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这一群宗亲藩王开完会之后,陆远便马不停蹄赶往五军府。</p>
因为就在今天,来自各省的地方总兵也都到了南京。</p>
时间如此撞车,显然是陆远的一安排。</p>
南陈的京营兵已经撤回了北京,嘉靖再也无力阻止江南都司重建,这么好的会陆远当然不可能坐视流失。</p>
虽然军权政治不提倡,但是军权还是要握紧的。</p>
陆远赶到五军府的时候,五军府正堂内,来自各省的总兵早已和徐鹏举等国勋聊了快一个时辰,见到陆远到来,上百人齐齐起身抱拳。</p>
“恭迎太师,请太师金安。”</p>
陆远解开自己的披肩大氅,一名总兵脚利索赶忙接过。</p>
“诸位国公、侯爷,各位将军,让各位久等了。”</p>
“没有没有,卑职等人也都刚到。”</p>
徐鹏举让开主位:“太师哪里话,我们也是刚刚坐下,这不刚聊几句,您就到了。”</p>
陆远和徐鹏举客气两句,便当仁不让落座,笑眯眯开口。</p>
“那魏国公和诸位聊的怎么样了。”</p>
徐鹏举扭头看了这些个总兵一眼,而后呵呵笑道:“就聊到了都司重建之后,品轶和职务的安排,大家都有些不同意见,尤其是品轶的分歧比较大。”</p>
在有都司的时候,都司的一把叫做都指挥使,品轶是正三品。</p>
后来都司逐渐走向没落,总兵开始成为地方常驻武官,在有都司的时候,总兵只是军队中一个普通武官,甚至连明确的品级都没有,而到嘉靖时期,总兵的品级疯狂提升,他们开始有了加衔。</p>
省一级的总兵如辽东总兵、江淮总兵、杭州总兵、广州总兵这些往往都会加一个兵部侍郎衔也就是正三品,如果某一地方发生战乱,甚至会紧急加一个兵部尚书衔也就是正二品,同时总兵会晋升为总督(提督)。</p>
而今在坐的这些个总兵,比如湖广总兵李廷竹,他是临淮侯左军都督府都督,正一品。</p>
最的是三沙总兵郭成(福建三沙不是海南三沙)加衔为兵科都给事中,正七品。</p>
两者都是总兵,但是级别简直堪称天差地远,但李廷竹中的兵和郭成中的兵相差却并不多。</p>
原因就在于三沙位于海滨,当初设置三沙总兵的时候为的就是备倭,在抗击海盗、汪直这前后十几年时间中,三沙兵镇有三个守御千户所,也就是三千多名士兵。</p>
而湖广地处内陆,多年已无战事,若是不算上湖广的军户卫所,李廷竹也不过握着几千名常备兵力罢了。</p>
这种情况下,重建都司之后,这些个总兵该如何安置。</p>
陆远拿过在场参会人员和总兵名单名册一一看罢,抬头言道。</p>
“诸位的分歧本辅算是明白了,总兵制度混乱也是本辅决意重建江南都司的原因,大家同是总兵,可待遇品轶却天差地远,难免有的人会不乐意,但是重建都司之后,有些三品甚至一品、二品的大员又可能会降级,也难免会不乐意,故而大家很难统一标准。</p>
别的不,就如今的广州总兵殷正茂,殷正茂来了没有。”</p>
人群中起身一人,正是当初张居正的同年好友殷正茂,被陆远一提拔如今已是广州总兵,在广州和赵学雍、胡宗宪相互配合,关系也是很好。</p>
“太师,卑职在。”</p>
</p>
“殷将军的广州兵镇,现在有多少兵”</p>
殷正茂问了一句:“太师,要算上澳门和香港两地吗。”</p>
“澳门、香港同属广州府辖下,当然要算上。”</p>
“那广州共有兵七十五个营,九万七千余人,实数无缺额。”</p>
一句话几乎将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p>
多少</p>
一个广州接近十万兵</p>
哪来的</p>
当然是陆远把自己这么些年在澳门、香港两地练的私军全算上了!</p>
过的,要给这些人一个名分。</p>
自己已经走进了国家的中央核心,没必要继续保留私军来安身,从私军变成国家军,名义上变了,掌握权还在自己中。</p>
再者,继续保留下去,也会让某些人时刻存着给自己黄袍加身的想法。</p>
陆远很满意殷正茂这句话带来的震慑力,他扫视全场:“诸位,殷将军这位广州总兵有十万军,算是咱们在座各位总兵中兵力最多的吧,那么如果重建都司之后,应该给殷将军安排个几品殷将军,你现在是几品啊。”</p>
“回太师,卑职是兵部员外郎加衔的广州总兵,正五品。”</p>
陆远嗯出一声,随即看向徐鹏举:“魏国公,你觉得该给殷将军一个几品合适临淮侯你呢”</p>
徐鹏举沉默不言,李廷竹讪讪一笑。</p>
他才几千兵就是正一品了,那让人家殷正茂如何能愿意</p>
“各位。”</p>
陆远开口道:“为什么要设立各地总兵,为的就是替我大明朝保国安民,是为了守护国民的,有的地方呢战事不多,所以兵力少,有的地方战事频生所以屯兵多,还有的比如广州,虽然没打仗但是位置很关键,是我国的南大门户,而且边缘情况复杂,时刻有发生战事且是大战事的危险,加上广州经济发展迅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结合多方面因素,所以广州屯驻接近十万兵。</p>
本辅这些就是告诉各位,不论各自带的兵多还是兵少,大家职责相同,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这些兵也不是在座某一个人的私兵,是我们大明朝的老百姓变成的兵,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记心中。</p>
因此,免得大家再生分歧和不忿之心,都司重建之后,原有的品轶制度不再适用于军队,以实际军中职务配以军衔制。</p>
诸位都知道海关有官衔制,从最高的一级将官到三级队官共九级,依本辅看军队也可以那么搞。</p>
南直隶连江南六省复建七个都司,其最高指挥为都指挥使,再往上,名义上的指挥构是五军府,五军府是干什么的呢</p>
按照太祖当初设立五军府的初衷来,五军府是分别用来指挥领导各省都司、卫所的,后来成祖靖难之后又用来领导京营,可到如今,五军府又是干什么的</p>
本辅看,完全就成了养老构,除了临淮侯因为兼任着湖广总兵官一职外,其他各位五军府的都督们,谁还能指挥动地方的总兵,就郭成郭总兵,人家只是正七品,魏国公能指挥动吗</p>
所以军制改革,五军府也要跟着改!”</p>
陆远一锤定音:“从今以后,江南要有一个军事上的最高且唯一指挥构,这个指挥构绝不能是兵部那种嵌入式的文官,而是纯粹的武官,是没有品轶但施行军衔制的武官。”</p>
“具体怎么落实军衔制和这个五军府变动的事,本辅现在也没想好,大家一起议论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