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正刻(早八点后)</p>
碧空万里</p>
皇宫东南</p>
角楼附近绿树成荫,</p>
路旁的两棵柳树中间洒着几点阳光,</p>
一辆油光水滑装饰精美的深色马车旁,樊妈妈正看着远处。</p>
发现有向这边驶来的两辆马车后,樊妈妈捏着绢儿向前走了两步,这几步让她站在了早晨的阳光中。</p>
樊妈妈赶忙举着,遮了遮有些晃眼阳光。</p>
待看清了来车后,樊妈妈回到马车旁道:“姑娘,铮铮姑娘来了。”</p>
英国公张家五娘张着嘴,打着哈欠撩开了车帘。</p>
看到樊妈妈的眼神后,五娘赶忙用捂住嘴,拯救了一下自己的仪态。</p>
不一会儿,</p>
柴家的马车来到了柳树旁,跟着的仆妇里还捧着一筐鲜花,一眼看去枝叶上还有露水的痕迹。</p>
柴铮铮掀开车帘,同另一辆车上的五娘招了招道:“五娘,怎么来的这般早?”</p>
张家五娘眼睛一转道:“我起得早呀!”</p>
柴铮铮笑道:“好,跟我走吧!”</p>
这时,樊妈妈来到柴铮铮车前,低声道:</p>
“柴姑娘,五娘她早晨练了一会儿剑,听国公夫人让她再练一会儿女红,便借口和您有约跑出来了,早饭还没吃呢!”</p>
“奴婢本想买些吃的,可我家姑娘老是不饿。”</p>
柴铮铮听到此话,笑着点头低声道:“樊妈妈放心,交给我便是了。”</p>
樊妈妈福了一礼:“麻烦姑娘了。”</p>
“妈妈客气了。”</p>
完话,张家马车上,五娘忽的掀开车帘:“对了,铮铮,我不饿!”</p>
柴铮铮回道:“我也不饿!走!”</p>
随后,几辆马车继续朝前走去,</p>
而跟着柴铮铮的第二辆马车停了下来,待张家马车走到中间后,这才跟了上去。</p>
去柴家店铺的路上,不时的有柴家女使贴近柴铮铮所在的马车,得了吩咐后又离开。</p>
走了不到两刻钟,一行人到了铮铮名下售卖文房用品的店铺。</p>
柴家的女使拂衣、紫藤先一步下了马车,进了店中。</p>
今日因为要接待女客,所以店里的掌柜换成了一位女管事。</p>
“见过拂衣姑娘、紫藤姑娘。”</p>
两个女使微微回了一礼后,便在这丁妈妈的陪同下径直上了二楼。</p>
拂衣看到二楼临街的窗户都挂上了薄纱,点了点头后上前仔细查看嗅闻,然后用绢儿在一应窗棂、栏杆上擦了擦。</p>
紫藤则是靠近了摆放的桌椅,用绢儿仔细的摸了摸桌子难擦的角落,看了看自己指尖的绢儿后,紫藤又靠近了桌椅嗅了嗅。</p>
随后,两人对视着点了点头:擦的十分用心、干净。</p>
“丁妈妈用心了。”</p>
“谢两位姑娘夸奖。”</p>
两个女使下了楼,禀告过后,柴铮铮同五娘下了马车。</p>
下车的时候,五娘还好奇的看了一眼后面那辆车下来的带着面纱抱着琵琶的女子。</p>
众人进门口,</p>
柴、张两家身材壮硕,上有些功夫的健妇便站在了门口。</p>
柴铮铮和五娘上楼后不久,路上离开的柴家女使也回到了此处。</p>
女使们上多拎着竹篮,穿过店铺大厅后,进到了后院儿中。</p>
一位跟在柴夫人身边多年的嬷嬷,从打扫的十分干净整齐的厨房里走了出来,看着利落的后院儿,嬷嬷面带赞许的点了点头。</p>
“没要用厨房,居然也打扫的这般干净,真是不错!”</p>
然后这嬷嬷伸开了双胳膊,一旁的女使开始帮她理好宽袖,系好了襻膊。</p>
有一个素净的张家的嬷嬷走了过来:</p>
“这位老姐姐,方才樊妈妈吩咐了,五娘她只要是肉馅的都喜欢。”</p>
柴家嬷嬷道:“那便请妹妹你来搭把!”</p>
这张家嬷嬷点头后,厨房里便开始忙碌了起来。</p>
店铺中,</p>
柴铮铮和五娘在一楼逛着,</p>
五娘不时的拿起纸笔砚台看上几眼。</p>
忽的,五娘眼睛一亮,朝前走了两步,拿起了根一扎多长,前端削尖,后端系着红绳的拇指粗细的‘细竹’道:</p>
“铮铮,这是什么东西啊?”</p>
柴铮铮走过去,拿起了另一根‘细竹’看了看道:</p>
“五娘,这是从西北传来的硬笔,是白高国那边有人用这个东西沾墨写字,起了个名字叫‘竹笔’,字迹字体别具一格。”</p>
“在咱们大周可不多见。在西北的采买管事,看着此物新奇,便进了百根。”</p>
五娘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p>
柴铮铮拿着竹笔继续道:“你看,这削尖的笔头这里,原是这细竹的竹节,中间还劈出了缝隙。”</p>
五娘眨眼道:“是因为竹节处更硬吗?”</p>
柴铮铮笑道:“五娘真厉害!”</p>
“嗯,我要十根。有空了让人捎给郑骁哥哥看看。”</p>
柴铮铮看了一眼商铺的女管事。</p>
丁妈妈颔首示意收到。</p>
随后,两位贵女一起上了二楼。</p>
看着二楼屏风后,带着面纱的魏芳直,五娘在柴铮铮身边低声道:“铮铮,那女子是干什么的?”</p>
“家里请的乐师,琵琶弹的一绝。”</p>
着话,五娘朝四周看去,楼上是她平常见得的香炉、薄纱、还有摆着新鲜花朵的瓷瓶竹篮以及摆在圈椅上的各类布偶。</p>
看着款式各异,造型可心的抱枕,五娘的眼睛一下瞪了出来。</p>
“哇!铮铮,这是从哪里做的?”</p>
话音未落,张家五娘已经抱着一个‘桃老虎’同款的丝绸玩偶玩了起来。</p>
柴铮铮一笑道:“是之前去廷熠姐姐院子里玩儿的时候看到的。又搜罗了其他几个图案,做了这些。”</p>
“过几日这店旁边的屋子修葺好了,便售卖这些东西,想要自己动的还提供一些裁好的布料、称好的棉絮。”</p>
五娘点头道:“嗯,到时我买些,让我屋里的女使做几个。”</p>
路上的时间,再加上在店里转的这么一会儿,五娘感觉着肚子里的饥饿感。</p>
五娘抿了抿嘴,想着之前和铮铮的话,她无力而懊恼的坐到了椅子上,随从桌上的果盘里抓了把干果细细的嚼了起来。</p>
看到此景,侍立一旁的樊妈妈嘴角提了提。</p>
五娘又看了看屋子里的女使,都是两人贴身的,低声道:“对了,铮铮,听前几日你哥哥”</p>
柴铮铮点头道:“屏风后的这位就是。母亲做主,把这位的身契、籍契都收了。”</p>
五娘:“啊?身契我知道,籍契是什么?”</p>
柴铮铮正解释的时候,楼梯处,女使们端着托盘走了上来。</p>
五娘嗅嗅后探头看着道:“铮铮,真香呀!”</p>
柴铮铮看着五娘馋猫一般的样子,抿嘴笑了起来。</p>
随着如玉材质的瓷海碗盖子被打开,雪白的瓷碗中个儿大,肚儿圆的馉饳(馄饨)微微动着,汤水上还有几点金黄的芝麻香油。</p>
托盘旁还有几个用瓷盘装着虾米、芫荽(香菜)、泡菜、腌萝卜、葱拌豆腐</p>
二楼上,馉饳和香油的味道飘散开来。</p>
五娘狠狠的咽了口口水后,强迫自己看向了别处。</p>
柴铮铮忍着笑道:“五娘,我路上觉得有些饿,看着厨娘做的馉饳有些多了,要不你帮我吃点?”</p>
五娘眼睛朝海碗瞟了瞟:“好吧,我替铮铮你吃一丁点!”</p>
几息后五娘的声音传来:</p>
“呼呼羊肉馅儿?!我喜欢!”</p>
当五娘打着饱嗝,看着女使将瓷碗都给撤了下去时。</p>
已是巳时两刻(上午九点半后)</p>
很快,</p>
顾廷熠就带着女使上了二楼,看到五娘后,嗔怪的数落了一通,怪同在兴国坊的五娘不等她,自己先来了。</p>
对布偶什么的,倒是没五娘那般的稀罕,毕竟顾廷熠在长嫂平梅那里见得多了。</p>
半刻钟后,是廉国公卢家的六位姑娘和荣飞燕一起上了二楼,两家都在皇城东侧靠北的位置。</p>
看着二楼椅子上的布偶,荣飞燕眨了眨眼后看了看身旁的女使,女使赶忙点头,示意自己能做。最后来的是吏部尚书李家的,看书看的短视眼(近视)的李家五娘。</p>
</p>
人来全了后,在轻缓放松的琵琶乐声中。</p>
众人便在二楼叽叽喳喳着话,</p>
有时是勇毅侯府徐家传开的玉米如何如何,可以同哪些作物一起种;</p>
有时是交流自家或者自己名下的庄子产了多少东西,作价几何;</p>
这些大多是她们在各自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学来听来的。</p>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焚香、插花、作茶和挂画的话题。</p>
这些聊完后,</p>
午饭时,</p>
几家的女使们都在将从一旁潘楼带来的菜布置到桌上。</p>
众姑娘们落了座,聚会游玩也没有食不言的规矩。</p>
李家的五娘给众人推荐了几个新奇的南曲班子的话本。</p>
卢家的六位姑娘则是带了几坛家中亲戚送的,自己品着很不错的新品甜酒。</p>
嬷嬷们将这甜酒倒进酒杯中,众人微微抿了一口后,眼睛都亮了起来。</p>
张家五娘道:</p>
“卢家妹妹,这酒的味道当真不错!是哪家亲戚酿的?到时我让家里买上几坛!”</p>
卢家的六位姑娘齐齐笑了起来,其中年纪最大的姑娘道:“是我家宗哥儿的外祖李家!”</p>
当众人正聊到椅子上某个布偶的面料时,隔着一道薄纱的楼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巨大的喧哗声。</p>
一阵喧哗引得众人纷纷朝外看去。</p>
“樊妈妈,派人去问问,怎么了!”</p>
“是,姑娘!”</p>
当女使们收拾了桌面,众位贵女们喝着消食的茶饮时,樊妈妈上了二楼。</p>
“樊妈妈,到底怎么回事可打听明白了原委?”</p>
张家五娘问道。</p>
樊妈妈朝着诸位姑娘们福了一礼道:</p>
“回姑娘,打听着,好像是南边春明坊的安国公谭家,派仆役去北边找的郎中,话里话外听着,好像是府里有上了年纪的人,身子不爽利。”</p>
听到这话,姑娘们都是惊讶的对视了一眼。</p>
李家五娘眯着眼,疑惑的道:“这,国公府为什么不找御医呀?”</p>
荣飞燕眼中满是思索的神色,迟疑的道:</p>
“我瞧着,谭家的应该是沿着南北向的赵十万街,去内城北边的旧封丘门附近,去请在宫里供职的金紫医官了。”</p>
“所以才会经过附近。”</p>
听到荣飞燕的话语,众人纷纷点头称是。</p>
柴铮铮侧身低声道:“廷熠姐姐,安国公老公爷高寿呀?”</p>
顾廷熠道:“已近古稀。”</p>
未时末(下午三点)</p>
各家贵女们准备离开。</p>
看着顾廷熠和两位五娘一同离开后,柴铮铮同荣飞燕、卢家姑娘们一起上了马车朝北驶去。</p>
马车上,</p>
女使云木轻声道:“姑娘,乔九郎押在典铺里的那把大高剑被乔家赎回去了。”</p>
“不是乔九郎?”</p>
“不是,是乔家主君。”</p>
柴铮铮点了点头。</p>
傍晚,</p>
徐载靖兄弟二人下学归家,在母亲院儿里等着吃晚饭。</p>
“你们姐姐从廷熠那里知道谭家的事儿后,便派人来同我了一声。”</p>
听着孙大娘子的话,徐载靖问道:“母亲,可知是谭家哪位身子不爽利?”</p>
孙大娘子摇了摇头。</p>
这时,</p>
丹妈妈从门外走了进来,看着厅堂中的诸人道:“夫人,廉国公卢家派了位嬷嬷过来。”</p>
“快请!”</p>
孙大娘子又挥了挥,厅堂内的不是贴身女使的,便都离开了屋子。</p>
片刻后,一位体面的嬷嬷捏着绢儿走了进来,。</p>
先朝着孙大娘子福了一礼后,又朝着徐载靖笑了笑,却是那位卢家嫡长孙,徐载靖义弟的贴身嬷嬷。</p>
“夫人,我家老夫人让我来传个信儿。”</p>
“嬷嬷请坐。”</p>
看着华兰身边的翠蝉就要搬了个绣墩过来。</p>
卢家嬷嬷摆道:“夫人,我完就走,便不坐了。”</p>
着,翠蝉已经将绣墩放到了嬷嬷身旁。</p>
孙大娘子伸:“嬷嬷,还请坐下吧。”</p>
卢家嬷嬷苦笑了一下应了声是,然后继续道:</p>
“夫人,咱们家里得了消息,是安国公老夫人身子不爽利。”</p>
孙大娘子点头问道:“没什么大碍吧?”</p>
卢家嬷嬷没话。</p>
“好,我知道了,帮我谢过国公爷和老夫人。”</p>
卢家嬷嬷笑着起身点了点头:“夫人,那我就告辞了。”</p>
众人都站了起来,孙大娘子道:“嬷嬷慢走,靖哥儿,送一下。”</p>
“是,母亲。嬷嬷,这边走。”</p>
出了厅堂,</p>
徐载靖陪着义弟的贴身嬷嬷走着。</p>
“嬷嬷,最近宗哥儿可好?”</p>
“好得很,最近在和大娘子吵闹着要骑马呢。”</p>
徐载靖笑道:“嬷嬷回去告诉老夫人、大娘子,宗哥儿有空来家里骑马就是了。”</p>
“是,我一定把话带到。”</p>
惠和坊</p>
廉国公府</p>
卢家嬷嬷从二门处下了马车,</p>
来到老国公夫妇所在的院落时,门口的女使通传了一声。</p>
进了屋子,卢家嬷嬷这才发现,卢家三房驸马爷和公主都在,而且屋子里侍候的女使很少。</p>
这位嬷嬷同在座的众人福了一礼,转告了徐载靖的话语后,便借口去看卢泽宗出了屋子。</p>
看着屋子里没了旁人,</p>
尚了公主的卢家三子,同公主对视了一眼后,继续道:“父亲,母亲,宫里大内官只是和儿子,让我们夫妇多和徐家五郎亲近。”</p>
一旁的公主道:“是不是,想让咱们家大姑娘和靖哥儿议亲?”</p>
卢泽宗的母亲李大娘子认可的点头。</p>
廉国公捋着发白的胡须,和一旁的老夫人对视了一眼,摇头道:</p>
“真要如此,陛下直接赐婚就是了,何须让大内官来传话!”</p>
忽的,廉国公一愣,面上浮起了有些无可奈何的笑容。</p>
一旁的公主看着老国公的表情,赶忙道:“公公,您可是想到了什么?”</p>
老廉国公当年也是鼎力支持当今皇帝的,公主下嫁时,皇帝也叮嘱过,在家中要称呼长辈。</p>
廉国公点头道:“是襄阳侯那老子,前些天喝酒的时候”</p>
“秃噜嘴后,这老子差点跪下求老夫别出去,老夫还以为是他喝多了呢。”</p>
“既然陛下派内官来了,你们夫妇便准备一下,试一试。”</p>
夫妇二人拱应是。</p>
随后,公主道:“公公,那安国公家老夫人”</p>
廉国公眼神冷了下来,摇头低声道:“哼,谁知道皇城司一诈,她就吓成这样了。”</p>
“看样子,过几日不定就要‘病逝’了。”</p>
听到此话,房间中的卢家人,纷纷面露惊讶。</p>
廉国公老夫人迟疑的道:“是和十几年前皇后娘娘产的第一个男婴有关?”</p>
廉国公点了点头。</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