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封神:开局被抽龙筋 > 第631章 风雨拦路,南真下山
    第63章风雨拦路,南真下山</p>

    “大王,大军聚拢,怎好轻易驱散”听着姬宫涅的命令,虢石父当即便是一惊。</p>

    姬周天下,自有法度规矩。</p>

    人王令诸侯大军聚于骊山,西出扫荡戎狄,这过程之间,诸侯大军来多少,什么时候来,都是有定例的。</p>

    而这定例,便是以骊山上的烽火为号。</p>

    多大的烽火,诸侯要出多少的甲士,都是有规矩的。</p>

    若是诸侯所出的甲士,与烽火映照之势不同,诸侯大军到达骊山的时间,也和烽火映照之势不同,那人王,也是能以不敬之名,问罪于诸侯的。</p>

    而大军的进退转折,都有着无边的麻烦。</p>

    这陡然间要削减烽火,退转大军,那这聚拢起来的大军,哪些该退转回去呢</p>

    这大军艰难至于骊山,诸多甲士各自准备兵器甲胄,耽搁春耕农时,一路上耗费了诸多的补给,这才来到骊山,就等着荡灭戎狄过后,能得到足够的赏赐——可现在要将一半的大军遣散回去,那士卒耽搁的春耕农时,他们路上耗费的补给,要不要补偿,又该如何补偿呢</p>

    若是要补偿的话,那这补偿,是以补偿为名,还是以赏赐为名呢</p>

    若以补偿为名,姬周尊卑有序,哪有人王去补偿士卒的呢</p>

    若以赏赐为名,这些被遣散的士卒得了赏赐,那其他的要去草原荡灭戎狄,要去草原拼命的士卒,他们难道就不该得到更多的赏赐吗</p>

    须知,天地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啊!</p>

    “大王,此令不可啊!”虢石父劝道,他也知晓,这劝返士卒的风险有多大。</p>

    基本上,就是谁办谁死!</p>

    ——都他是奸臣,可他也只是奸臣,不是蠢臣,这种没事给自己找死的刺激,他当然是敬而远之。</p>

    然而此时,姬宫涅已经离开了城墙。</p>

    人王者,一令既出,又哪里有反悔的道理</p>

    看着姬宫涅的背影,虢石父也只得硬着头皮去了军中会见那些各国来的将领。</p>

    而在踏入了军中,看到了各个诸侯国的将领们对麾下士卒的掌控过后,他的心头,亦是悚然一惊。</p>

    似乎是陡然间就察觉到了,姬宫涅要削减一半烽火,遣散一半大军的用意。</p>

    毫无疑问,这些从各个诸侯国汇聚而来,要扫荡戎狄的大军,都是精锐。</p>

    但问题是,这些精锐,只听从他们主将的号令,而非是直接听从来自于镐京的号令。</p>

    而遣散大军的目的,就在于滋扰,在骊山之处,在镐京能镇压局势的情况下,滋扰大军,当这些从各个诸侯国汇聚而来的精锐们,和他们的将领离心。</p>

    到时候,再有姬宫涅出面替这些士卒主持公道,拉拢这些士卒,拉拢这些国人——如此一来,从根子上瓦解那些诸侯王的势力,自然也就有了可能。</p>

    </p>

    “爱妃,可好些了吗”镐京王宫当中,姬宫涅出现在褒姒的面前。</p>

    镐京外面的骊山上,烽火的规模,已经是随之削减下来——然后,一路往更远的地方蔓延而去。</p>

    在这无比突然的,要遣散一半大军的命令之下,无论是已经来到了骊山驻扎的将领,还是那些正在路上的大军,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当中。</p>

    “申君,兵事重大,岂可朝令夕改”</p>

    “还望申君出面,劝大王。”申国国君的营帐当中,镐京的一些臣子,以及骊山大营的一些将领,都聚集于此。</p>

    “是啊,申君,众军不远万里而至,就想着荡灭戎狄,以建功勋——可如今,大军聚集久不出关也就罢了,大王又下令遣散士卒,这一个搞不好,就要出乱子啊。”</p>

    虽然都听命率军往骊山聚拢,但每一個诸侯对人王的支持不同,他们的阵仗,自然也不同。</p>

    绝大多数的诸侯,都是只令一个将军带了士卒至此。</p>

    而申国,作为王后的母国,自然是对镐京表示了最大的支持——是由申国之国君,亲自率领大军前来。</p>

    所以在这骊山大营当中,申国国君,自然便是整个骊山大营当中,地位最高的临时统帅。</p>

    无论是姬宫涅要裁剪大军,还是骊山大营当中的将领们想要抵抗姬宫涅的命令,都要经过申国国君。</p>

    看着聚集在面前的那些降临,申国国君也是浑身的汗毛都炸了起来。</p>

    早在聚兵之前,他就劝过姬宫涅了——戎狄孱弱,只人王之师和申国之军,就足以横扫草原了。</p>

    偏偏姬宫涅不信邪,想要看看,还有多少的诸侯不服自己,于是便执意点了烽火,以聚拢诸侯大军。</p>

    而且,烽火的规模,亦是最大的规模。</p>

    在这庞大的烽火之下,那些诸侯们,自然亦是表示了对人王的最大的支持。</p>

    他们几乎是一个个的,都按照那烽火规模的上限,派出了大军来‘支援’镐京。</p>

    到现在为止,骊山脚下囤住的大军,其数量,都已经比镐京城内国人百姓的数量还要多了。</p>

    而如此多的大军,光是人吃马嚼,其所耗费,便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p>

    为了为了供应军需,便有至少四位的太乙道君,在以搬运之法,将各处的补给军需,定时定量的送往大军各部。</p>

    而为了争夺那些补给军需,骊山大营当中的各国各部之军,已经私下了争斗了不知道多少次。</p>

    只不过,这些争斗,都被申国国君给压了下来,一直不曾蔓延到军营之外而已。</p>

    可现在</p>

    “虢卿,大王可曾言,大军什么时候能开拔”申国国君先压下营中诸将的争闹,将目光落到虢石父的身上。</p>

    闻言,虢石父亦是苦笑。</p>

    “申君,大王令钦天监几番推算,都还不曾算出良辰吉时。”</p>

    所谓良辰吉时,便是钦天监和人族的那些仙神们,破解敖丙术法的时候。</p>

    关外的雨水,断断续续,绵延不绝,雨水当中,更有病气疫气滋扰,寻常生灵也好,修行的仙神也好,一旦被那雨水淋得久了,便难免被病气所侵,大病一场,软脚软,一身的实力,十不存一。</p>

    在解决这风雨当中的病气之前,大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出关作战的。</p>

    所以,大家都在等。</p>

    奈何,钦天监中,四十多个太乙道君联推算那风雨的破绽和解法,都已经推算了足足半年,都完全找不到那病气的解法。</p>

    钦天监中,四十多个太乙道君,比骊山的那些将领们,还要愁。</p>

    在剥离了诸侯的影响过后,在各处的水神也都被盯住过后,大地上不受人王掌控的力量,也就只剩下了散落的戎狄部。</p>

    于是,所有人都知晓,敖丙的布局,必然就在戎狄部——所以,只要扑灭了戎狄部,那么敖丙就再也难以寻到对人王出的会和棋子。</p>

    而大家也都做好了一战而灭戎狄部,从此长治久安的准备。</p>

    但谁想到,大军才聚集起来,四渎大龙神敖丙,便已经是以一场旷日持久的绵延风雨,向人王这一方的仙神们,彰显了自己的强横狰狞</p>

    只这一场风雨,便将这庞大无比的,足以破灭任何一个太乙宗派的军势,挡在了草原之外</p>

    这风雨,以呼风唤雨的天罡之法而起,故而得了天时,非寻常术法所能驱散。</p>

    </p>

    而风雨当中,有青龙白虎之相合而动——青龙之引动生,能令生灵‘迎接’这断断续续的风雨。</p>

    而白虎之,则有破灭肃杀之威,能断灭生灵对这一场风雨的抵抗之心,能令生灵体内的生收敛。</p>

    如此,青龙令本能相迎,白虎令防御收敛,于是,藏于风雨当中的萧瑟病气,便随之而入,在生灵的身躯当中,‘攻城略地’。最重要的是,敖丙所演的,并非是单纯的法。</p>

    而是道。</p>

    是想要用这一场演法,将这带着青龙白虎之,带着病气的风雨,化作天地之间的常例,化作天地之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气象,以彰显四时轮转变化的不同。</p>

    这病,又只让人弱而不让人死,再加上雨得天时之利,这雨水,又平等的对待中原和戎狄,以至于人族的那些仙神们,想要上天庭告状,告敖丙一个纵法伤人,告他一个擅自干涉人族内战,都找不出任何的由头来。</p>

    至于破解这法门——四十多位太乙,头都要挠破了,都完全不知晓,这法门的破绽,到底在于何处。</p>

    那毕竟是天罡神通所衍化出来的法门,又岂是这些寻常太乙们所能找得出破绽的呢</p>

    “病气,自当有药气来医。”钦天监中,诸位太乙道君们相视良久,这才有一位太乙道君缓缓出声提议。</p>

    “天地之间,自有医道药理相关之神。”</p>

    “而这些医道药理相关之神,皆有悲天悯人之心。”</p>

    “不如,将他们请来,以消这风雨之病气”</p>

    风雨当中,最难缠的地方,便在于风雨当中的病气。</p>

    只要能消弭病气,这风雨,自然也就不足为虑。</p>

    “天地之医者,大多不喜争,不擅斗。”</p>

    “且,医者需天地之药。”</p>

    “故此,医道药理相关之神,都落于天庭。”</p>

    “只怕他们,忌惮于崇义镇天神君,不愿相助我等。”</p>

    “破法不能。”</p>

    “消除病气亦不能。”</p>

    “那总不能,杀到赤水去,和四渎大龙神斗上一场,缠住这位四渎大龙神,令其无暇招风布雨吧”再一位太乙道君沉闷的道。</p>

    众人都沉默下来。</p>

    推算那风雨的破绽,以求破法,这已经是很不靠谱的想法了。</p>

    这缠住敖丙的想法,可谓是更加的不靠谱。</p>

    毕竟,敖丙留给这天地之间的印象,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好脾气的好好先生——他在动的时候,是丝毫都不含糊的。</p>

    纵观其出道以来,撞到了他上的仙神,但凡是被认定为敌人的,可以没有任何一个,能在他的上活下来。</p>

    缠住敖丙这四个字,得简单,但谁晓得,要做到这四个字,需要付出多少太乙道君的性命作为代价</p>

    而在付出了这些代价过后,若是能缠住敖丙也就罢了,可若是不能缠住敖丙的话,又该如何</p>

    一位又一位的太乙道君,那岂不是都要白死</p>

    在场的太乙道君,都不是什么头铁的,也没有任何人,想要拿自己的命去验证,敖丙的实力,是不是真的如同传当中那般恐怖。</p>

    蔓延的惆怅焦虑之间,天光,都仿佛是低垂了几分一般,笼盖了中原和草原分界线的阴云,缓缓的往四野蔓延而动。</p>

    低沉的天光之间,秋凉,都似乎是要提前化作冬寒一般。</p>

    昆仑山上,钟声响起,将那萧瑟的天光,尽数排开。</p>

    “白鹤童儿,唤南真前来。”</p>

    于是有鹤唳冲天而起。</p>

    南真,乃是吠陀大天地破灭,元始天尊重归天地时所传弟子——在昆仑山中,在玉虚门下,南真道人的存在,堪称禁忌。</p>

    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位南真道人,乃是以玉清为号!</p>

    之后,为了避免某种因缘,南真道人这才将自家的名号,从玉清,改做了南真。</p>

    据元始天尊所言,唯有在成就大罗过后,南真道人,方可改回原来的名号。</p>

    而在南真入门过后,阐教大能南极仙翁,亦是破入大罗,几乎是寸步不离的,守在南真道人的身边。</p>

    “弟子南真,拜见师尊。”南真道人踏进玉虚宫中拜倒,然后安静下来,等着元始天尊的吩咐。</p>

    玉清元始天尊召集弟子,只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是讲道,第二则是要安排弟子去做什么事。</p>

    若是讲道,来的自然不可能只是南真道人自己。</p>

    “人王与四渎大龙神之争,汝可知晓”元始天尊目光垂下。</p>

    “弟子知矣。”南真道人点头道,言语之间,略略有些不屑。</p>

    对人王的不屑——几个大天地当中,盘古大天地,以气魄称雄,但谁想到,以气魄称雄的盘古大天地当中,这一代的人王,却赫然是一个攻于心计,醉于伎俩之辈。</p>

    “师尊是要令我下山,责人王于殿吗”南真道人道。</p>

    元始天尊对整个天地的考量,他是知晓的——故此,他也知晓,人王的举动,是对天地大局的破坏,是对天人默契的终结。</p>

    “不,我要你去镐京拜见人王,助人王大军破了四渎大龙神的风雨。”</p>

    “什么”南真道人不可置信的道。</p>

    敖丙和人王之间的矛盾,其他的仙神立场如何姑且不言,但几个圣人大派,都是站在敖丙这一边的。</p>

    毕竟,人王那利用流言生事的动作,着实是令人恶心。</p>

    无论是计较,还是不计较,都让人难受得很。</p>

    故此,人王大张旗鼓的举兵于骊山,然后被四渎大龙神以风雨封锁于此,几个圣人道统的弟子,都是在暗处看热闹的。</p>

    但谁想到,元始天尊,居然会让自己去帮助人王</p>

    “弟子遵令!”片刻,见元始天尊的态度毫无变化,南真道人这才点头。</p>

    显然,是元始天尊要再一次的于天地之内落子布局了——而他,便正是元始天尊重新回到天地的棋盘上时,落下的第一枚棋子。</p>

    </p>

    “有了!”镐京的钦天监当中,那些太乙道君们监控天地元气的荷池当中,那代表着阴沉风雨的天光,陡然间被一阵裹挟着雷震的升阳之气给打散——而那升阳之气,正沿着一条直线,径直的往镐京而至。</p>

    “破风雨者,至矣!”看着那径直而来的升阳之气,众位太乙道君们,都是欢欣鼓舞起来。</p>

    当这消息传到了姬宫涅处没多久,镐京城外,便有城门令遣了士卒而至。</p>

    “大王,城外有道人,自号南真,言曰昆仑玉虚门人,奉命下山,为破风雨而来。”</p>

    “快,快请!”姬宫涅起身道。</p>

    而在宫廷当中,已然是众皆哗然。</p>

    能踏进镐京宫廷的,哪一个不是高门显贵又有哪一个不知晓,昆仑玉虚,那是怎样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