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及笄便能早早被身为一族族长的公爹和一代宗妇的婆婆看中,想老儿媳帮老儿子撑起家的老太太?</p>
这老太太岂是一般人,看他们挑的还有两个儿媳便知深浅,三弟妹她娘再如何能会道,终归还是输在了脸皮不够厚。</p>
但,这话,不她妯娌两人交情如何,边上还有孩子在的,就是村道上没有人,也指不定猛地冒出一个人。</p>
想到这儿,刘氏哪还来得及先给予方氏什么反应的,她便下意识朝村道左右两旁人家院子扫了一眼。</p>
看!</p>
村子里人家和她家不一样,多的是一日两餐,正赶上准备夕食的时辰,在家里待着的人多着了。</p>
这不,前面左边的后院就有孩子婶子冒出来了,刘氏赶紧开口打招呼,问对方上哪儿的寒暄上了。</p>
就是唠上,可不敢多待,随着她家孩子出息了,她的人缘也更好了,就这么两句话的工夫又有人出来了。</p>
她要不还要去老三家,大伙都能围着她唠到天黑,当然,她们这些人也不是多难缠、多难打交道。</p>
这不,一听她还要和老四家的去老三家一趟,不是让她先陪老四家的去老三家,有空上家里坐坐,就是天不早了,让她早点回家,家里还有个快要生的老儿媳呢,等着吃她家孙子满月酒呢。</p>
“二嫂,你瞅出来了没,咱们村里不光顾、周两家,连其他人家大娘婶子她们一个个都很看重三丫?</p>
还不是三丫作坊开得大了、多了,她们想攀上三丫故意好话听的样子,她们好像都怕你当婆婆的委屈了三丫似的。</p>
瞅着她们一个个就老稀罕三丫了,怪事儿,平日里三丫也没咋出门,咋人缘老好了,我就没瞅见谁眼红三丫了。”</p>
眼红?</p>
怎么好意思眼红?</p>
时至今日,不要得多么没有自知之明了才眼红她家三丫,就算有不识趣的,那得有多没脑子明面上眼红三丫。</p>
不三丫把整个村子都带起来了,单凭才貌,整个村子里媳妇也好,大姑娘也罢,三丫也是拔尖了。</p>
“倒是咱大嫂和她几个儿媳妇,咋就——”方氏着停顿了一下,摇了摇头,“那四十两银子到如今还没还呢。”</p>
何止没还钱,还想再借呢!刘氏琢磨了琢磨措词,“等他们还完你们几家,总会还的,迟早的事儿。”</p>
嗯?</p>
这么来,还要老大家还这四十两银子了?方氏差点惊呆了,“我估计老大家一准没想还了。”</p>
那是!</p>
想还也不会在孩子爹之前上门提起这两笔银子到好的还期时,还什么三丫又不缺几十两银子。</p>
不然孩子爹也不会气得非要让他们写下借条不可,缺不缺几十两银子和他们何干,实在太恶心人了!</p>
“不是想不想还就能了事的,一个人要连做人最起码的诚信都没了,往后还有谁敢再信他半个字。</p>
</p>
何况这还是他们两口子,还有大郎两口分开父子和婆媳分别亲自出面找你二哥和我借银子的时候好了。</p>
他们四个人亲口的,先借他们救急,到年底一准还给三丫。虽到年底也没还,但我相信他们不会不还。</p>
到底是读书人,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还要砸锅卖铁还债,侄媳妇堂弟媳借他们救急的银子都不还,不过去。</p>
等他们爷俩头稍稍宽松了,会还的!”刘氏着着,差点连她自己都相信以顾扬文父子两人爱面子的德性,肯定先还这四十两银子。</p>
只可惜,别方氏,连甜丫也不信她大伯爷俩头宽松会还银子。</p>
她爹爹可了,大伯要想还那四十两银子,就不会先斩后奏的把那头牛拉进城里卖了凑齐银子买铺子。</p>
她爹爹大伯就是吃定了他不还,六哥六嫂也拿他没法子,六哥就是想要债,六嫂都会顾忌到二伯不让六哥找大伯。</p>
就是大伯也失算了,大伯借银子那个时候一准没料到六嫂居然还有能耐建作坊不,作坊买卖还老红火了。</p>
算计的太早了,还把六嫂看扁了,真当六嫂没有一点依仗敢拿着那些嫁妆供六哥重新拿起书本再回学堂不成?</p>
好了吧,还和大伯娘一人在府城一人在村里的一下子两头瞒着二伯一家子借走四十两银子,大伯如今后悔都晚了。</p>
不光二伯怕了大伯,连最好话的六嫂也不待见大伯了,更不要六哥,老逮着六哥算计,估摸六哥都恨死大伯了。</p>
“难啊,等他们头宽松难啊。”不同于甜丫反应极快的想起了她爹一番话,方氏闻言愣了一下,不由感慨出声。</p>
刘氏知她何意,见她放慢了脚步,不得不拉她一下,示意走快点,“难啥,有铺子有田地,你倒帮他们犯愁了。”</p>
我帮他们犯愁?方氏快步跟上,“不是还要供大郎读书,七郎又,还有那个铺子,我听不咋赚钱呢。”</p>
“不能吧,不赚钱开啥铺子,我家虎妞在那一片也有个铺子好吧,租出去一年下来租子都有几十两银子。”</p>
也是,不光三丫田多地多铺子多,差点忘了虎妞也有陪嫁铺子,方氏恍然大悟,“我三郎媳妇咋和我起那铺子了。”</p>
啥意思?</p>
又提三郎媳妇了。</p>
刘氏不解瞥了她一眼。</p>
“三郎媳妇和我那铺子风声不好,我还寻思她是不是想我家孩子爹劝她公爹趁早把铺子转出去,省得她背债。</p>
三郎媳妇是她两口子不要铺子,往后分家也不能让他们两口子背债,可这话又没白字黑字写上了不是。</p>
她就怕铺子开不下去,更有人那铺子风水不好,回头想卖都没人要,抵给四郎媳妇一准又低价让给四郎媳妇了。</p>
毕竟回头铺子价低了,就是转给她两口子,她也担心她两口子拿银子出来,估摸也拿不出,吃亏吃定了,左不是,右不是,把她给愁的。</p>
我还真没想到还能租出去,一年下来租子都有几十两银子,不过租出去也不是法子,不像把铺子整个转出去拿一笔银子,只怕租子到都存不住。</p>
不那铺子大半都是四郎媳妇的,有租子收了,外头债,总不好还半文钱都不还吧?他们不会租出去的,一准不会租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