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看见一个汉朝出土文物上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你会怎么想?</p>
田庆民和王大林他们不懂文物,也没咋接触过这类东西。</p>
但是秦少言上拿这个是某某文物国宝的仿制品,都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文物鉴别知识,一眼就能看出来假的。</p>
你就是那个真的放在眼前,他们也可以毫不犹豫告诉你。</p>
东西是新的,纯新,毫无争议的新。</p>
秦少言显摆这东西就好像拿着一个唐三彩的明代元青花。</p>
“你们先别管这字,你们看看这图案样式,是不是汉朝的?”</p>
“嗯嗯,是是。”田庆民和王大林猛点头,秦总是就是吧。</p>
秦少言看着两人敷衍的神色,沉着脸翻出一本杂志,拍打着上面的介绍。</p>
“看见没,995年0月,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和田地区mf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秦少言拍着杂志上的图片,“汉朝的织锦,国家一级文物,真正的国宝。”</p>
田庆民和王大林凑过来一看,发现上面照片的文物和秦少言上拿的样式相同。</p>
汉代织锦到现在依然完好无损,如同新的一样,色彩鲜艳。</p>
两位老板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上面的字依然能大体辨认出来。</p>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p>
“嘶”王大林倒吸一口冷气,“难道咱们老祖宗真的能掐会算吗?”</p>
“那肯定的啊。”田庆民神情严肃的道,“老祖宗留下的周易八卦,推背图,尤其是诸葛亮刘伯温,那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p>
“这东西明什么,那明老祖宗在汉朝时候就算到了。”</p>
“这就是国运啊!”</p>
王大林和田庆民精神忽然振奋起来,宛如拨云见日一般,觉得眼前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p>
毕竟老祖宗都明示了,这就是天降国运的吉兆啊。</p>
秦少言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安慰他们没什么效果,看见祥瑞之物反倒打了鸡血一般。</p>
如果这东西确实是一种巧合,尤其是上边的文字,当时出土的时候简直轰动世界。</p>
谁看见这东西都拿它当祥瑞一般,更何况这两位土老板。</p>
“好了,别研究了,先把这個东西挂上去。”秦少言招呼两人,“明天展会,咱们就给别人展示这个。”</p>
田庆民有些诧异,“挂这个是为了讨个彩头吗?”</p>
“这是咱们展会的主题!”秦少言严肃的道,“传承千年纺织文化,发扬科技创新精神。”</p>
田庆民和王大林两人眼睛一亮,顿时竖起大拇指,“高,还是秦总有文化。”</p>
既然秦总都定了调子,之前设计的方案就没用了。</p>
田、王二人行事果断,直接让员工把展台上东西挪到一边,给秦总腾出空间来施展。</p>
</p>
第二天,展会开幕。</p>
那场面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p>
几百家纺织企业展台整齐排列在场馆内,原本宽阔的场地瞬间显得逼仄。</p>
即使冷气开大最大,也显得燥热。</p>
每个展台前都有穿着正式的员工,拿着各种样品向客商讲解。</p>
即使背后吹着风扇,依旧可以看出员工们的满头热汗和浸透汗水的衬衫。</p>
在众多参展企业中,织锦华荣的展台最为火爆。</p>
不仅聚集的人数最多,里边还有一群外国人,正围在展台旁边围观。</p>
秦少言拿着麦克风正侃侃而谈,旁边漂亮的女翻译也在快速的翻译着秦总的讲解词。</p>
而田庆民和王大林则在旁边当助,在他们周围有几个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不停的找角度拍照。</p>
“还是秦总会折腾啊。”田庆民感慨的道,“要是光靠咱们两个人,哪能整出这么大的阵仗啊。”</p>
“是啊,不仅带来一群老外,还带着记者过来。”王大林点头附和,对秦总佩服的五体投地。</p>
整个场馆内,就属他们的展台最风光,引来不少客户注目。</p>
嗯,就是站在最里边那个领头的老外看着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呢。</p>
秦少言介绍完一段之后,放下话筒,顺接过秘书陈递过来的冰水。</p>
“给爱德华来一瓶。”秦少言拧开瓶盖,狠灌一口,冰凉的感觉从内到外渗出来,相当的舒爽。</p>
“也不知道今天哪个领导会露面啊。”</p>
爱德华附和道:“大概市一级的领导会来转转。”</p>
“唉,要是省里能来就好了。”秦少言有些惋惜,刚放下水瓶,忽然看见远处涌来一群人,看气质就像是领导来。</p>
秦少言顿时精神一振,“来了。”</p>
</p>
</p>
为首的被簇拥的领导远远就看见了热闹的展台,便来了兴趣,转弯迈步慢慢走了过来。</p>
刚走到近前,抬头就看见展台上方挂着一个放大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p>
展台旁边还立着一个海报,上面是各种纺织品图案,中间写着八个大字,“生自蚕茧,成于杼”。</p>
“咦,这个有意思。”</p>
为首的领导驻足在展台前,饶有兴致的看着秦少言在讲解。</p>
“为什么公司叫华荣织锦呢,这个织锦代表的是我国古代纺织品最高工艺。”秦少言拿着麦克风朗声道,“我们从汉字就可以看出来。”</p>
“丝织品,绫罗绸缎,还有绮纱绢等等,很多名称都是用绞丝旁,只有这个锦字,用的是金字旁。”</p>
“这明锦,它的价值如同金银一般,属于硬通货。”</p>
周围围观的人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几个老外频频点头,里拿着一块布样仔细翻看着。</p>
“大家注意到我们展台上方挂着的这个东西没有,这是一块国宝级文物的仿制品。”秦少言拿起另外一块仿制品道,“织锦代表着纺织最高工艺,而这块织锦从织造工艺难度来,也是代表了织锦的巅峰之作。”</p>
领导旁边的随从人员也不乏学识广博的人才,马上低声给领导讲解起了文物的来历和背景。</p>
“大家看这边,这是我们和考古学家合作,一同复原的汉代织。”秦少言将众人焦点引向了展台中央那个巨大的织。</p>
“这台织是不是看起来很复杂,你们一定是在想,织造这么一块织锦,需要多么复杂的工艺。”</p>
秦少言停顿了一下,露出神秘的微笑,“其实你们都想错了。”</p>
“这台织看起来操作十分复杂,非常困难。恰恰相反,从织工操作角度来讲,它其实非常简单,易于上,随便一个人,稍微培训一下就能上。”</p>
“因为它把所有的操作程序预先储存在这个织里了,这个织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内存。”</p>
“这些一个个密密麻麻排列在一块的综片,就是织的内存。”</p>
“织工不需要经过什么复杂的培训,就可以把一万零四百七十根经线、穿过八十四片综,错综复杂间丝丝入扣。”</p>
围观人群一片惊讶之声,看着那台复杂精密的木制织,立刻议论纷纷。</p>
爱德华摇着头,用生硬的普通话道:“伱的太夸张了,我不相信两千年前的器智能到这种程度。”</p>
秦少言微微一笑,“那我就给你演示一下。”</p>
旁边一个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开始操作起这台织。</p>
“第一步选择综片,通过上面的横杆,每移动一格就能换一个综片。”</p>
“第二步踩下踏板,这个踏板就可以把相应的综片提起来,经线就分为了两层。”</p>
“第三步就是投入纬线,纬线穿过两层经线之间,然后是打纬,把纬线压紧。”</p>
“这样四个动作重复一百多次,我们就可以织出“五星出东方”织锦的一个图案。”</p>
“械传动,就能完成五星锦的一次图案循环。大概两百多个图案,就可以织出整个五星锦所有花纹图样。”</p>
老外们这下真的惊呆了,纷纷发出难以置信的质疑,“真的只需要这四个步骤就可以了吗?”</p>
“不可思议,这是怎么做到的?”</p>
“这东西真是两千年前的?不会是假的吧?”</p>
“听有出土模型。”</p>
“买噶的,太厉害了,华夏人真聪明。”</p>
秦少言笑眯眯的道,“所以这台织相当于一台两千年前的计算。”</p>
“选综片的是敲键盘,脚踩的是鼠标,而织出来的布匹就是显示器。”</p>
“穿过八十四片综,每一组经线里有五根经线。五根经线,五种颜色。”</p>
“图案显示的时候,其中有一根要在上面。另外四根在</p>
“上面这一根就是我们看到的图案的那个线。”</p>
“如果我们把上面显示出这一根标记为,其他四根为0。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织锦的图案,是由一万多根经线,穿过八十四个综片组成的八十四万多个点。”</p>
“这个点不是0就是,构建成一个复杂的庞大矩阵。作为编程一个基础,来储存我们想要的信息。”</p>
围观的人群一片哗然,目不转睛的看着旁边显示器上出现的演示动画,生动清晰的展示了整个过程。</p>
所有人都被这台构思奇妙的复杂织震撼了,没想到它的工作原理竟然如此的神奇。</p>
一个明显是程序员的胖子激动的叫道,“这就是二进制编码,它真是一台原始的计算。”</p>
而展台周围的纺织行业人员也是一脸震撼,“这样的织不要求织工有多么精湛的编织技术,他只需要会熟练的操作织完成整套程序,就能不断的批量生产同一种花色的织锦,这不就是规模化生产嘛!”</p>
“真不敢想象,这是两千年前的东西。”</p>
一时间,所有人都对这台织产生了兴趣,大家都凑到近前。</p>
还有几个人亲自上,在工作人员指点下操作了一次织。</p>
旁边围观的领导沉思良久,露出了笑容,对周围的其他人道,“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啊。”</p>
其他人纷纷点头附和,连连感叹。</p>
领导看向自己的秘书,询问道:“这家公司是哪里的?”</p>
秘书低声在他耳边了几句,领导露出了惊奇的神色,“咦,原来是这家公司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