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来自汪直的巨额贿赂</p>
“老爷,府外有人投了拜帖求见。”</p>
刚刚进过晚膳的胡宗宪刚打算和新纳的妾探讨一下诗词歌赋,门房的到来就打断了这雅兴。</p>
“来人是谁”</p>
“来人没,只您看这拜帖就一定会见。”</p>
胡宗宪大为困惑,接过拜帖来拆看,面色顿时严肃。</p>
“请其到书房来。”</p>
“是。”</p>
胡宗宪原地站了少顷,随后便匆匆进入书房,掌了烛火将拜帖焚烧掉。</p>
摇曳的火光下,胡宗宪的神情显得如此冷峻。</p>
汪直的儿子竟然来见自己</p>
还是从周延这个布政使那打听到的消息。</p>
待到拜帖完全烧作成灰,胡宗宪便折回座位,品茗静候。</p>
不多时,门扉叩响。</p>
“老爷,客人到了。”</p>
“请进。”</p>
门开,汪仲大步走进,但并未急着话,只等门房重新关上房门退下后这才作揖。</p>
“民汪仲,谒见知府大人。”</p>
“你好大的胆子。”胡宗宪打量着汪仲,冷声道:“逆贼之子,竟然敢来见本官,不怕本官将你扭送衙门,开刀问斩吗。”</p>
汪仲露出笑容来:“怕便不会来了,更何况来拜访胡大人您,也是蕃台大人允许的。”</p>
“我大明朝的官不会和你们这些逆贼打交道,伱不可污蔑周蕃台。”</p>
“是是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就会将责任摘得干净。”</p>
汪仲真是胆大,此时此刻不仅敢取笑胡宗宪,还言道:“胡大人打算让民就这么站着话胡大人的待客之礼可是不够体面啊。”</p>
“哼,坐吧。”</p>
胡宗宪脸色难看,故而也懒得和这汪仲废话,直言:“你来见本官有什么事,抓紧,完就滚,日后本官也不想再见到你,见你必抓你。”</p>
“胡大人的脾气真是够火爆的,怪不得做了九年知县寸步不动,没有陆部堂的提携,您估计要做一辈子知县了。”</p>
胡宗宪不搭理,只是冷视着汪仲。</p>
后者便继续自自话。</p>
“提携之恩同再造,怪不得您要死心塌地跟着陆部堂,连暗中购买葡萄牙人火器和战船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愿意去做。胡大人啊,您老家中三族多少颗脑袋够砍的”</p>
“砰!”</p>
只听一声闷响,胡宗宪拍案而起:“满口胡言乱语,你想死老夫就成全你,来人!”</p>
汪仲也没想到胡宗宪竟然如此暴躁,真要是稀里糊涂死在胡宗宪中,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笑话。</p>
耳听得门外脚步声匆匆,汪仲忙起身。</p>
“好好好,是民嘴贱民不提了。”</p>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几名下人持水火棍冲了进来,看向胡宗宪,只待后者一声令下,就要拿下这汪仲。</p>
胡宗宪满是杀气的眸子死死盯住汪仲,胸膛几番起伏后才长出一口气,挥。</p>
“都出去吧。”</p>
“是。”</p>
下人退下,胡宗宪才道:“再乱话,本官便割你舌头,而后剥皮抽筋,送往双屿。”</p>
汪仲打了个哆嗦,已是丝毫不怀疑胡宗宪的话。</p>
涉及陆远,胡宗宪的反应就像应激的猫,炸毛就炸毛。</p>
“胡大人,今天民前来拜会,只求一件事。”</p>
“。”</p>
“希望您高抬贵,不要和民的父亲为敌,我父亲,这方世界很大,大明其实很,汪洋大海的另一头,有无数国家、子民和土地,我父亲希望和您精诚合作,我们不应该是敌人,更应该是朋友,如此,这世界便都是咱们的。”</p>
汪仲在‘您’这个字眼上咬的特别重,意思很是明确。</p>
顿了顿,汪仲又言道。</p>
“若是您愿意,民在这里替我父亲做主,愿出黄金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这笔钱,是我父亲给您的见面礼,即使我父亲海上经贸多年,这钱拿出来也不容易。”</p>
黄金十万两,白银三百万两。</p>
胡宗宪甚至连呼吸都停了。</p>
这真是一笔天文数字。</p>
</p>
“此事,老夫需要好生考虑。”</p>
胡宗宪当然没资格替陆远做决定,因此并未给出答复,便下了逐客令:“你且离开吧。”</p>
汪仲此刻也显的很有信心,含笑躬身。</p>
“您慢慢斟酌,民静候佳音,或允或拒,请派人去澳门,那里有一东海楼,民就在那。”</p>
罢转身便走,留下胡宗宪一人面色阴晴不定。</p>
犹豫了许久,胡宗宪这才提笔,书信一封后反复斟酌,不满,焚掉重写。</p>
如此来回往复好几遍,这才满意。</p>
“来人。”</p>
“老爷。”</p>
“此信火速送往城中远东商号的陆飞,让其转送南京陆部堂台前。”</p>
“这,咱们为什么不自己送”</p>
胡宗宪没回答,只是不满的看了下人一眼,便将后者吓的遍体生寒,赶忙上前接过信,匆匆离开。</p>
——</p>
南京城,吏部值房。</p>
陆远带着赵学雍和张居正,三人围着堂内正当中的桌案来回走动,审看着刚刚火热出炉的第一南京日报。</p>
不远处站着一名通政使司的官员魏久辉,此刻正介绍着。</p>
“陆部堂,遵奉您的要求,南京日报一共分了四种篇幅,分别是时政通报、经义讲学、武林和大明律案例讲读。”</p>
陆远看的频频点头。</p>
“不错。”</p>
“您看若是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这就让报局即可拓印发售。”</p>
陆远点点头,嗯出一声:“发吧,以后南京城内各部、院、司、局衙门七品以上官员及城内外军营参将级以上那都送一份。”</p>
“是。”</p>
魏久辉告辞离开,陆远又拿起桌上的报纸看了一遍,开心笑道。</p>
“报局自南京始,将来也要推广到全国去。”</p>
“朝堂要闻、圣贤学术、趣闻轶事、律法普及,部堂您设此报局,不仅可以弘扬德化,还能普及律法,足可谓大功德。”</p>
张居正这话的时候语气很是诚恳,全无拍马屁的成分。</p>
圣人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p>
现在陆远做的事虽然还摸不到这三件事的门槛和标准,但却是在向着这三个方向同步迈进。</p>
待到将来,江南人杰辈出,即使是升斗民都能对时政、律法、儒学略有所知,哪怕只是一鳞半爪的粗浅了解,那整个官场政治生态、社会律法民生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p>
如此之奇功伟绩,足可言不朽、足可称圣人了。</p>
陆远倒是摇头叹气:“弘扬德化、普及律法那也得百姓们识字才能有用,很多百姓连字都不认识,这报纸,送他他也看不懂,所以普及全民的基本教育才是弘扬德化的第一步。”</p>
“普及全民基本教育”</p>
张居正两人都是齐齐惊住,没想到陆远竟然有如此宏远志向。</p>
这种事,怎么可能实现</p>
“看你们那惊讶的样子,像是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一般。”陆远笑了笑:“现在确实是实现不了,都去读书学习,谁来种地,养一个完全脱离基础生产的读书人,供其多年吃喝、求学、深造的销可能需要三户甚至五户才有这个能力。</p>
但是也不用觉得这种事有多么的遥不可及,就当一个目标吧,虽然遥远了一些,可能咱们这辈人到死都见不到,但先放在那,这样以后总有个奋斗追赶的动力。”</p>
张居正肃然起敬。</p>
“以前居正只想着根除时弊,便觉得此志为毕生之追,而今听了部堂的话,居正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浅薄,部堂之远,远非居正可比。”</p>
“叔大快别夸了,再夸本官可是要羞臊了。”</p>
陆远摆,刚欲开口,门外声响。</p>
“部堂。”</p>
扭头去看,是一名通政使司官员。</p>
“怎么”</p>
“广东送来急信,是布政使周延写的。”</p>
赵学雍前去接过转呈陆远,后者拆开来看,眉关顿时紧锁,神情也变得严肃。</p>
未几,门外又有一吏部属官来道。</p>
“部堂,您府中来了人,是府内有紧要事,请您回去。”</p>
陆远将信收入袖袋,迈步便走。</p>
“回府。”</p>
这个汪仲,胆子够大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