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1007章 国库和内孥分离【求订阅*求月票】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智者不为也。</p>

    并州不是秦国的保姆,不会无条件的一直去帮着秦国,帮着嬴氏一族。</p>

    秦并交好也只是因为并州初立之时,秦国无条件的帮助了并州,而这些年,并州也早已将这个人情还尽。</p>

    的再残酷一些,当初秦国帮助并州也不是没有私心的,秦国帮助并州是因为秦国要一统中原,不想被北方蛮族牵制,所以才让并州帮着秦国守卫北方门户。</p>

    一切的交好是建立在两国的利益之上的。</p>

    还是那句话,国家利益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p>

    “行郡县,权贵就是绕不开的坎,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除非秦国放弃郡县制度。”</p>

    言晏很直接的着。</p>

    贵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封地自治,若是没了自治权,贵族也将失去他们的根。</p>

    这种情况下,想用温和的段去变革是完全不可能的。</p>

    当然想要天下接受也是需要时间的。</p>

    分封制存在了数千年,却在秦国上废掉,一时间别是勋贵了,就算是普通百姓也会迷茫和疑惑。</p>

    但是只要秦国能撑住最初的十几年,坚持过一代人、两代人,以人类的善忘,很容易就忘却了过去,选择接受。</p>

    “若是孤没记错的话,通古先生也是没有封地的吧!”言晏看着沉思的李斯笑着反问道。</p>

    李斯的出身很低很低,至少在秦国九卿之中,李斯的出身也就比内史腾好一些。</p>

    内史腾连姓氏都没有,完全是嬴政一带飞的。</p>

    同样的李斯也是一样,也是有着从龙之功才升到的廷尉卿。</p>

    “我”李斯知道言晏的意思。</p>

    这个坏人只能自己来做,因为自己在秦国毫无根基,所以做起来也能毫无顾忌。</p>

    不像其他人,都是出身贵族,关系盘根错节。</p>

    只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他要将一切推倒重来,而且他将成为秦国的孤臣,唯一能仰仗的就只有秦王。</p>

    而按照史书上这些孤臣的下场都不会好过。</p>

    君王会拿他们当刀,用来斩杀一切阻碍,然后天下承平,宝剑归鞘,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君王也会将他们送出去给那些勋贵杀,用来平息勋贵的怒火。</p>

    因此,李斯若是真的这么做,在嬴政之时,他会活的很好,甚至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一旦嬴政逝去,他也就成了新任君王用来平息勋贵怒火的牺牲品和陪葬品。</p>

    这似乎也是法家大家的结局,吴起、商君、申不害皆是如此,也就只有一个李悝能善终,而善终的原因也是很搞笑的事情。</p>

    因为魏国不会让一个外人长期把持朝政,所以在变法图强之后,李悝就罢相回家著书立了。</p>

    而当时还有着刑不上士大夫的规矩,所以李悝活了。</p>

    只是法家却又出了商君这个狠人,提出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绝对法度,断了所有变法者的后路。</p>

    “想要成为法家先驱,就要有死的觉悟!”</p>

    李斯突然想起了当初荀子教导学生时对韩非的。</p>

    只是他也没想到后来的自己也会走上法家之路,该面临这个问题的韩非跑来了并州,没有遇上这个问题。</p>

    “腰斩、车裂,你总得选一个吧!”言晏笑着看向李斯。</p>

    </p>

    李斯脸一僵,你听听你的是人话?</p>

    “若是你选择这个道路,孤敢保证,儒家文庙、法家文庙,都会有你一席之地。”言晏继续道。</p>

    没办法了,人都是怕死的,只能开大招了。</p>

    谁能拒绝入庙的资格呢?</p>

    “用我法,杀我人,杀身成仁!”李斯懂了。</p>

    这是法家的路,也是儒家的杀身成仁。</p>

    “希望到时,帝君能为我留下一丝血脉!”</p>

    李斯最终深吸了口气,看向了言晏,提出了自己的请求。</p>

    他在秦国行郡县,那么不仅仅是他过后要被清算,他的家族、子嗣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活。</p>

    “好!”言晏点头。</p>

    就算他不去做,只要秦国是扶苏继位,扶苏也会给李斯留下一丝血脉传承的。</p>

    “那么请帝君继续教我!”李斯再次躬身行礼。</p>

    之前谈的也只是浅显的大格局,具体的东西都没有涉及,比如郡县衙门该有那些司属官员,政权和兵权又如何划分。</p>

    在李斯没有确定自己有勇气杀身成仁之前,这些也都是白。</p>

    “天下初定,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有司衙门!”言晏知道了李斯的选择,继续开口了。</p>

    李斯点头,衙门太多,并不一定就能将一切工作都弄好,反而会让百姓无所事从,不知道有事时该找哪些衙门。</p>

    “三公九卿制还是比较成熟的。”李斯想了想道。</p>

    若是贸然更换三公九卿制,别其他六国百姓无所适从了,就算是秦国百姓也都一时间难以接受。</p>

    而且三公九卿制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p>

    后世的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实际上跟三公九卿制是没太大区别的。</p>

    “丞相是限制君权的。”</p>

    言晏再次出了一个让众人神色紧张的问题。</p>

    法家一生都在致力于限制君权,让权力不会绝对归属到君王上,保证政治的清明。</p>

    而丞相也应运而生。</p>

    “这是我们能听的?”赵高、李仁等人都想跑了,这种东西不是他们能听的啊。</p>

    尤其是安期生也是如此,丞相是用来限制君王的,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只是谁都不会拿到明面上来,留给君王和丞相斗智斗勇。</p>

    “所以,首先一个要变的地方就是国库和公室私产要分开!”言晏认真的道。</p>

    李斯目光微凝,国库和公室私产分开,这就限制了君王私自挪用国库,一旦君王荒淫无敌,滥用国库财产,那危害可就大了去了。</p>

    “所以,并州也会如此!”言晏转头看向了安期生。</p>

    这事他早就想做了,不然以他脑子一抽就乱用钱的性格,并州国库迟早被他败光,而作为掌管国库的治粟内史也会压力剧增。</p>

    因此,当言晏到国库和君王私产分开时,陈建嘴角不自觉的勾了起来。</p>

    言晏的风光伟绩他可是很清楚的,动不动就一言决定国库开支,真不懂上一任并州治粟内史是怎么撑下来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