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做的很好!”</p>
虽然分封的问题很大,但是这是在交通和人口限制下,最快扩张疆域的唯一选择。</p>
周室虽然后来拉胯,但是却也推算出了一些有用的东西。</p>
那就是王朝百日疆。</p>
字面意思,王朝能真正掌控的只有百日之地。</p>
这个百日的意思就是,从地方将消息传到国都,国都再派出大军抵达地方,极限期限是百日。</p>
超出这个时间的疆域,王权不达。</p>
而这个定律中的百日,其实也有区别,百日能大军抵达和百日内大军抵达并完成平叛,也是两个概念。</p>
前者对帝国的掌控力就不如后者,而后者一般会是一个王朝最为强盛之时。</p>
现在并州已经达到了百日极限,而秦国却还没有。</p>
“秦国没想过迁都?”</p>
言晏突然好奇地看向蒙毅。</p>
以秦国如今的疆域,实际上咸阳并不是最好的国都选择。</p>
而当今天下诸城中,按照国都中心论,最适合作为大秦国都的城池只有一个,大梁!</p>
蒙毅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迁都,怎么可能!</p>
历代秦王都葬于骊山周边,宗室族地也在雍城。</p>
而且秦国的基本盘也是秦国,是关中。</p>
贸然迁都并不是什么好事。</p>
虽然迁都对秦国掌控天下也有好处,但是这事利弊参半,正常情况下是不太可能的。</p>
按照鬼神之就是,秦起于雍城,兴于咸阳,咸阳也是秦国腾飞之地,怎么可能轻易迁都呢。</p>
言晏点了点头,没有再多其他。</p>
迁都在这个时代会被定义为动摇根本,社稷不稳。</p>
所以,除非是想魏国那种要问鼎中原,才从安邑迁往大梁。</p>
“那么,秦王还打算顶着王爵的封号到什么时候?”言晏再次开口发问。</p>
“”蒙毅再次沉默了。</p>
你能不能问点我敢回答的东西啊。</p>
不是迁都,就是称帝,这种东西是他敢的?</p>
不过接收了残破的齐国之后,朝堂之上也在讨论称帝之事了。</p>
毕竟王号已经不够匹配嬴政如今的地位了。</p>
“大概在岁末大朝或是明年的春耕大典上会正式发文吧。”蒙毅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p>
具体的还要看嬴政怎么想,看看朝臣们什么时候商议出帝号。</p>
言晏点头,历史上嬴政正式确立始皇帝的称号也是在灭齐当年。</p>
现在虽然时间提前了三年,但是这种东西很明显是不会变的。</p>
“陛下,秦国廷尉卿李斯求见!”墨鸦再次走进了校政殿通秉。</p>
言晏疑惑地看向了蒙毅,这两人不是一起来的?</p>
</p>
“我们不是一起的!”</p>
蒙毅知道言晏的疑惑。</p>
“臣是代表的太子殿下,以太子名义来拜见帝君的。”</p>
“你要见一见?”言晏问道。</p>
蒙毅迟疑了一下,虽然他很想知道李斯来并州是要做什么,但是他都没得到通知李斯会来并州,很明显李斯是带着嬴政的密令前来的。</p>
这种事他还是不要知道的好。</p>
朝堂之上,最重要的是信息,是情报,但是这信息和情报知道的太多有时候就是杀身之祸。</p>
“弄玉,让国尉府准备复制一份舆图交给蒙毅长史。”言晏搓了搓大拇指和食指提醒着弄玉。</p>
弄玉秒懂,大国舆图,那都是战略意义的密,整个并州详实的舆图,也只有国尉府才有。</p>
所以得加钱!</p>
蒙毅也是在并州混过的,一看言晏的动作就懂了,这次太子府是要大出血了。</p>
“臣下告退!”蒙毅躬身行礼,跟着弄玉退出了大殿。</p>
李斯也在宫门令的带领下走进了并州王宫,与蒙毅半道相遇,虽然都认识,但是却也都当做没看到对方,也不会停下去问对方来此的缘由。</p>
“儒家荀夫子座下李通古,拜见玄武帝君。”走进并州权利中心的校政殿,李斯躬身行礼。</p>
言晏再次诧异的看向李斯,这个拜见的身份是儒家李斯,而不是秦国廷尉李斯,拜见的也是玄武帝君,而不是儒家言子一脉师兄。</p>
也就是意味着,李斯是以个人身份来见的并州之帝君。</p>
“赐座!”言晏示意李斯不必多礼。</p>
李斯端端正正坐下。</p>
“通古先生此番前来拜见,所谓何事?”言晏直接开口问道,也不是以儒家身份。</p>
“通古有疑惑,希望帝君能够解答。”</p>
“有何疑惑?”言晏诧异,如果现在的天下,谁有第一丞相之姿,李斯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哪怕是安期生也未必比得上李斯。</p>
李斯之所以迟迟没能出任秦国丞相,原因是秦灭六国,军功勋贵太多了,李斯的爵位不足以升任丞相。</p>
毕竟军功爵之下,只有爵位高的人才能领导爵位低于自己的人。</p>
等到嬴政正式宣布华夏一同,封赏群臣的时候,李斯的爵位还要落后更多,想要成为秦国的丞相,也只能把那些人给熬死。</p>
所以,言晏才疑惑以李斯的才干,什么样的疑惑能让他千里迢迢的从咸阳跑来并州,而且看样子还是用了自己的年休跑来的。</p>
“秦国的路该如何走!”李斯郑重的问道。</p>
“?”言晏愣住了。</p>
汉承秦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就是李斯亲缔造的,影响了整个华夏历史,华夏无论经历了多少朝代,都能在他们的王朝制度中找到秦制的影子,这就是李斯的可怕。</p>
所以李斯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被低估的丞相。</p>
若是没有晚节不保,一失足成千古恨,李斯甚至和嬴政一样都能得到一个千古第一之名。</p>
“秦国太大了,这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国也是从未出现过的,所以,这个帝国该走什么样的路,该怎么去掌控这辆庞大而又疾驰的战车,需要一个合格的车夫。”李斯凝重地着。</p>
因为言晏的影响,秦灭六国的速度被加速了,李斯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思索这个大一统的帝国的未来走向。</p>
言晏也恍然大悟,自己是后来者,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嬴政、李斯他们没有,对于他们来,一切都是全新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p>
所以李斯才会有疑惑。</p>
恐怕历史上的李斯为此也这样去请教过很多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