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首辅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国际秩序的主导者(免费)
    时隔三年,再次回到故土,骑在高头马上入城的李成梁脸上笑开了花。</p>

    尤其是看到街道两侧那已经拥塞的,热情欢迎的百姓们,李成梁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箪食壶浆,以待王师’的场面,这场面,他在辽东从来没有见过。</p>

    那里的老百姓可是见到当兵的就跑。</p>

    如此场面浩大的欢迎并不是陆远指示,朝廷组织百姓的官方行动,通政使司只是让南京各大官报、民报将远征军的消息广而告之,并且客观且高度赞扬了远征军为国家立下的功劳,南京百姓完全是自发的前来迎接。</p>

    全城百姓中估计能有那么几万人是真心来迎接的,更多的完全是来凑热闹,于是人就越聚越多,成就这一派万人空巷的场面。</p>

    跟在远征军队伍后面的远征军家眷哪里见过这种场面。</p>

    上百万啊,相当于他们国家全国人都放在了一起来迎接。</p>

    当然,这些伊比利亚的媳妇也没时间来感叹大明的人口真多,实际上自从到了南京地界,她们就已经被那一幢幢林立的高楼所震撼的失去意识。</p>

    这是人类能够建造起来的城市</p>

    和南京相比,故国那就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沟子啊。</p>

    当队伍耗时一个多时辰终于靠近长安街的时候,李成梁抬起右止住行进,自己也是翻身下马,快步向着前面跑去。</p>

    因为朝廷百官已经在前面的街口列队迎接,而为首的人,即使是五年不见,李成梁也忘不掉。</p>

    大明的皇帝朱载坖和首辅陆远。</p>

    出宫相迎已是不得了的政治规格了,陆远并没有打算出城去接,只有辟地千里、扶危救难这种功劳才配得上,李成梁苦是苦了点,但没拿到前面两种的高度,所以按照相迎的待遇,陆远只是组织朝臣百官,喊上朱载坖这么个皇帝,大伙守在长安街迎一下便够了。</p>

    “臣李成梁参见陛下,参见太师。”</p>

    李成梁撩甲欲跪便被陆远一把托住:“李将军莫要如此,我大明朝去跪礼了。”</p>

    其实从进了广州港开始,李成梁就已经收到了一份苏兴昌给他的礼物。</p>

    一本国宪。</p>

    这五年内国内发生的事情和变革,李成梁在路上的时候眼见耳闻早已了解不少,他只是一时改不掉的想跪。</p>

    “是。”</p>

    李成梁重新站直身子,冲着陆远和朱载坖改行抱拳礼。</p>

    “末将回来了。”</p>

    “回来就好。”</p>

    陆远拍了拍李成梁的肩头:“回来就好,走,入宫,本辅有很多话想和你聊。”</p>

    “是。”</p>

    陆远随后叫来高拱:“你那个,组织老百姓有序离散,要保证安全,还有,安排人带着咱们远征军的伙子包括他们的家眷,分批安顿下来后带着在南京城内和周边好好逛逛,好好玩玩。”</p>

    “是。”</p>

    “孟静。”</p>

    赵贞吉快步上前来:“太师。”</p>

    “拿二十万两银子出来给高拱,远征军吃的喝的住的玩的,这些钱全部由朝廷来出,一定不能怠慢。”</p>

    赵贞吉含笑点头:“是,您放心,一定招待好咱们的好儿郎还有他们的外国媳妇。”</p>

    随着一阵哄笑声,李成梁也是羞赧的垂下头,但又一本正经的抱拳。</p>

    “太师,那些死去儿郎,末将也给他们带回来了。”</p>

    陆远脸上的神情肃穆起来:“本辅知道,本辅不会忘,本辅已经责令工部,在孝陵脚下修一座陵园出来,等到竣工,便将这些儿郎葬进去。”</p>

    这话让李成梁不可思议的瞪大双眼。</p>

    孝陵</p>

    那可是葬着太祖皇帝、孝慈皇后、懿文太子的地方,现在加上一个嘉靖皇帝。</p>

    </p>

    这是帝陵啊。</p>

    在这种地方开修陵园,葬士兵</p>

    他现在才感受到,国宪强调的所谓平等到底是什么。</p>

    “只要为国有功,葬在哪都是应该的。”</p>

    陆远道:“将来本辅、朝臣、还有皇上,只要去孝陵祭拜,就先看看咱们这些英勇无畏的好儿郎们,国家不会忘记他们。”</p>

    李成梁泪如溃堤:“多谢太师。”</p>

    “大喜的日子,不哭。”</p>

    陆远一把拉住李成梁的臂:“走,随本辅入宫。”</p>

    进到宫内,大多官员便都散去,各忙各的,只有二品以上的大员留在文渊阁,听李成梁介绍着这五年来他在葡萄牙的所见所闻,了解着这些远在万里之外的国家情况。</p>

    文艺复兴、宗教思想、国家变革。</p>

    这些对于此刻的大明来都陌生的,是完全迥别于中国的一种截然相反的社会情况。</p>

    当听到那里的姑娘大胆追求远征军儿郎的时候,在座所有人都笑了出来。</p>

    “这可真是伤风败俗、伤风败俗啊。”</p>

    礼部尚书杨成修连道好几遍伤风败俗:“怎么可以干这种事,简直是有辱斯文,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更可气的是,竟然还有已经成了亲,这简直,唉,老夫都不敢想,真是想都不敢想。”</p>

    李成梁轻咳一声道:“这种事在他们那并不罕见,甚至很多男人觉得,自己的妻子被人追求,恰恰明自己的妻子有魅力,是一种很有面子的事情。”</p>

    “什么魅力,简直是毫无底线,毫无廉耻。”</p>

    “诶。”陆远开口拦了一句:“杨部堂,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咱们自诩天朝上国,更要有包容万国的气度胸襟,你这么,不合适。”</p>

    “是,下官狭隘了,下官不了。”</p>

    杨成修不言语,但的话多少还是不服气。</p>

    李成梁一拍脑门:“对了,下官差点忘了一件事,太师,西班牙人退兵之后,他们给您写了一封国书,希望能和咱们大明休兵合作。”</p>

    着话拿出一卷羊皮纸递给陆诚,在陆远查看的时候,李成梁继续汇报着一些情况。</p>

    “这两年,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矛盾也在加剧,还有一个叫英格兰王国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因为航海贸易的事情矛盾不,他们不希望咱们大明插进去。”</p>

    “他们不希望”</p>

    陆远笑了笑:“有些事不是他们希望与不希望就可以决定的,成梁啊。”</p>

    “末将在。”</p>

    “你愿意为了大明,再一次远征吗,但这一次远征,可能会很久很久。”</p>

    李成梁先是沉默,而后不假思索的道。</p>

    “末将愿意。”</p>

    “好好休息几天,到时候本辅会召见你,告诉你该怎么做。”</p>

    陆远没有再继续这件事,他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完善自己的想法。</p>

    现在印度的进展很顺利,下一步,就是将周边所有国家全部吸纳进他一搭建的联合国内。</p>

    他要整合整个亚洲,在这个期间,陆远不会让西方那几个航海大国有精力来亚洲分享利益。</p>

    哦对,叫亚洲不合适。</p>

    以后这里只能是中国人的地方。</p>

    叫中洲更好听!</p>

    (之前有一章感言发错成了章节,实在抱歉,这一章免费,另外明天我看看怎样把那一章删除掉,大伙就可以申请退点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