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二百九十五章 促商贸!大明兴!
    “哥,其实我们还有办法。”朱瀚似乎已经有了对策,胸有成竹的对朱元章道:“债券!我们继续发行债券!”“还发债券?不行!”朱元章摇头拒绝,“你之前不是告诉咱,如果一直发行债券,会让百姓对咱不信任,会让大明陷入到信用危中吗?不行!咱不能让老百姓戳咱的嵴梁骨。”朱元章拒绝,在朱瀚的预料之中,他依旧不急不躁,对朱元章道:“哥,这债券的发行,不一定非得是我们或者不一定非得是朝堂。”朱瀚看着朱元章露出感兴趣的样子,这才徐徐道:“朝堂是纵览全局,制定发展规划,地方是负责根据各地环境的不同,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朝堂的规划,也就是可以发行债券的地方,不一定非得是朝堂,还可以发行地方债。”“比如应天,应天府为了搞活应天的经济,可以自主发行一定数量的债券,让百姓把钱交给应天府,他们再按照约定还给百姓钱比如东印度公司,那是咱大明朝堂的公司,我将其称之为大明的国企,由朝堂直接负责,地方上也可以成立公司,我将其称之为地方国有企业哥,如果每个城市,有两到三个地方国有公司,他们就能花更少的钱,完成更多地活”“你想想哥,百姓们把钱投出去,就在自己家门口就有生意,他们能时刻盯着,他们怎么可能不激动?”朱瀚的头头是道,但朱元章却并不觉得朱楷的是什么好生意,他对朱瀚道:“七五,你可能不太了解,百姓们的想法,咱们当年算了,那时候你还,有些事你不懂,百姓们没有人愿意主动把钱掏出来,你明白吗?”朱瀚点点头:“明白,但总有愿意吃螃蟹的人,只要有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我将其称之为头羊效应。”后世,为什么股票市场有那么多人玩?有钱人追求的是刺激,没钱又参与其中的人,想要在股市上追求一夜暴富,但赚钱的人终究只是头羊,也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后世,那些人有一个很难听,又很让人感到戏谑的称呼:韭菜!韭菜们不觉得自己是韭菜,所以前赴后继当然了,这是金融行业,但在制造业,这种效应叫头羊效应。谁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会得到更多。而百姓看到‘头羊’赚的盆满钵满,他们自然动心,也会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去做一些生意。朱瀚把他的想法告诉朱元章,朱元章听得是若有所思,朱瀚继续道:“而且地方企业做的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能不赚钱?”“有第一个人做,就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乃至更多的人都参与其中,等到全民都开始学着做生意,那时才会是我们征服世界的时候,到时候不用我们去引领百姓,百姓自己就会做!人口、土地、商业、向外扩张都会存在。”“等等,你先等等。”朱元章抱着脑袋,他被朱瀚的话给吓住了,全部的老百姓都去做生意,哪有这么多生意做?不过,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朱元章看着朱瀚:“七五,你的这些,咱这辈子能看到吗?”“当然能看到!”后世也是这么做的,不少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的支柱企业,所以朱瀚对此了解不少。至于朱元章的身体朱瀚一点都不担心,老朱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肝帝,都能够活很多年,现在的情况可是比当年好多了,不听话的武将都被赶出去到海外当祸害去了,也没有让朱元章烦心的事情,他岂不得比以前活更久?听到朱瀚这么,朱元章有了兴趣:“七五,你给咱详细。”“行。”朱瀚并没有太多,只是用现实来举例子:“比如,应天府需要织布坊,但他们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找商人合作,按照投资比例进行股权划分或者,地方上必须占据绝对的控股权,钱可以没有,但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比如应天府本地的织布坊,可以少收税,外来的织布坊还是按照原计划交税这么一来差距就出来了”在向朱元章明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速方式后,朱瀚也对朱元章道:“这样做会有一定的弊端,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想要直接做到完美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我们只能在后续再做补充,哥,这就是我的建议,盐、铁、糖这些生意必须是朝堂的公司掌控,接受朝堂的政令,其他生意安全可以交给地方,这样做可以活跃地方经济,促进他们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此会,找出最适合大明的人才,一举两得!”“嗯,你这么倒是有点意思。”朱元章挠挠头,对朱瀚道:“人选的话,你觉得韦成波和孟端怎么样?这两个人才是你发现的,咱现在把他们俩交给你。”“这俩人一个激进,一个老道,尿不到一个壶里。”朱瀚不觉得把韦成波和孟端捏到一起是好事,韦成波处事激进,讲法无禁止即自由,做事比较容易剑走偏锋,孟端是老家伙了,做事四平八稳,就算想找他问题都不好找,难听点,这老家伙就是个老兵油子。他们两个在一起,吵架的时间得比他们两个合作的时间多。不过,朱瀚并没有驳朱元章的话,而是对他道:“哥,我们可以让他们两个主政一方,韦成波去两广,孟端调任齐鲁,齐鲁是北方的出海口,有优良港口,两广地区在南方,外出的商船基本上都在那儿,双方各有优势,我们可以让他们两人都去试试,看看能做到什么样子。”“嗯,这个办法不错。”朱元章一拍大腿,满意的道:“就这么办!”地方发展的事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远征大军的问题:“还有远征大军的事,我们已经派出大军二十万,现在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各地都在和当地人打仗,要么就是怀柔的政策让他们屈服于大明,但发展始终都是问题,这怎么办?”“好办!”朱瀚笑了起来,笑的很阴险:“咱们国内,不是有很多贪官污吏吗?把他们派出去,大明不允许有这些蛀虫的存在,但他们都是饱读诗书,并且有做官经验的人,带领一群蛮子去发展地方也是不错的,最起码让外面打仗的军队不至于饿肚子同时许诺好处,让他们带领那些地方发展起来,警示录是对他们做错事的惩罚,我们也可以做一部忏悔录,有把地区发展的不错的官员,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会,这么好的会,我想很多人都想抓住,他们完成了目标,我们可以给他们回到老家养老的会,如果不行,干脆就让他们在外面的蛮荒之地终老吧。”“哈哈哈哈,七五啊七五,你这个主意,真阴损不过咱喜欢。”朱元章开心的拍大腿,然后大一挥:“好,咱就这么干!那群蛀虫就得榨干他们的所有油水!”朱元章放在桌子上有规律的敲击着,看到朱元章这副姿态,朱瀚也知道他在思考,坐在一旁喝茶也没有打扰他:“这个主意不错,咱就这么干,哈哈不出三年,外面就能发展起来。”“三年?哥时间有点长,最多一年,他们就要完成这些任务。”朱瀚伸出一根指,“咱们打下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四季如春,一年四季都可以种粮食,如果一年的时间他们还不能满足军队的需求,他们也就没有回来的必要了。”“行,就一年。”朱元章十分爽快的答应了朱瀚,他愿意无条件的相信朱瀚。完国家大事,剩下的就是私事了,看着朱瀚,朱元章道:“那两个异邦女子都怀孕了?”朱瀚点点头:“嗯。”“唉,你你那异邦女人有啥好,咱老朱家以后怎么容得下她们?”朱元章也很头疼,老朱家世世代代的族谱里,也没有像朱瀚这般的人啊,以后把朱瀚写进族谱,总不能把那两个异邦女子也写进去吧?怎么都觉得膈应。朱瀚却不满了:“哥,你这是的什么话,咱这叫为国争光,咱不仅能把他们的国家打垮,也能把他们的女人征服,咱是为大明争光好吧?大哥要不我回头给你找两个,让你带到宫里去试试?别有一番滋味啊。”“咳咳”朱元章被朱瀚的脸通红,狠狠地瞪了一眼朱瀚,责怪他口无遮拦,但随即却有些不好意思:“咱、咱宫里有。”“幼?可以啊哥!”朱瀚哈哈笑着,对朱元章道:“那咱哥俩一起为国争光!”朱元章的脸皮没有朱瀚厚,他听到朱瀚的话有些不好意思:“去去去,这算哪门子的为国争光?还有个事差点忘了,蓝玉这子被咱敲打了一顿,这子取得点成绩就翘尾巴,当初你把他送出去真是对的,如果把他放在国内,他不知道得捅多大的篓子呢。”朱瀚点点头:“蓝玉那子他就不能回来,性子急,又心眼,被人一激将他就上头,这子得找个人好好看着他才行。”“这话的不差,但能看住他的,也只有你了。”朱元章顿了一下,然后对朱瀚道:“你以后不是想去殷州吗?让他跟着你过去吧,跟着你他还能收起尾巴。”“行。”朱瀚点头答应,随后对朱元章道:“没事了吧?没事回去吃饭成吗?想嫂子做的饭了。”“早就等着你呢。”朱元章拉着朱瀚向外走,“你嫂子知道那俩异邦女子怀孕后,可是抱怨你了好久,你这么大人了还毛毛躁躁,当时她差点就去找你了,嘿嘿到时候少不了听你嫂子唠叨。”“长嫂如母,我听着就是。”朱瀚笑着回应,然后和朱元章朝着马秀英住的坤宁宫走。吃饭的时候,听着马秀英的唠叨,还有旁边朱元章帮忙打掩护然后一起被唠叨朱瀚感到无比温馨。只是马秀英的身体,一定要照顾好。朱瀚可是记得,马秀英去世的很早。蓝玉从应天府离开的时候,朱瀚还没有回来,这让蓝玉感到非常的遗憾。本来想着,自己见到朱瀚后请罪,向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以后绝不再犯蓝玉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心眼,别人对他有丝毫不尊敬,他就会想方设法的报复回去,可如果你对他有恩,他就会时刻记着,并且十倍奉还。况且,朱瀚对蓝玉不光是有恩,而且还有提携之情。当初他带兵出去,其实有很多比他资历更深的武将更有资格带兵出征,可朱瀚却力排众议,选择了蓝玉,听还有很多武将对朱瀚有了些许的不满。正是朱瀚的力排众议,才让蓝玉有了带兵打仗的会,所以蓝玉也一直记着朱瀚的恩情。现在呢?活还没干好,就做错了事,换句话蓝玉现在是戴罪之身,他非但没有用实际行动回报朱瀚对他的信任,反而惹了一大堆的麻烦,这让心高气傲的蓝玉哪里人得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向朱瀚道歉,可是却没有等到朱瀚回来,他只能把这份情藏在心中,等着与王保保的战斗过后,打了胜仗再和朱瀚。来到东印度,是因为这里是最前线了。其实,从陆上进攻东罗马是更好的选择,但朱元章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很简单,朱元章要练兵,尤其是水师。在陆上,大明军队可以横扫一切,可水师的战力并不是很强,而且从陆军转成水军,将士们在作战方式和作战技法上,都还有一定的差别。朱瀚告诉过朱元章,未来的战争,虽然最终都要在陆地上解决,但海上的战争才是最重要的,大明需要一支无敌于天下的海军,去争夺未来的世界。

    ()(e)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