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首辅 > 第285章 未卜先知?
    在同朱载坖、徐延德这些人见过面后,嘉靖去洗了一把脸,洗去掉自己脸上的忧愁和忿怒,使得自己重新恢复到那种波澜不惊、超然物外的状态。</p>

    “去吧,叫严嵩、张治、欧阳必进三人来见朕。”</p>

    内阁三人被嘉靖召进了精舍。</p>

    而当看到一脸平静的嘉靖时,严嵩三人无不心惊。</p>

    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p>

    出了那么大的政治事件,嘉靖竟然能如此快的稳定住心神,将所有的情绪藏起来,这份城府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寒而栗。</p>

    “臣等”</p>

    “三位阁老免礼吧,坐。”</p>

    嘉靖直接免去了三人的礼节,用很平常的语气道:“今日朕请三位阁老来,是为了问一下,徐阁老的事查的怎么样了”</p>

    “臣正打算向皇上禀报。”严嵩发现自己竟有些不自然的紧张,定下神后开口:“三法司至今还没有实证,眼下只有松江富商沈传名的证供,但这份证供也是通过严刑拷打逼迫得来,并无其他佐证。”</p>

    “既然没有佐证,那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了。”</p>

    嘉靖一句话就定下调子:“内阁要尽快恢复徐阁老的清誉,使徐阁老重回文渊阁,为国治政。”</p>

    “皇上圣明。”</p>

    “那个杨继盛诬告徐阁老,其罪不可赦,必须要斩首示众,以肃国法、定人心。”</p>

    面对嘉靖的这个提议,严嵩反而不愿意了。</p>

    “皇上,当年太祖曾定祖制,言官不会因言获罪,杨继盛虽然不是言官,不过毕竟司职于都察院,沾了一些言官的脾气秉性也是情有可原,这一次虽然有冒失之举,也能谅解,姑且就饶恕他这一次吧。”</p>

    张治亦是言道:“严阁老的极是,这杨继盛对皇上一片忠心,虽然是有失察之错,但也不是出于私心,姑且宽谅一回。”</p>

    嘉靖皇帝都如此卑微的退让了再穷追猛打,两人都过不去自己心里那一关。</p>

    再怎么,人家是皇帝,咱们是臣子。</p>

    对于二人的懂事,嘉靖反而感到痛苦。</p>

    这种痛苦被他隐藏的很好,继续言道。</p>

    “今日朕听翰林院、国子监的生员来到承天门请愿,是要严惩国贼仇鸾,朕很奇怪,他们是如何知道仇鸾犯下的事”</p>

    对于这种质问,严嵩十分自然的开口。</p>

    “仇鸾被下入诏狱是皇上发的中旨,整件事只有司礼监和锦衣卫知道,连臣等都不清楚。”</p>

    黄锦立时急了,刚欲开口就听到嘉靖道:“黄锦。”</p>

    “奴婢在。”</p>

    “你们司礼监要彻查,看看到底是哪个奴才管不住自己的嘴乱话,找出来即刻杖毙。”</p>

    “是。”</p>

    嘉靖轻描淡写将这次泄密的事情归咎到了司礼监头上,而后便继续问道。</p>

    “既然监院的生员已经知道了这件事,那三位卿家看,朕该如何处置。”</p>

    严嵩答道:“仇鸾通敌卖国,其罪不赦,当以谋反大罪将其凌迟处死,诛九族!”</p>

    一旁的张治搭了一句腔。</p>

    “当年这件事怪罪到了郭宗皋、陈耀二人身上,臣以为,应当为二人恢复名誉,同时也要恢复先兵部尚书丁汝夔、侍郎杨守谦之清名,并行追封。”</p>

    严嵩的脸色稍稍有些不好看,但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捏着鼻子认了下来。</p>

    嘉靖又看向欧阳必进。</p>

    “欧阳阁老的意思呢”</p>

    “臣、臣一切伏唯圣裁。”</p>

    欧阳必进最终选择了逃避。</p>

    他既无法做到像严嵩、张治这种正面逼宫,也无法做到一个唯皇命是从的忠臣。</p>

    “那就按照严阁老和内阁的意思办吧。”</p>

    嘉靖挥了挥:“黄锦。”</p>

    “奴婢在。”</p>

    “拟圣旨吧。”</p>

    嘉靖言道:“仇鸾通敌卖国,罪同谋反,凌迟处死,诛九族!令命成国公朱希忠总督京营戎政、定国公徐延德协理京营戎政。”</p>

    黄锦下笔飞快,很快拟好了这两道圣旨并盖上皇帝的玉玺,随后将这两道圣旨递给了严嵩。</p>

    后者接过时听到了嘉靖的话。</p>

    </p>

    “严阁老拿回内阁加印吧,毕竟没有你们内阁的大印,朕的圣旨不作数啊。”</p>

    严嵩打了个颤:“皇上这话折煞臣等了,臣等无不是皇上的臣子,皇上有旨,做臣子的哪有不遵从的道理。”</p>

    “呵呵。”</p>

    嘉靖笑了笑没有再多,转而问道:“国无储君,江山不固,朕欲立太子,各位阁老觉得如何。”</p>

    三人皆是一怔,没想到嘉靖怎么会突然动起了立东宫的想法。</p>

    还是严嵩反应的快,立时言道。</p>

    “太子乃是国本,皇上圣明,确实该议立储君了。”</p>

    “几位阁老可有属意之选”</p>

    “臣等惶恐。”三人齐齐下跪:“几位王爷无不聪慧天纵,太子之选自当遵从圣意。”</p>

    见到三人如此答话,嘉靖只觉得恶心!</p>

    这些人永远都是如此,在自己这个皇帝面前显得如此卑微、恭谨,但一旦涉及到利益、生死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在暗地里穷尽下作段,甚至是毫无顾忌的逼宫。</p>

    人前立牌坊,人后做婊子。</p>

    下贱!</p>

    这个时候嘉靖反而觉得陆远要更实诚些。</p>

    起码陆远愿意在自己的面前实话。</p>

    而且陆远能为这个朝廷做出些实事来,虽然够呛是为了自己这个皇帝。</p>

    用严嵩,还不如用陆远!</p>

    嘉靖收敛心神,温言开口。</p>

    “三位阁老快起,朕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三位阁老都是我大明的社稷栋梁,议立国本这种大事朕也不好一人独断,便想听听三位阁老的意见,既然三位阁老不愿意,那朕个人选吧。”</p>

    “恭聆皇上圣训。”</p>

    “裕王如何”</p>

    “裕王聪明仁孝、贤德天成,颇宜之。”</p>

    严嵩开口夸了一句。</p>

    他才不在乎谁当这个太子。</p>

    只要内阁永远一条阵线,那么谁当太子还重要吗。</p>

    “那就这么定了。”</p>

    定太子如此大的事,三言两语间就定下来,嘉靖显然也不想再纠缠下去,严嵩三人看的明白,于是躬身告退。</p>

    赶等三人一走,嘉靖便问向黄锦。</p>

    “松江的事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锦衣卫去夜闯港口。”</p>

    “是陆远。”黄锦答道:“陆远早就知道咱们在江南安插锦衣卫的事,他破获了暗语,用暗语来密使松江、苏州两府的锦衣卫齐聚上海港继而一打尽。”</p>

    “所以,之前朕收到的密奏,是陆远故意给朕听的。”</p>

    “是。”</p>

    嘉靖哈哈大笑起来:“好啊,好啊,好一个陆伯兴,他把朕戏弄在鼓掌之中,他怎么敢!”</p>

    怒吼之后嘉靖又立时眉头一皱。</p>

    “但是,他对庚戌之乱怎么会如此清楚”</p>

    仇鸾通敌卖国的事、贿赂严嵩自保的事,陆远怎么知道的。</p>

    当年庚戌虏乱的时候,陆远还只是南京户部右侍郎啊。</p>

    远在南京,为什么会对这么隐秘的事情如此清楚</p>

    仇鸾也好、严嵩也罢,两人总不可能把自己通敌卖国的事宣扬出去吧。</p>

    就算嘉靖也都只是有三分怀疑而已,是等到将仇鸾下入诏狱之后,严刑拷打下仇鸾才供出了一切。</p>

    黄锦宽慰了一句:“或许这只是陆远的怀疑和揣测,用意就是扳倒仇鸾和严嵩。”</p>

    嘉靖点点头。</p>

    “希望如此。”</p>

    只能希望如此了,不然的话,那陆远也太恐怖了。</p>

    有一个未卜先知的对还怎么对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