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挖掘技术哪家强第四更,求订阅</p>
有什么要求呢!</p>
闻言李毅安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另一个时代使用非常普遍的工程械。</p>
而它几乎也是所有男孩的最爱挖掘!</p>
回忆起后世可以让一个男孩趴在那里看上一天的挖掘,李毅安一边想着一边回答道:</p>
“首先,在基建工程上,有很多挖掘工作,比如挖掘建筑地基、整理河道,这些土方作业,虽然目前我们也投入了一些电铲,但大都是靠着人力,毕竟,电铲不仅笨重,而且动作笨拙,并不适合进行普通土方基建。”</p>
一边边回忆其具体的结构,李毅安走到图架前,拿起一支铅笔,开始根据回忆绘制着轮式全回转液压挖掘的草图。</p>
“首先,这种反铲式挖掘的臂必须要足够长,而且身可以全回转作业,这样的话,就可以在进行土方作业时,把回转铲斗将渣土装上卡车,而且在非铺装的地方行驶,所以,需要拥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嗯,考虑到动力舱和臂的回转,可以采用液力传动。其次,它的铲斗,必须也是液压直接传动,而不是靠臂推动”</p>
这一系列的要求显然不低,尤其是液力传动,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领先的技术,但李毅安相信也不是不能做到的,最少在液压挖掘这一块就绝对没有问题。</p>
毕竟,他们已经弄出了重型矿车上的液压杆,它们之间的技术有一定的关联性,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提示而已。</p>
李毅安指着草图主道。</p>
听见对方的恭维,李毅安轻咳一声道:</p>
差不多用了半个多时,李毅安才凭着回忆绘完挖掘臂的构造草图,在放下铅笔后,看着已经挤到旁的施瓦特,问道。</p>
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毅安,施瓦特道:</p>
“阁下,您知道吗?你为液压技术的应用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我的上帝啊,液压技术会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内获得更多的应用。”</p>
“怎么样,你觉得有难度吗?”</p>
施瓦特显然也没想到液压技术可以这样组合使用,至少现在他还没有听过,但是在很多时候,技术上的事情,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儿。</p>
在那么多建设工地上,至少有五六十万人在从事这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有了挖掘,只需要几百台挖掘,就可以取代他们的工作。</p>
液压挖掘对土方工程界来,绝对称得上是意义重大,可以节约的人力是难以想象的人工挖土方一天才能挖5方左右,可是对于一個拥有05方反铲的挖掘来,这不过就是几铲的事情,嗯,大概也就是一两分钟而已,一台挖掘一天可以挖掘四五千方的土方,差不多相当于一千个人的工作量。</p>
工程师们围在周围仔细观察着李毅安绘制的草图,尽管只是草图,可是通过他的描述,他们很快就弄清楚了他的构想。</p>
生怕吓不死他们的李毅安,回忆了一下,又在图纸上绘制了装载的图样,相比于全回转液压挖掘,它的结构更简单一些,只用了十几分钟,就绘出了草图。</p>
“液压技术不仅仅可以在挖掘上应用,在装载上也可以应用,装载,现在的装载都是用拖拉底盘改装的,发动前置,前轮,后轮大,单桥前桥驱动,前轮转向,门架式工作装置,钢丝绳提臂翻斗装卸具,铲斗切入力,作业速度较低!”</p>
现在南洋的建设工地上有多少工人在从事土方挖掘工作?</p>
“采用液压技术的话,可以提高了提升速度、卸载高度、掘起力和切入力,因而可用于铲装松散的土方和石方,嗯,从技术上来,它更简单。”</p>
“难度?”</p>
“居然可以这样,就是通过液压系统的多次组合使用,以液压作用动力完成挖掘工作”</p>
画完,收工。</p>
“它的技术确实更简单!”</p>
施瓦特已经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了,至于周围的工程师们,看着李毅安这位在物理学、航空学等领域都颇有造诣的大总统,一众人皆是沉默不语。</p>
</p>
至于吴理仁等以及其它毕业南洋各个大学的助理工程师们,心里只剩下一句“我草!”</p>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生而知之”吗?</p>
别人能够发明出一个全回转液压挖掘,哪怕仅仅只是提出一个构想就不容易了,可是这位爷居然又弄出了一个液压装载。</p>
而且前后相隔不到一分钟!</p>
甚至只有几十秒,这位爷就已经有了新的发明。他的脑子里到底装着多少知识啊!</p>
不,应该,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不会,是他不懂的吗?</p>
“怎么样,技术上没有问题吧!”</p>
李毅安又一次问道。</p>
面对阁下的询问,施瓦特也是坦然的点了点头,道:</p>
“是的,在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们的液压技术还是非常成熟的,虽然全回转液压挖掘有一些困难,但是有了设计原理,我相信很快就可以设计出符合阁下要求的挖掘,我认为可以成立两个项目组,一个项目组的研究全回转液压挖掘,一个项目组研究液压装载。”</p>
虽然李毅安感觉全回转液压挖掘短期内不一定会取得突破,但是,却知道一旦它取得突破,并且批量生产的话,将解放多少劳动力,可能不是几十万,而是上百万,甚至更多。</p>
并且,全回转液压挖掘以及液压装载都有着非常广阔的海外市场,毕竟,现在欧洲的重建仍然还在路上,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都是欧洲的大基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挖掘以及装载等级械设备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p>
尤其是装载其市场空间之大,简直出乎人们的想象。</p>
装载其实就是铲车,工程作业中最常见的一种械设备。</p>
许多人一提到工程械,第一印象往往都是挖掘,毕竟唐老师的广告做的太硬核了,弄的全国人民都知道学挖掘哪家强。</p>
而且,男孩们对挖掘的喜爱,也让其深入人心,成为工程械中的明星。</p>
然而装载在工程中的应用,一点儿不比挖掘少,在大基建的时候,装载的使用甚至要远超挖掘。</p>
挖掘主要的用途就是挖掘和移动大型物体。而装载主要是铲、装、卸、运等功能,也可以进行水平面上的挖掘工作。</p>
若是盖高楼、厂房挖地基的话,挖掘肯定是更胜一筹,可要是平地操作的话,那么就是装载的天下。</p>
像是公路、铁路、港口、矿山、水利等建设工程,装载的使用率要远远超过挖掘。</p>
而五年代到八零年代初,正是欧洲各国大规模修建公路的年代。这个时代即便是西欧的交通基础也是非常差的,各国战后的大规模基础建设,亦都是以修建公路为主。</p>
至于大洋另一边的美国,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在艾森豪威尔时代,美国掀起了大型的基建建设,修了很多州际的高速公路,在随后的短短几十年间,各级公路加起来足足修建了几百万公里。</p>
修公路必然会用到大量的装载。</p>
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如今送到了李毅安的面前,他当然不会放弃。</p>
而且工程械也是一个持久性的产业,只要国家的基建不停,工程械就不愁没有销路。</p>
一开始的时候是南洋,是欧洲,是美国,等到他们的完成基础建设之后,就轮到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接下来又是唐山。</p>
这个市场之广阔,绝对超出人们的想象啊!</p>
现如今有了这个契,李毅安自然要试上一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解放南洋的劳动力,把尽可能多的劳动力用到产值更高的工业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