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戚继光留在江南是陆远来到浙江的第一件事,而另一件事则是来见见张居正。</p>
张居正跑浙江来了。</p>
自从做了考成司郎中之后,张居正算是真正意义上开始独当一面了,就老张那个闲不住的性子,指望他在吏部坐堂指挥各省推进考成法也不现实,果然,就在当了这个郎中后不久,张居正就开启了自己巡视各省的行程。</p>
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勤政同样是张居正身上的优点。</p>
“叔大,你好歹也是吏部的郎中,竟然直接搬进人家浙江藩司衙门里工作,这成何体统。”</p>
陆远是在藩司衙门里见到的张居正,后者带着几名吏部来的文书单独要了一间屋子做值房,房间内堆满了各种奏本、册目。</p>
听到陆远的声音,张居正从一堆公文中扬起脑袋,脸上神情明显有着呆怔,随后连忙起身,惊喜道。</p>
“明、陆少傅来了。”</p>
本来是要习惯性的喊出明台,又被张居正改口改了回来。</p>
明台这个称谓在明中后期的官场很少用,一般用作于很私密的场合,而且关系要超过上下级。</p>
所以这里张居正及时改口,也是不希望被其他人知道自己和陆远之间的关系过于紧密,算是一种虚伪的遮掩吧。</p>
谁不知道你张居正是陆远的随官出身。</p>
陆远满脸微笑的走进值房:“叔大,忙什么呢。”</p>
“下官正核对浙江的田册呢。”</p>
张居正将陆远请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自己则搬了把圆凳坐在一旁为陆远介绍着最近几个月浙江的变化。</p>
“少傅有所不知,这浙江的情况可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最近考成法已经下实到浙江各个县,仅目前来自每个县的汇总来看,多清理出来的田亩就超过了八百万!”</p>
听到这个数字陆远也不由扬了下眉头。</p>
“这么多”</p>
“不止。”</p>
张居正继续道:“这还只是地方乡绅地主的隐田,还没查官员士子的职俸田和功名田呢,这些都查实,最少还能再多出几百万亩来。”</p>
最后张居正愤愤了一句。</p>
“这群人太贪婪了。”</p>
陆远微微一笑:“当年太祖时期出了一桩空印案,浙江和江西就是案情最严重、贪腐最严重的省,仅就江西和浙江两省,短短几年时间就贪墨了国家超过一千七百万石粮税,几乎占了国库一年财税的三分之一。”</p>
“是啊。”张居正点点头:“这事居正也在实录中看到过,不仅如此,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太祖皇帝还下了一道圣旨,凡江西浙江籍的官员不允许到户部任职,这个惯例一直持续到成祖靖难之后,夏元吉卸任了户部尚书才开始允许两省官员进入户部任职。</p>
这两个省的官员、士子、乡绅地主对土地和粮食有一种贪恋,而太祖时期,国家百废俱兴,田地是国家恢复国力、稳定民生的唯一基础,因此太祖才要限制这两省的官员入户部。”</p>
听到张居正在这里喋喋不休,陆远赶忙挥。</p>
“行了行了,本官来这里不是听你背后别人坏话的,跟本官,下一步打算怎么做。”</p>
“居正打算推行桂萼公早年提出的一条鞭法。”</p>
</p>
张居正开口道:“不过并不打算全部推行,先截取一部分,打算将浙江全省重新造册登记的田亩以及户口进行一次整合,将来按照各县的田亩数量、户口数量需要出的丁徭进行统算征税,废除丁银、均徭等苛捐杂税,不使地方府县再有趁中饱私囊、鱼肉百姓的会。”</p>
一条鞭法</p>
果然,张居正还是想到了这一步。</p>
陆远对此也不支持或者反对,只是问道:“?要合并来征税,那你是打算用银钱来折税赋徭役还是用粮食来折”</p>
“自然是银钱。”张居正理所当然的道:“如果合并起来以粮食抵税的话,那么收到的粮税就太多了,而且粮税的损耗也最大,按照浙江地方府县的报损,一石粮食运往南京,其路上的损耗竟然要达到三成,这不是信口胡吗,如此报损,可见在这其中官员们上下其、贪墨不少,改用银钱,按亩折算,则不给他们任何贪墨的会。”</p>
“所以你就打算只用银钱来折税了”</p>
“对。”</p>
陆远点点头,又问道:“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老百姓的中有没有那么多的银钱,如果没有的话,老百姓就需要将粮食作价卖出去来换银钱以缴纳税赋,届时就可能出现贱价卖粮的情况,粮贱伤农啊。”</p>
张居正连忙道。</p>
“这一点请少傅放心,居正的打算是眼下只在浙江一省推行此法。</p>
浙江的情况居正不敢烂熟于心,但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一半的府县都跑过了,地方府县的情况也都基本了解。</p>
浙江不同于其他内陆省,浙江富裕,民间流通的白银和铜钱都不在少数,且浙江的商号数量冠绝整个江南,漕运更是发达,因此商品的流通速度快,价格公开且稳定,即使以银钱代粮税,也不会出现商号压价买粮的情况,既然不会压价买粮,那就不会出现贱价卖粮,粮贱伤农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p>
陆远听的频频点头,脸上的笑容更是开怀。</p>
骄傲的张居正也开始沉下心了,更难得的是知道先做调研后定决策。</p>
只要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政策都可以大胆去推行,哪怕从未有过经验。</p>
摸石头过河,重要的地方就是摸石头。</p>
不要害怕出问题、任何新政策诞生之后都一定会出问题,会出现不好的、伤害到老百姓民生的问题,但要是因噎废食,裹足不前,那就不要再谈发展了,问题出现就解决问题、总结经验。</p>
“既然你都已经将情况摸得那么清楚了,那就大胆去做吧。”陆远给了张居正支持:“放心,就算真出现了百姓卖粮交税的情况,本官也不会让粮价下降的,多在浙江开几家银行,放开了对粮食的收储,又有谁能把粮价压下去”</p>
张居正双眼一亮,赶忙拱致谢。</p>
“多谢少傅,有少傅的支持,居正的心里便更踏实了。”</p>
“好好干。”</p>
陆远勉励道:“推行考成法的事交给你,本官是很放心的,本官也相信你一定能做好。”</p>
“少傅如此器重,居正不敢不尽效全力。”</p>
陆远满意离开。</p>
在自己的影响下,海瑞的人生改变了,张居正的人生也改变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自己而改变。</p>
量变一定引起质变。</p>
就在不远的将来,大明朝也将会改变。</p>
陆远对此深信不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