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乌龙山修行笔记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立碑、起屋
    乌巢河水滚滚流淌,山林间一片秋雨濛濛。</p>

    大白脖颈上套着绳索,拉着大车前行,黑在后紧紧跟随,遇着水沟泥坑时,就帮忙一起推动车轮,尽量保持车驾的平稳。</p>

    没办法,今年秋雨太多,一路坑坑洼洼,很不好走。</p>

    大车拉着一方六尺高、两尺宽、半尺厚的石碑,刘楼坐在石碑上,打帘篷,向着四下打量,目光中一往情深。</p>

    路,还是那条路,山还是那条山。</p>

    水,也依然是那么水。</p>

    看也是看了那么多年,可最近这几日,是怎么也看不够。</p>

    自己家的院子,谁看得够?</p>

    车轮辘辘,在泥地上碾过深深的车轮印,不停向前,终于在一条山道下停了下来。</p>

    再往前,就要登山了。</p>

    刘楼下车,将车上载着的石碑提下来,提到山道边早已选定之处,落入提前挖好的坑里,然后大一挥:“埋!”</p>

    大白和黑立刻蜂拥而上,有喙的用喙,有爪子的用爪子,将堆积的泥土填回去。</p>

    很快,石碑就立好了。一鹅一猫又在碑上、泥土上不停扑腾,将石碑加固。</p>

    等一鹅一猫折腾完了,眼巴巴看着刘楼,刘楼便上去踢了两脚,以为验收,然后满意的点头称赞:“今晚吃灵米粥,一人两碗!”</p>

    于是,一鹅一猫欢快的翻起了跟头。</p>

    碑上写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三玄门。</p>

    这是刘楼亲笔所书,虽然不是那么很好看,但胜在笔力刚劲。开玩笑,毛笔都被他写折了三支,能不刚劲么?三个刚劲的大字刻在石碑上后,望之也别有一番味道。</p>

    彰龙派将整座乌龙山划给了刘楼,却不意味着他要将石碑沿着乌龙山立一圈。八十六处山头、十七条峡谷、二百余座洞穴,方圆百里,要立多少座石碑?</p>

    也没有那么划界的,更不需要。</p>

    将来若有那不开眼的要来乌龙山立万,过去彰龙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他,如今</p>

    好吧,彰龙派很可能依旧会睁一只闭一只眼,但三玄门却不会了,想要过来安营扎寨——不是,想要过来建立宗门,你得问问咱上的山基簿答不答应!</p>

    以自己筑基的修为,料想也应付得过来,而自己应付不来的那些人,恐怕对这穷山恶水也不大看得上眼。</p>

    所以,立碑都是立在主山之下——现在的乌龙山主山,毫无疑问就是乾竹岭!</p>

    无论彰龙派还是丹霞派,又或者是天姥派、罗浮派、金庭派、南海剑派,乃至衡山三坛、大封山韩氏等等等等,概莫如此。</p>

    乾竹岭正面山道旁立碑,意为山门,访客登山,于山门前止步,否则便是侵犯之意。</p>

    只是目前也没个人值守山门,这却有些挠头。</p>

    </p>

    又瞟了瞟翻跟头的一鹅一猫,不禁有些叹气,两個畜牲要是能话、能看帖就好了。</p>

    盯着石碑又琢磨了多时,跟附近弄了几块草皮苔藓盖上去,显得稍微有了些年份,满意的点点头。</p>

    “好了,回山吧,煮粥。”</p>

    一鹅一猫如蒙大赦,“嘎嘎”、“喵喵”叫着冲上山道。</p>

    “回来!车——”</p>

    两个畜牲又冲回来,套车的套车,推车的推车,消失在山道间。</p>

    刘楼在新立的山门前左顾右盼了多时,又回望远处,终于等来了五驾大车组成的车队,牛车两驾、驴车三驾,车上载着一个个箱子和一件件工具,车下二十余人伴车而行,有男有女,领头的是村里的田伯。</p>

    “田伯,不是都了么?帮我把人召集起来就好了,您那么大岁数了,怎么还来啊?”刘楼连忙迎了上去,嘴里抱怨起来。</p>

    田伯笑道:“这不是好端端的,老头我身子骨也硬朗,每日习练你教的那几个吐息活动之法,好得不得了!三玄门两代都是老头我看着长大的,如今终于要起大院子了,我能不来给你看着?”</p>

    刘楼也只能由他:“那您就少干点,最好别干,管着他们、督着他们就好!”</p>

    田伯笑着将身后的人介绍给刘楼:“楼掌门,这是谁还认得么?”</p>

    刘楼凝目看去,和一般村里的汉子没什么太大区别,精瘦精瘦的,黑黝黝的皮肤透着紫红,一看就是常年干活的苦力,但这眉眼之前却很是熟悉,眼角上还有颗痣。</p>

    他终于想起来了:“林娃?你长这么大了?”</p>

    这是松毛坪的孤儿,当年山岭塌方,半个村子都被埋了,这孩子全家只剩他一个,是乌龙山群雄将他救出后,交给村子里林老实家养大的,取名林苦,刘楼后来也见过这孩子几面,不过都是孩子的时候,要不是这棵眼角痣,还真认不出来。</p>

    “林娃出息了,五年前跟了一位大匠去扬州学徒,专门学盖房子,别看他年虽,这是出师了,比我们都盖得好,这回让他当工头!”田伯笑道。</p>

    林苦是长大了,其实还是没到十八岁,但在农家人眼里,的确就是长大了。他在刘楼这位仙师掌门面前还有些生怯,只是声纠正田伯的话:“是学营造法,我也没有出师,出师还早,这次是回来看望爹娘和乡亲们的,师父给了三个月的假,还是要回去继续学。”</p>

    田伯笑道:“好好好,反正你把三玄门的院子给盖好再走!”</p>

    林苦点头:“这是自然。”</p>

    后面的二十来人,也都是村子里的壮丁,刘楼许了每天管吃之外,再加每人二两银子的工钱,院子什么时候盖完,这二两银子什么时候给,所以大家来得都很积极。其实就算没有工钱,只要一声招呼,这些人也会上山的,山里的仙师和山外村民,一直以来都是一家人。</p>

    “楼,知道你回来,大伙儿别提多高兴了!哎呀,伱是不知道,你们走了的这些年,我们多难!该死的天姥山,那里的仙师都是坏人!造孽!”李婶迫不及待的诉苦,同时着急询问:“这回起了新院子,不会走了吧?”</p>

    有人接茬:“当然不会走了,不然起新院子做甚?是吧田伯?”</p>

    田伯眼巴巴的望着刘楼,问:“不会走了吧?”</p>

    刘楼笑着点头:“不会走了,还没来得及跟田伯,如今这乌龙山,是我三玄门的了,彰龙派给了山契了!”</p>

    这句话一出,众村民顿时惊喜莫名,吵吵嚷嚷中有人问出了所有人想要问的问题:“那以后我们还给彰龙山交粮不?”</p>

    刘楼肃然道:“当然不用了,只要是在咱乌龙山范围内开的田,打的粮,都不用再给彰龙山缴纳了!”着,又郑重宣布:“今年是三玄门正式占据乌龙山的头一年,今年的钱粮,一概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