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濛先生寄来的青春万岁初稿,可以极具笔力,开篇用劲道的笔触短暂回忆了前往wlmq之前的岁月。
成熟感与沧桑感很自然的从字里行间流淌而出。
读到这里的时候,聂子航忽然有所了悟。
怪不得王濛先生要请托上沪文艺替他寻摸一位年轻作者,受益于丰富的阅历,王濛笔下的成熟文字就像与生俱来一般。
而这样的文字,即便刻意去写青春的事迹,也会有“四十岁成熟妇女刻意装嫩”的嫌疑。
丰富的阅历早就的文字硬度,并不是用高超的写作技巧就能弥补的。
除此之外,聂子航在阅读时只觉满口留香,行文如流水般一气呵成。
他与老作者果然还存在着差距。
至于他要怎么写,早在上沪与巴金面谈时,聂子航已经有了大概的计划。
从青春开始写,当然要从苏南开始写——苏南到燕京,正好与王濛到wlmq的人生生涯相对照。
他很快有了大致的写作轮廓,拿起笔,埋头“稚嫩地”奋笔疾书起来。
“加强锻炼,提高体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清晨的燕园广播与苏南县广播颇有相似之处。
四月之初,聂子航定下了晨跑的计划,每日广播体操结束之后,沿未名湖慢跑两圈之后,去水房洗漱,再回寝室更衣,成了他四月以来的固定作息路线。
今天是燕园杂谈的出刊之日,聂子航怀着兴奋的心情,先往邮电所给上沪文艺寄去了潜伏剩下的稿件与青春万岁的初稿。
不同寻常的插曲,则是在他刚回寝室的时候发生的。
20宿舍寝室内,陈立业与郭放两人正拿着报纸,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
聂子航刚一进门,陈立业立马兴冲冲地站了起来:“子航!快过来,你真的出名了!”
他还没反应过来,立业当即快步走来,将报纸摊开,送到聂子航的面前:
牢记红色岁月,缅怀英雄人物——评佳作潜伏
聂子航再一抬眼,看见无比劲道的四个大字:
()(e) 光阴日报[]
处在惊愕之中的聂子航赶忙接过报纸,仔细阅读了一遍登刊书评。
“解放战争距离现在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面对敌特的入侵、潜伏,我们依然不能有所懈怠。”
“作家顾秋所写的文学潜伏,正是对红色岁月的缅怀,对淹没于历史浪潮中英雄人物的礼赞,更体现了我国人民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勇毅精神”
再三确认是好评之后,一股空前盛大的喜悦感涌上了聂子航的心头。
要知道,光阴日报可是比百姓日报更接近上峰,且更有分量的报刊。
有了这章登报书评,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拿到了一枚在文学界稳步行走的护身符。
本坐在下床的郭放看起来比聂子航更为激动,他站起来,背着,在窗前走来走去、走去走来:
“你,要是学校的老师、同学们知道你就是顾秋,他们会是什么表情?咱们寝室会不会名声远播啊!”
“千万别这件事!”聂子航立马打断郭放。
“我真搞不懂你,明明是好事,你却不肯,这是为什么?”
或许是由于上辈子的职业特殊性,他对处于舆论漩涡略有抗拒,即便这次得到了光阴日报的点名,他也仍有犹豫。
再则,如果在此时将顾秋的身份宣之于众,难免有炫耀之嫌。
枪打出头鸟,级忽然蹦出个作家顾秋,似乎不是什么好事。
聂子航道:“时还不成熟,再等等吧。”
郭放与陈立业对视了一眼,共同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
午后,斐斋05室,杂谈编辑部。
聂子航拿到了第一本燕园杂谈的样刊,整本杂志的封面是一幅极具泼墨意境的山水画,雄浑的笔墨之间,未名湖与博雅塔却能很快辨出轮廓。
不用想,这自然是出自陈老先生的笔。
翻开第一页,是配有照片插图的创刊寄语,再往下,是第一春日之火的大板块,季老的春日谈位列第一。
聂子航与陈立业并肩走着,一同翻阅着崭新的燕园杂谈。
()(e) 两人刚一进门,立即听到一阵窃窃私语。
编辑部里,余下几人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而讨论的内容正是今日于光阴日报登载的潜伏书评。
张曼玲眼尖,一眼瞧见进门的聂、陈两人,笑着招呼道:
“主编,你看了今日的报纸没有?”
聂子航轻咳了一声:“看了,怎么了?”
“之前咱们班里备受欢迎的潜伏,今天上了光阴日报了。”
“嗯,我知道,评价十分中肯。”
陈立业闻言,稀奇地斜瞥了一眼聂子航,站在一旁笑而不语。
这时,刘学虹道:“我觉得,写潜伏的这位作者一定是个年轻人。”
几人问道:“为什么这么?”
“从笔触看,不像是非常成熟的老作者,更加富有青年人的朝气,这一点做不了假。”到这里,刘学虹看向聂子航,笑问道:
“聂主编,你认识的人多,知不知道这位顾秋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
我什么时候认识很多人了。
聂子航刚要否认,陈立业抢在他的前头道:“他认识!”
卧槽!
有叛徒!
众人听闻,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主编,这位顾秋先生到底是谁啊?”
聂子航立马解释道:“呃,他是我之前在交友报刊上处的一位笔友,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不便透露身份,常常在信中嘱咐我不要透露这件事,所以我没。”
刘学虹了然道:“的确,能把谍战写的这么绘声绘色,恐怕这位作者的确不便透露身份。”
张曼玲叹息道:“要是能请这位顾秋先生,给咱们压制写一篇文章就好了。
对了,主编,如果你能和他通信的话,能不能问问,顾秋先生都喜欢什么样的女同志?我们寝室可走好几个同学”
未免陈立业有可乘,聂子航立马截断了张曼玲的话茬:
“有会有会我一定转告给他!”
</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