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 第1054章 纪传体史书【求订阅求月票】
    第054章纪传体史书求订阅求月票</p>

    “认识一个人不是看他了什么,也不要看外人怎么评价,要看他做了什么。”</p>

    云娥乖乖的听着,只是少司命和焰灵姬确实深色古怪的看着他。</p>

    “所以,这就是你当初着我们的钱的理由”焰灵姬忍不住开口了。</p>

    “什么叫你们的钱,我那是你们的钱,办你们的事,你们就,那些买的吃的,用的,是不是都有你们的一份”言晏毫无尴尬的义正言辞。</p>

    “这就是父王的,除了你,他一贫如洗”云娥突然有些理解了。</p>

    果然父王当年也是个黄毛!</p>

    “额”言晏这下是尴尬了。</p>

    从寿春出来,他一路上的用的,好像还真的都是少司命的,后来是焰灵姬和惊鲵的。</p>

    惊鲵的不能算,那是自己的妈,是的义父信陵君的钱。</p>

    “所以,为父这就叫现身法,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黄毛只会你的钱!”言晏强行解释。</p>

    云娥乖巧的点头。</p>

    “长公主想知道具体的,可以看看本史修订的陛下往事!”起居官很懂见缝插针的掏出了一册书籍递到了云娥面前。</p>

    “帝君往事”看着书封,言晏皱眉,“这史正不正经”</p>

    “正经的谁看啊”起居官笑着反问道。</p>

    “”言晏麻了,“你是史官啊,还去抢家饭碗,不怕他们找你麻烦”</p>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谁还没点副业呢”起居官丝毫没有内疚之心。</p>

    别云娥好奇书中所写了,就算是少司命、焰灵姬也都很想知道这并州史官写的野史又是什么样的。</p>

    “只有一册”焰灵姬开口了,总不能去跟云娥抢吧</p>

    “还有不少,发售天下,暂定是五千册,预计还需要刊印!”起居官淡定的着。</p>

    毕竟并州史官所写,诸子百家也都会好奇,想着收藏一册。</p>

    虽然不是正史,但是正史史官写的野史,多少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p>

    “第一卷,风起微澜”焰灵姬随翻了一页,看了眼目录。</p>

    果然正史写的就是比野史有内涵。</p>

    野史那帮人写的是什么标题</p>

    震惊,帝君和帝后</p>

    帝后豢养的面首!</p>

    </p>

    果然,还是得正史写的让人觉得有深度。</p>

    “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淫俗之物吧”言晏也有些慌。</p>

    起居官可太清楚他的过往了,更何况是成天跟在自己身边,懂的比自己的记忆都清楚。</p>

    “怎么可能,臣可是正经史官!”起居官翻了翻白眼。</p>

    “谁家太史令写野史”言晏翻了翻白眼。</p>

    “写这书的并州大史今,又不是臣,并州太史令!”起居官淡定无比。</p>

    大史今和我太史令有什么关系!</p>

    </p>

    焰灵姬果断翻到了书封,才发现,还真是并州大史今而不是太史令,只是一般人谁去注意那么多。</p>

    “你活着,真是孤太仁慈了!”言晏叹了口气。</p>

    “正因为臣知晓陛下胸怀之宽广,才敢行如此之事啊!”起居官不着痕迹的送上一个马屁。“所以,记得把三成收益交到内孥!”言晏也没想着追究。</p>

    这东西,起居官不写,家也会写。</p>

    相比于起居官写的,家写的那才叫一个狂野。</p>

    主打一个,野史,你管他正不正,就问你够不够野就行了。</p>

    “有没有想过,新修一种文体的史书”言晏突然想到。</p>

    现今史官记录正史采用的体裁主流是编年体通史,以帝王年号为线索编排相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国别体通史,以国别为单位从不同角度记叙历史国语;以及记言体,现今史官分左右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并州因为草台班子,言晏也只有一个起居官跟着,后来也懒得增加,所以由起居官一肩挑,如尚书。</p>

    除此之外,还有方志体,分为全国性的总志和州郡府县志两类;纪事本末体,就是某历史事件的首末。</p>

    而史书又分通史和断代史两种。</p>

    前者是不间断记叙自古至今之事,后者是某个时代,某一朝代的历史。</p>

    “什么文体”起居官也来了兴趣。</p>

    他知道的,言晏不仅仅是帝君,武力值惊人,同样也是天下公认的文宗之一,在文学一道上也不弱于人。</p>

    “纪传体!”言晏笑着道。</p>

    “纪传体”起居官略微皱眉,从名字上,他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东西了,“以人物活动来反应历史”</p>

    “不错!”言晏笑着点头。</p>

    这倒不是给起居官增加工作负担,而是为了收拢人心。</p>

    并州的官员、将校大多都是出身低微,也不是家族嫡子,更多的是旁系,所以能得到的支持并不多。</p>

    甚至很多人来并州之前就被家族警告,将来惹出祸端一力承担,与家族无关。</p>

    所以并州百官诸将出了少少几个能知道修撰自己的传记,其他人都没有这种概念和这种人脉。</p>

    “陛下是要给诸位大人和将军们编写他们的传记史书”起居官也懂的了言晏的意思。</p>

    不可能就是专门给他找到史家的一条新路,显然也是给并州的开过功勋们著书立传。</p>

    一旦言晏派出史官去给这些功勋者立传,反叛忤逆</p>

    别想了,他们整个家族都会牢牢的绑定在并州这辆战车之上。</p>

    谁家帝王会给臣子专门修订传记史书</p>

    换个法就是,自己写的,可信度不高。</p>

    但是帝王命人修订的,那叫正统,是为正史!</p>

    一旦史书修订,原本他们是家族旁系,现在就是本家,是主脉,是单开一页的先贤。</p>

    史书就将从他们这里写起!</p>

    因此,起居官目光也凝重起来。</p>

    果然,陛下所做的事,都意义深远。</p>

    而且史家的诸多史官们也根本无法拒绝这种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勋贵官员的过往,这种全新的体裁。</p>

    “这臣根本无法拒绝啊!”起居官叹了口气。</p>

    相比于其他体裁的晦涩难懂,单调泛味,这种纪传体,讲述的是英雄故事,也更吸引人,甚至普通人都会想着去买上一些来收藏,去翻阅。</p>

    而家更是会帮着传唱,为他们这些名声不显的史官扬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