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王简直不敢置信:“一个城池都没有?”</p>
那么雅军这二十多天轰轰烈烈的战斗,算是打了个啥?</p>
此时葛家兄弟才承认,敌将的战术策略其实很高明,极大地弥补了兵员素质和军队战力的短板,甚至在许多时都取了大巧,否则龙神军的伤亡数字还会更大。</p>
但是真正让他们难以理解的,是龙神军。</p>
这支军队的弱点从来没变,一看就是没多少战斗经验的新兵蛋子,对上雅国精锐应该就像从前那些闪金军队,一打就散。</p>
然而偏不!</p>
这些家伙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就两个特点:</p>
一是听指挥,二是不怕死。</p>
其他军队里面常见的什么懈怠油滑,龙神军几乎都没有,将帅指令的上传下达非常通畅,效率很高——至少在这一块,龙神军的训练还比较成功。</p>
葛琰形容龙神军“笨拙但疯狂”,虽然战斗经验不足,但意志坚定、视死如归。</p>
即便在战斗中落了下风,也是败而不溃,退而不散。</p>
他自己就被几个龙神军战士袭击,虽然敌人最后都被斩杀,但有一人张开森森白牙,恶狠狠咬在他后颈上,距离大动脉只差毫厘。</p>
这人被葛琰亲捅死,但亲兵却掰不开他的嘴,最后还带下一块皮肉——牙关咬得太紧了。</p>
最后,只能把牙一颗颗敲掉。</p>
这个瘦弱的兵丁拼尽一死,也要从敌将身上咬块肉下来。</p>
葛琰打了那么多年仗,没见过这么玩命的,这些闪金人跟他们就好像有深仇大恨,恨不能同归于尽。</p>
要知道,他们入侵的边界可是毫无人烟的荒山野岭,除了能开个林场,没有任何价值,一到冬春还苦寒泥泞。如果闪金军队往后退个二三十里地,作战上完全不受影响,还能享受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p>
然而他们偏不!</p>
他们一定要死死顶在边界线上,寸步不让。</p>
那么大一块荒地,有什么好守的?</p>
而在战线的大后方,闪金西部还有源源不绝的兵员运到,战死多少就补充多少。</p>
双方开打那一天,龙神军有十万人,打了快一个月,顶着平均一比五的伤亡率,龙神军人数反而增长到了十三万!</p>
相比之下,葛家兄弟的军队原有三万,现在还不到两万一!</p>
两万人对抗十三万,吃力了。</p>
别忘了,战场本身就是个血肉磨盘,只要能活下来,战斗经验和能力都会飞速提升。</p>
九幽大帝往西边一茬一茬运新兵,难不成是要利用他们来练兵?</p>
雅国以精兵强将著称,可既然叫作“精兵”,人数就多不到哪儿去。这三万精锐可是葛家兄弟的基本盘,死个几百都能心痛个半死,更别这么一个月的时间咔咔干下去九千多!</p>
将再厉害,下没了兵还有什么用?</p>
雅国强将如云,葛家兄弟下要是折损太多精锐,今后拿什么跟其他大将竞争?</p>
雅人也派奸细潜入闪金西部后方的乡镇打探敌情,结果发现募兵点前大排长龙,都是适龄男子。征兵官挑来挑去,太瘦的不要,家中独子不要,没满十七岁不要</p>
各地的乡练团也操练得如火如荼,新兵在这里突击式培训,然后才能送上战场。</p>
葛家兄弟听到这个消息,心都沉到谷底去。</p>
</p>
他们从前也打过闪金的土阀和匪军,那都得靠着抓壮丁才能充兵凑数,征兵官一进村,全员作鸟兽散,能瞧见的活人全是老弱妇孺,又能有几个是自愿的?</p>
龙神军这里,却是人人抢着要进。</p>
奇哉怪也。</p>
这些愚蠢的土著,是不是不晓得前线的伤亡率有多高?</p>
是不是龙神忽悠他们,西线马上就要打赢了?</p>
可别,骗人上战场这种事在雅国发生也不止十次八次了。</p>
奸细也问本地人,才知道这些地方在龙神战争第一阶段都迎过黑甲军,有的又受过闪金豪强更凶狠的掳掠残害,接着再次打响翻身仗,成功反杀闪金豪强。</p>
两次淬炼、几番打磨,还有历尽千辛万苦才夺来的胜利,反而让他们看淡了生死。</p>
这些孱弱的百姓成了士兵,就像换了一个人,突然就爆发出最强大的意志和力量。</p>
现在皮球被踢到了葛家兄弟的脚下:</p>
接下去该怎么打?</p>
打仗就要一鼓作气。这都拉锯了一个月还没打下几个山头,雅国士兵对龙神军的态度从最开始的轻视变成了无奈,然后又变成了烦躁,身边的战友倒下了一个又一个,但敌人却是无穷无尽、随时填补,眼看还越打越多了。</p>
唉,这场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p>
士气就下去了,元力也下去了。</p>
反而对面像是灌了鸡血,越打越有干劲,战争经验还提升了。</p>
所以战争进入下一个月后,两边的伤亡率差距反而是进一步缩了,已经从一比五下降到一比三点多。</p>
雅国军队的后勤压力也上来了,粮食、伤药、武器铠甲箭矢,每天的开销都不是数目,都得后方供应。</p>
葛家兄弟一合计,点子太硬,只能求援。</p>
可就在龙神地界西线打生打死、血肉横飞之时,外界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p>
</p>
牟国王城,御书房。</p>
一盏博山炉,青烟孤且直。花园的彩蝶翩然而至,被烟味一熏,又悄然飞远。</p>
牟帝就斜倚在榻上,以支颐,听取臣子汇报。</p>
他眼睛微阖,像是半醒半睡,已经好半天没动弹了。</p>
但官员们知道他听得一字不漏,只是这位帝君喜欢放松的姿态。</p>
今日是闭门的会,大臣仅七八人,谈的全是一些杂项。牟帝听了好一会儿,忍不住换个坐姿,打个呵欠。</p>
困。就没一点有意思的事儿。</p>
眼看下一个议题又是划拨经费,他懒洋洋抬:“打住。”</p>
正准备扬扬洒洒的官员,立刻就住了嘴。</p>
“行了,今天就到这里。”牟帝随指了几个人,“你们留下。”</p>
他的任性,官员已经习以为常,当下告退。</p>
在场只剩四人,牟帝这才指了指典客右丞王浩景:“你见过贺骁派来的使节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