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p>
“其实,对于服南洋参战,我还是很乐观的!”</p>
坐在车上,柯克用颇为自信的语气道。</p>
“众所周知,南洋一直都是我们忠实的盟国,在二战期间,在欧洲、在东南亚,我们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尤其是巴斯托涅”</p>
他为什么会这么自信?正是因为他们都是老朋友了。有着过去非常愉快的合作。现在当然是会继续合作下去了。</p>
但凡是正常人都会这么觉得。而在提到“巴斯托涅”的时候,柯克道。</p>
“当时,我就在伦敦,在德国发动阿登反击战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德国人又要重演40年的胜利了,可是谁曾想,在巴斯托涅,他们挡住了整整五个师的德国佬,我的上帝”</p>
柯克的语气显得有些儿激动。当时他在蹲的时候甚至比现在还激动,他清楚的记得当初德军反攻所引发的短暂的混乱。</p>
可是最终有人在那里力挽狂澜,拯救了一切。也正因如此,对于他们,科克一直都是非常有好感的。</p>
毕竟他们曾经为盟国战斗过,应该他们曾经并肩战斗过。</p>
“他们不仅挡住了德国佬,而且还发起了反攻,和巴顿将军会师了!”“我当时就在第三集团军服役,他们是一群非常厉害的家伙,巴顿将军曾过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战士。”</p>
弗兰克之所以会被派到南洋,就是因为他曾在第三集团军情报处任职,虽然当时他是低级军官,但是第三集团军毕竟和盟军特遣队共同战斗过,无论是在巴斯托涅,还是在德国,当年特遣队,就是在他们的屁股后面“拾”了很多德国的工厂。</p>
正因为有这份香火情,弗兰克在南洋结识了不少老朋友。也让他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一些情报甚至是对方主动提供的。</p>
嗯,这可以被视为双方的情报合作。</p>
“是的,从欧洲打到了亚洲,然后打下这个国家,真的很难想象啊!所以,我有充分把握相信,那位总统阁下,肯定愿意为世界和平尽一份力的。”</p>
“也许”</p>
就在话音落下的功夫,弗兰克的脸色一变,看着挡风玻璃上的雨滴,道。</p>
“该死的,又下雨了!”</p>
闻言,柯克大使的脸色骤变,想到之前的那场噩梦。他惊恐的道。</p>
“我的上帝啊,该不会又要推车吧!”</p>
很快事实就证明了他绝对是一个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p>
又要推车了!</p>
而且这一次比上一次陷得更深。</p>
司用力的踩着油门,在发动的强劲的轰鸣声中,陷入泥沼中的轿车被拖了出来。</p>
在对方将汽车拖出来之后,柯克大使连忙道谢道。</p>
“谢谢,谢谢,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忙。”</p>
“不用客气。”</p>
打着雨伞的李洁白看着他们的汽车道。</p>
“乡间路并不适合轿车,你们最好还是等天晴之后再出发,你们往前走一公里左右,就有一家农场,可以在那里借宿的。”</p>
农场并不仅仅只是农场,同样还会提供住宿服务。毕竟,南洋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一些,所以农场也就提供了相应的住宿以及餐饮服务。</p>
而且与普通的酒店相比,那里的环境更加优雅,而且风景还很不错。甚至还可以吃到不同地区不同风味的美食,毕竟每一个农场里的都聚集着来自各地的人们。</p>
“真的非常感谢,”</p>
已经成了泥猴子的柯克大使忙不迭的道着谢,片刻后,看着的烂泥路上如履平地的越野车,柯克大使忍不住有点羡慕了。</p>
“弗兰克,等回到长安后,我们也要买一辆“勇士”,”</p>
那种越野车简直就是为这种烂泥路而特意生产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他看起来非常宽敞,内部的座椅也不像吉普车那么简陋。就像是轿车一样。</p>
看来,南洋人生产这种汽车并不是没有原因的。</p>
“好的,大使,”</p>
</p>
终于从泥潭中脱身的弗兰克,看了一眼泥路,又问道。</p>
“现在我们还继续找下去吗?”</p>
“等天晴了再,我们先到农场里住下吧!”</p>
现在他早就忘了要找什么大统领了,只剩下一个念头去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再好好睡上一觉。</p>
勇士越野车的轮胎在湿滑的泥地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车身在泥泞中微微摇晃,坐在车上的李洁白偶尔会把目光投向窗外,此时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润气息。</p>
作为嘉禾公司总经理的他,当然知道阁下在哪个农场,于是便一路追了过来。</p>
几个时后,在暮色降临时,李洁白终于到了目的地,看到农场里停着的五辆勇士吉普车,他就知道自己人来对了地方,车刚一停下,就有安全人员走了过来,在查明身份后,那人道。</p>
“请稍等,我去通传一声。”</p>
片刻后,李洁白来到了农场后方的一座独栋的宿舍,房门打开时,看着开门的金发女郎,他不由的一愣。</p>
这又是哪位夫人?</p>
疑惑中,后面传来了阁下的声音。</p>
“都追到这里来了,肯定是有要紧事吧,来听听,”</p>
李毅安冲着李洁白和蔼的笑了笑,转身走进了书房。</p>
进入书房后,李洁白鞠躬道。</p>
“阁下,非常冒昧前来打扰。”</p>
看着这位主掌南洋饭碗的嘉禾公司老总,李毅安下意识的问道。</p>
“好了,不用那么多礼,吧,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吧。是粮食进口吗?”</p>
“差不多吧。”</p>
李洁白如实的禀报道。</p>
“我这里有一报告需要禀报给阁下。”</p>
话时,他已经拿出了报告,双呈上。</p>
接过报告后,李毅安就翻看了起来,报告上的内容,让他时而皱着眉头,看到最后一页,他又慢慢地从眼前推开装看文件的卷宗,缓慢地从桌前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然后又走到窗前,雨后的空气中带着些许泥土的芬芳,注视着远处的水稻田,绿油油的稻田看起长势颇为喜人,随着水稻插秧的投入使用,南洋越来越多的农场开始改种了水稻,正像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很快,南洋就可以实现粮食的自给。</p>
不是粮食的自给,而是大米的自给。</p>
转过身后,李毅安默默的抽了几口雪茄,然后夹着雪茄烟,走到桌前,头向文件卷宗点了一下,问道:</p>
“喏,这么,伱认为接下来,三十年后,我们的粮食缺口将会超过5000万吨是吗?”</p>
“是的阁下,”</p>
李洁白道。</p>
“我特意请教过一些专家,根据我们的人口增长率,在未来的50年之中,南洋新增人口将过超过000万,三十年后,南洋的人口将会突破2亿人,届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蛋以及牛奶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而饲养猪和牛需要大量的玉米、豆粕作为饲料,而南洋特殊的气候环境,并不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在高温和多雨的季节中,玉米和大豆容易霉变,所以,未来我们每年需要进口超过4000万吨玉米和2000万吨以上的大豆,才能基本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而考虑到饮食习惯,每年我们还需要进口不少于500万吨麦。”</p>
吃肉!</p>
几天前,李毅安刚想到被“吃肉”绊倒的苏俄,可是不曾想,这么快自己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p>
吃肉,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都必须要面对现实问题。苏俄如此,南洋同样也是如此,嗯,后来唐山也是,在大量种植高产的玉米作为饲料的同时,每年还需要进口接近一亿吨大豆。</p>
相比他们,南洋的环境更不乐观压根就不适合种植玉米和大豆。换句话来,南洋的亿万百姓想要吃肉,就必须要进口玉米和大豆。</p>
其实,这个问题,李毅安考虑过,甚至在他的计划之中,进口粮食本身就是一个战略武器,应该是平衡与美国贸易顺差的战略武器。日本都和美国打了十一次贸易战,将来南洋肯定也会和美国打贸易战的,而在贸易战之中,美国粮食、棉花就是南洋中的一个筹码。</p>
“确实,肉奶蛋都是靠饲料喂出来的,”</p>
点了点头,李毅安道。</p>
“依我看,你的这个报告还是有些保守了,三十年后人口会增加很多,而人均肉奶蛋的消费也会增加好几倍,到时候,我们甚至可能需要进口一两亿吨大豆、玉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