地大物博,却也有稀缺的东西。

    “少,很少。”

    王坤认真着,“我老师了,现在这些金属铼,大部分都被联盟跟合众国垄断。”

    “咱们想要获得这些,就得进口。”

    “学院里的二十克铼,还是老师他们出去留学时候,学校的教授导师送的,至于回国后,老师多方打听,也没有听咱们国内有铼矿的。”

    “至于通过金属冶炼”

    王坤没有多,杨涛也明白国内冶炼的情况,别冶炼铼了,就是将金属钨搞出来,也是不的挑战。

    “看来,这铼,还真得想想办法啊。”

    杨涛并没有放弃铼合金的研究。

    既然有用,就明存在的必要。

    总不能什么事都等以后吧。

    至于原材料嘛,杨涛突然想起资本论里的一句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0%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金钱的开道下,哪怕是管控物资,总会有人,铤而走险吧。

    喜欢四合院里的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