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老爷回府。”</p>
大轿停下,魏广德从轿子里出来,门口的魏府下人就齐齐给他行礼。</p>
魏广德只是微微点头,就径直迈步走进了府中。</p>
进府以后,魏广德的步伐就慢下来,等着张吉跟上。</p>
出轿子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到张吉里捧着一大摞书稿,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相信很快张吉就会给他答案。</p>
果然,片刻后张吉就已经跟到左近,声对他道:“老爷,那位李太医的稿已经拿到了,我从书局那边拿过来了,那你要不要先看看。”</p>
“本草纲目?”</p>
魏广德停下脚步,回头问道。</p>
“对,本草纲目,上面都是写药材的药性,还有药草的图形,还有就是一些药方,我简单看了一下。”</p>
张吉紧接着就道。</p>
“都是医药方面的内容,那就让书局那边放心大胆的印制就好了。</p>
对了,还是先准备好材料,该准备的可以先准备,等李太医到了京城就开始印刷。”</p>
魏广德开口道。</p>
“是。”</p>
就在张吉答应准备退下去的时候,魏广德忽然又道:“你里张太医的稿,书印出来以后给我送回府里,放进宝库中,找个盒子心收藏好。”</p>
魏广德记得明朝本草纲目书籍好像拍卖价格不低,不过留存于世的多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本。</p>
要是自家能收藏李时珍的迹,还是原稿,估摸着数百年后价值不可估量。</p>
所以,李时珍这书的稿,他魏广德魏阁老要定了。</p>
其实这时代,对于名家真迹收藏者甚多,但是像李时珍这种名医的稿,并不值钱。</p>
别的不,李时珍开的那些药方就是李时珍的真迹,所以谁会放在眼里。</p>
也就是魏广德才知道未来这些东西的价值,不过那也得等他老魏家几百年以后还能守住这份家业才行。</p>
“对了老爷,听闻今日谭大人好像身体欠佳,都没有去兵部衙门入值。”</p>
张吉还没离开,就好像记起什么事儿来,马上又对魏广德道。</p>
“哦,是昨日的缘故?”</p>
魏广德皱皱眉问道。</p>
“或许吧,昨日他们离开没多久就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p>
张吉声道。</p>
“我知道了,晚饭后给我准备轿子,我过去看看。”</p>
魏广德吩咐道,“若是之后我没记住,记得提醒我一下。”</p>
“是,老爷。”</p>
张吉急忙答应。</p>
回到后院,魏广德在夫人伺候下换下官服,闲聊一阵,徐江兰就问起朝廷什么时候会下旨让松江府开海的事儿。</p>
“呵呵,都急了。”</p>
魏广德笑笑,昨儿也有人问起,想来大家都急不可耐想要出海做生意赚钱。</p>
“下次你去,她们还问起,你就大概率是年后,年前肯定是不成了。</p>
现在各大衙门都在收拾落下的各项事务,收了尾才好封印。”</p>
魏广德笑着答道。</p>
“首辅那边已经好了?”</p>
徐江兰坐在魏广德身边,温柔的问道。</p>
“都差不多了,分配的定制也基本确定,年后,内阁就会呈文上奏。</p>
其实宫里也知道,也是支持的态度,两位太后的娘家也都有份子。</p>
只要开海,各家都能收到数额不等的收益,雨露均沾之下,谁会出来反对。”</p>
魏广德笑道。</p>
家里大笔银子砸下去,徐江兰怕是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担心。</p>
所以,魏广德这会儿就给她吃下定心丸。</p>
“前两日起时,张江陵也收到徐阁老的书信了。</p>
我看呐,这事儿是没跑了。”</p>
魏广德信心满满道。</p>
到了晚间,吃过晚饭休息片刻,魏广德才出了后院到前面,坐上轿子赶往潭府。</p>
魏广德来潭府,自然直接就被请了进去。</p>
到了后边,谭纶卧房里,谭纶靠在床上微笑着和魏广德打招呼。</p>
“善贷,失礼了。”</p>
“子理兄不用客气,只是今日回府后才听闻此事,不然早就过来了。”</p>
魏广德急忙笑道,快步上前,魏广德坐在床边放好的太师椅上,对陪侍在旁的谭家人道:“洛书,可曾找了太医看过,太医怎么。”</p>
谭洛书,谭纶二子,现任国子监监正,娶光禄寺署丞刘森之女为妻,一直就留在京城照顾谭纶。</p>
“已经请张太医看过了,了偶感风寒牵动旧伤,只能养着。”</p>
谭洛书回答道。</p>
魏广德点点头,笑道:“那以后我们有事儿就直接来这里商议,洛书,到时候你可要准备好吃喝招待我们。”</p>
魏广德了个笑话,调节下沉闷的气氛。</p>
老爹身体不好,做儿子心情能好起来才怪。</p>
“魏大人笑了,请都请不来的贵客,自然要好生招待。”</p>
谭洛书急忙道。</p>
魏广德笑笑,随即问起谭纶的情况。</p>
谭纶的旧伤主要是早年间平倭时因此吃饭不定时,用后世话来就是有胃病。</p>
这个病其实不好根治,一般都是只能养着。</p>
还有就是他虽然是文官,但长期在外领兵,所以身上也有这段时间留下的伤痕。</p>
如在福建时就曾坠马伤了腿,风寒其实很轻微,主要就是引发旧伤,现在谭纶右腿就疼得厉害,没法下床。</p>
“张太医开了药,除了祛风寒的汤药,其他就是镇疼为主的药剂和熏香,其实不用他来,我都可以给自己开这些方子了。”</p>
谭纶笑道,脸上很是洒脱。</p>
久病成医,现在谭纶对自己身上各处出现的毛病,其实都已经有了对应的方子。</p>
只不过儿子不放心,还是请来太医过府看看。</p>
听到熏香,魏广德不由得耸耸鼻子笑道:“我就怎么进来就觉得异香扑鼻,不知道还以为走进了那位姐的闺房。”</p>
“呵呵,这阿片香剂有镇疼的功效,李太医疼得厉害就点燃闻闻,汤剂里其实也有这东西。”</p>
谭纶笑道,“若是善贷觉得好,不妨带回去一些,在家里使用也是无妨的。”</p>
“这么好?”</p>
魏广德笑道。</p>
“这阿片主要还是镇疼,还有止咳平喘、镇定催眠等功效”</p>
谭洛书看父亲和魏广德的起劲,就从旁边托盘拿出黑色片状物递到魏广德面前。</p>
</p>
谭纶看到就指着那东西道:“这就是那果子里的汁液,看上去黑乎乎的,可我早年曾在南方看到过长开的花朵,很是漂亮。”</p>
魏广德接过来闻了闻,并没有闻到有什么味道。</p>
“闻不出来,只能放进香炉里熏,才会发出这种异香。”</p>
谭纶解释道,“哦,此物据是唐朝乾封二年,大秦遣使献底也伽,也就是这东西。”</p>
谭纶口中的大秦,当然不是秦始皇创立的大秦王朝,而是中国对当时罗马帝国的称呼。</p>
“当时还带来种子,所以唐朝以后国内就有栽种,自行提炼了。</p>
我早年还听太医院王太医,就是那位已经致仕的老太医,这东西很可能汉朝是就已经在汉朝时就传入了。”</p>
谭纶完,魏广德点头接话道:“丝绸之路。”</p>
“对,丝绸之路,不仅我中华物产得以让西方见识,也带来了西方独有的一些东西。”</p>
谭纶笑道,“别看南方有种植芙蓉花观赏的历史,但这东西国内品质不好,你里的,还是太医院里的存货。”</p>
“这药物咱们大明还不能出产?”</p>
魏广德一听就乐了,估摸着和土壤气候有关系。</p>
有些植物,就算适应性强一点,能种植,但结果后可能药用价值就会减弱,所以还是得原产地好些。</p>
“那太医院是从西方买回来的?”</p>
魏广德随口就问了句。</p>
“好像是南洋暹罗进贡的,嘉靖朝时进贡了三百斤,这东西平时用一点就够了,也不用太多。</p>
毕竟是药物,总有些不好的。”</p>
谭纶道,“听太医院的人,先帝也曾用此物炼药,炼丹药时奇香无比,可出丹后就反过来了,简直臭不可闻,所以先帝炼了两次就不用这东西了。</p>
想来,这东西在南洋应该比较多。</p>
如今朝廷在吕宋、旧港有了驻军,以后国内若是需要,尽可让其进贡就是了。”</p>
谭纶此时还以为魏广德对这东西喜欢的很,确实加入少许进熏炉中,那香气沁人心脾。</p>
“洛书,给魏大人包上一包。”</p>
谭纶又吩咐道。</p>
魏广德也不推辞,反正是从太医院里拿的,对他们来就是不花钱,白捡的似的。</p>
等魏广德离开谭府,他里就多了个纸包,估摸着足有二三两的样子。</p>
不过,魏广德坐进轿子里,脸上表情却没有来时的轻松。</p>
靠在椅背上,仔细琢磨谭纶的这个阿片历史,总感觉好像后世在哪儿看到过。</p>
有心请教张太医好好问问,不过时间已经太晚了,人怕是都休息了,也只能放在明天。</p>
魏广德回府,带着纸包到了后院。</p>
“哟老爷,你去看谭大人,还从人家里打秋风了东西?”</p>
进门,夫人徐江兰看到魏广德里纸包就打趣道。</p>
“是什么阿片,可以放入熏炉里有异香。”</p>
魏广德随把纸包交给徐江兰,坐下还在思索。</p>
“我当是什么,原来是那东西。”</p>
徐江兰一开始还惊奇魏广德带回来什么好东西,以魏府现在的情况,什么好玩意儿没有,值当魏广德亲自带回来。</p>
知道是阿片,也就不稀奇了。</p>
“你知道?”</p>
魏广德不解问道。</p>
“知道啊,乌香嘛,谁不知道似的。</p>
香是香,喜欢的人就喜欢得紧,我闻着是香,但也不是多喜欢。”</p>
徐江兰满不在意的答道,现在魏广德有听到一个名字,“乌香”。</p>
魏广德心里一紧,没来由感觉一阵不安。</p>
刚才在轿子里,他就已经有这样的感觉,此时只是更加强烈。</p>
“很多府邸里,夫人姐喜欢的,就会去太医院要上一些加入熏炉里,好像也没什么危害,是太医院里的一味药材嘛。”</p>
徐江兰笑吟吟道。</p>
听到阿片不仅是太医院给人当做药物服用,其异香让公侯府嫡里妇人也趋之若鹜,魏广德不由得陷入沉思。</p>
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偏偏云山雾罩的看不清楚。</p>
忽然,魏广德想到张吉,马上叫丫鬟去找张吉,让他查查本草纲目里对阿片的记载,找到了马上送过来,他要看看。</p>
张太医那边,魏广德也是会问的。</p>
不过当面询问前,多了解一些也是好的。</p>
魏广德的这个命令,直接让魏府又翻天了。</p>
许多已经睡下的下人被张吉叫起,都是些识文断字的仆人,都被安排聚集在一起翻阅本草纲目。</p>
都不懂医术,所以查找起来也有些费劲。</p>
魏广德可不知道这些,很快就在丫鬟伺候下开始洗漱,准备上床睡觉了。</p>
天色已经很晚了,四九城外出捡钱的大军也逐渐彻底消失。</p>
第二天一早,魏广德起来在花园里跑步,又打了两趟拳,这才擦了一把汗,回去准备吃早饭。</p>
饭桌旁,张吉捧着找到的关于“阿片”的记载,直接送到这里。</p>
“阿片,方音称我也,因其花色似芙蓉因而得名阿芙蓉。</p>
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p>
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p>
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p>
次早津出,以竹刀刮取,入瓷器阴干用之”</p>
魏广德边吃饭,边看着书里对阿片的记载,</p>
在这里,魏广德又知道了“阿芙蓉”这个新名字。</p>
“刮在瓷器内,待积存多时,以纸封固,晒二七日,即成鸦片,性急可多用”</p>
等魏广德念到这里就是一愣,阿片,阿芙蓉,乌香,鸦片</p>
瞬间,魏广德就感觉不好了,他终于知道昨日不安的感觉到底来自何方。</p>
自己带回家的那二三两阿片,特么的就是鸦片。</p>
后世中国人,没有对这东西有好感的,这就是毒害中国一个世纪的恶魔。</p>
魏广德停下吃饭的动作,拿着纸片的都微微颤抖起来。</p>
“老爷,老爷。”</p>
一旁张吉见状,急忙在一边轻声呼唤两句。</p>
“嗯。”</p>
魏广德回顾身来,情绪逐渐稳定,放下纸张。</p>
此时,他已经没有了吃饭的兴致。</p>
因为后世教育对这方面介绍不全面,许多国人都以为鸦片是清朝才进入国内,魏广德没想到此时大明的郎中们早已经在将其当做药品使用。</p>
“没想到毒品居然早就在自己身边,只是毒害还不为人知。”</p>
魏广德嘴里喃喃低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