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讲堂巷,</p>
荣家,</p>
院内祠堂,</p>
荣家起家是从富昌侯这代开始的,祖上本就只是汴京的一户普通泥瓦匠。</p>
往上数,有名号的最高也不过是追到富昌侯的祖父那一辈。</p>
所以,荣家虽为侯爵之家,但祠堂供桌后供奉的牌位数量很少,根本没法和同为侯爵的顾徐等各家相比。</p>
这些勋爵人家祠堂中的牌位都是如林一般。</p>
点着的三柱线香被保养的十分细致的指拿着轻轻的插到供桌上的香炉中,青烟袅袅。</p>
随后,</p>
荣妃恭敬的在供桌前躬身一礼,闭着眼睛念念有词。</p>
她一旁的荣飞燕则跪在蒲团上,同样闭眼双合十的祈祷着,依稀听到是在希望外甥女健健康康。</p>
荣妃睁开眼环视了一下荣家祠堂后,轻轻叹了口气。</p>
其实,不仅是牌位的数量,</p>
荣家祠堂和别家还有些不同,</p>
就是像张、顾、徐等公侯府祠堂内两旁,多有悬挂着匾额。</p>
一张张匾额都是这一家族前人文武功绩的标志。</p>
而荣家祠堂,只有荣妃当年晋贵妃位的时候,宫里赏赐的一张匾额。</p>
身旁的荣飞燕叩首后站起身,</p>
看着妹妹青春靓丽十分姣好的容颜,荣妃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p>
荣妃入宫的时候,荣飞燕还未出生。</p>
等荣妃在宫里站稳脚跟,开始因为不能怀孕而上愁的时候,荣飞燕出生了。</p>
之后的时间里,荣妃对自便十分可爱的荣飞燕的疼爱,不仅是长姐看妹妹的心态。</p>
今天将荣飞燕叫到祠堂,其实荣妃准备了很多的话想。</p>
但看着妹妹荣飞燕,十分心虚的不时抬眼看她,想是荣飞燕自己犯了很多错的样子,荣妃心中轻轻一叹。</p>
又看了眼祠堂中的牌位,荣妃潇洒的转身后,道:“走吧。”</p>
荣飞燕一愣:“啊?姐,你”</p>
荣妃回过头:“怎么,想让我你一顿,你心里才舒服?”</p>
荣飞燕抿着嘴摇了下头。</p>
侧着头,又上下扫视了一下荣飞燕,荣妃道:“本想长痛不如短痛,直接让你断了念想。”</p>
听到这话,荣飞燕眼睛直接瞪了起来,嘴微张的看着姐姐。</p>
“但我听皇”</p>
没完,荣妃止住话头,沉吟了一下后,郑重道:“过两年,等人家开始议亲不选咱们家的时候,你可别哭。”</p>
荣飞燕抬起头,强忍着转开视线的冲动,看着荣妃点头道:“嗯!姐姐,我不会哭的!”</p>
荣妃转过身,嘴角轻轻笑了下。</p>
随后荣妃仪态十足的轻轻抬起了下巴,朝着祠堂外走去。</p>
回去的路上,</p>
看着身旁迈着碎步追上的荣飞燕,荣妃继续道:“今日人家落在家里的披风,明早便送过去,别耽搁了。”</p>
“哦”</p>
晚上,</p>
荣妃已经带着公主回宫。</p>
回雪院,灯火明黄。</p>
细步站在桌旁,中端着发亮的铜斗(熨斗)中盛着通红的木炭。</p>
“哗”</p>
桌旁的另一位女使凝香抖了抖差不多已经烘干了的披风,随后将一块干净的湿布铺在了披风上。</p>
“我来吧。”</p>
荣飞燕走过来道。</p>
细步将铜斗递给荣飞燕后,站到了凝香对面,将桌上的披风抻直。</p>
随后,荣飞燕开始细心的熨了起来。</p>
“呲呲”</p>
铜斗碰到湿布发出了声音,随后便是一阵白色的蒸汽升起。</p>
“姑娘,瞧,这披风的针线刺绣真是细密精致呢!也不知道是徐家哪位女使的笔。”</p>
凝香着又用力的抻了抻。</p>
“应该是青草的艺,听青草,她之前和一位绣技精湛的娘学过。”</p>
细步笑着道。</p>
荣飞燕点了点头。</p>
主仆三人边边干活,</p>
很快,徐载靖上午脏了的披风,此时已经被重新洗了遍,放在水箱上烘干后,再被熨了熨,重新变得干净整洁。</p>
细步一边将荣飞燕中的熨斗接过去,一边道:</p>
“凝香,去搬熏笼过来。”</p>
“哎。”</p>
而荣飞燕站在桌旁,看着桌上的披风,眼中有些犹豫的神色。</p>
“姑娘,怎么了?”</p>
细步将熨斗放到一旁后,叠着披风疑惑道。</p>
荣飞燕摇了摇头。</p>
不一会儿,凝香提着孔眼细密的蒸笼走了过来,看着荣飞燕道:“姑娘,今日熏衣服用什么香?”</p>
听到此话,细步欲言又止,荣飞燕轻轻咬着嘴唇,片刻后,道:“我常用的就行。”</p>
“哎!”</p>
凝香应声后便去找了香料,点燃后将熏笼罩了上去。</p>
细步也没多,去房间外端了一盆冒着热气的热水进来。</p>
随后,熏笼被支在热水盆上,荣飞燕亲将披风盖在了上面。</p>
荣显婚后两日,</p>
节气雪,</p>
寅时正刻(清晨四点)</p>
昨夜北风呼啸了半宿,</p>
不仅将葡萄树的叶子吹得一干二净,也冷跑了天上的云彩。</p>
清晨天色依旧黑暗,</p>
但夜空中的星星一闪闪的,</p>
天边挂着明月,</p>
月亮的清辉笼罩着徐载靖的院落,</p>
地面上依稀还有葡萄架的影子。</p>
亮着烛光的屋中,</p>
一阵淅淅索索的响声后,</p>
屋门被打开,</p>
徐载靖披着大氅,和挑着灯笼的青草走了出来。</p>
“呼!”</p>
看着眼前呼出的白气,徐载靖用力的伸了个懒腰。</p>
他身后的青草单捂了捂护耳,朝屋内道:“夏妈妈,关门吧。”</p>
完,</p>
青草便快步跟上已经朝前走了几步的自家公子。</p>
路上月光明亮,</p>
虽然打着灯笼,但地上依旧有两个人的影子,影子矮矮的,随着主仆二人的步伐动来动去。</p>
两人来到跑马场附近,</p>
宽阔的场地上,几乎都散布着浅色的白霜。</p>
时间尚早,</p>
周围也算安静,</p>
能够让人依稀能听到亮着灯笼的马厩中,正在吃着草料的马儿发出的响鼻声。</p>
还有听到两人脚步后,在木屋附近动来动去的大狗的动静。</p>
青草进到木屋中,摘下了自己的护耳后,将自家公子的水壶放在了热乎乎的水箱上。</p>
摸了摸跟着进屋的大狗脑袋后,青草又挑了挑火炉里的炭火。</p>
当青草在火炉前坐下的时候,</p>
屋外</p>
“嘶”</p>
“哦!”</p>
正在和青云穿着甲胄的徐载靖发出了难受的声音。</p>
“真是天寒铁甲冷难着呀!”</p>
徐载靖话音刚落。</p>
“青草!把水箱上的酒葫芦拿出来。”</p>
殷伯嘶哑的声音传来。</p>
</p>
“哦!”</p>
青草赶忙拿着掌大,但沉甸甸的温热葫芦走了出去,将酒葫芦递给了徐载靖。</p>
“还是师父疼我。”</p>
徐载靖拔开酒葫芦的塞子道。</p>
殷伯笑了笑:“这窦家送来的美酒就是不一样!劲儿大的很,而且喝完脑袋也不难受。”</p>
徐载靖皱眉咽下嘴里的一大口美酒,将葫芦递给青云,一边热身一边道:“师父喜欢就好。年前我再去窦家买上个十几坛。”</p>
殷伯笑着点了点头。</p>
随后,徐载靖和青云如往日那般锻炼起来。</p>
青草则拿着酒葫芦回到了木屋中。</p>
朝外看了看后,青草摇了摇酒葫芦,听着葫芦里的动静,青草眼睛一亮。</p>
随后,青草仰头将酒葫芦凑到了嘴边。</p>
一丝清冽的酒液流进了嘴里,然后青草的表情便瞬间扭曲了起来。</p>
用莫大毅力,皱眉将酒水咽下去后,青草摇了摇头,低声道:“哪里美了?”</p>
过了一会儿,</p>
青草看了看酒葫芦,有些回味的咂了咂嘴后,再次将酒葫芦凑到了嘴边。</p>
一口后又一口。</p>
主母院儿,</p>
徐载靖正在用早餐。</p>
和载章一起进屋的华兰,一边解下自己的披风,一边好奇看着站在屋内门口的青草。</p>
来到桌前,华兰看着徐载靖关心道:“五,青草是不是病了,怎么看着脸这么红?”</p>
端着一瓷碗肉粥,正在用筷子吃着姜豉的徐载靖,笑着看了眼低头的青草,道:“嫂嫂,她没事。”</p>
“没事脸这么红?”华兰疑惑道。</p>
“早上锻炼时,剩下的半葫芦酒,让我让青草尝了尝。”</p>
听着徐载靖的话语,青草羞愧的抬眼看了下后,再次羞愧的低头。</p>
心情愉快,神清气爽的孙氏笑了笑,道:“这丫头喝的不少,居然站的还这么稳,看来酒量不错。”</p>
徐载靖同意的点着头:“母亲的是,我也没想到这丫头酒量这么大。”</p>
孙氏横了徐载靖一眼:“前日荣家送了三大车美酒过来,她这么个姑娘你就让人家喝酒?”</p>
徐载靖道:“在外面,别人想喝还还喝不到呢!”完,他端起瓷碗呼哧呼哧一口气吃完。</p>
“母亲,哥哥,嫂嫂,我先去上学了。”</p>
徐载靖起身拱,完后便出了屋子。</p>
出了曲园街,</p>
虽然清晨天寒,</p>
但路上依旧不时有挑着灯笼,或直接就着月光出来的百姓。</p>
路边的巡铺里还亮着蜡烛,</p>
听到徐载靖等人的马蹄声,常有铺兵出来拱问好,都会得个买早餐的赏钱。</p>
走了一会儿,</p>
上了城内运河之上大桥,</p>
徐载靖驻马在栏杆旁朝河中望去,</p>
冬日水少,</p>
月光中,</p>
桥下的河面已经没有了夏秋的河水丰沛,波光粼粼的模样。</p>
不远处河面上,只有一艘不知道载着什么货物的大船上,亮着米黄色的烛光。</p>
方才在饭桌上,徐载靖外面有人想喝美酒喝不到,也不是玩笑话。</p>
乃是因为汴京冬日,运河水少而浅,京外有不少河段此时行船困难。</p>
作为靠着漕运输送各种东西的汴京而言,</p>
每年冬季时节漕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城内的物价都会往上升一升。</p>
像是前两年连日的大雪成灾,那更是涨上了天。</p>
汴京居民们能做的,便是在冬日前多备下些东西。</p>
“唏律律”</p>
骊驹打了个响鼻,喷出了一股白气后,载着徐载靖下桥朝河岸走去。</p>
下桥的时候,</p>
稀疏的话声传来,</p>
一帮人正好在对岸上桥,</p>
听着人群中的对话,似乎是运河码头负责搬扛的人,被人组着去帮忙拉船。</p>
交错而过的时候,</p>
“见过恩人!”</p>
人群中有人道。</p>
徐载靖回头看去,却是一个汉子正拱和青云话。</p>
青云呼着白气,拱道:“谭老哥你这是去”</p>
一番交谈后,徐载靖看着朝自己拱的人群,微微躬身致意了一下。</p>
徐载靖等人的车马已经走远。</p>
带领着这帮人的行老看着马车上的灯笼,同青云口中的‘谭老哥’道:“那真是勇毅侯府的五郎?”</p>
“行老,人可不敢相瞒,那位五郎的坐骑,汴京中都没几匹的。”</p>
那行老点了点头,看向谭家兄妹父亲的眼神,温和了很多。</p>
积英巷附近,</p>
徐载靖把脖颈间的围巾往上扯了扯,盖住了口鼻。</p>
不是他不想闻清新的,冷的沁人心脾的清晨空气,</p>
实在是不知道,这附近的哪家百姓,或是商户已经点起了石炭。</p>
天黑看不见有烟气,</p>
但一股子煤烟味,让徐载靖都不敢深呼吸。</p>
因盛紘要早早上朝,</p>
盛家大门早已大开,</p>
门房厮看着徐载靖等人拱道:“五郎早安!”</p>
徐载靖嗯了一声朝前走着,在身后厮“青云哥,今日真冷,快进屋子暖和暖和”的声音中,朝学堂院子走去。</p>
进院儿后,看着正在给地龙灶口加碳的盛家嬷嬷,徐载靖知道路上的烟味哪来的。</p>
掀开棉帘,</p>
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带着些许香气的温暖气息,看着桌上烛光旁安坐的长柏,</p>
这幅熟悉的场景,</p>
徐载靖有一瞬间的错乱,</p>
他似乎看到的不是现如今,而是一年前的场景。</p>
“公子?”身后的青草疑惑的道。</p>
徐载靖笑着摇了摇头后,走了进去。</p>
“五郎,早。”</p>
长柏头也不回的继续看着书本。</p>
“早。”</p>
两刻钟后,</p>
一阵脚步声响起,</p>
棉帘再次被掀开,看着学堂内的两人,顾廷烨有些挫败感的道:“靖哥儿,天这么冷,你怎么还来的这么早?”</p>
长柏同样了句‘二郎早’之后,继续看书。</p>
徐载靖撇了眼顾廷烨后继续看书,道:“我和平日里的时辰一样,何来‘早’的法。”</p>
顾廷烨:“呃”</p>
顾廷烨落座不一会儿,</p>
又一人掀帘带着一阵冷风走了进来,瞧着学堂中的三人,齐衡急声道:</p>
“二叔,长柏兄,靖哥儿,昨日学究布置的课业,你们可做完了?”</p>
顾廷烨一笑,得意道:“不是,元若,你不会是还没做课业吧?”</p>
齐衡连连拱。</p>
顾廷烨:“怪不得今日这么早呢!”</p>
辰时初刻(早七点)</p>
朝阳初现,天色大亮,</p>
当庄学究戴着护耳,披着棉披风,缩在棉衣袖里握着折扇走进学堂的时候,</p>
千里之外的兴庆府,</p>
顾廷煜站在修好的城墙上,就着湛蓝的天空,还能看到天上挂着的银色月亮。</p>
顾廷煜朝城墙下看去,</p>
那里有座挂着‘柴’字旗的院子,</p>
里面停满了马车。</p>
站在顾廷煜一旁的幕僚,看着院子道:“大人,这给汴京运去乌金碳的柴家马车,回来载的是什么?”</p>
顾廷煜微微一笑后,指了指自己耳朵上的十分精致的护耳:“这东西。还有几样作物的种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