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再次表明支持恒生银行,并委派职员驻守恒生总行大堂,以证明有足够的现金供应,一叠叠的钞票遍布大堂的各个角落。但是,情况并未有改善的迹象。恒生银行一日之内失去了,000万港元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亿港元。</p>
面对这个困境,何善衡召开了董事局会议商讨对策。其时,得出了三个解决方案</p>
、接受米国大通银行的援助</p>
2、停业并由政府接管</p>
3、向汇丰寻求协助。</p>
经过多日商讨,董事局决议把银行控股权售予汇丰,并交由通晓英语的利国伟全权处理。</p>
在得到香江财政司郭伯伟的批准后,立即与汇丰进行谈判。</p>
在谈判中,双方在恒生的总价值及出售股权数量分歧较大。</p>
汇丰认为恒生总值600万港元及要求收购恒生6股权;但恒生方面认为其总值亿港元,并只愿意出售5股权。</p>
由于汇丰顾虑到若恒生倒闭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最后遂答允以5,00万元收购恒生5股权其后增持至624。消息传出后,风潮也告平息。</p>
据悉,何善衡因恒生控股权从此断送而哭了两个晚上。不过,在出售当日,他亲自召开大会向员工解释,稳定人心。</p>
汇丰却无疑成了大赢家。汇丰不单以低廉的价钱买入最宝贵的资产,也除去了香江银行业最具威胁的对,奠定了其在香江银行零售业的垄断优势。</p>
在收购后,汇丰只派出4位代表加入董事局,并继续保持原来的华人管理层,何善衡等人也得以留任,这是汇丰的远识卓见。</p>
当时,香江魔都汇丰银行总经理桑达士认为,恒生银行的成功在于其华人的管理层,所以汇丰不必插。</p>
汇丰控股旗下的香江魔都汇丰银行持有恒生银行624股权。</p>
</p>
“恒生“二字含有“永恒生长“之意,象征香江恒生银行与客户和香江一同成长但据曾经出任恒生副董事长何添表示,“恒生“二字分别取自当时盛春霖开设的恒兴银号及林炳炎的生大银号。</p>
香江恒生银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银行服务,以配合客户愈趋复杂的需求。恒生银行资本雄厚,是一间以香江及天朝内地为业务重点的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包括个人理财、商业银行、工商及金融构业务、财资服务、以及私人银行服务。</p>
恒生银行致力引进先进科技,为客户提供创新及切合需求的产品,协助客户掌握理财良并赚取额外的回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一直是香江恒生银行的服务宗旨。</p>
另一个时空,香江恒生银行在香江设有45间分行及自助理财中心,澳门设有间分行,内地共设有三十二个点,包括0间分行位于京城、魔都、豫杭、羊城、冬莞、深镇、榕城、金陵、甬市及津城、22间支行9间在魔都、4间在广州、4间在深镇、2间在京城、间在金陵、津城及间在东莞。在台北也设有办事处。恒生银行约200名员工。</p>
恒生银行亦负责算出香江股市的参考指数恒生指数。恒生银行是恒生指数三十三只成份股之一,该指数为香江股市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香江恒生银行的股份亦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并在米国为投资者提供第一级赞助形式之美国预托证券计划。</p>
截至200年2月,恒生的总市值达250亿港元,以市值计,是香江最大的本地注册上市银行。长远的目标是成为大中华区具领导地位之区域银行,重心是华南及长江三角洲一带。</p>
在汇丰作为后盾下,恒生业务更大为扩展。</p>
管理层仍坚持着专向中企业埋首为主要方针。当时960至0年代,香江工业起飞,中企普遍缺乏资金扩展,恒生却给予财政上的支持,提供信用证及出入口融资服务。如华资大户郑裕彤发迹前,由他主理的周大福珠宝,得力于恒生的资助,往后由珠宝业进军地产业。而长实也与恒生素有渊源,当年李嘉诚经营塑胶花厂时,曾设法与何善衡会面。会面后,何善衡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认为他做事干练,是有潜质的客户。</p>
公司演变成大企业后,更成为恒生的长期客户。例如长实不少的楼盘,就由恒生提供按揭由郑裕彤主政的新世界,恒生至今仍是其主要往来的银行。</p>
自960年代开始,香江地产业也逐渐变得兴旺。为了力争中型楼宇按揭市场,在96年,恒生首创为中产阶级又称“夹心阶层“提供长达年期的住宅楼宇按揭服务,一改当时最多为期3年的做法,令中产阶级得以置业。</p>
92年,恒生银行在香江上市。它将股份面值降低,由股变为0股,并发行新股,使实收资本从4,500万港元增至亿港元。同年5月,恒生将其已发行股份的十分之一,每股面值0元共00万股,以每股价格00元公开发售,结果获得29倍的超额认购,冻结资金2亿港元,相等于香江政府9年财政收入的一半。6月3日,恒生在香江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战后在香江上市的第一家银行。当天,恒生以5元高开,全日最高升至6元,最后以65元收市,即恒生市值已高达65亿。</p>
此外,恒生的名字更因其在969年编制的“恒生指数“而深入人心。</p>
另外,恒生银行也在香江及天朝内地扩展分行,建立更广泛的络。至92年上市为止,恒生在香江已拥有20间分行,超过2,000名员工,成为仅次于汇丰的商业银行。及至9年,分行数目更增至45间。同年,更取得在地鐡沿线开设分行的专营权。在90年代中期开始,恒生在天朝内地陆续建立分行。</p>
90年中期,银行危爆发。94年,永安银行传出丑闻,总经理郭志匡挪用,000万美元作为己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